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样本分析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909757发布日期:2018-07-10 23:0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样本分析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生化检测系统,一般设置在医院或实验室内,不便于移动。

另外,现有的生化检测系统,还存在很多工序无法实现自动化,如在反应管上粘贴标签需要人工完成;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自动样本分析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动样本分析检测方法,该自动样本分析检测方法易于实施,检测效率高。

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

一种自动样本分析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转盘上装载反应管;

利用机械手将盛有样本的反应管置入到转盘上的反应管容纳孔中;

步骤2:往反应管中注入第一试剂并搅拌;

步骤3;往反应管中注入第二试剂并搅拌;

步骤4:检测步骤;

通过检测装置对加入有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的反应管内的液体进行光电检测;该步骤为现有成熟技术;

步骤5.清洗(抽液,注入清洗液,并抽液)。

对检测过的反应管,抽取其中的液体,并注入清洗液,搅拌,搅拌完成后再抽液;注入清洗液和抽液可以重复多次。

步骤6:移除反应管;

通过机械手将清洗过的反应管移出转盘。

所述的步骤1-6为流水线式并行步骤。

步骤1-6分别在以下6个工位实施:起始位、第一注液位、第二注液位、检测位、清洗位以及反应管移除位。

采用一体式的搅拌、注液和抽液装置实施注液、搅拌和清洗。

所述的一体式的搅拌、注液和抽液装置包括支架(50)、升降式的针头座(53)、升降气缸(55)、电机(54)和针头(51);

支架竖直设置,支架上设有能便于升降式的针头座的导槽,升降气缸设置在支架上,升降气缸的下端与针头座相连,升降气缸能去驱动针头座升降;针头座上设有偏心轮(52)和电机(54),电机驱动偏心旋转时且针头座下降到最低位置时,针头执行搅拌动作;针头座上设有注液管(56)和抽液管(57);针头通过注液管与试剂容器相连;注液管上设有阀门和(微型的)注液泵;针头还通过抽液管与废液收集容器相连,抽液管上设有(微型的)抽液泵。

气缸将针头座升起后,针头脱离反应管,不执行任何动作,气缸将针头座下降到最下端的位置后,针头伸入到反应管中,此时,若启动电机,则执行搅拌功能,此时若启动注液泵,则执行注液功能(如注入第一试剂,第二试剂和清洗液如清水),若启动排液泵,则将反应管中的液体拍出。注入清洗液,搅拌并排出废液的整个过程即为清洗。

采用自动样本分析检测系统实时自动生化检测。

在反应管上粘贴有标签纸。

检测结果通过通信模块传输到上位机或数据收集平台(如服务器)。

检测过程在电动汽车平台上执行;由无线充电装置为电动汽车平台中的锂电池充电:

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包括设置在凹陷部(201)中的支撑平台和设置在支撑平台上的发射线圈(214);所述的支撑平台包括底层活动平台(202)、上层活动平台(216)和连接底层活动平台与上层活动平台的升降机构;底层活动平台上设有纵向平移机构;上层活动平台上设有横向平移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为缸式升降机构或剪叉式升降机构(215)。缸式升降机构为推杆式驱动机构,如采用气压缸或液压缸驱动。纵向平移机构包括设置在凹陷部底部的导轨(205)和第一齿条轨(206);所述的导轨为2条;齿条轨为一条,齿条轨和导轨平行布置;底层活动平台底部设有多个能在所述导轨上滚动的行走轮(209);行走轮为4个,一边2个;

