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6327发布日期:2018-07-24 23:3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GNSS流动测量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



背景技术:

随着GNSS卫星导航定位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全球GNSS卫星导航系统主要有四大系统,分别是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欧洲的Galileo和中国的北斗导航系统。此外还有很多国家建立了自己的地面增强系统,如美国的WAAS(广域增强系统)、日本的MSAS(多功能运输卫星增强系统)等。

由于卫星导航系统具有传统测绘技术无法比拟的优势,该技术在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如测绘、国土资源、交通、军事等领域,在地质灾害,尤其是地震监测预报领域,GNSS技术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1997年国家实施的“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项目和2009年实施的“中国大陆构造环境观测网络”项目,在全国建设了大量的连续GNSS基准站及流动GNSS观测站,这些观测站获取的数据为研究我国重要地震带的地震危险性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目前,GNSS数据获取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连续GNSS观测,连续GNSS基准站是全年365天24小时不间断对地壳运动进行监测并记录数据。GNSS连续观测系统有专门的仪器观测室、数据网络传输系统、供电系统、恒温设备和监控系统,仪器的连续运行、数据的质量及设备的安全可以得到保障。但是流动GNSS观测站由于每年仅观测1-2期,每期观测4-5天,且常处于偏僻的无人区,并没有配套的供电系统和监控系统,也没有恒温设备,对于如何维持数据的观测质量和仪器安全,对于观测人员来说,就成为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目前,流动GNSS观测存在如下不足:(1)首先采用铅酸蓄电池给仪器设备供电,往往需要携带多个蓄电池,供电非常不便;(2)其次由于没有恒温设备,导致夏天观测时,GNSS接收机温度升高,不仅存在仪器死机的可能同时也增加了功耗;(3)仪器架设在野外,观测人员需要24小时看守,否则就有可能被盗。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以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在工作过程中供电不便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包括:箱体;GNSS接收机,设置在箱体内,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太阳能供电板,设置在箱体的外表面上并与GNSS接收机连接,用于为GNSS接收机供电。

进一步地,箱体包括:盖板;底箱,盖板可打开或闭合地设置在底箱上;其中,GNSS接收机设置在底箱内,太阳能供电板沿盖板的外表面敷设。

进一步地,箱体包括:锁扣,设置在盖板的一端;其中,盖板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底箱上以将底箱打开或闭合,锁扣用于在盖板处于闭合状态时将盖板与底箱锁紧。

进一步地,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还包括:电源控制器,设置在箱体内,太阳能供电板通过电源控制器与GNSS接收机连接;电源控制器对太阳能供电板的电能转换过程以及为GNSS接收机供电过程进行控制。

进一步地,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还包括:蓄电池组,设置在箱体内并与电源控制器连接,电源控制器还用于将太阳能供电板转换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组内。

进一步地,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还包括:降温装置,设置在箱体内并与电源控制器连接,降温装置用于在箱体内的空气温度高于预设值时为箱体内的空气降温。

进一步地,降温装置包括:温度控制器,用于监测箱体内的空气温度;降温风扇,与温度控制器连接;其中,温度控制器还用于在箱体内的空气温度高于预设值时控制降温风扇起动以为箱体内的空气降温。

进一步地,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还包括:防盗报警装置,设置在箱体内,防盗报警装置用于在箱体与预设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值时向移动终端设备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地,防盗报警装置包括:定位单元,用于定位箱体所处的位置;报警单元,与定位单元以及移动终端设备连接;其中,定位单元用于在箱体与预设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值时向报警单元发送报警指令;报警单元用于根据报警指令向移动终端设备发送报警信息。

进一步地,GNSS接收机包括:GNSS外接天线,设置在箱体的外部并与GNSS接收机连接,GNSS接收机通过GNSS外接天线接收卫星信号。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包括:箱体、GNSS接收机和太阳能供电板;GNSS接收机设置在箱体内,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太阳能供电板设置在箱体的外表面上并与GNSS接收机连接,用于为GNSS接收机供电。从而能够借助太阳能持续为GNSS接收机进行供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在工作过程中供电不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一种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的第一种结构框图;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的第二种结构框图;

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的第三种结构框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的第四种结构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的第五种结构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的第六种结构框图;

图8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的第七种结构框图;以及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可选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的第八种结构框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箱体;11、盖板;12、底箱;13、锁扣;14、排气孔;15、穿线孔;20、GNSS接收机;21、GNSS外接天线;30、太阳能供电板;40、电源控制器;50、蓄电池组;60、降温装置;61、温度控制器;62、降温风扇;70、防盗报警装置;71、定位单元;72、报警单元;80、脚轮;90、底垫;100、拉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箱体10、GNSS接收机20和太阳能供电板30;GNSS接收机20设置在箱体10内,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太阳能供电板30设置在箱体10的外表面上并与GNSS接收机20连接,用于为GNSS接收机20供电。

应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包括:箱体10、GNSS接收机20和太阳能供电板30;GNSS接收机20设置在箱体10内,用于接收卫星信号;太阳能供电板30设置在箱体10的外表面上并与GNSS接收机20连接,用于为GNSS接收机20供电。从而能够借助太阳能持续为GNSS接收机20进行供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在工作过程中供电不便的问题。

