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13765发布日期:2019-06-05 21:20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用于车辆的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装饰件,以及制造该车辆装饰件的方法,该车辆装饰件装饰车辆并且对于从毫米波雷达发射的毫米波具有透过性。



背景技术:

一些车辆配备有放置在车辆装饰件(例如前格栅和徽标)后面的毫米波雷达,以使用毫米波测量到车辆以及任何障碍物的距离。通常,当雪附着到车辆装饰件时,毫米波雷达暂时停止测量。随着毫米波雷达得到更广泛的使用,寻求在降雪期间执行测量的毫米波雷达。

在这方面,可以将融雪功能加入到车辆装饰件。图11a示出了具有融雪功能的车辆装饰件100的实例。

车辆装饰件100包括装饰主体101和加热器105。装饰主体101在来自毫米波雷达的毫米波的传输方向上的前侧处安装于车辆。装饰主体101装饰车辆并具有毫米波透过性。装饰主体101包括:透明构件102,其由塑料制成;基部103,其由塑料制成并且位于透明构件102的传输方向上的后侧;以及装饰层104,其位于透明构件102与基部103之间。加热器105是片状的并且具有加热元件106,加热元件106在通电时发热。加热器105位于基部103的传输方向上的后侧,并且附着到基部103的后表面。

图11b示出了车辆装饰件100的另一实例。

在该车辆装饰件100中,装饰层104形成在透明构件102的传输方向上的后表面上。环形框架部分107形成在基部103的传输方向上的前表面的周边处。框架部分107通过粘合层108结合到透明构件102的后表面的周边,粘合层108可以由热熔胶制成。在透明构件102与基部103之间形成并由框架部分107围绕的间隙g1容纳包括加热元件106的片状加热器105。加热器105附着到基部103的前表面。

在上述两个车辆装饰件100中,从毫米波雷达发射的毫米波穿过装饰主体101和加热器105(它们位于毫米波传输方向的前侧)。在传输方向上从诸如前方车辆或障碍物的物体反射的毫米波也穿过装饰主体101和加热器105。

当通电时,加热器105的加热元件106发热。当雪附着到车辆装饰件100时,加热元件106通电并发热,这使雪融化。

例如,专利文献1和2描述了具有融雪功能的车辆装饰件。

专利文献1的车辆装饰件主要由装饰主体形成。在装饰主体的前表面上形成电热丝,该电热丝用作在通电时发热的加热器。电热丝布置成包括多个直线部分,这些直线部分彼此平行并且规则的间隔开来。在装饰主体的前表面中,在相邻的直线部分之间形成槽,并且槽平行于直线部分延伸。电热丝的热量使附着于车辆装饰件的前表面的雪融化成水。该水沿着槽向下流动并从车辆装饰件排出。

此外,专利文献2的车辆装饰件主要由装饰主体形成。装饰主体包括用作加热器(其在通电时发热)的金属层。在该车辆装饰件中,金属层在通电时发热,使附着于车辆装饰件的雪融化。

现有技术文件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04-138572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专利公开no.2002-22821。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图11a所示的车辆装饰件100中,加热器105在毫米波的传输方向上位于基部103的后面并且露出来。因此,存在水通过间隙进入并与加热器105接触的风险。

在图11b所示的车辆装饰件100中,透明构件102与基部103的框架部分107之间的粘合层108限制水进入间隙g1,间隙g1位于透明构件102与基部103之间并且由框架部分107围绕。然而,间隙g1中空气的相对介电常数与由塑料制成的透明构件102和基部103的相对介电常数显著不同。这可能降低传输毫米波的能力。图11a所示的车辆装饰件100没有间隙g1,因此不太可能引起这个问题。

虽然专利文献1和2中描述的常规车辆装饰件能够通过使加热器发热来融化附着于车辆装饰件的雪,但是毫米波在穿过加热器时可能会衰减。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装饰件以及制造车辆装饰件的方法,该车辆装饰件降低穿过加热器的毫米波的衰减,同时提供融雪功能。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装饰件以及制造车辆装饰件的方法,该车辆装饰件具有改进的传输毫米波的能力,同时限制水的进入。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车辆装饰件,其包括装饰主体和加热器。装饰主体构造为在来自毫米波雷达的毫米波的传输方向上的前侧处安装于车辆以装饰车辆并且装饰主体具有毫米波透过性。加热器具有在通电时发热的加热元件。形成加热器的至少一个部件以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结合在加热器中,该构造降低穿过加热器的毫米波的衰减。

在该构造中,从毫米波雷达发射的毫米波穿过位于毫米波的传输方向上向前位置处的车辆装饰件的装饰主体和加热器。从物体(诸如传输方向前方的车辆或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毫米波也穿过装饰主体和加热器。穿过加热器的毫米波的衰减通过在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中结合在加热器中的加热器的部件而降低。因此,与在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中加热器的任何部件都不结合在加热器中的结构相比,穿过车辆装饰件的毫米波的衰减量降低。

通电时,加热器的加热元件发热。当雪附着到车辆装饰件上时,加热元件通电并发热,这使雪融化。

在上述车辆装饰件中,加热元件的至少一部分优选地位于毫米波在加热器中的照射区域中。作为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加热元件以这样的状态结合在加热器中:加热元件占据照射区域的部分的面积与照射区域的面积的面积比例设定为使得毫米波的衰减量小于或等于允许值。

加热元件位于毫米波在加热器中的照射区域内的部分抑制毫米波的传输。加热元件位于照射区域内的部分越大,毫米波的衰减变得越大。为此,考虑到加热元件占据照射区域的部分的面积与照射区域的面积的面积比例,该构造的加热元件以如下状态结合在加热器中:设定面积比例使得毫米波的衰减量小于或等于允许值。因此,即使加热元件位于毫米波在加热器中的照射区域内的部分阻碍毫米波的传输,穿过加热器的毫米波的衰减量也被限制为小于或等于允许值。

在上述车辆装饰件中,作为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加热元件优选地这样结合在加热器中:使得当毫米波的衰减量的允许值是2.5db时,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0%。