底层活动平台的前端设有第一电机(203);第一电机的转轴上设有齿轮(207),齿轮与所述的第一齿条轨啮合;第一电机旋转时,能带动底层活动平台沿第一齿条轨纵向(前后)平移。横向平移机构包括第二齿条轨(211)和第二电机;第二齿条轨横向设置,所述的第二电机上层活动平台左端或右端;第二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齿条轨相啮合的齿轮,第二电机旋转时,能带动上层活动平台沿着第二齿条轨横向(左右)平移;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轴上均设有码盘(208);码盘用于检测电机旋转的圈数,从而可以换算成平台行进的位移。凹陷部的开口处设有电动的活动式盖板(219);电动是指电机驱动,或电信号控制液压缸或气缸驱动;活动式盖板为2块,凹陷部内设有用于驱动活动式盖板的推杆,推杆的上端与活动式盖板地面相连;凹陷部的开口处还设有防压机构(210),活动式盖板展平时,防压机构能支撑活动式盖板;防压机构为方框形;采用不锈钢或铸铁材质;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MCU,横向平移机构和纵向平移机构均受控于MCU;MCU还连接有通信模块。限位开关和码盘输出信号到MCU;所述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步进电机;第一齿条轨位于2条导轨之间;底层活动平台的后端设有限位开关(204);电机的前端设有限位开关(204);底层活动平台上设有带接电插头(213)的导线;导线用于连接获取市电,从而为发射线圈供电;底层活动平台上还设有MCU以及单相桥式整流及逆变电路;单相桥式整流及逆变电路包括整流桥和逆变桥,整流桥采用4个功率二极管,逆变器采用4个IGBT,连接方式为现有成熟技术,IGBT的G极受控于MCU发出的脉冲。整流桥的输入侧与市电相接,整流桥的输出侧通过逆变器接发射线圈;整流桥用于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

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自动样本分析检测方法,具有以下特点:

(1)采用转盘是的流水检测装置,6个工位依次循环动作,检测效率高,自动化程度高。

(2)具有独特的标签纸传输、打印及粘贴模块,实现了标签纸的自动粘贴,无需人工干预,节约人力成本。

(3)整个检测系统可以设置在车载平台上,便于移动,便于为偏远地区提供医疗检测服务。

(4)具有无线充电模块,使用清洁能源,具有环保特性,符合发展潮流。

(5)具有过流保护模块,便于保护电气设备稳定运行,避免因过流损坏。

总而言之,这种自动样本分析检测方法检测效率高,易于推广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样本分析检测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标签纸传送及打印装置示意图;

图3为标签纸由第一吸盘转移到第二吸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标签纸传送示意图;

图5为一体式的搅拌、注液和抽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滚皮机构结构示意图(标签纸未示出);

图7是滚皮机构结构示意图(标签纸位于滚皮机构处的状态图);

图8是滚皮机构结构示意图(气动手指夹住反应管置于标签纸上时的状态图);

图9是滚皮机构结构示意图(反应管掉出后的状态图);

图10为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电原理框图;

图11为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侧视图);

图12为汽车无线充电系统的总体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图13为盖板盖合时的示意图;

图14为盖板抬起时的示意图;

图15为防压框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调光电路原理图;

图17为恒流充电原理图;

图18为转盘电机的电流检测及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图19为放大倍数可调放大器原理图。

标号说明:1-底座,2-第一注液装置,3-第二注液装置,4-反应管容纳孔,5-检测装置,6-转盘,7-清洗装置,8-反应管移除位,9-机械手,10-反应管放置位阵列,11-机械手支撑平台,12-起始位;13-反应管。

21-气动手指,221-滚轮,222-气动夹头,22-第一滚皮辊,23-第二滚皮辊,24-标签纸托台。25-标签纸传送模块,26-直线导轨。

30-标签带盘,31-标签带,32-第一传导辊,33-第一展平辊,34-打印头,35-第二展平辊,36-旋转机构,37-第一吸盘,38-标签纸,39-第二传导辊,40-回收卷,41-打印支撑台,42-滑轨,43-第二吸盘。

50-支架;51-针头,52-偏心轮,53-针头座,54-电机,55-升降气缸,56-注液管,57-抽液管。

201-凹陷部,202-底层活动平台,203-第一电机,204-限位开关,205-导轨,206-第一齿条轨,207-第二主动齿轮,208-码盘,209-行走轮,210-升降平台,211-第二齿条轨,212-导线,213-接电插头,214-发射线圈,215-剪叉式升降机构,216-上层活动平台,217-推杆,218-防压框,219-活动式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如图1-9,检测系统、检测方法、反应管标签打印、传送及粘贴系统及方法详细说明如下:

(一):自动样本分析检测系统,包括底座1、转盘6、注液装置、清洗装置7、检测装置5和机械手9;

转盘、注液装置、清洗装置、检测装置和机械手均设置在底座上;

