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检查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5716发布日期:2018-11-02 23:41阅读:11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全检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检查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检查系统是一种在海关及机场等场合对车辆、集装箱及飞机等被检物进行扫描检查以获得图像的设备。从成像原理角度,可以将安全检查系统分为透射成像和背散射成像两大类。其中,背散射成像技术利用康普顿散射效应,通过捕获被扫描物体反射的光子成像。散射图像是由被检物靠近探测器方向一定深度的物体散射出来的射线信号形成的。由于爆炸物、毒品等低原子序数物质中射线的康普顿散射更强,因此,背散射成像技术可以分辨材料并且高亮显示出有机物质,其具有辐射剂量低、对轻质材料敏感、图像直观等优点。

然而,现有的背散射检查系统,其图像质量仍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是:提升背散射图像的成像质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安全检查系统,其包括背散射扫描装置和支撑装置,支撑装置形成允许被检物通过的检查通道,背散射扫描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的上部并包括背散射射线源装置和背散射探测装置,且支撑装置调节背散射扫描装置的高度。

可选地,支撑装置包括位于检查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臂,背散射扫描装置连接于两个支撑臂之间并位于两个支撑臂的上部,两个支撑臂均高度可调地设置,以调节背散射扫描装置的高度。

可选地,支撑臂包括沿竖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节臂节,至少两节臂节可相对伸缩地套设,背散射扫描装置与至少两节臂节中靠上的臂节连接。

可选地,背散射扫描装置还包括背散射舱,背散射射线源装置和背散射探测装置均设置在背散射舱内部,且背散射舱连接于两个支撑臂之间并位于两个支撑臂的上部支撑臂。

可选地,安全检查系统还包括高度检测装置,高度检测装置用于在被检物通过背散射扫描装置底部之前测量被检物的高度,且支撑装置根据高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节背散射扫描装置的高度。

可选地,安全检查系统还包括具有透射射线源装置和透射探测装置的透射扫描装置,透射射线源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的侧部。

可选地,透射射线源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的一侧,透射探测装置包括第一透射探测装置和第二透射探测装置,其中:第一透射探测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的与透射射线源装置相对的另一侧;第二透射探测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的上部并与背散射扫描装置沿着检查通道的延伸方向错开布置。

可选地,第二透射探测装置在支撑装置的调节作用下随背散射扫描装置一起改变高度。

可选地,支撑装置还包括透射舱,透射舱设置在位于检查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臂中的一个的侧部,透射射线源装置设置在透射舱中,并且,支撑装置还包括竖向安装架,竖向安装架与位于检查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臂中的另一个沿着检查通道的延伸方向错开布置,第一透射探测装置设置在竖向安装架上;和/或,支撑装置还包括横向安装架,横向安装架设置于检查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臂之间并位于两个支撑臂的上部,第二透射探测装置设置在横向安装架之间。

可选地,支撑装置包括竖向安装架和横向安装架,横向安装架和竖向安装架共面布置。

可选地,安全检查系统还包括设置在支撑装置底部的行走轮。

在本发明中,安全检查系统的支撑装置可以调节安装在支撑装置上的背散射扫描装置的高度,由于便于在扫描过程中根据被检物的高度来调节背散射的飞点光斑投影大小和张角大小,因此,能够有效提升背散射图像的成像质量。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2示出图1中背散射扫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图1中背散射装置被支撑装置调节至较低高度时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4示出支撑装置调节背散射扫描装置高度影响背散射装置成像质量的原理示意简图。

图5示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的立体结构示意简图。

图6示出图5中背散射装置被支撑装置调节至较低高度时的结构示意简图。

图中:

1、背散射扫描装置;2、支撑装置;3、行走轮;4、透射扫描装置;a、被检物;

11、背散射射线源装置;12、背散射探测装置;13、背散射舱;

21、支撑臂;22、竖向安装架;23、横向安装架;24、透射舱;

211、第一臂节;212、第二臂节;

41、透射射线源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开展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图1-6示出本发明安全检查系统的两个实施例。参照图1-6,本发明所提供的安全检查系统,包括背散射扫描装置1和支撑装置2,支撑装置2形成允许被检物a通过的检查通道,背散射扫描装置1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上部并包括背散射射线源装置11和背散射探测装置12,且支撑装置2调节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

通过将安全检查系统设置为其支撑装置2能够调节安装在该支撑装置2上的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使得可以在扫描过程中根据被检物a的高度来调节背散射的飞点光斑投影大小和张角大小,能够有效提升安全检查系统基于背散射扫描装置2所生成图像的质量。

