一种用于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的杠杆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814457发布日期:2018-06-30 05:34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的杠杆进给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衡修正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的杠杆进给装置。



背景技术:

电机是重要的生产和生活用品,其中的转子是电机的重要工作部件。转子在生产过程中,由于设计不合理、材质不均匀以及加工装配误差等原因,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初始不平衡量。带有过大不平衡量的转子在电机的运转过程中,会产生振动和噪声,轻则使电机性能退化,重则引起损坏和事故,所以必须对转子进行动平衡处理,使其不平衡量维持在合格的范围内。

转子动平衡修正设备可分为两大类,即手工修正动平衡机和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手工修正平衡机成本低,但平衡过程依赖工人经验,平衡的稳定性难于得到保证。与此相比,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生产效率高,平衡的稳定性高,且能够对转子修正进行优化,但是机器价格相对较贵。目前,随着我国电机业的发展,采用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已经成为必然趋势。

目前常用的设备多用正交滑台式进给机构,对于双向进给的正交滑台结构,结构不够紧凑,机体庞大,力的传递路径较远,故进给刚度较低。现有结构紧凑,进给刚度较高,然而升降驱动过程传动比略小,升降伺服电机在摆动较小的进给角度时,切削主轴头便进给到位,故控制分辨率还有待提升。从而研发一种结构紧凑,定位精度高,控制分辨率较高进给机构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的杠杆进给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的杠杆进给装置,其包括上板和下板,在上板设置有升降驱动装置,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过上板与下板连接,在上板设置有两固定座体,该两固定座体之间设置有轴,轴上活动套设有活动件,该活动件与下板固定连接,并且在上板设置有供所述活动件沿轴相对于固定座体摆动的通孔,在上板还设置有驱动电机和切削主轴头,驱动电机与切削主轴头通过传动件传送动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驱动电机位于升降驱动装置与固定座体之间,所述固定座体位于驱动电机与切削主轴头之间。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上板的两边向下板形成挡板。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板上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座体,两座体之间设有一连接座,所述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轴穿设在该连接座中,并且该连接座设置有拉杆分别插入所述座体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座体包括滑台和滑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轮和传动皮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升降驱动装置包括升降电机、减速器、联轴器和所述输出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紧凑,定位精度高,控制分辨率较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一侧挡板隐藏)。

图中,1、上板;2、下板;3、升降驱动装置;4、固定座体;5、轴;6、活动件;7、通孔;8、驱动电机;9、切削主轴头;10、挡板;11、座体;12、连接座;13、传动轮;14、传动皮带;111、滑台;112、滑块;31、升降电机;32、减速器;33、联轴器;34、输出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全自动平衡修正设备的杠杆进给装置,其包括上板1和下板2,在上板1设置有升降驱动装置3,升降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34穿过上板1与下板2连接,在上板1设置有两固定座体4,该两固定座体4之间设置有轴5,轴5上活动套设有活动件6,该活动件6与下板2固定连接,并且在上板1设置有供所述活动件6沿轴相对于固定座体4摆动的通孔7,在上板1还设置有驱动电机8和切削主轴头9,驱动电机8与切削主轴头9通过传动件传送动力。

其中,所述驱动电机8位于升降驱动装置3与固定座体4之间,所述固定座体4位于驱动电机8与切削主轴头9之间。

其中,所述上板1的两边向下板2形成挡板10。挡板10将上板1与下板2之间的零部件进行部分的遮蔽。

其中,所述下板2上设置有左右对称的座体11,两座体11之间设有一连接座12,所述升降驱动装置3的输出轴34穿设在该连接座12中,并且该连接座12设置有拉杆分别插入所述座体11中。所述座体11包括滑台111和滑块112。

其中,所述传动件包括传动轮13和传动皮带14。

其中,所述升降驱动装置3包括升降电机31、减速器32、联轴器33和所述输出轴34。

以上的实施例只是在于说明而不是限制本实用新型,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方法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