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115219发布日期:2018-08-07 19:50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以及应用该系统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作为汽车的关键零部件之一,汽车座椅不仅要求布置合理,还需要保证安全性和舒适性两大要求。对于驾驶员而言,如果座椅位置不合适,则会在较大程度上对驾驶员的操控灵敏度和视线范围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交通事故而具有安全隐患,同时对于不同体型的乘员而言,为了尽量保证较大范围的乘坐舒适性,汽车座椅要有各种调节机构对其不同方向的位置进行调整。

随着汽车行业智能化、电动化和可靠性要求的不断提高,座椅电机作为汽车电动座椅极其重要和复杂的调节机构,越来越得到汽车制造商和零部件生产商的重视,其中对于中高档轿车的电动座椅,则普遍安装具有高度调节、靠背调节、前后调节和头枕调节等不同方向和角度调整作用的直流电机。这不仅要求座椅电机轻量化、体积和噪声振动小,还需要保证其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而具有高可靠性。因此,在汽车座椅电机的设计过程中,均需要通过耐久性试验对座椅电机在规定使用条件下的使用寿命进行测定和验证,进而保证电机的可靠性要求。

对于不同调节功能的汽车座椅电机,目前大多通过相同的耐久试验方法进行测试,即把电机放置在特定的试验设备上根据预定次数或时间,以规定的负载、电流和外部条件进行连续转动,由于不同类型的座椅调节电机所受负载各不相同,因此单纯针对电机本身而进行的统一耐久试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参考性。其次,有人提出通过人体模拟装置对安装在座椅台架上的不同电机进行耐久试验,主要偏向于说明一种根据电机类型对人体模拟装置重量分配、循环模式和循环次数的具体设置方法。然而,由于不同汽车制造商对不同类型座椅电机的耐久性试验标准各不相同,即使是同一种座椅电机的耐久试验参数也会有差别,而且耐久试验条件有所差异,例如有些汽车制造商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并不使用座椅台架进行,因此上述技术具有局限性;同时,目前试验设备对通用化、模块化和系统化的要求在不断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及方法。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设有主控单元、电机驱动单元、电流采集单元和制动器驱动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电机驱动单元、电流采集单元和制动器驱动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受测座椅电机工作,所述主控单元能够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所述电流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工作电流并能够将采集到的工作电流实时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所述制动器驱动单元用于为负载制动器提供工作所需的输入电流,所述负载制动器用于为所述受测座椅电机提供模拟负载,所述主控单元能够调节所述制动器驱动单元为所述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以相应控制所述负载制动器为所述受测座椅电机提供的模拟负载大小;

在接收到负载控制功能选择指令时,所述主控单元能够进入负载控制试验模式;

在所述负载控制试验模式下,所述主控单元按照以下方式控制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首先,所述主控单元接收参数设置指令,该参数设置指令包含有预设的循环参数、电机参数和控制参数,其中,所述循环参数包括负载状态序列,该负载状态序列由若干个正转状态和若干个反转状态排序组成,所述循环参数还包括所述正转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反转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和所述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电机参数包括对应所述负载状态序列中的每一个正转状态和每一个反转状态设置一个试验负载电流,所述控制参数包括耐久循环次数和负载模式堵转控制参数,所述负载模式堵转控制参数用于设定从第n个耐久循环开始激活堵转状态,n为正整数;

其次,所述主控单元通过调节所述制动器驱动单元为所述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使得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工作电流分别达到每一个所述正转状态的试验负载电流和每一个所述反转状态的试验负载电流,并将所述制动器驱动单元在达到所述试验负载电流时为所述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记为额定输入电流;

然后,按照所述负载模式堵转控制参数,所述主控单元为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所述第n个耐久循环之前的耐久循环生成第一负载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即:按照所述负载状态序列、正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和反转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时长内依次工作在排序的若干个正转状态和若干个反转状态下;并且,在每一个所述正转状态或每一个所述反转状态结束后,按照所述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时长内工作在所述休息状态下;