在本发明中,支撑装置2可以采用圆环结构,通过改变支撑装置2的环径来实现对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或者,支撑装置2也可以采用门式框架结构,通过改变支撑装置2的位于检查通道两侧的两个支撑臂21的高度来实现对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

其中,当支撑装置2采用门式框架结构时,为了使支撑装置2位于检查通道两侧的两个支撑臂21的高度可调,可以将支撑臂21设置为包括沿竖向依次布置的至少两节臂节,且这至少两节臂节可相对伸缩地套设,使得支撑臂21通过各臂节的相对伸缩来改变自身的高度;或者,也可以将支撑臂21设置为包括上下布置的至少两节臂节,且这至少两节臂节可转动地连接,使得支撑臂21通过各臂节的相对转动来改变自身的高度。

下面首先结合图1-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安全检查系统予以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1-3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安全检查系统包括背散射扫描装置1和支撑装置2,其中,背散射扫描装置1用于基于康普顿散射效应对被检物a进行扫描,支撑装置2则用于支撑背散射扫描装置1及调节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

由图1和2可知,该实施例的背散射扫描装置1包括背散射射线源装置11、背散射探测装置12和背散射舱13,背散射射线源装置11、背散射探测装置12均设置在背散射舱13中,其中,背散射射线源装置11用于发射x射线;背散射探测装置12则用于接收背散射射线源装置11发出的射线照射至被检物a后的背散射射线并将所接收到的背散射射线转换为可供记录的电信号,以供生成背散射图像使用,其可以采用探测器阵列结构。

通过设置背散射舱13来容置背散射射线源装置11和背散射探测装置12,可以屏蔽射线,减少射线辐射对人体等所产生的危害,并且,也更便于背散射扫描装置1在支撑装置2上的安装。

而由图1可知,该实施例的支撑装置2包括两个底座25和两个支撑臂21,其中,两个支撑臂21彼此间隔地相对设置,使得二者之间具有中空空间,形成供被检物a通过的检查通道,即,使得被检物a能够从二者之间通过;两个底座25分别设置在两个支撑臂21的底端,底座25的底面积大于支撑臂21的底面积,因此,有利于增加支撑装置2的支撑稳定性。可见,该实施例的支撑装置2采用门式框架结构,结构较为简单,使用较为方便,成本也较低。

并且,结合图1和图3可知,在该实施例中,支撑臂21包括沿竖直方向依次布置的两节臂节,分别为第一臂节211和第二臂节212,其中第一臂节211的底端与底座25连接,第二臂节212设置在第一臂节211的上方并与第一臂节211套接,这样,支撑臂21可伸缩,其高度可调。同时,背散射舱13连接在两个支撑臂21之间并位于两节臂节中较靠上的第二臂节212的上部。其中,背散射舱13既可以与两个支撑臂21直接连接,也可以再在两个支撑臂21之间增设与两个支撑臂21连接的横臂,并将背散射舱13设置在横臂上,使得背散射舱13通过横臂与两个支撑臂21间接连接。

基于上述设置,当第二臂节212相对于第一臂节211伸缩时,支撑臂21的高度改变,可以带动背散射扫描装置1升降,改变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这样,在检查过程中,可以根据被检物a的不同,来利用支撑装置2调节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改变背散射扫描装置1与被检物a之间的相对高度,使背散射扫描装置1靠近或远离被检物a,这不仅有利于扩大安全检查系统的适用范围,满足更多不同种类被检物a的检查需求,还有利于改善背散射图像质量。

以被检物a为车辆为例,当被检物a为高度较高的集装箱卡车时,如图1所示,可以使第二臂节212相对第一臂节211伸出,增大支撑臂21的高度,使背散射扫描装置1随之上升至较高的位置,以防止背散射扫描装置1因高度过低而与集装箱卡车发生干涉碰撞,从而保证集装箱卡车能够顺利通过检查通道;而当被检物a为高度较低的小客车时,若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不可调节,即,背散射扫描装置1若仍处于图1所示较高的高度位置时,则背散射扫描装置1与小客车顶部的距离较大,这种情况下,虽然小客车也能顺利通过检查通道,背散射扫描装置1也能对小客车进行扫描,进而生成背散射图像,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此时所生成的背散射图像质量较差,其中的原理结合图4予以说明。

