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剂仓及化学发光检测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8090发布日期:2018-09-14 22:27阅读:29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试剂仓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背景技术:

在化学发光检测仪中,试剂一般要在2℃-8℃的环境温度中进行保存;检测过程中试剂存放于试剂仓中,通过温控装置中的制冷端降低试剂仓中的温度,温控装置的散热端则需要适配散热组件进行风冷散热;传统的散热组件包括散热器和通风管道,但由于通风管道使用送风机进行送风以及通风管道结构设计不合理,散热组件在进行风冷散热时仍然存在气流不稳、散热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试剂仓的温控装置在散热过程中存在的气流不稳、散热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气流稳定、散热效率高的试剂仓及化学发光检测仪。

一种试剂仓,包括试剂仓本体和温控装置,温控装置用于调节试剂仓本体内的环境温度,温控装置包括制冷组件和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包括风机和风道盒,风道盒设置于散热风道的中部,制冷组件具有散热器,散热器设置于风道盒的内腔中,风机在散热风道中设置于风道盒沿气体流动方向的下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组件还包括底部传热板以及制冷片,制冷片具有冷端和热端;底部传热板固定设置于试剂仓本体底部,底部传热板的一侧与试剂仓本体底部相贴合,底部传热板的另一侧与制冷片的冷端相贴合;散热器具有散热板以及设置于散热板一侧的散热格栅,散热格栅设置于风道盒中,散热板远离散热格栅的一侧与制冷片的热端相贴合;散热板固定设置于底部传热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组件还包括隔温棉,隔温棉为片状,隔温棉夹设于底部传热板与散热板之间,隔温棉的端面上具有存放通孔,存放通孔的截面与制冷片的外缘相适配,制冷片设置于存放通孔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片的冷端与底部传热板之间和/或制冷片的热端与所述散热板之间设置有导热垫。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板通过螺钉固定设置于底部传热板,螺钉上穿设有弹垫和隔热垫,隔热垫与弹垫设置于散热板与底部传热板之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组件还包括过温保护器以及压片,过温保护器通过压片设置于散热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组件还包括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底部传热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试剂仓还包括前风道、中间风道以及后风道,前风道设置于风道盒沿气体流动方向的前端,中间风道设置于风道盒沿气体流动方向的后端,后风道的一端与中间风道远离风道盒的一端固定连接,风机设置于后风道远离中间风道的一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前风道的进风口朝下方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风道盒的侧壁具有延伸部,延伸部向风道盒远离试剂仓本体的一侧延伸。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包括试剂仓,试剂仓用于储存在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试剂仓包括试剂仓本体和温控装置,温控装置用于调节试剂仓本体内的环境温度,温控装置包括制冷组件和散热风道,散热风道包括风机和风道盒,风道盒设置于散热风道的中部,制冷组件具有散热器,散热器设置于风道盒的内腔中,风机在散热风道中设置于风道盒沿气体流动方向的下游。

上述试剂仓及化学发光检测仪,将散热器设置于散热风道的中间部分且风机在散热风道中设置于风道盒沿气体流动方向的下游,利用风机的抽吸作用加快散热风道中空气的流动,使气流更平稳;且散热器在封闭腔体中强制换热,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试剂仓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温控装置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制冷组件结构侧视示意图;

其中:

100-试剂仓本体;

200-温控装置;

210-散热风道;

211-前风道;

212-风道盒;

2121-延伸部

213-中间风道;

214-后风道;

215-风机;

220-制冷组件;

221-散热器;

2211-散热板;

2212-散热格栅;

222-底部传热板;

223-制冷片;

224-隔温棉;

2241-存放通孔;

225-导热垫;

226-螺钉;

227-弹垫;

228-隔热垫;

229-过温保护器;

230-压片;

231-温度传感器;

400-试剂针清洗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试剂仓及化学发光检测仪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实施例附图中各种不同对象按便于列举说明的比例绘制,而非按实际组件的比例绘制。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试剂仓,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试剂仓本体100和温控装置200,温控装置200设置于试剂仓本体100的下方,温控装置200用于调节试剂仓本体100内的环境温度,以使试剂仓本体100内的环境温度位置在2℃-8℃之间;温控装置200包括制冷组件220和散热风道210,散热风道210包括风道盒212和风机215,风道盒212设置于散热风道210的中部,制冷组件220具有散热器221,散热器221设置于风道盒212的内腔中,风机215在散热风道210中设置于风道盒2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下游。