按照所述负载模式堵转控制参数,所述主控单元为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所述第n个耐久循环以后的耐久循环生成第二负载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即:在所述第一负载模式耐久循环形式的基础上,在每一个所述正转状态及其后的休息状态之间,按照所述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时长内工作在所述正向堵转状态下,在每一个所述反转状态及其后的休息状态之间,按照所述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时长内工作在所述反向堵转状态下;

最后,按照所述耐久循环次数,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循环执行相应次数的耐久循环,且前n-1次的耐久循环按所述第一负载模式耐久循环形式执行,第n次以后的耐久循环按所述第二负载模式耐久循环形式执行;

其中,在所述负载控制试验模式下:

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转状态下的方式为: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正转,且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制动器驱动单元为所述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调节为对应正转状态的额定输入电流;

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转状态下的方式为: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反转,且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制动器驱动单元为所述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调节为对应反转状态的额定输入电流;

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向堵转状态下的方式为: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正转,且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制动器驱动单元为所述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调节至最大,以使得所述负载制动器为所述受测座椅电机提供的模拟负载达到最大;

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向堵转状态下的方式为: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反转,且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制动器驱动单元为所述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调节至最大,以使得所述负载制动器为所述受测座椅电机提供的模拟负载达到最大;

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休息状态下的方式为: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所述电机驱动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断电停机,且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所述制动器驱动单元控制所述负载制动器断电停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还设有位置传感单元,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位置传感单元电性连接,所述位置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测试用座椅是否运动至第一测试位置或第二测试位置,所述测试用座椅能够由所述受测座椅电机驱动作出动作,所述第一测试位置和第二测试位置为位于所述测试用座椅的动作行程范围以内的两个不同位置;

所述的主控单元能够在接收到位置控制功能选择指令时进入位置控制试验模式;

在所述位置控制试验模式下,所述主控单元按照以下方式控制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首先,所述主控单元接收参数设置指令,该参数设置指令包含有预设的循环参数、电机参数和控制参数,其中,所述循环参数包括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和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电机参数包括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理论堵转电流,所述控制参数包括耐久循环次数和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所述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用于设定是否激活堵转状态;

然后,对于所述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设定为激活堵转状态的情况,所述主控单元为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耐久循环生成第一位置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即:所述主控单元先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转状态,待所述位置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测试用座椅运动至所述第二测试位置时,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与所述理论堵转电流进行比较,当所述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超过所述理论堵转电流的二分之一时,按照所述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保持工作在所述正转状态,待所述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时,按照所述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待所述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后,所述主控单元再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转状态,待所述位置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测试用座椅运动至所述第一测试位置时,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与所述理论堵转电流进行比较,当所述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超过所述理论堵转电流的二分之一时,按照所述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保持工作在所述反转状态,待所述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时,按照所述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

对于所述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设定为不激活堵转状态的情况,所述主控单元为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耐久循环生成第二位置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即:所述主控单元先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转状态,待所述位置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测试用座椅运动至所述第二测试位置时,按照所述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待所述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后,所述主控单元再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转状态,待所述位置传感单元检测到所述测试用座椅运动至所述第一测试位置时,按照所述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

最后,按照所述耐久循环次数,当所述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设定为激活堵转状态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按所述第一位置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循环执行相应次数的耐久循环,当所述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设定为不激活堵转状态时,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按所述第二位置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循环执行相应次数的耐久循环;

其中,在所述位置控制试验模式下:

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转状态的方式为: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正转;

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转状态的方式为: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反转;

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休息状态的方式为: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所述电机驱动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断电停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还设有角度传感单元;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角度传感单元电性连接,在所述受测座椅电机驱动所述测试用座椅作出转动动作时,所述角度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所述测试用座椅在其动作行程范围以内的转动角度。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所述的主控单元能够在接收到电流控制功能选择指令时进入电流控制试验模式;

在所述电流控制试验模式下,所述主控单元按照以下方式控制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首先,所述主控单元接收参数设置指令,该参数设置指令包含有预设的循环参数、电机参数和控制参数,其中,所述循环参数包括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和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电机参数包括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理论堵转电流,所述控制参数包括耐久循环次数;

