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接头检漏定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015188发布日期:2018-07-24 23:24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接头检漏定位机构。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一种在不同温度的两种或两种以上流体间实现物料之间热量传递的节能设备,是使热量由温度较高的流体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使流体温度达到流程规定的指标,以满足工艺条件的需要,同时也是提高能源利用率的主要设备之一。换热器行业涉及暖通、压力容器、中水处理设备,化工,石油等近30多种产业,相互形成产业链条。数据显示2010年中国换热器产业市场规模在500亿元左右,主要集中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船舶、集中供暖、制冷空调、机械、食品、制药等领域。为了便于用于换热器的管体的焊接,通常会在其中换热器上设置一个转接座,然后在转接座上接上另外一个管体,在焊接完成后然后放入焊检机进行转接座和管体之间检漏工作,由于连接后的管体十分庞大,难以放入焊检机进行检漏,因此会在焊接前进行转接座和管体的检漏工作,现有技术通过在转接座上压住检漏座实现检漏工作必须通过人工压住检漏座才能实现检漏,检漏不便,人力成本高。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

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检漏装置[申请号:201210142941.X],包括缸体和缸体内设置的活塞,所述的活塞将缸体内部空腔分隔成相互隔绝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所述活塞上设置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延伸至缸体外部的端头上设置有对工件管道口进行堵塞的堵头,所述的构成第一、二腔室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与气源相连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所述的活塞杆为一管体构成,所述管体内构成的充气通道分别与连接管和第一腔室/第二腔室相连通。

上述的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改进了现有技术的部分问题,但是,该方案还至少存在以下缺陷:检漏座和转接座检漏时需要人工将检漏座紧固在转接座上,检漏不便,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检漏方便,不需要人工对检漏座和转接座进行紧固的转接头检漏定位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转接头检漏定位机构,包括管体,所述的管体上焊接有转接头,所述的转接头上一体成型有截面为圆形的连接座,所述的管体、转接头、连接座相连通,所述的连接座上可拆卸设有检漏座,且所述的连接座和检漏座之间可拆卸插接有一侧具有U形开口的锁定插体,所述的锁定插体在位于U形开口两侧分别设有的插接部,所述的插接部包括上锁定部和下锁定部,且所述的上锁定部和下锁定部之间开有在锁定插体的宽度方向上轴向贯穿的U形槽,所述的检漏座上设有能够与上锁定部相对接的第一卡接部,所述的连接座上设有能够与下锁定部相对接的第二卡接部。检漏工作前,将检漏座与连接座相连,然后经U形开口将锁定插体插设于检漏座和连接座之间,使得检漏座的连接座在轴向方向实现锁定,并通过上锁定部与第一卡接部对接、下锁定部与第二卡接部对接实现锁定插体在转接座上的固定,无需在检漏过程中采用人工紧固;此外轴向贯穿锁定插体的U形槽能够满足不同直径的检漏座和连接座的检漏需求。

在上述的转接头检漏定位机构中,所述的第一卡接部包括设置在检漏座上的定位台阶。插接后上锁定部抵靠于定位台阶。

在上述的转接头检漏定位机构中,所述的第二卡接部包括环形定位槽,所述的环形定位槽位于连接座和转接头之间,且所述的环形定位槽的直径大小小于连接座的直径大小。插接后下锁定部轴向锁定于环形定位槽。

在上述的转接头检漏定位机构中,所述的U形槽的高度大小不超过定位台阶底侧和环形定位槽顶侧之间的距离大小。因此,上锁定部和下锁定部能够牢牢地锁住连接座和检漏座,并且密封性更好。

在上述的转接头检漏定位机构中,所述的上锁定部的厚度大于下锁定部的厚度。此结构让第一卡接部的质量大于第二卡接部的质量,使得上锁定部能够牢牢地与定位台阶相抵靠。

在上述的转接头检漏定位机构中,所述的锁定插体由金属材料制成。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转接头检漏定位机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检漏座和转接座通过锁定插体相固定,免去了人工紧固的工作,检漏方便,密封性好且能有效降低人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定插体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定插体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定插体的另一侧视图。

图中,管体1、转接头2、连接座3、检漏座4、U形开口5、锁定插体6、插接部7、上锁定部8、下锁定部9、U形槽10、第一卡接部11、第二卡接部12、定位台阶13、环形定位槽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4所示,本转接头检漏定位机构,包括管体1,管体1上焊接有转接头2,转接头2上一体成型有截面为圆形的连接座3,管体1、转接头2、连接座3相连通,连接座3上可拆卸设有检漏座4,且连接座3和检漏座4之间可拆卸插接有一侧具有U形开口5的锁定插体6,锁定插体6在位于U形开口5两侧分别设有的插接部7,插接部7包括上锁定部8和下锁定部9,且上锁定部8和下锁定部9之间开有在锁定插体6的宽度方向上轴向贯穿的U形槽10,检漏座4上设有能够与上锁定部8相对接的第一卡接部11,连接座3上设有能够与下锁定部9相对接的第二卡接部12。

检漏工作前,将检漏座4与连接座3相连,然后经U形开口5将锁定插体6插设于检漏座4和连接座3之间,使得检漏座4的连接座3在轴向方向实现锁定,并通过上锁定部8与第一卡接部11对接、下锁定部9与第二卡接部12对接实现锁定插体6在转接座上的固定,不仅密封性好,且无需在检漏过程中采用人工紧固;此外轴向贯穿锁定插体6的U形槽10能够满足不同直径的检漏座4和连接座3的检漏需求。

进一步地,第一卡接部11包括设置在检漏座4上的定位台阶13,插接后上锁定部8抵靠于定位台阶13;第二卡接部12包括环形定位槽14,环形定位槽14位于连接座3和转接头2之间,且环形定位槽14的直径大小小于连接座3的直径大小。插接后下锁定部9轴向锁定于环形定位槽14。

具体地,U形槽10的高度大小不超过定位台阶13底侧和环形定位槽顶侧之间的距离大小,因此,上锁定部8和下锁定部9能够牢牢地锁住连接座3和检漏座4,并且密封性更好。

更进一步地,上锁定部8的厚度大于下锁定部9的厚度,此结构让第一卡接部11的质量大于第二卡接部12的质量,使得上锁定部8能够牢牢地与定位台阶13相抵靠。此外,锁定插体6由金属材料制成。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管体1、转接头2、连接座3、检漏座4、U形开口5、锁定插体6、插接部7、上锁定部8、下锁定部9、U形槽10、第一卡接部11、第二卡接部12、定位台阶13、环形定位槽1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