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识别的电子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40040发布日期:2018-09-04 22:04阅读:258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电子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识别的电子秤。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和物联网的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各种比较新颖的人体体重秤,这些秤在准确测量人体体重的基础上,能够记录人体每一次所秤重量,并在手机或平板电脑上进行重量数据记录。

现有体重秤存在一个问题,在多个人都用同一个秤测量重量时,怎么样对不同人身份进行区分,从而使得重量记录比较准确,而不是将他人的体重信息传入到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中。总而言之,如何让人体秤正确确认不同测量体重的人的身份,并进行测重数据记录和存储是这类人体体重秤所应该关注的。现有技术中,为了确认身份,一些体重秤让用户在测重量前先让体重秤和自己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用蓝牙或者wifi进行无线连接,然后再进行体重测量,同时让体重数据传入自己的手机或者平板电脑中,这种方式能达到一定的效果,但是每次秤体重前还要进行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无线连接,这种方式是不自然的,需要利用其它方式来解决这样的问题和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识别的电子秤,利用不同使用者的脚掌进行自动识别,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智能识别的电子秤,包括:透明称台、脚掌扫描模块和集成模块,所述透明称台设置在脚掌形状扫描模块上方,所述集成模块设置在脚掌形状扫描模块下方,所述集成模块包括控制与计算模块、脚掌形状识别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输入模块、数据输出模块、通信传输模块和压力传感模块,所述脚掌扫描模块与脚掌形状识别模块连接以输入扫描得到的脚掌形状信息,所述脚掌形状识别模块与数据存储模块连接进行脚掌形状信息的存储,所述控制与计算模块分别与压力传感模块、数据输入模块、数据输出模块和数据存储模块相连接,所述通信传输模块分别与数据输入模块和数据输出模块相连接。

其中,所述透明称台上设置有与控制与计算模块连接的显示屏,用来显示用户和体重信息。

其中,所述透明称台为透明玻璃称台或者透明塑料称台。

其中,所述通信传输模块为有线或无线通信传输模块。

其中,所述数据输入模块包括用户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和语音录入模块,所述用户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和语音录入模块分别与控制与计算模块相连接。

其中,还包括智能终端,所述智能终端与通信传输模块连续通讯。

其中,所述智能终端为pc、手机或平板电脑。

其中,所述透明称台下面设置有掌纹扫描模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一种智能识别的电子秤,通过对不同人的脚掌形状记录和判断来确定站在电子秤上面称重的人的身份,并对他的体重进行记录,存储在数据存储模块中,并可以传入到对应的智能终端进行记录,使得该电子秤不需要其他的身份认证方式,信息安全性好,通过脚站立到电子秤上面这种最自然的方式就能够确认身份,也使得电子秤能够记录多个人的体重信息。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集成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脚掌形状特征的提取示意图;

图4是用户识别及体重数据测量记录方案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至图4并通过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是基于每个人的脚掌形状不同这一思路提出的。

通过在人体体重秤上设置一个脚掌扫描模块,用于对脚掌进行扫描,获取脚掌形状信息,然后将每个测量体重的人的脚掌形状与预先记录的脚掌信息进行比对,来确定该人的身份,同时,将测量结果存入到该人账号信息中,这样就可以达到对多个测量人身份的确认和体重信息的记录。

本专利中各模块的具体功能描述如下:

(1)控制与计算模块,负责完成所有控制功能和数据计算功能,包括对体重的计算、脚掌形状的比对识别等,控制与计算模块主要由计算与控制芯片及相关的存储器件构成。

(2)脚掌扫描模块用于对人的脚掌形状进行扫描,并将脚掌形状信息输入到脚掌形状识别模块。

(3)脚掌形状识别模块用于将脚掌扫描模块输入的脚掌形状信息调入,与数据存储模块中各个用户的脚掌形状进行对比和识别,完成用户身份确认和记录,同时,将脚掌形状信息和识别结果输出到数据存储模块进行存储。

(4)数据存储模块中储存每个用户的脚掌形状信息、用户身份信息、每次称量体重的数据信息,并供其它功能模块调用。

(5)压力传感模块用于实时进行人体体重测量,将测量的压力数据输出到控制与计算模块,然后用控制和计算模块来计算出当前的体重数据,当然该压力传感器模块中还包括a/d转换器件,用于将模拟信号转化为数字信号,压力传感模块的另一个功能是监测是否有人站上人体秤进行称重,压力传感模块的输出作为开关信号,确定人体秤是否开始称重量,以及脚掌扫描模块是否可以开始扫描人的脚掌来确认人的身份信息。