然后,所述主控单元为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耐久循环生成电流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即:所述主控单元先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转状态,并将所述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与所述理论堵转电流进行比较,当所述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超过所述理论堵转电流的二分之一时,按照所述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保持工作在所述正转状态,待所述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时,按照所述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待所述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后,所述主控单元再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转状态,并将所述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与所述理论堵转电流进行比较,当所述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超过所述理论堵转电流的二分之一时,按照所述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保持工作在所述反转状态,待所述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时,按照所述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

最后,按照所述耐久循环次数,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按所述电流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循环执行相应次数的耐久循环;

其中,在所述电流控制试验模式下:

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转状态的方式为: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正转;

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转状态的方式为: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电机驱动单元驱动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反转;

所述主控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休息状态的方式为:所述主控单元通过所述电机驱动单元控制所述受测座椅电机断电停机。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还设有电压采集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分别与所述电压采集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电性连接,所述电压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工作电压并能够将采集到的工作电压实时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所述温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并能够将采集到的环境温度实时发送给所述主控单元;所述主控单元具有存储器,所述主控单元将所述主控单元接收到的参数设置指令、所述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所述电压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压和所述温度采集单元采集到的环境温度保存到所述存储器中。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还设有输入设备,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输入设备电性连接,所述输入设备用于向所述主控单元输入所述负载控制功能选择指令、位置控制功能选择指令、电流控制功能选择指令和参数设置指令。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还设有用于显示耐久试验数据的显示设备;所述主控单元与所述显示设备电性连接。

一种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方法基于上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实施,且所述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方法根据汽车制造商对受测座椅电机制定的耐久试验标准,选择负载制动器或测试用座椅对所述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当所述耐久试验标准要求采用所述负载制动器对所述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时,首先,将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负载制动器联接,以使得所述负载制动器能够为所述受测座椅电机提供模拟负载,并将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单元与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驱动端电连接,将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制动器驱动单元与所述负载制动器的驱动端电连接;然后,向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所述参数设置指令;最后,向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所述负载控制功能选择指令,以使得所述主控单元在所述负载控制试验模式下控制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所述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当所述耐久试验标准要求采用所述测试用座椅对所述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时,从以下三种情况中选出符合所述耐久试验标准要求的情况实施耐久试验:

情况一、当所述耐久试验标准要求对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堵转状态进行试验时,首先,将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测试用座椅联接,以使得所述受测座椅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测试用座椅作出动作,并将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单元与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驱动端电连接,将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位置传感单元所检测的所述第一测试位置和第二测试位置分别设置为所述测试用座椅的动作行程范围的两端极限位置;然后,向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所述参数设置指令,其中,将所述参数设置指令中的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设定为激活堵转状态;最后,向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所述位置控制功能选择指令,以使得所述主控单元在所述位置控制试验模式下控制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所述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情况二、当所述耐久试验标准不要求对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堵转状态进行试验时,首先,将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测试用座椅联接,以使得所述受测座椅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测试用座椅作出动作,并将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单元与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驱动端电连接,将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位置传感单元所检测的所述第一测试位置和第二测试位置分别设置为所述测试用座椅的动作行程范围以内的任意两个位置;然后,向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所述参数设置指令,其中,将所述参数设置指令中的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设定为不激活堵转状态;最后,向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所述位置控制功能选择指令,以使得所述主控单元在所述位置控制试验模式下控制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所述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情况三、当所述耐久试验标准要求对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堵转状态进行试验时,首先,将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与所述测试用座椅联接,以使得所述受测座椅电机能够驱动所述测试用座椅作出动作,并将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单元与所述受测座椅电机的驱动端电连接;然后,向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所述参数设置指令;最后,向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所述电流控制功能选择指令,以使得所述主控单元在所述电流控制试验模式下控制所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所述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所述的负载制动器磁粉制动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在负载控制试验模式下,能够用负载制动器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且负载控制试验模式下的耐久循环形式多样、可根据汽车制造商制定的耐久试验标准灵活设置。

第二,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在位置控制试验模式下,能够用测试用座椅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且能够满足汽车制造商制定的耐久试验标准中对是否激活堵转状态的不同要求。