在这种构造中,由于加热元件结合在加热器中使得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0%,所以毫米波的衰减量被限制为小于或等于2.5db的允许值。

在上述车辆装饰件中,加热器优选地包括电极和热敏电阻。作为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电极和热敏电阻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在毫米波在加热器中的照射区域之外的位置处结合在加热器中。

加热器中的电极和热敏电阻会阻碍毫米波的传输。在这方面,该构造中的电极和热敏电阻中的至少一个在毫米波在加热器中的照射区域之外的位置处结合在加热器中。因此,与其中电极和热敏电阻布置在照射区域内的结构相比,毫米波不太可能被阻挡,从而降低了穿过加热器的毫米波的衰减量。

在上述车辆装饰件中,电极和热敏电阻中的至少一个优选地在高于照射区域的位置处结合到加热器中。

当雪附着在车辆装饰件的前表面上然后融化成水时,水沿着前表面向下流动。这也适用于车辆装饰件前表面上的雨水、泥水或其他物质。在上述构造中,电极和热敏电阻中的至少一个位于高于毫米波照射区域的位置处,因此与如上所述向下流动的水隔开。与电极和热敏电阻位于低于照射区域的位置处的结构相比,这降低了水与电极和热敏电阻接触的可能性。

此外,当通过通电加热加热元件时,加热元件的温度倾向于在下部中较低而在上部中较高。

热敏电阻是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器,通常用作温度检测元件。基于热敏电阻的检测值,控制加热元件的通电以调节加热器的温度。这减少了由加热元件的热量引起的装饰主体的劣化。

当热敏电阻位于高于毫米波照射区域的位置处时,热敏电阻检测加热元件具有较高温度的部分的温度。与热敏电阻位于比毫米波照射区域更低的位置处的结构相比,这减小了施加于加热元件的功率量,由此有效地减少了由于加热元件的热量导致的装饰主体的劣化。

在上述车辆装饰件中,加热元件优选地包括:多个直线部分,其彼此平行地延伸;以及折回部分,其将相邻的直线部分的端部彼此连接。优选地发射毫米波以在偏振面中振动。作为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直线部分优选地结合在加热器中,以相对于偏振面倾斜。

如果加热元件的直线部分平行于毫米波的偏振面,则直线部分可以位于偏振面中,毫米波在行进时振动。在这种情况下,加热器阻挡毫米波的传输,导致毫米波的衰减。

相反,当加热元件的直线部分相对于偏振面倾斜时,位于偏振面中的直线部分的面积小于直线部分平行于偏振面的情况下的面积。这减少了由直线部分阻挡的毫米波的量,从而降低了毫米波的衰减量。

在上述车辆装饰件中,作为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直线部分优选地结合在加热器中以垂直于偏振面。

像这种当加热元件的直线部分垂直于偏振面时的结构,位于偏振面中的直线部分的面积小于直线部分相对于偏振面倾斜的任何其他情况的面积。因此,由直线部分阻挡的毫米波的量被最小化,从而将毫米波的衰减量降低到最小。

在上述车辆装饰件中,作为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折回部分优选地在毫米波在加热器中的照射区域之外的位置处结合到加热器中。

折回部分将彼此平行延伸的相邻直线部分连接,并且具有相对于直线部分倾斜的部分。

这样,即使当加热元件的直线部分如上所述相对于偏振面倾斜时,折回部分也能够位于偏振面中。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衰减程度小于直线部分平行于偏振面的结构中的衰减程度,穿过加热器的一些毫米波也被阻挡和衰减。

在这方面,如上所述的结构中,当折回部分位于毫米波在加热器中照射区域之外的位置时,毫米波也不太可能被阻挡,因此毫米波穿过加热器的衰减量与折回部分位于照射区域内的结构相比降低了。

在上述车辆装饰件中,装饰主体优选地构造成以直立姿态安装于车辆的安装部分。安装部分优选地包括位于装饰主体下方的下安装部分。装饰主体优选地构造成安装于安装部分使得传输方向上的前边缘与下安装部分的前边缘对齐或者传输方向上的前边缘位于下安装部分的前边缘的向前位置处。

如果装饰主体的传输方向上的前边缘位于下安装部分的前边缘的向后位置处,则下安装部分的一部分向前突出超过装饰主体。结果,当车辆装饰件的前表面上的一些雪被加热器的热量熔化时,未熔化部分的雪能够积聚在下安装部分的突出部分上。

当如上述构造装饰主体的前边缘与下安装部分的前边缘对齐或者装饰主体的前边缘位于下安装部分的前边缘的向前位置时,下安装部分不向前突出超过装饰主体身体。结果,当加热器的热量使附着在车辆装饰件的前表面上的一些雪熔化时,未融化的雪不会积聚在下安装部分上而是落下来。

在上述车辆装饰件中,装饰主体优选地构造成以直立姿态安装于车辆的安装部分。安装部分优选地包括位于装饰主体下方的下安装部分。下安装部分优选地具有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在传输方向上朝向前侧向下倾斜。装饰主体优选地构造成安装于安装部分使得装饰主体的传输方向上的前边缘位于下安装部分的倾斜表面上方。

如果装饰主体的传输方向上的前边缘位于下安装部分的前边缘的向后位置处,则下安装部分的一部分向前突出超过装饰主体。如果下安装部分的上表面水平延伸,则当车辆装饰件的前表面上的一些雪被加热器的热量熔化时,未熔化部分的雪能够积聚在下安装部分的突出部分上。

