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河床沉降变形的GPS定位架结构及监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460165发布日期:2018-09-18 17:56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针对河床沉降变形的GPS定位架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包括锚块(1)、斜撑(2)、主套管(3)、连接套管(4)、户外电箱(5)、太阳能电池(6)、顶部套管(7)和GPS定位天线(8);锚块(1)沉在河床的监测点处,主套管(3)沿竖直方向锚固在锚块(1)中;主套管(3)的上部通过斜撑(2)固定在河床地面上;连接套管(4)与主套管(3)通过螺纹连接;顶部套管(7)与连接套管(4)通过螺纹连接;户外电箱(5)安装在顶部套管(7)上;太阳能电池(6)通过横向支架与顶部套管(7)连接;GPS定位天线(8)安装在顶部套管(7)的顶部;太阳能电池(6)与户外电箱(5)连接,GPS定位天线(8)与户外电箱(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针对河床沉降变形的GPS定位架结构,其特征在于:斜撑(2)通过圆箍(9)与主套管(3)连接;圆箍(9)的外侧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连接板(11),连接板(11)上设有锁紧孔,卡箍(10)通过锁紧孔将连接板(11)锁紧。

3.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利用GPS定位架立结构实施的监测方法,该方法的实现过程如下:

采用高精度GPS静态定位,GPS定位天线(8)通过户外电箱(5)进行远程数据无线传输,对隧道上部的河床进行实时监测,实时分析地铁隧道沿线河床的位移变化规律,及时发现可能的河床沉降对隧道线路影响并发出警报;

GPS定位是通过接收机接收到的卫星信号来解算天线和卫星之间的距离,从而得到GPS定位天线(8)的中心在全球坐标系下的坐标值,接收机需要同时观测至少四颗卫星,才能够确定GPS定位天线(8)的坐标;

其中,ρj为卫星和GPS定位天线(8)之间的距离,xsj,ysj,zsj和x,y,z分别为卫星和接收机在地心地固坐标系中的坐标,ctr,ctsj,ctionj,ctitoj,ctmpj分别为接收机的时钟偏差、卫星时钟偏差、电离层延迟、对流层延迟和多路径效应引起的误差;通过接收机记录的导航电文以及模型校正手段进行修正,也能够通过接收机和卫星之间做二次差来抵消,这是GPS的绝对定位和相对定位;

该方法采用两台或更多GPS单元同步观测,其中一台被认为是固定站也叫参考站;其他移动站的相对位置通过双差方法计算,由于距离较近的GPS接收机之间误差较为接近,基站和移动站之间距离越近,它们之间的误差就越接近;所以,定位误差的主要部分可以通过差分方法移除;在实际工程中,往往把移动站装在测点上,通过解算基站和移动站之间的基线长度来达到对测点的位移监测目的。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