进一步,散热风道210还包括前风道211、中间风道213以及后风道214,前风道211设置于风道盒2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前端,且前风道211的进风口朝下方设置,朝向下方开口有利于气体顺利进入前风道211,能够增加散热风道210中气体流动的稳定性,也可以节省空间中间风道213设置于风道盒2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后端,后风道214的一端与中间风道213远离风道盒212的一端固定连接,风机215设置于后风道214远离中间风道213的一端。意即前风道211、风道盒212、中间风道213、后风道214之间为首尾顺次连通,形成一条较长的风道,制冷组件220具有散热器221,散热器221设置于风道盒212的内腔中,风机215设置于后风道214远离中间风道213的一端;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前风道211、风道盒212、中间风道213、后风道214之间可通过法兰连接或者焊接而实现首尾顺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法兰将各段风道首尾顺次连接;进一步,还可根据实际工况,将中间风道213设计为弧形,以使散热风道210的布置形式适应实际工况;进一步,风道盒212的上方具有开口(图中未示出),散热器221通过风道盒212上方的开口设置于风道盒212中,并同时配以密封装置(图中未示出);风道盒212的截面面积可大于与其连接的前风道211以及中间风道213的截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风机215设置在后风道214靠近中间风道213的一端。

上述试剂仓,将散热器221设置于散热风道210的中间部分且风机215在散热风道210中设置于风道盒212沿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利用风机215的抽吸作用加快散热风道210中空气的流动,使气流更平稳;且散热器221在封闭腔体中强制换热,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中间风道213与后风道214的横截面沿远离风道盒212的方向逐渐变大;横截面逐渐变大的风道有利于在横截面积较小的靠近风道盒212的附近产生流速较快的气体,有利于风道盒212内的气流快速流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制冷组件220还包括底部传热板222以及制冷片223,制冷片223具有冷端和热端,制冷片223整体呈薄片状,薄片状的制冷片223的一侧为冷端,与冷端相对的另一侧为热端;底部传热板222固定设置于试剂仓本体100底部,底部传热板222的一侧与试剂仓本体100底部相贴合,底部传热板222的另一侧与制冷片223的冷端相贴合;散热器211具有散热板2211以及设置于散热板2211一侧的散热格栅2212,散热格栅2212设置于风道盒212中,散热格栅2212包括若干散热片,散热片在散热板2211的一侧间隔、平行设置,若干散热片的延伸方向与风道盒212中气体的流向相同,散热板2211远离散热格栅2212的一侧与制冷片223的热端相贴合;散热板2211固定设置于底部传热板222;

可选的,底部传热板222固定设置于试剂仓本体100的外底面,底部传热板222的一侧与试剂仓本体100的外底面相贴合,或者,底部传热板222与试剂仓本体100的底面或者侧面为一体式的。

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底部传热板222可通过螺栓或者螺钉的方式固定于试剂仓本体100的外底面,进一步,还可在试剂仓本体100的外底面与底部传热板222的端面上开设相互适配的突起及沟槽,以便增大换热面积,进一步提高试剂仓本体的换热效率;在本实施例中,制冷片223的数量是六个,底部传热板222是矩形板,六个制冷片223在底部传热板222中呈两行三列的布置形式;制冷片223的热端与散热器211的散热板2211相贴合,散热板2211通过固定于其上的散热格栅2212增加换热面积,提高了散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组件220还包括隔温棉224,隔温棉224为片状,隔温棉224夹设于底部传热板222与散热板2211之间,隔温棉224的端面上具有存放通孔2241,存放通孔2241的截面与制冷片223的外缘相适配,制冷片223设置于存放通孔2241中;制冷片223的冷端与底部传热板222之间和/或制冷片223的热端与散热板2211之间设置有导热垫225,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制冷片223的两端均设置有导热垫225;隔温棉224夹设于底部传热板222与散热板2211之间,有效的阻止了底部传热板222与散热板2211之间的热传递,在制冷片223的两端分别贴设导热垫225,可增加制冷片223与底部传热板222与散热板2211之间的热传递效率。进一步,隔温棉224的材质可以是无机石棉板或者橡塑海绵,将制冷片223的电线设置于隔温棉224与底部传热板222之间,以使电线在安全温度内使用;导热垫225可以是导热性好的金属薄片或者导热硅脂;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可用隔热性良好的发泡板代替隔热棉224。