在图4中,分别处于h1和h2两个高度的上下两个平面可以分别看作不同被检物a的顶部,例如可以将处于较高位置h1的平面(简称h1平面)看作集装箱卡车的顶部,并将处于较低位置h2的平面(简称h2平面)看作小客车的顶部,假设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不可调节,则在检查过程中,沿高度方向,h2平面比h1平面更远离背散射扫描装置1,即,背散射扫描装置1距离h2平面的高度大于距离h1平面的高度,一方面,背散射射线源装置11所发出射线的飞点光斑在h2平面上的投影大于在h1平面上的投影,导致图像分辨率较低,另一方面,背散射探测装置12与h2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张角α2小于背散射探测装置12与h1平面之间所形成的张角α1,导致探测效率较低,这些都导致背散射扫描装置1对与之高度差较大的h2平面进行扫描后所生成的图像质量较差。

基于上述研究可知,背散射扫描装置1与被检物a之间相对距离的不同,影响背散射的飞点光斑投影大小和张角大小,由于飞点光斑投影大小和张角大小影响图像分辨率和探测效率,因此,背散射扫描装置1与被检物a相对距离的不同,对背散射图像质量的影响较大。

并且,由图4可知,背散射扫描装置1距离被检物a较近时,飞点光斑投影较小,图像分辨率较好,且被检物a面对背散射探测装置12的张角较大,探测效率较高。所以,该实施例通过将支撑装置2设置为能够调节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使得当被检物a由集装箱卡车等较高物体改变为小客车等较低物体时,可以利用支撑装置2将背散射扫描装置1下调至较低的高度,例如从图1所示的高度下调至图3所示的高度,减小飞点光斑投影大小,并增大张角大小,以改善安全检查系统对小客车等较低物体的检查图像的图像质量。

其中,为了更准确地实现对背散射扫描装置1高度的调节,还可以在安全检查系统中设置高度检测装置,该高度检测装置用于在被检物a通过背散射扫描装置1底部之前测量被检物a的高度,且支撑装置2根据高度检测装置的检测结果调节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这样,安全检查系统可以更方便快捷地将背散射扫描装置1调节至更合适的高度,既使得被检物a能顺利通过,又使得能够获得较高质量的背散射图像。

另外,为了方便使背散射扫描装置1稳定于被调节至的合适高度,还可以在安全检查系统中设置锁止装置,该锁止装置用于在背散射扫描装置1被调节至预设高度时限制背散射扫描装置1沿高度方向的继续运动。锁止装置可以采用螺纹连接方式、钩挂方式或者卡扣方式等多种方式来锁定背散射扫描装置1,例如,锁止装置可以包括螺纹连接件和沿高度方向相应设置在第一臂节211和第二臂节212上的多个螺纹连接孔,通过螺纹连接件与不同高度位置的螺纹连接孔配合,来使背散射扫描装置1保持于不同的高度位置。

由以上可知,本发明通过将安全检查系统设置为其支撑装置2能够调节安装在该支撑装置2上的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可以有效提升安全检查系统基于背散射扫描装置2所生成图像的质量。

此外,为了进一步丰富本发明安全检查系统的功能,提升检查质量,在本发明中,还可以在前述安全检查系统中增设透射扫描装置4,使得本发明的安全检查系统可以集成背散射扫描装置1和透射扫描装置4,除了能够基于背散射扫描技术进行检查,还能够基于透射扫描技术进行检查,这样安全检查系统不仅可以利用背散射扫描技术的优点,实现辐射剂量较低、对轻质材料较为敏感和图像较为直观的检查过程,还可以利用透射扫描技术的优点,实现穿透力较强和图像质量较好的检查过程。

其中,透射扫描装置4的透射射线源装置41可以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侧部。这样,一方面,由于透射射线源装置41和背散射射线源装置11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不同部位,因此,更便于透射扫描装置4和背散射扫描装置1在支撑装置2上的布置,同时也有利于降低二者发生干涉的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背散射扫描装置1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上部,形成顶视角检测,透射扫描装置4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侧部,形成侧视角检测,因此,还能获得不同视角的检查图像,实现对被检物a更准确可靠的检查。

当透射射线源装置41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侧部时,其可以只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一侧,这种情况下,用于接收透射射线的透射探测装置可以同时包括第一透射探测装置和第二透射探测装置,第一透射探测装置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与透射射线源装置41相对的另一侧,而第二透射探测装置则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上部并与背散射扫描装置1沿着检查通道的延伸方向错开布置,使得能在两个不同的视角方位上同时接受透射射线,较高效地完成对被检物a的整体扫描检查。

接下来结合图5-6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对安全检查系统同时包括背散射扫描装置1和透射扫描装置4的情况予以进一步地说明。