注液装置、清洗装置和检测装置均环绕转盘设置;

转盘上设有由多个反应管容纳孔4;多个反应管容纳孔沿着转盘周向均匀布置;

机械手用于将反应管移动至反应管容纳孔中,以及将反应管容纳孔中的反应管移出到转盘外;

注液装置用于将试剂注入到位于反应管容纳孔内的反应管中;

清洗装置用于对位于反应管容纳孔内的反应管进行清洗;

检测装置用于对加入试剂后的反应管内的液体进行检测,加入试剂前,反应管内具有样本液体。

在底座上设有由多个反应管容纳孔组成的反应管放置位阵列10。3*5阵列。即三行五列阵列,机械手先将粘贴好标签的反应管置于反应管放置位阵列中,然后在反应管中加入各种样本,然后将加有样本的反应管置于转盘中的反应被容纳孔中。反应管被检测和清洗后,再由机械手将反应管将清洗后的反应管移出到反应管放置位阵列中存放。

注液装置包括第一注液装置2和第二注液装置3。

转盘上设有6个反应管容纳孔;转盘周围设有6个工位,依次分别为:起始位12、第一注液位、第二注液位、检测位、清洗位以及反应管移除位8;

6个工位周向均匀布置;即相邻2个相隔60°,60°是指相对于转盘中心的圆心角。

起始位用于机械手将内含样本液体的反应管置入转盘上的反应管容纳孔中;

第一注液位和第二注液位分别设有第一注液装置和第二注液装置,分别用于向反应管内注入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

检测位处安装有检测装置;

反应管移除位用于机械手将反应管从转盘移出。机械手可以是2个,一个用于移出反应管,一个置入反应管。

机械手为XYZ三轴机械手。三轴机械手为成熟现有技术。

反应管上设有标签,检测装置中设有用于扫描所述标签的扫描装置。

检测装置中设有用于传输检测数据与标签数据的通信模块。包括有线传输模块和无线传输模块;有线传输模块用于传输到上位机,无线传输模块可以使WiFi模块或蓝牙模块,或远程传输模块,能直接传输到服务器(云端),如远程传输模块如GPRS、3G、4G或5G传输模块。

自动样本分析检测系统还连接有反应管标签打印、传送及粘贴系统。

自动样本分析检测系统设置在由电池驱动的汽车上,汽车上设有用于为电池充电的无线充电电路。

样本分析检测系统还包括为汽车充电的无线充电装置;

无线充电装置包括包括设置在凹陷201中的支撑平台和设置在支撑平台上的发射线圈214;所述的支撑平台包括底层活动平台202、上层活动平台216和连接底层活动平台与上层活动平台的升降机构;底层活动平台上设有纵向平移机构;上层活动平台上设有横向平移机构。所述的升降机构为缸式升降机构或剪叉式升降机构215。缸式升降机构为推杆式驱动机构,如采用气压缸或液压缸驱动。纵向平移机构包括设置在凹陷部底部的导轨205和第一齿条轨206;所述的导轨为2条;齿条轨为一条,齿条轨和导轨平行布置;底层活动平台底部设有多个能在所述导轨上滚动的行走轮209;行走轮为4个,一边2个;

底层活动平台的前端设有第一电机203;第一电机的转轴上设有齿(207,齿轮与所述的第一齿条轨啮合;第一电机旋转时,能带动底层活动平台沿第一齿条轨纵向(前后)平移。横向平移机构包括第二齿条轨211和第二电机;第二齿条轨横向设置,所述的第二电机上层活动平台左端或右端;第二电机的转轴上设有与所述第二齿条轨相啮合的齿轮,第二电机旋转时,能带动上层活动平台沿着第二齿条轨横向(左右)平移;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的转轴上均设有码盘208;码盘用于检测电机旋转的圈数,从而可以换算成平台行进的位移。凹陷部的开口处设有电动的活动式盖板219;电动是指电机驱动,或电信号控制液压缸或气缸驱动;活动式盖板为2块,凹陷部内设有用于驱动活动式盖板的推杆,推杆的上端与活动式盖板地面相连;凹陷部的开口处还设有防压机(210,活动式盖板展平时,防压机构能支撑活动式盖板;防压机构为方框形;采用不锈钢或铸铁材质;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MCU,横向平移机构和纵向平移机构均受控于MCU;MCU还连接有通信模块。限位开关和码盘输出信号到MCU;所述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步进电机;第一齿条轨位于2条导轨之间;底层活动平台的后端设有限位开(204;电机的前端设有限位开关204;底层活动平台上设有带接电插头213的导线;导线用于连接获取市电,从而为发射线圈供电;底层活动平台上还设有MCU以及单相桥式整流及逆变电路;单相桥式整流及逆变电路包括整流桥和逆变桥,整流桥采用4个功率二极管,逆变器采用4个IGBT,连接方式为现有成熟技术,IGBT的G极受控于MCU发出的脉冲。整流桥的输入侧与市电相接,整流桥的输出侧通过逆变器接发射线圈;整流桥用于将交流电变成直流电,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

