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试验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93324发布日期:2018-10-02 19:12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智能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交流耐压试验设备大多针对电压在10kV以上的电器设备耐压试验,试验电压大于50kV,容量大于3kVA,由操作装置及升压装置构成,单体试验装置重量大于50公斤,且需外接电源。市场上缺乏针对现场低压小容量试品的交流耐压试验的专用设备。当前电气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设备多采用工频耐压试验设备及谐振耐压试验设备。这两种试验设备针对试验电压高(10kV以上电压等级电气设备耐压试验),容量大的电气设备交流耐压试验。设备单件的重量重、体积大,使用时需要多人配合搬运,甚至需要吊车组装,必须使用外接电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试验装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智能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试验装置,包括一测试主机以及一终端控制器;所述测试主机包括一第一外壳体,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前端面的上部左侧开设有用于设置主机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的凹槽以及用于设置主机端三相线路电流输出接线端子的凹槽;所述主机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经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信号滤波电路以及模数转换电路连接至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第一微控处理器;所述主机端三相线路电流测量接线端子经一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直流输出控制回路以及一直流电流源发生器连接至所述第一微控处理器;所述第一微控处理器还与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相连;所述测试主机还包括设置于开设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前侧下部右侧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的触摸显示器;

所述终端控制器包括一第二外壳体,所述第二外壳体的的前端面的上部开设有用于设置终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的凹槽,所述第二外壳体的前端面的下部用于设置终端三相线路电流输出接线端子的凹槽;所述终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与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体内的电压切换开关相连;所述终端三相线路电流输出接线端子与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体内的电流切换开关相连;所述电压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经第一继电器驱动器连接至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体内的第二微控制器;所述电流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经第二继电器驱动器连接至所述第二微控制器;所述第二微控处理器还与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匹配的第二无线通信电路相连;

所述主机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中的每相电压测量接线端子经连接线缆连接至待检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对应相的一端;所述主机端三相线路电流输出接线端子中的每相电流输出接线端子经连接线缆连接至所述待检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对应相的一端;所述终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的每相电压测量接线端子连接至待检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对应相的另一端;所述终端三相线路电流输出接线端子的每相电流输出接线端子连接至待检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对应相的另一端。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试主机还包括设置于开设在所述第一外壳体上部右侧凹槽内的开关、电源输入接线端以及接地接线端;所述电源输入接线端与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体内的电源电路相连;所述电源电路还与所述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所述开关与所述电源电路相连。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试主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外壳体中部右侧通孔内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微控制器相连的串口接线端与USB接口以及与所述第一无线通信电路相连的天线。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测试主机还包括设置于开设在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前侧下部左侧凹槽内且与所述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的打印机。

所述终端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外壳体内且与所述第二微控处理器相连的锂电池电源电路以及与该锂电池电源电路相连的充电电路;所述第二外壳体的侧面开设有用于设置所述充电电路充电接线端的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外壳体的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提手。

在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所述终端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开设在所述第二外壳体前侧面通孔内且与所述第二微控处理器相连的电量指示LED灯。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出的一种智能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试验装置,结构简单,易于实现,实现了交流耐压实验装置便携、小型、智能化,可以单人携带操作测试,极大提高现场交流耐压试验效率,可以在现场电气安装调试工程上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测试主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终端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测试主机的电路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终端控制器的电路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待检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现有软件,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具体说明。在该说明过程中所涉及的现有软件均不是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客体,本实用新型仅保护该装置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试验装置,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一测试主机以及一终端控制器;测试主机包括一第一外壳体1,第一外壳体的前端面的上部左侧开设有用于设置主机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的凹槽2以及用于设置主机端三相线路电流输出接线端子的凹槽3;主机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经设置于第一外壳体内的信号滤波电路以及模数转换电路连接至设置于第一外壳体内的第一微控处理器;主机端三相线路电流测量接线端子经一设置于第一外壳体内的直流输出控制回路以及一直流电流源发生器连接至第一微控处理器;第一微控处理器还与设置于第一外壳体内的第一无线通信电路相连;测试主机还包括设置于开设于第一外壳体前侧下部右侧凹槽内且与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的触摸显示器4。该触摸显示器提供人机交互界面以及测试数据显示。

在本实施例中,主机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采用4mm香蕉插座接线端子,主机端三相线路电流输出接线端子采用JXZ-5C大扁帽(100~200A)接线端子,信号滤波电路采用RC低通滤波电路,模数转换电路包括一AD7705,第一微控处理器采用STM32F103RC,直流输出控制回路包括一HFE22-A,直流电流源发生器包括一100A,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包括一RF433M模块,触摸显示器采用一3.5寸显示器。