在这方面,在上述构造中,下安装部分具有倾斜表面,该倾斜表面在传输方向上朝向前侧向下倾斜,并且装饰主体的传输方向上的前边缘位于倾斜表面上方。因此,当加热器的热量使附着在车辆装饰件的前表面上的一些雪熔化时,未熔化的雪沿着倾斜表面向下流动并且不太可能积聚在下安装部分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另一种车辆装饰件,其包括装饰主体和片状加热器。装饰主体构造为在来自毫米波雷达的毫米波的传输方向上的前侧处安装于车辆以装饰车辆并且装饰主体具有毫米波透过性。片状加热器具有在通电时发热的加热元件。装饰主体包括:透明构件,其由塑料制成;基部,其由塑料制成并且位于透明构件的传输方向上的后侧;以及装饰层,其位于透明构件与基部之间。基部分为前基部和后基部,后基部在传输方向上位于前基部的后侧。加热器包括主要部分,该主要部分包括加热元件并且该主要部分由前基部和后基部从传输方向上的前侧和后侧夹住。前基部和后基部彼此连接以密封加热器的主要部分。与主要部分邻接的基部中的间隙填充有与基部相同的塑料。

在该构造中,从毫米波雷达发射的毫米波穿过位于毫米波的传输方向上向前位置处的车辆装饰件的装饰主体和加热器。从物体(诸如传输方向前方的车辆或障碍物)反射回来的毫米波也穿过装饰主体和加热器。

包括加热器的加热元件的主要部分由基部的前基部和后基部从传输方向上的前侧和后侧夹住。另外,由于与主要部分邻接的基部中的间隙填充有与基部相同的塑料。因此,基部内没有间隙。这限制了传输毫米波的能力的降低,否则间隙中的空气将导致传输毫米波的能力的降低。

将加热器的主要部分从传输方向上的前侧和后侧夹住的前后基部彼此连接,以将加热元件密封,从而在前后基部之间不留下间隙。这有助于阻挡水进入前后基部之间并与加热器的主要部分接触。

通电时,加热器的加热元件发热。因此,当雪附着于车辆装饰件时,加热元件被通电以发热,这使雪融化。

在上述车辆装饰件中,基部中与主要部分邻接的间隙优选地填充有基部的一部分或者填充有与基部分离的部件。

在该结构中,由于基部中与主要部分邻接的间隙填充有基部的部分或者填充有使用与基部相同的塑料与基部分开形成的部件。因此,基部内没有间隙。

在上述车辆装饰件中,前基部优选地包括一般部分和突起,突起相对于一般部分在传输方向上向前突出。基部中与主要部分邻接的间隙优选地包括主要部分与凹陷之间的间隙,凹陷形成在突起后面位置处的前基部的传输方向上的后表面中。

当前基部(包括一般部分和相对于一般部分在毫米波的传输方向上向前突出的突起)使用塑料形成时,与包括一般部分的部分相比,包括突起的部分在熔融材料冷却时经历更大的体积缩小。因此,凹陷可以在突起后面的位置处由前基部的传输方向上的后表面中的凹痕形成,并且可以在凹陷与加热器的主要部分之间产生间隙。然而,该间隙填充有基部的一部分或填充有使用与基部相同的塑料与基部分开形成的部件。

在上述车辆装饰件中,加热器优选地包括贯通部分,该贯通部分在至少与加热元件分开的位置处在传输方向上延伸穿过加热器。后基部优选地包括连接部分,连接部分在传输方向上向前突出以填充贯通部分,并且连接部分优选地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前基部。

在该结构中,前基部在加热器主要部分前方的部分与后基部在主要部分后面的部分间隔开。然而,连接部分(其在传输方向上从后基部向前突出以填充贯通部分)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前基部。因此,后基部比没有连接部分的结构更牢固地连接到前基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提供了一种用于制造车辆装饰件的方法。该车辆装饰件包括装饰主体和片状加热器。装饰主体构造为在来自毫米波雷达的毫米波的传输方向上的前侧处安装于车辆以装饰车辆并且装饰主体具有毫米波透过性。片状加热器具有在通电时发热的加热元件。装饰主体包括:透明构件,其由塑料制成;基部,其由塑料制成并且位于透明构件的传输方向上的后侧;以及装饰层,其位于透明构件与基部之间。基部分为前基部和后基部,后基部在传输方向上位于前基部的后侧。该方法包括,在透明构件、装饰层和前基部依次形成之后,使用中间成型部件作为插入件通过嵌件成型形成后基部,其中包括加热元件的加热器的主要部分在传输方向上位于前基部的后侧。

在该制造方法中,在透明构件、装饰层和前基部依次形成之后,使用中间成型部件作为插入件通过嵌件成型形成后基部,其中包括加热元件的加热器的主要部分在传输方向上位于前基部的后侧。即,将插入件放入模具中,并将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并固化。结果,后基部在传输方向上形成在加热器的主要部分的后侧上。后基部连接到前基部以密封主要部分。

在上述用于制造车辆装饰件的方法中,优选地在加热器包括贯通部分的状态下执行嵌件成型,该贯通部分在至少与加热元件分开的位置处在传输方向上延伸穿过加热器。

在该制造方法中,当在嵌件成型期间注入模具中的熔融塑料固化时,后基部在传输方向上形成在加热器的主要部分的后侧上,以连接到前基部。另外,熔融塑料被引入加热器的贯通部分中并固化,形成连接部分,该连接部分在传输方向上向前突出并填充贯通部分。该连接部分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前基部,使得后基部比没有连接部分的结构更牢固地连接到前基部。

在上述用于制造车辆装饰件的方法中,前基部优选地包括一般部分和突起,突起相对于一般部分在传输方向上向前突出,优选地执行嵌件成型使得加热器的贯通部分与凹陷(其形成在突起后面位置处的前基部的传输方向上的后表面中)连通。

当前基部(包括一般部分和相对于一般部分在毫米波的传输方向上向前突出的突起)使用塑料形成时,与包括一般部分的部分相比,包括突起的部分在熔融材料冷却时经历更大的体积缩小。因此,凹陷可以在突起后面的位置处由前基部的传输方向上的后表面中的凹痕形成。在前基部的凹陷与加热器的主要部分之间产生间隙。然而,在后基部的嵌件成型期间,该间隙填充有已经穿过贯通部分的熔融塑料。

本发明的效果

上述车辆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降低了穿过加热器的毫米波的衰减,同时提供了融雪功能。另外,上述车辆装饰件及其制造方法提高了传输毫米波的能力,同时限制了水的进入。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车辆装饰件的一个实施例的徽标的正视图。

