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流动性测试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43145发布日期:2018-11-07 08:41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制造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流动性测试方法。



背景技术:

在双玻组件中,封装材料的流动性是评价胶膜特性的一项重要参数,流动性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组件层压过程中气泡排出、层压后组件残胶量、组件厚度、电池片隐裂等,目前评价胶膜流动性的方法有以下两种:

(1)胶膜挤出性:一定压力下,熔融胶膜通过定孔的挤出长度;该方法制样简单,可得到流动性量化指标,但与组件真实层压工艺相差较大,参考性较低。

(2)制作层压小组件:制作不同胶膜小组件层压,观察层压后溢胶效果,判断胶膜流动性;该方法接近组件真实层压工艺,但制样繁琐且人为观察溢胶结果不准确,没有一个量化的判断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制样取样接近真实层压过程,制样简单,测试结果数值化,精确度高的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流动性测试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流动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两块玻璃样品,另外,裁切两块高温布;

b、制作不同类型封装材料的双层胶膜样品a、b、c、d;

c、从外到内依次将玻璃样品、高温布、胶膜样品叠起对齐,分别给a、b、c、d四个双层胶膜样品做好标记从而形成层压件;

d、将步骤c的层压件进行层压,层压后取出双层胶膜样品分别测量a、b、c、d四个样品层压后的直径并记录。

胶膜流动性的大小用层压后样品的面积与层压前样品的面积比来表示

kabcd:不同胶膜样品层压后和层压前面积比

dabcd:不同胶膜样品层压后直径/mm。

所述高温布为能够承受200度以上高温的复合材料,所采用的高温布的表面光滑且不会与被测的胶膜样品粘连。

所述玻璃样品和高温布的尺寸相同。

所述双层胶膜样品为圆形且能够安置在两块高温布之间。

所述叠起对齐过程中,使玻璃样品位于上下两层,高温布位于上下两层玻璃样品之间,胶膜样品放置在两层高温布之间。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其工艺方法设计巧妙,只要将玻璃样品、高温布、胶膜样品叠起对齐,分别给a、b、c、d四个双层胶膜样品做好标记从而形成层压件,然后进行测量就能得到准确的测量结果,特别是整个制样过程完全接近组件真实层压环境,属于业界首创,其制样简单,测试结果数值化,精确度高,且为胶膜流动性提供一个可以量化的技术指标,效果非常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流动性测试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流动性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准备400*400mm的两块玻璃样品,另外,裁切400*400mm的两块高温布;

b、制作不同类型封装材料的双层胶膜样品a、b、c、d,优选为圆形的双层胶膜样品,本实施例中双层胶膜样品的直径为113mm;

c、从外到内依次将玻璃样品、高温布、胶膜样品叠起对齐,分别给a、b、c、d四个双层胶膜样品做好标记从而形成层压件;具体地说叠起对齐过程中,使玻璃样品位于上下两层,高温布位于上下两层玻璃样品之间,胶膜样品放置在两层高温布之间。

d、将步骤c的层压件进行层压,层压后取出双层胶膜样品分别测量a、b、c、d四个样品层压后的直径并记录。

胶膜流动性的大小用层压后样品的面积与层压前样品的面积比来表示

kabcd:不同胶膜样品层压后和层压前面积比

dabcd:不同胶膜样品层压后直径/mm(圆形的胶膜样品旋转不同角度测量5次,取平均值)。

进一步地,所说的高温布为能够承受200度以上高温的复合材料,所采用的高温布的表面光滑且不会与被测的胶膜样品粘连。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组件用封装材料流动性测试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A、准备两块玻璃样品,另外,裁切两块高温布;B、制作不同类型封装材料的双层胶膜样品A、B、C、D;C、从外到内依次将玻璃样品、高温布、胶膜样品叠起对齐,分别给A、B、C、D四个双层胶膜样品做好标记从而形成层压件;D、将步骤C的层压件进行层压,层压后取出双层胶膜样品分别测量A、B、C、D四个样品层压后的直径并记录。其优点在于:其工艺方法设计巧妙,整个制样过程完全接近组件真实层压环境,属于业界首创,其制样简单,测试结果数值化,精确度高,且为胶膜流动性提供一个可以量化的技术指标,效果非常好。

技术研发人员:任晋贤;田树全;殷晋杰;郭晗;张登科;任中彪;任彪;吴佳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晋能光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4.18
技术公布日:2018.11.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