第三,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在电流控制试验模式下,能够用测试用座椅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且其直接通过比较工作电流与理论堵转电流来实现耐久循环形式中受测座椅电机工作状态的转换,试验过程更为方便、快捷。

第四,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方法,可以根据汽车制造商对受测座椅电机制定的耐久试验标准,按照最为符合该耐久试验标准要求的情况,采用负载制动器或测试用座椅以及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相应的试验模式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本发明可以适应绝大多数汽车制造商对受测座椅电机制定的不同耐久试验标准和试验条件,其符合耐久试验过程的实际工况、通用性强。

第五,本发明满足目前耐久试验设备模块化、通用化和系统化的发展要求,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电路原理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公开的是一种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设有主控单元、电机驱动单元、电流采集单元和制动器驱动单元,主控单元分别与电机驱动单元、电流采集单元和制动器驱动单元电性连接,电机驱动单元用于驱动受测座椅电机工作,主控单元能够控制电机驱动单元驱动受测座椅电机工作,电流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受测座椅电机的工作电流并能够将采集到的工作电流实时发送给主控单元,制动器驱动单元用于为负载制动器提供工作所需的输入电流,负载制动器用于为受测座椅电机提供模拟负载,主控单元能够调节制动器驱动单元为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以相应控制负载制动器为受测座椅电机提供的模拟负载大小。

其中,上述电流采集单元可由电流采样电路和电流信号模数转换模块组成,电流采样电路采集受测座椅电机的工作电流模拟信号,该工作电流模拟信号通过电流信号模数转换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作为受测座椅电机的工作电流输入主控单元。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还设有位置传感单元,主控单元与位置传感单元电性连接,位置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测试用座椅是否运动至第一测试位置或第二测试位置,测试用座椅能够由受测座椅电机驱动作出动作,如座椅靠背角度调节、座椅位置前后移动等,第一测试位置和第二测试位置为位于测试用座椅的动作行程范围以内的两个不同位置;

其中,上述位置传感单元可由第一位置传感器、第二位置传感器和位置传感信号调理模块组成,第一位置传感器能够在测试用座椅运动至第一测试位置时发出第一触发信号,第二位置传感器能够在测试用座椅运动至第二测试位置时发出第二触发信号,第一触发信号和第二触发信号通过位置传感信号调理模块输入主控单元,使得主控单元能够通过是否接收到第一触发信号或第二触发信号判断测试用座椅是否运动至第一测试位置或第二测试位置。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还设有角度传感单元;主控单元与角度传感单元电性连接,在受测座椅电机驱动测试用座椅作出转动动作时,角度传感单元用于检测测试用座椅在其动作行程范围以内的转动角度。

其中,上述角度传感单元可由角度传感器和角度传感信号模数转换模块组成,角度传感器采集测试用座椅在其动作行程范围以内的转动角度模拟信号,该转动角度模拟信号通过角度传感信号模数转换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作为角度传感单元检测到的转动角度输入主控单元。

对于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中的主控单元:在接收到负载控制功能选择指令时,主控单元能够进入负载控制试验模式;在接收到位置控制功能选择指令时,主控单元能够进入位置控制试验模式;在接收到电流控制功能选择指令时,主控单元能够进入电流控制试验模式。

在负载控制试验模式下,主控单元按照以下方式控制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首先,主控单元接收参数设置指令,该参数设置指令包含有按照汽车制造商对受测座椅电机制定的耐久试验标准预设的循环参数、电机参数和控制参数,其中,循环参数包括负载状态序列,该负载状态序列由若干个正转状态和若干个反转状态排序组成,循环参数还包括正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反转状态的维持时间、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和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电机参数包括对应负载状态序列中的每一个正转状态和每一个反转状态设置一个试验负载电流,控制参数包括耐久循环次数和负载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负载模式堵转控制参数用于设定从第n个耐久循环开始激活堵转状态,n为正整数;

其次,主控单元通过调节制动器驱动单元为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以相应控制负载制动器为受测座椅电机提供的模拟负载大小,使得受测座椅电机的工作电流分别达到每一个正转状态的试验负载电流和每一个反转状态的试验负载电流,并将制动器驱动单元在达到试验负载电流时为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记为额定输入电流;