图2是示出了图1中的徽标的加热器,以及毫米波的照射区域和偏振面的示意性正视图。

图3是示出了安装于前格栅的实施例的徽标,以及毫米波雷达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了实施例中的加热元件与毫米波的偏振面之间的关系的透视图。

图5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剖视图。

图6(a)至图6(e)是示出了制造实施例的徽标期间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7(a)和图7(b)是示出了制造实施例的徽标期间的状态的局部剖视图。

图8是与图5对应的局部剖视图,示出了徽标的变型例。

图9是示出了徽标安装至前格栅的安装结构的变型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10是示出了徽标的变型例的剖视图。

图11(a)和图11(b)是示出了常规车辆装饰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7,现在描述车辆装饰件的实施例的徽标。为了使组件可识别,附图不一定按比例绘制。

如图3和图4所示,前格栅11位于车辆10的发动机舱的前方。前格栅11将诸如相对气流的环境空气引入发动机舱中以冷却散热器。

用作自适应巡航控制(acc)的传感器的毫米波雷达25位于前格栅11的向后位置处和散热器的向前位置处。毫米波雷达25发射毫米波26并且还接收已从物体反射回来的毫米波26。从毫米波雷达25发射毫米波26,以在偏振面27中振动,偏振面27是平行于竖直面的平面。毫米波雷达25基于发射的毫米波26(发送波)与接收的毫米波26(接收波)之间的差来测量主车辆(车辆10)与前方车辆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速度。毫米波26是波长在1到10mm之间,频率在30到300ghz之间的无线电波。基于毫米波雷达25的测量结果,acc系统控制发动机节流阀和制动器以使主车辆(车辆10)加速和减速,从而控制车辆之间的距离。

与典型的前格栅的情况一样,前格栅11的厚度可以变化。另外,与典型的前格栅的情况一样,前格栅11可以具有形成在塑料基部的表面上的金属镀层。前格栅11因此干涉发射或反射的毫米波26。为此,前格栅11包括窗口12,窗口12位于从毫米波雷达25发射的毫米波26的路径中的位置,具体地,位于从毫米波雷达25发射的毫米波26的传输方向上的毫米波雷达25向前的位置。

如图1和图3所示,徽标30包括装饰主体31和加热器55。装饰主体31在来自毫米波雷达25的毫米波的传输方向上的前侧处安装于车辆10以装饰车辆10。装饰主体31还具有毫米波透过性。加热器55具有在通电时发热的加热元件57。

装饰主体31包括透明构件32、基部35、结合部分45和装饰层50。装饰主体31整体上基本为平面的且为椭圆形。装饰主体31平缓地向前弯曲并突出。

透明构件32形成徽标30的前部。透明构件32是透明的并且由诸如聚碳酸酯(pc)塑料的塑料制成,聚碳酸酯塑料是具有小的耗散因数(指数值表示电介质中的电能损失的程度)的塑料。pc塑料的耗散因数为0.006。较小的耗散因数导致较少的毫米波26转换成热能,从而减小毫米波26的衰减。

图5是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如图5所示,透明构件32的后侧包括:一般部分33,其大致垂直于前后方向延伸;以及凹部34,其相对于一般部分33向前延伸。一般部分33对应于图1中所示徽标30的背景区域30a,并且凹部34对应于徽标30的图案区域30b。在该实施例中,字符a和围绕它的环形部分形成图案区域30b。透明构件32可以由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塑料制成,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是具有小的耗散因数的塑料,如pc塑料。

通过应用已知的用于塑料的整理剂,在透明构件32的前表面上形成硬涂层(未示出)。整理剂的实例包括有机硬涂层剂、无机硬涂层剂和有机-无机混合硬涂层剂,有机硬涂层剂可以是丙烯酸酯基、氧杂环丁烷基或有机硅基。由这些硬涂层剂制成的硬涂层对透明构件32的前表面具有有用的效果,诸如防刮擦、防污、改善由uv防护引起的耐光和耐候性以及改善的防水性。如果需要,硬涂层可以着色,只要该层允许毫米波26的传输即可。

如图3和图5所示,基部35是形成徽标30的后部的部件。基部35是着色的并且由诸如丙烯腈-乙烯-苯乙烯共聚物(aes)塑料(其具有小的耗散因数)的塑料制成。aes塑料的耗散因数为0.007,与pc塑料的相对介电常数基本相同。基部35分为形成前侧的前基部36和形成后侧的后基部41。前基部36的前侧成形为与透明构件32的后侧的形状相符合。即,前基部36的前侧包括位于透明构件32的一般部分33后面的一般部分37。一般部分37大致垂直于前后方向延伸。前基部36的前侧还包括位于透明构件32的凹部34后面的突起38。突起38相对于一般部分37向前延伸。

包括一般部分37和突起38的前基部36在包括突起38的部分中比在包括一般部分37的部分中更厚。结果,当前基部36由塑料成型时,与包括一般部分37的部分相比,包括突起38的部分在熔融材料冷却时经历更大的体积缩小。因此,凹陷39会在突起38后面的位置处由前基部36的后表面中的凹痕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在前基部36的每个凹陷39与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之间产生间隙g1,这将在下面描述。

后基部41的后表面包括在毫米波的照射区域z1(图2)外侧的位置处的安装部分42。安装部分42向后突出以将装饰主体31安装到前格栅11。

基部35(前基部36和后基部41)可以由具有与透明构件32相似的相对介电常数的塑料,诸如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酯共聚物(asa)塑料、pc塑料或pc/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abs)塑料制成,而不是aes塑料。

结合部分45沿徽标30的周边延伸,因此结合部分45具有椭圆环的形状。结合部分45位于照射区域z1(图2)的外侧。结合部分45是黑色的,由pc塑料和炭黑的混合塑料制成。结合部分45熔合到透明构件32和前基部36,以将透明构件32结合到前基部36。