进一步的,终端控制器包括一第二外壳体5,第二外壳体的的前端面的上部开设有用于设置终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的凹槽6,第二外壳体的前端面的下部用于设置终端三相线路电流输出接线端子的凹槽7;终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与设置于第二外壳体内的电压切换开关相连;终端三相线路电流输出接线端子与设置于第二外壳体内的电流切换开关相连;电压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经第一继电器驱动器连接至设置于第二外壳体内的第二微控制器;电流切换开关的控制端经第二继电器驱动器连接至第二微控制器;第二微控处理器还与设置于第二外壳体内且与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匹配的第二无线通信电路相连。

在本实施例中,终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采用4mm香蕉插座接线端子,终端三相线路电流输出接线端子采用JXZ-5C大扁帽(100~200A)接线端子,电压切换开关采用HFE27/005,电流切换开关采用HFE22-A,第一继电器驱动器采用ULN2003,第二继电器驱动器裁采用ULN2003,第二微控制器采用STM32F103RC,第二无线通信电路采用RF433M模块。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主机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中的每相电压测量接线端子经连接线缆连接至待检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对应相的一端;主机端三相线路电流输出接线端子中的每相电流输出接线端子经连接线缆连接至待检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对应相的一端;终端三相线路电压测量接线端子的每相电压测量接线端子连接至待检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对应相的另一端;终端三相线路电流输出接线端子的每相电流输出接线端子连接至待检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对应相的另一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测试主机还包括设置于开设在第一外壳体上部右侧凹槽内且用于启闭电源的开关、电源输入接线端以及接地接线端。如图1所示,分别设置在开关凹槽8、电源输入接线端凹槽9以及接地线接线端凹槽内10。电源输入接线端与设置于第一外壳体内的电源电路相连;电源电路还与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开关与电源电路相连。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测试主机还包括设置于第一外壳体中部右侧通孔内且分别与第一微控制器相连的串口接线端与USB接口以及与第一无线通信电路相连的射频天线SMA天线。如图1所示,分别设置于串口接线端通孔11、USB接口通孔12以及天线通孔13。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测试主机还包括设置于开设在第一外壳体的前侧下部左侧凹槽内且与第一微控处理器相连用于打印测试数据的打印机。如图1所示,设置在打印机凹槽14内。在本实施例中,该打印机采用微型热敏打印机。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第二外壳体内且与第二微控处理器相连的锂电池电源电路以及与该锂电池电源电路相连的充电电路;第二外壳体的侧面开设有用于设置充电电路充电接线端的通孔15。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外壳体的前侧的左右两端分别固定设置有用于携带的提手16。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终端控制器还包括设置于开设在第二外壳体前侧面通孔17内且与第二微控处理器相连的电量指示LED灯。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测试主机:交流电源:220V±10%,50/60 HZ ,5A; 测试电流:>100A;测试量程:20mΩ/50A,10mΩ/100A,1Ω/5A;测试精度:R<20mΩ,0.5%; 20mΩ< R < 1Ω,1%。终端控制器:额定控制电流:100A;电池:8.4V/2200mAH;续航时间:>10小时;充电时间:3小时;充电电源:专用8.4V/1A充电器;主从机连接通讯范围≥500m。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测试主机通过第一微控处理器以及第一无线通信电路发送测试A相命令给终端控制器,并等待应答终端通过第二微控处理器以及第二无线通信电路应答后,测试主机通过直流电流源发生器以及直流电流源发生器输出测试电流,并通过电压测量接线端子采集电压,并测量A相电阻值。完成A相后继续发送测试B相命令,并等待应答,然后测试B相。发送C相测试命令,测量C相电阻,直到结束。若终端无应答,则停止测量工作。

进一步的,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还具备如下优点:

(1)智能型三相长距离回路电阻试验装的输出电压不大于5V,容量不大于500VA。开发无需外接电源,重量轻,体积小的交流耐压试验装置。极大地提高现场小容量试品的交流耐压试验效率,降低调试工作的劳动强度。

(2)采用偏置直流供电采用锂电池供电,可充电重复利用;变频控制部分采用放大器正弦波电源,通过推挽放大电路来实现,以保证得到波形纯净,失真度极小的正弦波,输出级无需采用大型滤波元件,升压部分采用小型特制励磁变升压。

(3)便携、小型、智能化,可以单人携带操作测试。可以在现场电气安装调试工程上应用。

(4)变频电源输出可独立输出,并可多用途使用。

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作的改变,所产生的功能作用未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时,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