(一):自动样本分析检测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转盘上装载反应管;

利用机械手将盛有样本的反应管置入到转盘上的反应管容纳孔中;

步骤2:往反应管中注入第一试剂并搅拌;

步骤3;往反应管中注入第二试剂并搅拌;

步骤4:检测步骤;

通过检测装置对加入有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的反应管内的液体进行光电检测;该步骤为现有成熟技术。

步骤5.清洗(抽液,注入清洗液,并抽液)。

对检测过的反应管,抽取其中的液体,并注入清洗液,搅拌,搅拌完成后再抽液;注入清洗液和抽液可以重复多次;

步骤6:移除反应管;

通过机械手将清洗过的反应管移出转盘。

所述的步骤1-6为流水线式并行步骤。

步骤1-6分别在以下6个工位实施:起始位、第一注液位、第二注液位、检测位、清洗位以及反应管移除位。

采用一体式的搅拌、注液和抽液装置实施注液、搅拌和清洗。

所述的一体式的搅拌、注液和抽液装置包括支架50、升降式的针头座53、升降气缸55、电机54和针头51;

支架竖直设置,支架上设有能便于升降式的针头座的导槽,升降气缸设置在支架上,升降气缸的下端与针头座相连,升降气缸能去驱动针头座升降;针头座上设有偏心轮52和电机54,电机驱动偏心旋转时且针头座下降到最低位置时,针头执行搅拌动作;针头座上设有注液管56和抽液管57;针头通过注液管与试剂容器相连;注液管上设有阀门和(微型的)注液泵;针头还通过抽液管与废液收集容器相连,抽液管上设有(微型的)抽液泵。

气缸将针头座升起后,针头脱离反应管,不执行任何动作,气缸将针头座下降到最下端的位置后,针头伸入到反应管中,此时,若启动电机,则执行搅拌功能,此时若启动注液泵,则执行注液功能(如注入第一试剂,第二试剂和清洗液如清水),若启动排液泵,则将反应管中的液体拍出。注入清洗液,搅拌并排出废液的整个过程即为清洗。

采用自动样本分析检测系统实施自动生化检测。

在反应管上粘贴有标签纸。

检测结果通过通信模块传输到上位机或数据收集平台(如服务器)。

检测过程在电动汽车平台上执行;由无线充电装置为电动汽车平台中的锂电池充电。

(三)一种反应管标签打印、传送及粘贴系统,包括标签带传送装置、标签打印装置和标签粘贴装置;

标签带传送装置包括标签带盘30、第一传导辊32、第一展平辊33、第二展平辊35、第二传导辊39和回收卷40;

标签带盘上设有标签带31;标签带上等间距粘贴有多张标签纸38;

标签带从标签带盘引出后依次经第一传导辊、第一展平辊、第二展平辊、第二传导辊到达回收卷;

第一传导辊和第二传导辊用于改变标签带的传导方向;

第一展平辊和第二展平辊用于将标签带展至水平,便于标签打印装置在标签纸上打印;第一展平辊和第二展平辊均为双辊(即上下2个辊,辊面相切,传导顺畅)。

标签打印装置设置在第一展平辊和第二展平辊之间,标签打印装置包括打印头34和打印支撑台41;打印头位于标签带的上方,打印支撑台位于打印头及标签带的下方;