装饰层50(装饰包括前格栅11的车辆10的前侧)位于透明构件32与前基部36之间的区域中并且由结合部分45围绕。装饰层50具有毫米波透过性。装饰层50可以通过诸如黑色层的着色层51与金属层52的结合形成。着色层51通过印刷或其他方法形成在透明构件32的一般部分33上。金属层52通过在限定透明构件32的凹部34的壁表面上和着色层51的整个后表面上气相沉积诸如铟的金属材料而形成。

如图2和图5所示,加热器55包括例如平面加热元件或薄膜加热器。加热器55包括作为组件的线加热元件57、电极61、热敏电阻62、塑料片63和连接器65。塑料片63从前侧和后侧夹住并覆盖加热元件57、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加热元件57、电极61、热敏电阻62和塑料片63形成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

塑料片63可以由聚酰亚胺塑料制成。线加热元件57可以是例如镍铬合金线、蚀刻的不锈钢加热器、碳加热元件、银膏或透明导电膜。

如图2和图4所示,加热元件57包括:直线部分58,其彼此平行延伸;和折回部分59,其将相邻的直线部分58的端部彼此连接。折回部分每个都是弧形的。直线部分58以降低穿过加热器55的毫米波26的衰减的构造(下文中称为“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结合在加热器55中。在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中,直线部分58垂直于毫米波26的偏振面27延伸。由于偏振面27平行于竖直面,所以直线部分58在水平方向(横向)上延伸。

一些直线部分58位于毫米波26在加热器55中的照射区域z1内。作为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加热元件57以这样的状态结合在加热器55中:直线部分58占据照射区域z1的部分的面积与照射区域z1的面积的面积比例设定为使得毫米波26的衰减量小于或等于允许值。在本实施例中,毫米波26的衰减量的允许值是2.5db。加热元件57的布置图案,例如直线部分58的宽度和相邻直线部分58之间的间隔(间距)设定为使得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0%。

电极61连接到加热元件57的相对端。热敏电阻62是电阻值随温度变化的电阻器,并且用作温度检测元件。热敏电阻62设置在一个电极61的中间部分中并且与电子控制器(未示出)连接,电子控制器设置在与车辆10中的徽标30分开的位置处。基于热敏电阻62检测到的值,电子控制器通过控制通电加热元件57(通过电极61)来调节加热器55的温度。

连接器65具有防水结构并连接到两个电极61的端部。连接器65从塑料片63向后突出。

作为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加热元件57的折回部分59、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在毫米波26在加热器55中的照射区域z1之外的位置处结合在加热器55中。特别地,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在高于照射区域z1的位置处结合在加热器55中。

此外,如图3和图5所示,塑料片63包括多个非覆盖部分,非覆盖部分不覆盖加热元件57、电极61或热敏电阻62。至少一些非覆盖部分包括沿前后方向延伸的贯通部分64。贯通部分64可以通过穿通塑料片63而形成。一些贯通部分64在突起38后面的位置处连接到前基部36的后表面中的凹陷39。

在加热器55中,主要部分56位于前基部36与后基部41之间,并且连接器65暴露在后基部41的后表面上。从前侧和后侧夹住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的前基部36和后基部41熔合并因此彼此连接,从而密封主要部分56。即,后基部41熔合并连接到前基部36围绕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的后表面。

后基部41包括凹陷填充部分43和连接部分44,凹陷填充部分43的数量与凹陷39的数量相等,连接部分44的数量与贯通部分64的数量相等。每个凹陷填充部分43连接到限定相应凹陷39的壁表面,以填充凹陷39。每个连接部分44在对应的贯通部分64后面的位置处从后基部41的前表面向前突出,以填充贯通部分64。

贯通部分64中未连接到前基部36中凹陷39的连接部分44直接连接到前基部36的后表面的除了凹陷39之外的部分。贯通部分64中连接到前基部36中的各自凹陷39的连接部分44各个连接到凹陷填充部分43,并且通过凹陷填充部分43各个间接地连接到前基部36的后表面中的对应凹陷39。

当至少在照射区域z1中徽标30的装饰主体31和加热器55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是“t”时,该厚度t被均匀地设定为基本上等于满足下面的表达式1的值的值。这里,“厚度基本上相等”是指在±0.2mm的公差范围内的厚度。

t={(λe/2)/√(εp)}n(表达式1)

其中,λe表示毫米波的波长,εp表示透明构件32(或基部35)的相对介电常数,以及n表示整数。

这样,徽标30的厚度t设定为通过将半波长除以相对介电常数的平方根而获得的值的整数倍。

如图3所示,围绕窗口12的前格栅11的部分包括安装部分13,徽标30安装于该安装部分13。安装部分13包括位于窗口12上方的上安装部分14和位于窗口12下方的下安装部分17。

如上所述,安装部分42形成在后基部41的后表面上,上安装部分14包括插入孔15,安装部分42插入到插入孔15中。除了上安装部分14之外,安装部分13的其他区域包括围绕窗口12的类似插入孔15。下安装部分17的前边缘部分包括具有弧形剖面的弯曲部分18。

每个安装部分42从前侧插入并固定到相应的插入孔15,使得徽标30以满足以下条件的直立姿态安装于安装部分13。该直立姿态不仅包括竖直姿态,还包括相对于竖直姿态倾斜的姿态。在本实施例中,直立姿态是略微倾斜的姿态,使得徽标30的上部位于下部的略微向后的位置。

要满足的条件是徽标30的前边缘30c(装饰主体31)与下安装部分17的前边缘17a对齐或位于前边缘17a的向前的位置。徽标30的前边缘30c是徽标30的前表面的最前位置。本实施例的徽标30略微倾斜,使得上部位于下部略微向后的位置。这样,前边缘30c是徽标30的前表面的下边缘。在本实施例中,下安装部分17具有弯曲部分18,下安装部分17的前边缘17a是弯曲部分18的前边缘。在本实施例中,徽标30(装饰主体31)的前边缘30c位于从下安装部分17的前边缘17a分开距离d(d>0)的向前位置处。

车辆10具有连接器66,连接器66从后侧连接到暴露在后基部41的后表面上的连接器65。这将加热器55电连接到电子控制器和其他设备。连接器66连接到电缆67,电缆67延伸穿过形成在上安装部分14中的插入孔16。