然后,按照负载模式堵转控制参数,主控单元为受测座椅电机在第n个耐久循环之前的耐久循环生成第一负载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即:按照负载状态序列、正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和反转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时长内依次工作在排序的若干个正转状态和若干个反转状态下,而按照对正向堵转状态、反向堵转状态和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的设置,负载状态序列中相邻两个状态的结束时间和起始时间可以是重合的也可以是离散的;并且,在每一个正转状态或每一个反转状态结束后,按照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下;

按照负载模式堵转控制参数,主控单元为受测座椅电机在第n个耐久循环以后的耐久循环生成第二负载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即:在第一负载模式耐久循环形式的基础上,在每一个正转状态及其后的休息状态之间,按照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时长内工作在正向堵转状态下,在每一个反转状态及其后的休息状态之间,按照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时长内工作在反向堵转状态下;

举例来说,前述负载状态序列可以为“正转状态、正向堵转状态、休息状态、反转状态、反向堵转状态、休息状态”,也可以为“正转状态、正向堵转状态、休息状态、正转状态、正向堵转状态、休息状态、反转状态、反向堵转状态、休息状态”等,而且,将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和反向堵转状态设置的维持时间设为0的情况,也即不设置正向堵转状态和反向堵转状态或者正向堵转状态和反向堵转状态未被激活,前述两个负载状态序列也就相当于“正转状态、休息状态、反转状态、休息状态”以及“正转状态、休息状态、正转状态、休息状态、反转状态、休息状态”,而将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设为0的情况,也即不设置休息状态,前述两个负载状态序列也就相当于“正转状态、正向堵转状态、反转状态、反向堵转状态”以及“正转状态、正向堵转状态、正转状态、正向堵转状态、反转状态、反向堵转状态”。

最后,按照耐久循环次数,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循环执行相应次数的耐久循环,且前n-1次的耐久循环按第一负载模式耐久循环形式执行,第n次以后的耐久循环按第二负载模式耐久循环形式执行;对于n取值为1的情况,即全部耐久循环次数均按第二负载模式耐久循环形式执行;

其中,在负载控制试验模式下:

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转状态下的方式为:主控单元控制电机驱动单元驱动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正转,且主控单元将制动器驱动单元为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调节为对应正转状态的额定输入电流,使得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模拟负载大小下正转运行,以模拟受测座椅电机在不同大小的负载下的正转运行状态;

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转状态下的方式为:主控单元控制电机驱动单元驱动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反转,且主控单元将制动器驱动单元为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调节为对应反转状态的额定输入电流,使得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模拟负载大小下反转运行,以模拟受测座椅电机在不同大小的负载下的反转运行状态;

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向堵转状态下的方式为:主控单元控制电机驱动单元驱动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正转,且主控单元将制动器驱动单元为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调节至最大,以使得负载制动器为受测座椅电机提供的模拟负载达到最大,使得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转速为0但仍输出正转的转矩,以模拟受测座椅电机正向驱动座椅运行到行程极限位置时受到极大负载而停滞的状态;

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向堵转状态下的方式为:主控单元控制电机驱动单元驱动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反转,且主控单元将制动器驱动单元为负载制动器提供的输入电流调节至最大,以使得负载制动器为受测座椅电机提供的模拟负载达到最大,使得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转速为0但仍输出反转的转矩,以模拟受测座椅电机反向驱动座椅运行到行程极限位置时受到极大负载而停滞的状态;

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休息状态下的方式为:主控单元通过电机驱动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断电停机,且主控单元通过制动器驱动单元控制负载制动器断电停机。

在位置控制试验模式下,主控单元按照以下方式控制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首先,主控单元接收参数设置指令,该参数设置指令包含有按照汽车制造商对受测座椅电机制定的耐久试验标准预设的循环参数、电机参数和控制参数,其中,循环参数包括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和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电机参数包括受测座椅电机的理论堵转电流,控制参数包括耐久循环次数和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用于设定是否激活堵转状态;