标签粘贴装置用于将打印完成的标签纸粘附在反应管的外壁上。

标签粘贴装置包括标签纸传送装置和滚皮装置;

标签纸传送装置包括第一吸盘37、用于驱动第一吸盘旋转的旋转机构36、滑轨42以及能沿滑轨平移的第二吸盘43;第一吸盘位于第二传导辊的上方,第一吸盘能将标签带上的标签纸吸起(吸住无胶水的一面),并在所述旋机构的作用下使得标签纸在竖直平面内旋转180°;吸盘由朝下转到朝上;

第二吸盘能从第一吸盘上将标签纸吸起并沿滑轨移动至滚皮装置处;(吸住有胶的一面,有胶的一面只有两端有胶,中间并无胶,因此,松开第二吸盘时,标签纸不会粘住第二吸盘)。

所述的滚皮装置包括气动手指21和2根滚皮辊;

气动手指上设有用于夹持反应管的气动夹头222;

2根滚皮辊均水平布置,2根滚皮辊位于气动手指的下方;2根滚皮辊用于在粘贴标签纸时托住标签纸6和反应管13,还用于通过旋转带动标签纸卷贴在反应管上;2根滚皮辊旋转时,2根滚皮辊的旋转方向相同。

标签纸传送模块(即标签纸传送装置)位于气动手指与2根滚皮辊之间,标签纸传送模块用于将标签纸移动至2根滚皮辊上。

气动手指底部设有至少1个滚轮221。

气动手指底部的两侧各设有1组滚轮221,每组滚轮包括1个或2个滚轮。

2根滚皮辊中的其中一根能相对于另一个横向移开。

反应管标签打印、传送及粘贴系统能与自动样本分析检测系统对接,为自动样本分析检测系统提供粘贴有标签纸的反应管。

(四)反应管标签打印、传送及粘贴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打印步骤:

在标签带上打印标签纸;

步骤b:剥离标签纸步骤:

基于第一吸盘从标签带上剥离标签纸;

步骤c:旋转标签纸:

基于旋转机构旋转第一吸盘;

步骤D:转移标签纸:

基于第二吸盘将标签纸从第一吸盘上转移到第二吸盘上;

步骤E:传送标签纸:

通过标签纸传送装置,利用地热吸盘将标签纸传送到2根滚皮辊上;

步骤F:粘贴标签纸

将反应管移动到标签纸上,驱动2根滚皮辊,使得标签纸粘附在反应管上。

无线充电装置中,防压机构为方框形。采用不锈钢或铸铁材质,强度高。

所述的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还包括控制单元,控制单元包括MCU,横向平移机构和纵向平移机构均受控于MCU;MCU还连接有通信模块。

汽车无线充电系统布置在停车位上,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上还设有受控于MCU的电控车位锁,汽车无线充电系统与共享车位结合起来;活动式盖板上设有用于与手机交互的标识码,标识码为二维码或条形码或字符串,智能手机扫码或输入字符串即可与该车位锁及车位关联起来;并将充电数据反馈到手机,实现停车以及充电共同计费。

通信模块用于与远程服务器相连,还用于与汽车基于蓝牙或wifi通信,或用于能通过手机(如手机APP)控制。

所述的第一电机和第二电机均为步进电机。

底层活动平台的后端设有限位开关204;电机的前端设有限位开关204。限位开关动作,说明前方或后方到位,停止电机转动,从而保障整个设备安全运行。

底层活动平台上还设有MCU以及单相桥式整流及逆变电路;逆变器用于将直流电转成不同频率的交流电,改变频率以提高充电效率。

显示屏设置在凹陷部内,与MCU相连,用于现场调试,以及实时显示现场状态数据。

汽车端设有恒流充电电路,用于高效地为锂电池充电。

凹陷部开口处设有用于感应上方有汽车的感应器,如采用超声波或光电传感器;有利于实现自动充电。

该充电系统还包括用于调节显示屏(显示屏位于车载平台的驾驶室)发光亮度的亮度调节电路;所述的亮度调节电路包括MCU、LED灯串、三极管、电位器Rx和A/D转换器;三极管为NPN型三极管;显示屏的固定架上海设有旋钮开关与电位器Rx同轴相连;