在一个实施例中,散热板2211通过螺钉226固定设置于底部传热板222,螺钉226上穿设有弹垫227和隔热垫228,隔热垫228与弹垫227设置于散热板2211与底部传热板222之间,螺钉226也穿过夹设于底部传热板222与散热板2211之间的隔温棉224,螺钉固定的方式较易实现,且成本较低,螺钉为标准件,还可大批量生产,互换性较高;在螺钉226上穿设弹垫227且将弹垫227设置于散热板2211与底部传热板222之间,有利于弹性调节两者之间的距离,不至于因螺钉226的紧固力太大而损坏散热板2211或者底部传热板222或者两者之间所夹设的零件;隔热垫228的存在,进一步降低了通过隔温棉224上的螺钉孔(图中未示出)传递的热量。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还可通过螺栓与螺母配合的方式将散热板2211固定设置于底部传热板222。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风道盒212的侧壁具有延伸部2121,延伸部2121向风道盒212远离试剂仓本体100的一侧延伸,延伸部2121呈矩形板,在散热格栅2212散热过程中,风道盒212本身的温度不可避免的会升高,与风道盒212接触的气体温度也会升高,延伸部2121能够使风道盒212底部外侧温度升高的气体在风道盒212的下方流动,从而使延伸部2121起到隔热作用,防止温度升高的气体流动到试剂仓本体100附近而影响检测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组件220还包括过温保护器229以及压片230,过温保护器229通过压片230设置于散热板2211,过温保护器229能够实时监测散热板2211的温度并反馈给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避免散热板2211的温度过高,必要时,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可控制制冷片223暂时停止工作,进一步,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还能根据过温保护器229反馈的温度数据实时调整风机215的转速。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冷组件220还包括温度传感器231,温度传感器231设置于底部传热板222,温度传感器231可实时监测底部传热板222的实时温度,也就是试剂仓本体100的温度,并将监测数据反馈给化学发光检测仪的控制系统,以便对试剂仓温控装置200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调整。

本实用新型还涉及一种化学发光检测仪,包括试剂仓,试剂仓用于储存在检测过程中所使用的试剂,试剂仓包括试剂仓本体100和温控装置200,温控装置200用于调节试剂仓本体100内的环境温度,温控装置200包括制冷组件220和散热风道210,散热风道210包括风道盒212以及风机215,风道盒212设置于散热风道210的中部,制冷组件220具有散热器221,散热器221设置于风道盒212的内腔中,风机215在散热风道210中设置于风道盒2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下游。

进一步,散热风道210还包括前风道211、中间风道213以及后风道214,前风道211设置于风道盒2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前端,中间风道213设置于风道盒212沿气体流动方向的后端,后风道214的一端与中间风道213远离风道盒212的一端固定连接,风机215设置于后风道214远离中间风道213的一端。意即前风道211、风道盒212、中间风道213、后风道214之间为首尾顺次连通,形成一条较长的风道,制冷组件220具有散热器221,散热器221设置于风道盒212的内腔中,风机215设置于后风道214远离中间风道213的一端;作为一种可实现的实施方式,前风道211、风道盒212、中间风道213、后风道214之间可通过法兰连接或者焊接而实现首尾顺次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使用法兰将各段风道首尾顺次连接;进一步,还可根据实际工况,将中间风道213设计为弧形,以使散热风道210的布置形式适应实际工况;进一步,风道盒212的上方具有开口(图中未示出),散热器221通过风道盒212上方的开口设置于风道盒212中,并同时配以密封装置(图中未示出);风道盒212的截面面积可大于与其连接的前风道211以及中间风道213的截面。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风机215设置在后风道214靠近中间风道213的一端。

上述试剂仓,将散热器221设置于散热风道210的中间部分且风机215在散热风道210中设置于风道盒212沿空气流动方向的下游,利用风机215的抽吸作用加快散热风道210中空气的流动,使气流更平稳;且散热器221在封闭腔体中强制换热,进一步提高了换热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支撑装置,试剂仓能够通过支撑装置进行支撑。化学发光检测仪还包括试剂针(图中未示出)、试剂针清洗装置400以及反应盘、温育盘、臂组件、抓手等(图中未示出),试剂针、试剂针清洗装置400、反应盘、温育盘、臂组件、抓手等能够放置于支撑装置的上表面。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