然后,对于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设定为激活堵转状态的情况,主控单元为受测座椅电机的耐久循环生成第一位置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即:主控单元先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转状态,待位置传感单元检测到测试用座椅运动至第二测试位置时,主控单元将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与理论堵转电流进行比较,当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超过理论堵转电流的二分之一时,认为受测座椅电机处于堵转状态,则按照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保持工作在正转状态,待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时,按照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待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后,主控单元再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转状态,待位置传感单元检测到测试用座椅运动至第一测试位置时,主控单元将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与理论堵转电流进行比较,当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超过理论堵转电流的二分之一时,认为受测座椅电机处于堵转状态,则按照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保持工作在反转状态,待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时,按照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

对于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设定为不激活堵转状态的情况,主控单元为受测座椅电机的耐久循环生成第二位置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即:主控单元先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转状态,待位置传感单元检测到测试用座椅运动至第二测试位置时,按照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待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后,主控单元再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转状态,待位置传感单元检测到测试用座椅运动至第一测试位置时,按照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

最后,按照耐久循环次数,当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设定为激活堵转状态时,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按第一位置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循环执行相应次数的耐久循环,当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设定为不激活堵转状态时,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按第二位置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循环执行相应次数的耐久循环;

其中,在位置控制试验模式下:

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转状态的方式为:主控单元控制电机驱动单元驱动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正转,使得受测座椅电机驱动测试用座椅作出相应的正转动作,如座椅靠背角度正向调节、座椅位置向前移动等;

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转状态的方式为:主控单元控制电机驱动单元驱动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反转,使得受测座椅电机驱动测试用座椅作出相应的反转动作,如座椅靠背角度反向调节、座椅位置向后移动等;

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休息状态的方式为:主控单元通过电机驱动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断电停机。

另外,对于受测座椅电机驱动测试用座椅作出转动动作的情况,在上述位置控制试验模式下,在第一位置模式耐久循环形式中,主控单元还可以通过角度传感单元检测到的转动角度来判断测试用座椅是否运动至第一测试位置或第二测试位置。

在电流控制试验模式下,主控单元按照以下方式控制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首先,主控单元接收参数设置指令,该参数设置指令包含有按照汽车制造商对受测座椅电机制定的耐久试验标准预设的循环参数、电机参数和控制参数,其中,循环参数包括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和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电机参数包括受测座椅电机的理论堵转电流,控制参数包括耐久循环次数;

然后,主控单元为受测座椅电机的耐久循环生成电流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即:主控单元先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转状态,并将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与理论堵转电流进行比较,当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超过理论堵转电流的二分之一时,认为受测座椅电机处于堵转状态,则按照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保持工作在正转状态,待正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时,按照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待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后,主控单元再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转状态,并将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与理论堵转电流进行比较,当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超过理论堵转电流的二分之一时,认为受测座椅电机处于堵转状态,则按照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保持工作在反转状态,待反向堵转状态的维持时间结束时,按照休息状态的维持时间,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在相应的时长内工作在休息状态;

最后,按照耐久循环次数,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按电流模式耐久循环形式循环执行相应次数的耐久循环;

其中,在电流控制试验模式下:

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正转状态的方式为:主控单元控制电机驱动单元驱动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正转,使得受测座椅电机驱动测试用座椅作出相应的正转动作,如座椅靠背角度正向调节、座椅位置向前移动等;

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反转状态的方式为:主控单元控制电机驱动单元驱动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反转,使得受测座椅电机驱动测试用座椅作出相应的反转动作,如座椅靠背角度反向调节、座椅位置向后移动等;

主控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工作在休息状态的方式为:主控单元通过电机驱动单元控制受测座椅电机断电停机。

并且,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还可采用以下优选的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还可设有电压采集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主控单元分别与电压采集单元和温度采集单元电性连接,电压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受测座椅电机的工作电压并能够将采集到的工作电压实时发送给主控单元,温度采集单元用于采集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所在环境的环境温度并能够将采集到的环境温度实时发送给主控单元;主控单元具有存储器,主控单元将主控单元接收到的参数设置指令、电流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流、电压采集单元采集到的工作电压和温度采集单元采集到的环境温度保存到存储器中,以便于工作人员对耐久试验中产生的数据进行查询。

