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213292发布日期:2018-08-21 16:26阅读:3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是一种空调系统领域的技术,具体是一种汽车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车空调是汽车的必备部件,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的舒适性,对温湿度要求都由汽车空调满足。在设计汽车空调的过程中,需要对整车热负荷进行标定,以确定相应的压缩机功率,换热器类型等。整车热负荷标定系列实验一般包括车围结构热负荷标定实验,太阳辐射热负荷标定实验和新风负荷标定实验。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当车与环境达到热平衡的时候,标定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为后面的太阳辐射热负荷标定和新风负荷标定作铺垫,并完成整车热负荷标定的一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汽车整车热负荷标定,提出一种车围结构的综合导热系数测量装置和标定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包括:汽车环模舱、汽车、热电偶、电加热器、电功率计、变压器、安捷伦、光照计、风机、风速仪、t型插键、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宝、计算机和鼓风机。将汽车置于汽车环模舱中,为避免开发动机产生多余热负荷造成干扰,所以关闭发动机,测量过程中仪表盘和鼓风机需要电瓶供电,因此长时间测量需要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宝以防汽车电瓶亏电。测量过程中所有的电线和热电偶都需要经过车门的密封条再引出来以减少漏风。热电偶布点于车内及车外相应位置,具体测点布置如下:环境温度测点、透射前挡风玻璃后辐射强度测点进出风口测点、前排脚部温度测点、后排脚部温度测点、前排脸部温度测点、后排脸部温度测点;测点数据通过安捷伦采集信号输送至计算机,测量过程中风机开启模拟车速,打开环模舱等待环境温度稳定后开通电加热器,待车内外温度稳定,记录实验数据,完成测量。计算机中通过以下原理计算得到结果。

在不同的迎面风速下,在温度稳定的环境中使用电加热对车体内部进行加热,温度稳定后,记录车内平均温度、环境温度和加热功率即可计算车体围护结构导热系数:

其中,

k(u)--车体综合导热系数,跟迎面风速有关,w/k;

qheating--为电加热功率,w;

qamb--为电加热功率,w;

δt--车内均温与环境温度温差,k;

u--迎面风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连接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汽车环模舱、2-汽车、3-热电偶、4-电加热器、5-电功率计、6-变压器、7-安捷伦、8-光照计、9-风机、10-风速仪、11-t型插键、12-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宝、13-计算机(13)、14-鼓风机、15-存储模块、16-运算模块、17-输出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汽车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该测量装置包括:汽车环模舱(1)、汽车(2)、热电偶(3)、电加热器(4)、电功率计(5)、变压器(6)、安捷伦(7)、光照计(8)、风机(9)、风速仪(10)、t型插键(11)、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宝(12)、计算机(13)和鼓风机(14);所述的汽车(2)置于汽车环模舱(1)中,并在汽车(2)内部布置温度测点和电加热器(4),并用工装固定好热电偶(3);其测量方法为将汽车(2)置于汽车环模舱(1)中,利用电加热器(4)对车体内部空气进行加热,车与环境达到热平衡的时候,由电加热器功率和汽车内外温差,从而标定车围结构的综合导热系数。

进一步的,热电偶布点于车内及车外相应位置,具体测点布置如下:环境温度测点、透射前挡风玻璃后辐射强度测点进出风口测点、前排脚部温度测点、后排脚部温度测点、前排脸部温度测点、后排脸部温度测点;热电偶(3)连接安捷伦(7)信号采集器,然后安捷伦(7)再将信号传至计算机(13)中,所述计算机(13)中集成有存储模块(15)、运算模块(16)和输出模块(17)。

进一步的,汽车环模舱(1)中的环境温度和湿度由环模舱温湿度控制系统控制,由风机(9)提供风速模拟汽车(2)行驶时的车速,风机(9)由变压器(6)控制其电压,并安装于t型插件(11)上;汽车环模舱(1)中风速由风速仪(10)测量,光照强度由光照计(8)测量。

进一步的,实验过程中不开发动机,而实验时间较长,车上的蓄电池容易出现亏电状态,亏电状态时使用应急启动宝可以应急给车启动。

进一步的,基于汽车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测量装置的测量方法中,为了避免开发动机产生多余热负荷造成干扰,所以实验选择关闭发动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按照测点分布中的位置布置温度传感器和电加热器(4),将电功率计(5)接入电加热供电中;

步骤二:将车体置于环境温度稳定的空间中;试验中,环境温度波动应在±1k以内;

步骤三:将空调的新风风门调节为内循环,模式选择吹面吹脚,使得车内温度均匀性尽可能一致;

步骤四:确保车门关闭,车体密闭良好;开启电加热器(4)对车内进行加热;同时,记录车内温度变化情况;需要注意:电加热器表面会有高温,需与车内易燃表面隔绝;

步骤五:存储模块(15)记录并存储车内各测点温度、环境温度及电加热功率随时间的变化;运算模块(16)对汽车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进行计算;输出模块(17)输出主要参数和运算结果;

其中,

k(u)--车体综合导热系数,跟迎面风速有关,w/k;

qheating--为电加热功率,w;

qamb--为电加热功率,w;

δt--车内均温与环境温度温差,k;

u--迎面风速。

至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认识到,虽然本文已详尽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多个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仍可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内容直接确定或推导出符合本发明原理的许多其他变型或修改。因此,本发明的范围应被理解和认定为覆盖了所有这些其他变型或修改。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车围结构综合导热系数的测量装置和方法,包括汽车环模舱、汽车、热电偶、电加热器、变压器、安捷伦、光照计、风机、风速仪、T型插键、多功能汽车应急启动宝、计算机和鼓风机。该方法将车置于汽车环模舱中,利用电加热器对车体内部进行加热,车与环境达到热平衡的时候,由电加热器功率和汽车内外温差,从而标定车围结构的综合导热系数。

技术研发人员:吕鸿斌;陈江平;施骏业;刘金伟;陈博;潘洪迪;陈其然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中关村科技产业园节能环保研究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15
技术公布日:2018.08.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