电位器Rx和第一电阻R1串接形成分压支路,分压支路一端接电源正极Vcc,分压支路的另一端接地;电位器Rx和第一电阻R1的连接点接A/D转换器的输入端;A/D转换器的输出端接MCU的数据输入端口;

LED灯串包括多个串接的LED灯;LED灯串的正极接电源正极Vcc;LED灯串的负极接三极管的C极,三极管的E极经第二电阻R2接地;三极管的B极的接MCU的输出端。电源正极Vcc为5V,A/D转换器为8位串行输出型转换器。

恒流充电电路包括恒压驱动芯片和电流反馈电路;

(1)恒压驱动芯片的电压输出端为恒流充电电路的正输出端VOUT+;恒压驱动芯片的负输出端接地;

恒压驱动芯片由直流电压供电端VIN+和VIN-供电;

(2)所述的电流反馈电路包括电阻R1、R2和R5和参考电压端VREF+;

参考电压端VREF+通过依次串联的电阻R1、R2和R5接地;

电阻R5与R2的连接点为恒流充电电路的负输出端VOUT-;

电阻R1与R2的连接点接恒压驱动芯片的反馈端FB。

恒流充电电路还包括电压反馈电路;

电压反馈电路包括电阻R3和R4以及二极管D1;

电阻R3和R4串联后接在恒流充电电路的正输出端VOUT+与地之间;电阻R3和R4的连接点接二极管D1的阳极;二极管D1的阴极接恒压驱动芯片的反馈端FB。

工作原理说明:

采用稳定参考电源作为基准电压,采用R1,R2,R5分压得到与FB相等的电压,从而通过FB去调整DCDC IC的内部PWM而控制输出电流的大小。例如,当输出电流变大,在取样电阻R5上的电压就会升高,由于VRFE+是固定的值,从而是FB电压变大,FB变大,占空比就会减少,从而是输出电流减少,而完成一个完整的反馈,达到稳定电流输出的目的。

(1)如图18-19,用电设备(转盘驱动电机)电流检测及继电器控制电路(也称为过流检测及保护电路)的说明如下:

工作原理:通过现场交流电线插入电流互感器(或线圈)中,使电流互感器产生互感电流,现场用电功率越大,互感电流也就越大,现场用电功率越小,互感电流也就越小,因此利用电压比较器,可以输出一个信号波形,主控制器(MCU)通过自带的AD采集就可得到现场的电流大小信息,从而达到检测作用。在电路设计上,通过四个整流二极管将交流互感电流转换成直流电流,输出信号则有两种,一种为模拟量,由VOUT输出,输出到MCU;还有一种为TTL高低电平,直接控制继电器用于切断和接通电机的供电。

电路描述:

电流互感器的输出信号经桥式整流器得到Vin;比较器比较Vin和参考电压Vref,若Vin>Vref,则比较器输出低电平,控制继电器断开。

另外,Vin经放大器放大后进入MCU的ADC端口(即具有A/D转换功能的端口);

由于信号可能较为微弱,因此,设计了可调放大倍数的放大器;具体电路连接及工作原理如下:

桥式整流器的输出端Vin为信号端,所述的信号端经电阻R0的接运算放大器LM393的反相输入端,运算放大器LM393的同向输入端经电阻R0接地,运算放大器LM393的同向输入端还分别经4个电阻R01-R04接4选一选择器的4个输入通道,4选一选择器的输出通道接运算放大器LM393的输出端Vout,Vout接MCU的ADC端;

另外MCU的2个输出端口分别接4选一选择器的通道选端A和B;

Vout与Vin的计算公式:

Vout=Vin*(Rx+R0)/R0;其中,Rx=R01,R02,R03或R04;基于选通端AB来确定选择哪一个电阻;且R01,R02,R03和R04各不相同;优选的R04=5*R03=25*R02=100*R01;R01=5*R0.可以方便地实现量程和精度切换。

检测装置是指光学检测装置,具体步骤为,将反应管推入检测装置的暗室中,通过光照检测其颜色等,或拍摄照片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最终的检测结果,具体为现有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