(6)数据输入模块用于输入用户身份信息,例如针对初始进行体重测量的人,脚掌形状通过扫描模块扫描并录入时,需要将其对应的身份录入,与该脚掌形状一一对应,这样的数据输入可以用多种方式来实现,例如可以利用数据输入模块中的用户身份信息采集模块和语音录入模块完成,语音提示引导该用户完成信息录入过程,包括用户姓名、年龄等信息都可以通过语音输入完成,来建立用户账号,也可以采用与电子秤相连接的pc、手机或平板电脑来完成用户信息输入。在连接完成后,在pc、手机或平板电脑上相应的体重记录软件中输入相应用户的身份信息,这些信息然后传输到电子秤上进行保存,同时也可以将脚掌形状信息和体重信息传输到pc或手机或平板电脑进行保存。

(7)数据输出模块用于将测得的数据在人体秤上的显示屏上显示,也包括上面提到的将脚掌形状信息或体重数据输出到pc、手机或平板电脑中,乃至云端服务器上。

(8)以上的数据输入和输出过程要通过人体秤上的有线或无线通信传输模块来完成。

用户完成了账号的建立,以后每次该用户在电子秤上测量体重时,人体秤都会自动扫描用户脚掌,来确定用户信息,并将称量的体重存储于数据存储模块中该用户账号下,同时输出到用户的终端设备或云端服务器上,在需要调阅用户已存储的体重信息时,可以通过输出端的各种方式来完成,使用很方便。

另外,为了方便用户使用,本专利提出利用脚掌形状识别系统来激活无线通信模块与用户的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来进行连接的方法,也就是说,每次用户站到秤上面以后,脚掌形状识别模块就开始识别脚掌所对应的用户,当识别出该用户以后,就从数据存储模块中寻找该用户的终端设备相关的信息,例如蓝牙设备等等,然后自动寻求与该终端设备的无线连接,并将体重数据传输给该终端设备的相应软件中,这样就可以将不同人的体重数据传入到对应用户的终端设备上了。

本发明特点是利用了对脚掌形状的识别,通过脚掌形状的识别来确认称重人的身份。根据人的脚掌形状的不同特征完全可以区分不同的人身份,不同人的脚的整体长度、宽度、脚趾的长度、脚趾间的距离等等都可以作为脚掌形状的特征,而且脚掌的形状是比较稳定,不太容易发生变化的,所以根据以上特征就很容易确认人的身份。那么脚掌特征的选择可以根据需要来进行选择,以家庭为单位这种少量用户的情况下可以选择较少的脚掌形状特征来对人身份进行识别,而对于医院病人这样的较多测量人员的情况下,需要取较多的脚掌形状特征来进行识别。

对于脚掌形状特征的提取,例如可以取脚掌横向和纵向的几条线的长度作为脚的特征,如图3所示。那么对脚掌进行扫描获得以下这样的脚掌图以后,可以通过图像处理的方式来计算出这些长宽信息,具体来说可以从这个脚掌图上,在纵向方向上均匀取得三条表征脚掌各个不同位置的长度,同样在横向上均匀取得5条表征脚掌不同位置的宽度,当然在脚掌上取得的宽度线和长度线越多,那么代表脚掌的特征就越多,然后将这些特征作为表针脚掌的信息保存下来。

在身份识别过程中,可以通过各种机器学习的方法用这些脚掌信息与数据存储模块中存有的所有用户的脚掌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来确认当前称重量的用户是哪一个,然后将重量信息存入到该用户账号下。这样一个基于脚掌形状识别的用户识别及体重数据测量记录方案的流程如图4所示。机器学习方法可以采用最简单的线性分类、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等方法。

通过脚掌形状来对用户进行识别,并将数据记录入该用户账户中,可以将数据传送到该用户手机等终端设备中,也可以传送到云服务器中。本发明所述的电子秤可以用于家庭中各个成员进行体重记录,更重要的是可以用于体育运动队运动员、学校学生、医院病人进行体重测量和记录。例如体育运动队的教练团队需要对各个运动员的体重进行实时监测,那么每个运动员在这样的智能人体体重秤上进行体重称量,就可以将数据存储到该运动员账户中,并传输到云端服务器中,让教练员随时进行查看。而且在用户站上秤台称重的那一刻也就完成了用户身份的识别,最重要的是,这样的电子秤能记录和保存多个不同人的体重信息,并且能区分不同人的身份。

透明称台下面还可以设置掌纹扫描模块,掌纹扫描模块对掌纹进行扫描,并将掌纹信息输入到脚掌形状识别模块,必要时通过掌纹进行身份的存储和认证,精度更高。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