如图5-6所示,该第二实施例与前述图1-4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相同之处在于,背散射扫描装置1仍设置在支撑装置2的上部,支撑装置2也仍采用门式框架结构,包括位于检查通道相对两侧的两个支撑臂21,且支撑臂21仍通过其第一臂节211和第二臂节212的相对伸缩来调节背散射扫描装置1的高度,以改善背散射图像质量,而主要的不同之处在于,该第二实施例除了包括背散射扫描装置1,还包括透射扫描装置4,且透射扫描装置4包括透射射线源装置41、第一透射探测装置和第二透射探测装置,其中,透射射线源装置41设置在安装于一个支撑臂21侧部(具体为外侧)的透射舱24中,用于发射透射射线,其可以采用电子直线加速器、电子感应加速器或同位素源等多种结构形式;第一透射探测装置设置在位于透射射线源装置41相对一侧并与另一个支撑臂21沿检查通道的延伸方向错开布置的竖向安装架22上,第二透射探测装置则设置在位于两个支撑臂21之间并位于两个支撑臂21上部的横向安装架23上,二者均用于接收透射射线,均可以采用探测器阵列结构。

基于上述设置,该第二实施例的安全检查系统不仅包括顶视角的背散射扫描装置1,还包括侧视角的透射扫描装置4,使得安全检查系统可以提供背散射和透射两种扫描方式,且分别分布在竖直和水平两个视角,即侧视角透射和顶视角背散射,功能更丰富,检测结果更准确。

安全检查系统工作时,根据实际需要,可以选择只让背散射扫描装置1和透射扫描装置4中的一个工作,仅获得顶视角背散射图像或者仅获得侧视角透射图像,也可以选择让被散射扫描装置1和透射扫描装置4均工作,扫描结束时既获得顶视角背散射图像,又获得侧视角透射图像。其中,当选择让被散射扫描装置1和透射扫描装置4均工作时,可以让背散射扫描装置1和透射扫描装置4不同时出束,以更方便地防止透射成像和背散射成像互相干扰。

其中,该实施例的透射扫描装置4可以设置为具有高剂量模式、低剂量模式和高低计量切换模式三种工作模式。透射扫描装置4工作于高剂量模式时,射线剂量较大,透射效果更好,但对人体等的伤害较大,这种模式下最好避让车辆的驾驶室等有人的被检物a的部位,以减少辐射对人体等的伤害,例如,可以在集装箱卡车的驾驶室通过透射射线源装置41之后,再启动透射扫描装置4对集装箱卡车进行透射扫描,扫描结束后获得除驾驶室以外的部分的侧视角透射图像;透射扫描装置4工作于低剂量模式时,射线剂量较小,透射效果相对较差,但人体安全性较高,该模式下可以对被检物a(如集装箱卡车或小客车等)的各个部位进行扫描,扫描结束后获得整个被检物a(如全车)的侧视角透射图像;而透射扫描装置4工作于高低计量切换模式时,则可以灵活方便地满足被检物a不同部位对透射效果及人体安全性的不同要求,例如,在对集装箱卡车进行扫描时,可以先使用低剂量模式对驾驶室进行扫描,当驾驶室通过透射射线源41后,再将透射扫描装置4切换至高剂量模式,对除驾驶室之外的集装箱等其余部位进行扫描,扫描结束获得全车的侧视角透射图像。

并且,如图5所示,在该实施例中,竖向安装架22和横向安装架23共面布置,这样可以使得第一透射探测装置和第二透射探测装置能够对被检物a的同一平面成像。同时,竖向安装架22和横向安装架23分别与支撑臂21和背散射扫描装置1沿检查通道的延伸方向错开布置,还使得透射探测装置不会影响支撑臂21的伸缩,也不会与背散射扫描装置1发生物理干涉,并有利于减少透射射线与背散射射线的相互干扰。

另外,由图5和图6可知,在该实施例中,横向安装架23连接于背散射舱13上,这使得横向安装架23能够带动位于其上的第二透射探测装置随着背散射扫描装置1一起上下运动,即,使得第二透射探测装置能够在支撑装置2的调节作用下随背散射扫描装置1一起改变高度,这便于根据被检物a高度的不同调节第二透射探测装置与被检物a之间的相对高度,获得质量较好的透射图像。