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箱体10包括:盖板11和底箱12;底箱12,盖板11可打开或闭合地设置在底箱12上;其中,GNSS接收机20设置在底箱12内,太阳能供电板30沿盖板11的外表面敷设,通过调节盖板11的角度可以使太阳能供电板30获得最佳的仰角以达到最佳的光能转化。

本实施例的GNSS接收机20为大地测量型双频接收机,可以接收多种卫星信号,记录和处理卫星信号。可选地,太阳能供电板30为软体太阳能光电板,能够进行折叠。

具体地,在盖板11的一端设置有锁扣13,其中,盖板11的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底箱12上从而能够将底箱12打开或闭合,锁扣13用于在盖板11处于闭合状态时将盖板11与底箱12锁紧,从而达到对箱体10内的设备进行防护。

为了控制太阳能供电板30的光电转化以及控制向GNSS接收机20的供电过程,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还包括:电源控制器40,电源控制器40设置在箱体10内,太阳能供电板30通过电源控制器40与GNSS接收机20连接;电源控制器40对太阳能供电板30的电能转换过程以及为GNSS接收机20供电过程进行控制。

太阳能供电板30在发电过程中产生的电能除过供给GNSS接收机20直接使用外,还会有大量电能的剩余,为了将多余的电能进行存储,以便在阴天没有太阳时,依然能够持续为GNSS接收机20进行供电,进一步地,如图4所示,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还包括:蓄电池组50,蓄电池组50设置在箱体10内并与电源控制器40连接,电源控制器40还用于将太阳能供电板30转换的电能存储在蓄电池组50内从而在太阳能供电板30不能发电时由蓄电池组50为GNSS接收机20进行供电。

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在夏季运行过程中,由于气温较高,GNSS接收机20的温度升高,不仅会存在死机的可能,同时还会大幅提高功耗。进一步地,为了降低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内的温度,如图5所示,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还包括:降温装置60,降温装置60设置在箱体10内并与电源控制器40连接,降温装置60用于在箱体10内的空气温度高于预设值时为箱体10内的空气降温。

具体地,如图6所示,降温装置60包括:温度控制器61和降温风扇62,温度控制器61用于监测箱体10内的空气温度,降温风扇62与温度控制器61连接,降温风扇62为两个;温度控制器61用于在箱体10内的空气温度高于预设值时控制降温风扇62起动以为箱体10内的空气降温。通过设置保证GNSS接收机20正常运行的最高温度值,以该最高温度值作为降温风扇62起动的阈值,例如,该阈值可以为50℃,当箱体10内的温度高于该最高温度值时,温度控制器61向降温风扇62发送起动控制指令控制降温风扇62起动为箱体10内的空气降温。温度低于该最高温度值时,降温风扇62停止工作。

本实施例的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一般均是在野外工作,为了避免观测仪器箱被盗,进一步地,如图1和图7所示,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还包括:防盗报警装置70,防盗报警装置70设置在箱体10内,防盗报警装置70用于在箱体10与预设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值时向移动终端设备发送报警信息以提醒工作人员。防盗报警装置70在箱体10内为独立设置并采用内置电池进行供电。

具体地,如图8所示,防盗报警装置70包括:定位单元71和报警单元72,定位单元71用于定位箱体10所处的位置;报警单元72与定位单元71以及移动终端设备连接;定位单元71用于在箱体10与预设位置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值时向报警单元72发送报警指令;报警单元72用于根据报警指令向移动终端设备发送报警信息。通过将安装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的位置作为初始位置,当定位单元71感应到箱体10离开初始位置的距离大于设定的距离时即认为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被盗,此时通过报警单元72向工作人员使用的移动终端设备发送报警信息提醒工作人员,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为了增强GNSS接收机20接收卫星信号的能力,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GNSS接收机20包括GNSS外接天线21,GNSS外接天线21采用具有良好防多路径效应的扼流圈天线,GNSS外接天线21设置在箱体10的外部并与GNSS接收机20连接,GNSS接收机20通过GNSS外接天线21接收卫星信号,从而达到增强GNSS接收机20接收卫星信号的能力。

为了便于工作人员搬运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在箱体10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脚轮80,在箱体10的上端设置有拉杆100,从而能够方便工作搬运观测仪器箱。

流动GNSS观测仪器箱在观测点需要平放在地面,如图1所示,为了保证箱体10内各个设备的水平和稳定性,在箱体10的侧面设置有多个底垫90,箱体10平放时,底垫90能够将箱体10支撑住,使箱体10保持水平并避免箱体10晃动。

如图1所示,为了促进箱体10内的空气流通,提高GNSS接收机20的散热效果,在箱体10上开设多个排气孔14,排气孔14为条形孔,多个排气孔14沿箱体10的侧壁并列设置。

如图1所示,为了方便箱体10内设备与外部设备连接,进一步地,在箱体10上还开设有穿线孔15,穿线孔15能够方便穿线。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