现在,将如上所述构造的本实施例的徽标30的操作和优点与徽标30的制造方法一起描述。

首先,参照图6至图7,简要描述了用于制造徽标30的方法。在图6至图7中,图中所示的左侧对应于徽标30的前侧,图中所示的右侧对应于徽标30的后侧。

首先,参照图6(a),通过注射成型形成透明构件32,透明构件32在后侧具有一般部分33和凹部34。

如图6(b)所示,例如,通过使用黑色涂料的印刷,例如丝网印刷,在透明构件32的一般部分33上形成着色层51。

如图6(c)所示,在限定透明构件32的凹部34和着色层51的壁表面上气相沉积诸如铟的金属材料,从而形成金属层52。这在透明构件32的后表面上形成包括着色层51和金属层52的装饰层50。

如图6(d)所示,前基部36通过嵌件成型形成。即,中间成型部分71(图6(c))作为嵌件放置在模具中,中间成型部分71通过在透明构件32的后表面上形成装饰层50而形成。将包括aes塑料的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并固化。这形成了中间成型部分72,其中具有一般部分37和突起38的前基部36一体地连接到透明构件32和装饰层50的后侧。

当如此成型前基部36时,与包括一般部分37的部分相比,包括突起38的部分在熔融材料冷却时经历更大的体积缩小。因此,凹陷39会在突起38后面的位置处由前基部36的后表面中的凹痕形成。

如图6(e)所示,使用pc塑料和炭黑的混合塑料通过双色成型形成结合部分45。双色成型是一种塑料成型方法,它将不同的材料结合并将它们成型成一个整体。在双色成型中,在形成主要部分(图6(d)中所示的中间成型部分72)之后,次要部分(结合部分45)与主要部分(中间成型部分72)在同一模具中一体地形成。在该双色成型期间,处于熔融状态的混合塑料与透明构件32和前基部36接触,使得透明构件32和前基部36的一部分熔化并与熔融混合塑料混合。因此,结合部分45与透明构件32之间的边界部分彼此熔合,并且结合部分45与前基部36之间的边界部分彼此熔合。结合部分45将透明构件32连接到前基部36,形成中间成型部分73。

如图7(a)所示,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放置在中间成型部分73的前基部36的后面(图6(e))。主要部分56被放置成使得其一些贯通部分64与凹陷39连通,凹陷39形成在突起38后面位置处的前基部36的后表面中。这样放置的主要部分56与前基部36的后表面结合。在这种状态下,在前基部36的每个凹陷39与主要部分56之间产生间隙g1。

如图7(b)所示,后基部41通过嵌件成型形成。即,中间成型部分74(图7(a))作为嵌件放置在模具中,中间成型部分74在主要部分56与前基部36结合时形成。将包括aes塑料(与前基部36的材料相同)的熔融塑料注入模具中。当该塑料固化时,在前基部36和主要部分56的后面形成后基部41。后基部41连接到前基部36,以密封主要部分56。后基部41还包括安装部分42。

主要部分56前方的前基部36的部分与主要部分56后面的后基部41的部分分开。然而,熔融塑料被引入贯通部分64中并在贯通部分64中固化,从而形成连接部分44,连接部分44从后基部41向前突出并填充贯通部分64。

贯通部分64中未连接到前基部36中凹陷39的连接部分44直接连接到前基部36的后表面的除了凹陷39之外的部分。

主要部分56与凹陷39之间的间隙g1连接到一些贯通部分64,凹陷39在突起38后面的位置处由前基部36的后表面中的凹痕形成。这样,间隙g1填充有已经穿过连接贯通部分64的熔融塑料,即,间隙g1填充有后基部41的一部分的凹陷填充部分43。换言之,填充贯通部分64(其连接到前基部36的凹陷39)的连接部分44通过凹陷填充部分43间接地连接到前基部36的后表面中的凹陷39。

因此,后基部41比没有连接部分44的结构更牢固地连接到前基部36。

然后,通过涂覆整理剂在透明构件32的前表面上形成硬涂层(未示出)。此外,连接器65从后基部41的后侧安装,以连接到加热器55的电极61,从而获得预期的徽标30。

在徽标30中,基部35与透明构件32之间的装饰层50具有装饰车辆10的前侧的功能。当从正面观察徽标30时,光被具有不平坦形状的装饰层50反射回来。因此,通过这些层三维地观察到包括具有金属光泽的字符的图案(其位于硬涂层和透明构件32的后面)。

装饰层50、前基部36和结合部分45位于加热器55的前面,从而使加热器55隐藏。因此,加热器55从徽标30的前侧较不可见,并且不太可能损害徽标30的外观。

当毫米波雷达25向前发射毫米波26以测量前方车辆与主车辆(车辆10)之间的距离和相对速度时,毫米波26穿过徽标30的后基部41、加热器55、前基部36、装饰层50、透明构件32和硬涂层。在传输方向上从诸如前方车辆或障碍物的物体反射回来的毫米波26也穿过装饰主体31和加热器55。

在形成加热器55的部件中,如下所述的以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结合在加热器55中的部件降低了穿过加热器55的毫米波26的衰减。

(1)如图2所示,加热元件57位于加热器55中的毫米波26的照射区域z1中的部分抑制了毫米波26的传输。加热元件57位于照射区域z1内的部分越大,毫米波26的衰减变得越大。为此,考虑到加热元件57占据照射区域z1的部分的面积与照射区域z1的面积的面积比例,本实施例的加热元件57以如下状态结合在加热器55中:设定面积比例使得毫米波26的衰减量小于或等于允许值。具体地,允许值设定为2.5db,并且加热元件57的布置图案(例如,宽度和间距)设定为使得面积比例小于或等于10%。