其中,横向安装架23的底面可以设置为与背散射舱13的底面平齐,以便于更准确地调节二者的高度,并更合理地满足不同被检物a对安全检查系统高度的不同要求。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将支撑装置2设置为高度可调的,其好处,除了在于有利于改善图像质量,提升检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还在于便于转场,因为在检查结束后,可以无需对安全检查系统进行拆卸,而只需将支撑装置2调低,即可方便地完成转场,例如将支撑装置2调低调低至使安全检查系统的整体高度小于集装箱的高度,即可使安全检查系统的三维尺寸小于用于容纳安全检查系统的集装箱的三维尺寸,便于在使用完后将安全检查系统放入集装箱内通过集装箱卡车进行转场运输,或者,也可以直接将调低的安全检查系统放置在底盘车上开架箱内或直接放置在集装箱卡车底盘上进行转场运输,使得放置后车辆的整体高度不超过道路法规要求的车辆高度。

另外,综合图1-6可知,在前述两个实施例中,安全检查系统均还包括设置在支撑装置2底部的行走轮3。具体地,如图1-3可知,在前述第一实施例中,每个底座25底部设有两个行走轮3;而如图5和图6可知,在前述第二实施例中,右侧的底座25底部以及左侧的透射舱24底部分别设有两个行走轮3和四个行走轮3。

通过设置行走轮3,使得安全检查系统可自行移动,不仅转场方便,而且由于其移动无需像车载式移动安全检查系统一样受限于底盘车的排放、左舵、右舵及其他相关道路法规,因此,灵活性更强,应用范围更广。

并且,通过设置行走轮3,还使得安全检查系统既可实现快检扫描模式,也可实现主动扫描模式,使用方式更加灵活,可以方便地满足更多样的安全检查需求。在实现快检扫描模式时,使行走轮3静止,保持安全检查系统不动,而由被检查物a运动,通过检查通道,完成扫描检查过程,实现通过量较高的扫描过程;而在实现主动扫描模式时,则使被检物a静止,而由安全检查系统在行走轮3的作用下主动移动,完成扫描检查过程,获得高质量的扫描图像。在快检扫描模式下,由于通常由驾驶员驾驶集装箱卡车或小客车等车辆完成扫描检查过程,因此,为了降低辐射对人体的伤害,其中:对于集装箱卡车,透射扫描装置4可以先采用低剂量模式对有驾驶员在内的驾驶室进行扫描,而当驾驶室通过透射射线源41后,透射扫描装置4可以再切换至高剂量模式,对除驾驶室之外的集装箱等其余部位进行扫描,或者,透射扫描装置4也可以在驾驶室通过过程中不启动而在驾驶室通过之后才开始采用高剂量模式对驾驶室之外的集装箱等其余部位进行扫描;而对于小客车,透射扫描装置4可以在整个快检过程中均采用低剂量模式。

其中,行走轮3既可以为轨道轮,也可以为万向轮。当行走轮3设置为轨道轮时,安全检查系统可以在轨道上移动。而当行走轮3设置为万向轮时,安全检查系统不仅可以灵活移动,同时也可以灵活转向,且无需土建,方便转场和搬迁。行走轮3为万向轮时,可以在地面上设置光学或磁学等标识,以进一步方便行走轮3行走,使得安全检查系统的运动路线更符合扫描的实际需求,从而获得更准确可靠地检查结果。

另外,当行走轮3设置为万向轮时,安全检查系统在扫描过程中可以灵活地调整运动方向,这还有利于更可靠地防止安全检查系统在运动过程中与被检物a发生碰撞,提高使用安全性。

而且,为了进一步降低碰撞风险,还可以在安全检查系统中设置防撞检测装置。防撞检测装置可以包括设置在安全检查系统的前端、后端、左右两侧和/或支撑臂21内侧的防撞传感器,这样,在安全检查系统运动过程中,若其前端、后端和/或左右两侧和/或支撑臂21内侧的防撞传感器探测到障碍时,或者位于检查通道中的被检物a与支撑臂21内壁发生碰撞之前,防撞传感器可以发出信号,通知报警装置发出警报,并通知控制装置控制安全检查系统自动停止运动,防止碰撞发生。

此外,作为对前述各实施例的进一步改进,还可以在安全检查系统中设置被检物信息识别装置,例如车牌识别装置或箱号识别装置等,将识别出的车辆信息或集装箱信息等被检物信息与扫描图像绑定,便于将被检物a与扫描图像进行对应,方便后续处理记录。

综合前述可知,本发明的安全检查系统,可以获得较高质量的扫描图像,其中不仅包括较高质量的可高亮显示出有机物质且易于发现违禁品的背散射图像,还可以包括较高质量的具有高穿透力及高分辨率的透射图像,且其还可以具备主动扫描模式和快检扫描模式。可见,本发明的安全检查系统,将各类检查系统的优点集为一体,便于根据被检物a的不同及扫描需求的不同灵活使用。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