其中,上述电压采集单元可由电压采样电路和电压信号模数转换模块组成,电压采样电路采集受测座椅电机的工作电压模拟信号,该工作电压模拟信号通过电压信号模数转换模块转换为数字信号,该数字信号作为受测座椅电机的工作电压输入主控单元。上述温度采集单元可由温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信号调理模块组成,温度传感器输出的温度传感信号通过温度传感信号调理模块输入主控单元。

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还可设有输入设备,主控单元与输入设备电性连接,输入设备用于向主控单元输入负载控制功能选择指令、位置控制功能选择指令、电流控制功能选择指令和参数设置指令。

本发明的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还可设有用于显示耐久试验数据的显示设备;主控单元与显示设备电性连接。其中,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也可采用集成了上述输入设备和显示设备的人机交互界面;显示设备上可以实时显示保存在存储器中的参数设置指令、工作电流、工作电压和环境温度,并且,这些数据还可以用各种图表来进行显示,以便工作人员进行分析。

另外,主控单元还可以通过接收到的工作电流、工作电压和环境温度数据对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运行中的异常状态进行报警,例如:若受测座椅电机的工作电流在正转状态或反转状态下位于试验负载电流的允许误差范围以外,则会发出警报,并显示故障发生的分析信息。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实施,且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方法根据汽车制造商对受测座椅电机制定的耐久试验标准,选择负载制动器或测试用座椅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其中,负载制动器可以是磁粉制动器等现有的制动器。

当耐久试验标准要求采用负载制动器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时,首先,将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与负载制动器联接,以使得负载制动器能够为受测座椅电机提供模拟负载,并将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单元与受测座椅电机的驱动端电连接,将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制动器驱动单元与负载制动器的驱动端电连接;然后,向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参数设置指令;最后,向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负载控制功能选择指令,以使得主控单元在负载控制试验模式下控制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当耐久试验标准要求采用测试用座椅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时,从以下三种情况中选出符合耐久试验标准要求的情况实施耐久试验:

情况一、当耐久试验标准要求对受测座椅电机的堵转状态进行试验时,首先,将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与测试用座椅联接,以使得受测座椅电机能够驱动测试用座椅作出动作,并将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单元与受测座椅电机的驱动端电连接,将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位置传感单元所检测的第一测试位置和第二测试位置分别设置为测试用座椅的动作行程范围的两端极限位置,即将位置传感单元的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分别放置在测试用座椅的动作行程范围的两端极限位置;然后,向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参数设置指令,其中,将参数设置指令中的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设定为激活堵转状态;最后,向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位置控制功能选择指令,以使得主控单元在位置控制试验模式下控制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情况二、当耐久试验标准不要求对受测座椅电机的堵转状态进行试验时,首先,将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与测试用座椅联接,以使得受测座椅电机能够驱动测试用座椅作出动作,并将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单元与受测座椅电机的驱动端电连接,将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位置传感单元所检测的第一测试位置和第二测试位置分别设置为测试用座椅的动作行程范围以内的任意两个位置,即将位置传感单元的第一位置传感器和第二位置传感器分别放置在测试用座椅的动作行程范围以内的任意两个位置;然后,向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参数设置指令,其中,将参数设置指令中的位置模式堵转控制参数设定为不激活堵转状态;最后,向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位置控制功能选择指令,以使得主控单元在位置控制试验模式下控制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情况三、当耐久试验标准要求对受测座椅电机的堵转状态进行试验时,首先,将受测座椅电机的电机轴与测试用座椅联接,以使得受测座椅电机能够驱动测试用座椅作出动作,并将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电机驱动单元与受测座椅电机的驱动端电连接;然后,向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参数设置指令;最后,向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的主控单元输入电流控制功能选择指令,以使得主控单元在电流控制试验模式下控制座椅电机耐久试验控制系统对受测座椅电机进行耐久试验。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根据上述内容,按照本领域的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基本技术思想前提下,本发明还可以做出其它多种形式的等效修改、替换或变更,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例如:主控单元也可以通过通讯模块联网,主控单元接收的负载控制功能选择指令、位置控制功能选择指令、电流控制功能选择指令和参数设置指令也可以是由远程终端通过网络发送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