因此,即使加热元件57位于照射区域z1内的部分阻碍毫米波26的传输,穿过加热器55的毫米波26的衰减量也被限制为小于或等于2.5db的允许值。

(2)加热器55的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能够阻碍毫米波26的传输。为此,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在毫米波26在加热器55中的照射区域z1之外的位置处结合在加热器55中。因此,与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位于照射区域z1内的结构相比,毫米波26不太可能被阻挡,从而降低了穿过加热器55的毫米波26的衰减量。

(3)如果加热元件57的直线部分58平行于毫米波26的偏振面27,则直线部分58可以位于偏振面27中,其中毫米波在行进时振动。在这种情况下,加热器55阻挡并衰减毫米波26。

相反,如图2和图4所示,当直线部分58相对于偏振面27倾斜时,直线部分58位于偏振面27中的面积小于直线部分58平行于偏振面27的情况下的面积。这降低了由直线部分58阻挡的毫米波26的量并因此降低了毫米波26的衰减量。

特别地,在本实施例中,直线部分58结合在加热器55中,以垂直于偏振面27。这导致直线部分58位于偏振面27中的面积小于直线部分58相对于偏振面27倾斜的任何其他情况的面积。因此,被直线部分58阻挡的毫米波26的量最小化,从而将毫米波26的衰减量降低到到最小。

(4)加热元件57的折回部分59(其连接相邻的彼此平行延伸的直线部分58)具有相对于直线部分58倾斜的部分。

这样,即使当直线部分58如上所述相对于偏振面27倾斜(垂直)时,折回部分59也能够位于偏振面27中。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衰减程度小于直线部分58平行于偏振面27的结构中的衰减程度,穿过加热器55的一些毫米波26也被阻挡和衰减。

如图2所示,当折回部分59位于加热器55中毫米波26的照射区域z1外侧的位置处时,毫米波26不太可能被阻挡,并且与折回部分59位于照射区域z1中的结构相比,降低了毫米波26穿过加热器55的衰减量。

因此,与在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中加热器55的任何部件都没有结合在加热器55中的结构相比,毫米波26穿过加热器55的衰减量降低。

基部35的前基部36和后基部41从前侧和后侧夹住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包括加热元件57。另外,由于基部35中与主要部分56邻接的间隙g1填充有后基部41的一部分,即,填充有与基部35相同的塑料。因此,基部35内没有间隙。本实施例限制了传输毫米波的能力的降低,否则如果间隙g1未被填充并且间隙g1中的空气降低了传输毫米波的能力则会发生传输毫米波的能力降低。

此外,至少在照射区域z1(图2)中,装饰主体31和加热器55在徽标30的前后方向上具有均匀的并且满足上述表达式1的厚度t。与厚度t不均匀的结构相比,这降低了穿过毫米波26的衰减量。

毫米波26穿过徽标30的降低的衰减量确保毫米波雷达25完全执行其功能,包括使用毫米波26测量到车辆或障碍物的距离。

当雪附着到徽标30的前表面时,电子控制器(未示出)基于热敏电阻62的检测值进行控制以通过电极61给加热元件57供电。通电的加热元件57产生热量,热量的一部分传递到徽标30的前表面并熔化附着于前表面的雪。

由电子控制器执行的通电控制调节加热器55的温度,防止加热器55的温度过度升高。这减少了由加热元件57的热量引起的装饰主体31的劣化。

本实施例具有以下另外的效果和优点。

在本实施例中,从前侧和后侧夹住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的前基部36和后基部41通过熔合彼此机械地连接。与使用粘合剂化学地连接前基部36和后基部41的结构相比,这减少了接合部分随时间的劣化。因此,前基部36和后基部41持续很长一段时间保持连接。

加热器55中的塑料片63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毫米波26的传输。为此,在本实施例中,塑料片63的未覆盖加热元件57、电极61或热敏电阻62的非覆盖部分包括贯通部分64。与塑料片63缺少贯通部分64的结构相比,这降低了毫米波26穿过塑料片63的衰减。

当凹陷39由于凹痕而形成在前基部36的后表面中时,凹陷部分变得比周围部分更薄,使得该部分中徽标30的厚度偏离由表达式1限定的厚度t。为此,本实施例的凹陷39填充有凹陷填充部分43,凹陷填充部分43由与基部35相同的塑料形成。因此,与缺少凹陷填充部分43的结构相比,徽标30在毫米波26的照射区域z1(图2)中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更接近表达式1的厚度t。这降低了由凹痕形成的凹陷39对厚度t的影响,进一步降低了毫米波26穿过徽标30的衰减。

从前侧和后侧夹住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的前基部36和后基部41彼此连接,以密封主要部分56,在前基部36与后基部41之间不留下间隙。这有助于防止水进入前基部36与后基部41之间并与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接触。

当雪附着到徽标30的前表面上然后融化成水时,水沿着前表面向下流动。这也适用于徽标30的前表面上的雨水、泥水或其他物质。为此,在本实施例中,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都位于高于毫米波26的照射区域z1的位置处,并且如上所述与向下流动的水隔开。与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位于低于照射区域z1的位置处的结构相比,这降低了水与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接触的可能性。

这有助于防止与水接触的不利影响,例如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的腐蚀。

此外,当通过通电加热加热元件57时,加热元件57的温度倾向于在下部中较低而在上部中较高。

基于热敏电阻62的检测值,电子控制器进行控制以使加热元件57通电,以调节加热器55的温度。这减少了由加热元件57的热量引起的装饰主体31的劣化。

在这方面,本实施例的热敏电阻62位于高于毫米波26的照射区域z1的位置处,使得热敏电阻62检测加热元件57具有较高温度的部分的温度。与热敏电阻62位于比照射区域z1更低的位置的结构相比,这减少了施加于加热元件57的功率量,有效地减少了由于加热元件57的热量导致的装饰主体31的劣化。

如果徽标30(装饰主体31)的前边缘30c位于下安装部分17的前边缘17a的向后位置处,则下安装部分17(弯曲部分18)的一部分向前突出超过装饰主体31。结果,当加热器55的热量熔化附着于徽标30的前表面的一些雪时,未融化部分的雪能够积聚在下安装部分17的突出部分上。

相反,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徽标30(装饰主体31)的前边缘30c位于下安装部分17的前边缘17a的向前位置处。下安装部分17(弯曲部18)不向前突出超过装饰主体31。结果,当加热器55的热量熔化附着于徽标30的前表面的一些雪时,未融化的雪不会积聚在下安装部分17上而是落下来。

可以将本实施例修改为以下变型例。在这些变型例中,对与上述实施例的相应部件相同的那些部件给出相同的附图标记。将不详细描述这些组件。

在上述实施例中,凹陷填充部分43是后基部41的一部分。然而,如图8所示,凹陷填充部分43可以使用与基部35相同的塑料与基部35分开形成。在这种情况下,在前基部36成型之后,可以通过执行塑料成型来形成凹陷填充部分43,以填充凹陷39。或者,每个凹陷填充部分43可以预先形成为具有用于填充凹陷39的形状的单独构件,并且该凹陷填充部分43可以在前基部36成型之后通过诸如热熔合或超声波熔合的方法接合到凹陷39。

在任何变型例中,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接合到前基部36的后表面,凹陷39填充有凹陷填充部分43。当形成后基部41时,由于凹陷39已经被填充,所以可以省略连接到凹陷39的贯通部分64,如图8所示。同样,可以省略不连接到凹陷39的贯通部分64。然而,没有必要省略连接到凹陷39的贯通部分64和不连接到凹陷39的贯通部分64。

当后基部41形成时,这种结构仍然实现了没有与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邻接的间隙的基部35。

徽标30可以安装到具有图9中所示的下安装部分17的前格栅11。该下安装部分17具有倾斜表面19,倾斜表面19朝向前方向下倾斜。在这种情况下,徽标30(装饰主体31)安装到安装部分13,使得徽标30的前边缘30c定位在下安装部分17的倾斜表面19上方。倾斜表面19与水平面形成角度α,角度α大于0°且小于90°。角度α优选地在10°和20°之间。

这样,当加热器55的热量将徽标30的前表面上的一些雪融化成水时,水和未融化的雪沿着倾斜表面19向下流动。这限制了雪在下安装部分17上的积聚。

上述(2)的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可以包括这样的构造,其中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中的仅一个在毫米波26在加热器55中的照射区域z1之外的位置处结合在加热器55中。

作为上述(2)的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在照射区域z1的一侧或者在照射区域z1的更低位置处结合在加热器55中,只要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中的至少一个位于加热器55中的毫米波26的照射区域z1之外。

作为上述(3)的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加热元件57的直线部分58可以结合在加热器55中,以相对于偏振面27倾斜但不垂直于偏振面27。在这种情况下,直线部分58位于偏振面27中的部分的面积仍然小于直线部分58平行于偏振面27的结构中的面积。这减少了由直线部分58阻挡的毫米波26的量,从而降低了毫米波26的衰减量。

与上述实施例不同,加热器55的部件可以仅在(1)至(4)的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中的一个中结合在加热器55中,或者这些部件可以以两种或更多种毫米波衰减降低构造的组合结合在加热器55中。

在加热器55的主要部分56中,透明导电膜的线加热元件可以形成在透明塑料片63上。透明导电膜的加热元件可以通过溅射或气相沉积,例如,使用氧化铟锡(ito)作为材料形成。

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加热元件较不可见,加热器55可以位于装饰层50和基部35(前基部36)的向前位置处,例如如图10所示的位于透明构件32的前侧。这不太可能损害徽标30的外观,否则在加热元件可见时则会损害徽标30的外观。在该变型例中,不需要用基部35从前侧和后侧夹住加热器55,从而不需要分割基部35。

另外,上述结构有利于使加热器55的加热元件的热量传递到附着在徽标30的前表面上的雪。因此,该结构具有利用加热器55的热量有效地融化雪的额外优点。当加热器55位于透明构件32的向前位置时,该效果最大化。

该变型例需要一种隐藏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的结构。为此,如图10所示,安装部分13可包括着色的垂直壁部分21。徽标30布置成使得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位于垂直壁部分21的后面。因此,安装部分13的垂直壁部分21使位于垂直壁部分21后面的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隐藏。这样,电极61和热敏电阻62从徽标30的前侧不可见,并且不太可能损害徽标30的外观。

加热器55中的加热元件57的布置图案可以从上述实施例的布置图案改变。

位于徽标30的最前位置处的部件的前表面可以具有防水性。因此,该部件在其前表面上排斥水并且不太可能被润湿,从而当雪融化时在该组件的前表面上抑制水膜的形成。

为了提供防水性,该部件的前表面可以具有防水膜,防水膜可以是有机涂膜或有机硅膜。或者,用于形成该部件的模具的成型表面可以是压花的或纳米机械加工的。

也可以使用具有硬涂层功能的防水膜。

为了减少腐蚀,装饰层50的金属层52可以覆盖有由丙烯酸或聚氨酯塑料制成的防腐蚀层。

可以省略结合部分45。

如上述实施例的情况,毫米波26可以沿着与垂直面平行的偏振面27传输,或者可以沿着相对于垂直面倾斜的偏振面27传输。

装饰主体31可以成形为具有与椭圆形状不同的形状的板。

徽标30可以以任何方式安装到前格栅11的安装部分13。例如,徽标30可以通过夹子、螺钉或爪接合安装到安装部分13。

徽标30可以安装到车身而不是前格栅11。

只要装饰件在来自毫米波雷达25的毫米波的传输方向上的前侧安装到车辆10以装饰车辆10,并且具有毫米波透过性,装饰件不必须是徽标30。

附图标记说明

10车辆;13安装部分;17下安装部分;17a下安装部分的前边缘;19倾斜的表面;25毫米波雷达;26毫米波;27偏振面;30徽标(车辆装饰件);30c徽标的前边缘;31装饰主体;32透明构件;35基部;36前基部;37一般部分;38突起;39凹陷;41后基部;44连接部分;50装饰层;55加热器;56主要部分;57加热元件;58直线部分;59折回部分;61电极;62热敏电阻;64贯通部分;g1间隙;z1照射区域。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