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讯性能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93207发布日期:2018-10-19 18:37阅读:42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无线电导航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检测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讯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2015年6月1日21时30分,隶属于重庆东方轮船公司的东方之星游轮,在从南京驶往重庆途中突遇罕见强对流天气,在长江中游湖北监利水域沉没。沉船事件发生后,交通运输部门、解放军、武警部队和公安干警、沿江省市等调集动员了大批专业搜救人员、解放军、武警和消防官兵以及沿江地区群众,采取空中巡航、水面搜救、水下搜救、进舱搜救和全流域搜救相结合的方式,在事发地及下游水域开展全方位、立体式、拉网式搜寻。由于没有第一时间获得报警信号,救援部队无法第一时间赶往出事地点,搜救行动十分被动。截至2015年6月13日,经有关各方反复核实、逐一确认,“东方之星”号客轮上共有454人,其中成功获救12人,遇难442人,全部遇难者遗体均已找到,自此搜救工作结束。

现场海事部门有关专家介绍,“东方之星”翻沉时未发求救警报。据交通运输部海上搜救中心相关人士介绍,按规定,船上应该搭载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在船下沉后,自动弹出浮到水面,向地面站发出求救信号。但该设备本身不成熟,误报率比较高,这一次可能没有准确发出求救信号。如果船只瞬间翻沉,那么船务人员有可能来不及发出求救信号。

针对“东方之星”事件中,应急无线电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技术不成熟的问题,现有应急无线电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的检测方法仅检测自身性能而忽略通讯性能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应急无线电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的检测方法仅检测自身性能而忽略通讯性能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讯性能的方法,所述通讯性能包括报警信息的通讯性能、取消报警信息通讯性能和回执信息通讯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报警信息通讯性能包括:短报文的通讯性能、长报文的通讯性能和时间信息的通讯性能。

进一步的,所述短报文的通讯性能和长报文的通讯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校准方分别设置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gnss模拟器、卫星通讯模拟器,以形成一套检测系统;

2)开启所述的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gnss模拟器、卫星通讯模拟器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3)手动启动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报警功能,并将其放置在无线微波暗室中,设置其向卫星通讯模拟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包括与短报文相关的短报警信息和与长报文相关的长报警信息;

4)控制gnss模拟器不发送gnss信号,保证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没有获得gnss有效位置,10min之后,控制gnss模拟器发送gnss信号,保证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获得gnss有效位置,通过串口协议,将所有信息输送至测试计算机,记录从开始至30min止的所有信息,检查数据格式,检验是否完全符合通信规约。

进一步的,所述时间信息的通讯性能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校准方分别设置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指挥机,以形成一套检测系统;

2)开启所述的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指挥机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3)手动启动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报警功能,记录当下时间,与第1条报警信息的发送时间戳作差,计算时间间隔,并设置其向指挥机发送报警信息;

4)通过串口协议,将报警信息输送至测试计算机,记录从被校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手动启动报警开始至180min止的所有发送数据;

5)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启动发出首次遇险报警信息后,将60min内发送短报文信息的发送时间戳依次作差,计算发送时间间隔;

6)从第61min起,开始发送长报文,将61min至180min内发送长报文信息的发送时间戳依次作差,计算时间间隔;

7)检验报警信息出现的顺序和时间间隔是否完全符合通信规约。

进一步的,所述取消报警信息通讯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校准方分别设置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gnss模拟器、卫星通讯模拟器,以形成一套检测系统;

2)开启所述的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gnss模拟器、卫星通讯模拟器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3)手动启动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并设置其向指挥机发送取消报警;

4)通过串口协议,将取消报警信息输送至测试计算机,检查数据格式,检验是否完全符合通信规约。

进一步的,所述回执信息通讯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校准方分别设置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gnss模拟器、卫星通讯模拟器,以形成一套检测系统;

2)开启所述的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gnss模拟器、卫星通讯模拟器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3)控制指挥机,让其向送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发送回执;

4)检查回执状态,检验是否完全符合通信规约。

进一步的,所述gnss模拟器型号为nss8000,所述卫星通讯模拟器型号为tss700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以获得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指挥机检测应急无线电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讯性能。由于指挥机可以模拟收发通信信号,针对这一特性,利用指挥机可以接收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发出的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解析,检测应急无线电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讯性能,该方法简单可靠,通过与应急无线电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信规约的一致性比对试验证明,指挥机可以进行应急无线电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讯性能的检测。同时,本发明可以多角度全面检测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讯性能;并且实施简易便捷,误差较小。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短报文和长报文的通讯性能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时间信息的通讯性能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取消报警信息的通讯性能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检测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回执信息的通讯性能的检测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藉此对本发明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讯性能的方法,所述通讯性能包括报警信息的通讯性能、取消报警信息通讯性能和回执信息通讯性能。

本发明的测试条件为:

正常测试应在温度为15℃~35℃、相对湿度为20%~70%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应能通过北斗导航卫星卫星通讯上行频率向卫星发射遇险报警信息,并通过卫星通讯下行频率接收回执信息。

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应能通过内置gnss单元(至少包括北斗rnss和gps)实现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连续定位。

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应能与卫星通讯模拟器之间,模拟卫星通讯通信,发射遇险报警信息,并接收回执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信息通讯性能包括:短报文的通讯性能、长报文的通讯性能和时间信息的通讯性能。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短报文的通讯性能和长报文的通讯性能的检测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10:在校准方分别设置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gnss模拟器、卫星通讯模拟器,以形成一套检测系统;

s120:开启所述的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gnss模拟器、卫星通讯模拟器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s130:手动启动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报警功能,并将其放置在无线微波暗室中,设置其向卫星通讯模拟器发送报警信息;所述报警信息包括与短报文相关的短报警信息和与长报文相关的长报警信息;

s140:控制gnss模拟器不发送gnss信号,保证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没有获得gnss有效位置,10min之后,控制gnss模拟器发送gnss信号,保证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获得gnss有效位置,通过串口协议,将所有信息输送至测试计算机,记录从开始至30min止的所有信息,检查数据格式,检验是否完全符合通信规约。

报警信息短报文数据应包含如下表所示内容:发送报警信息的计数器,每发送一次计数器增加1;发送报警时间;发送报警时的地理位置;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触发报警的方式;标识是否收到中心发送的回执。

报警信息长报文数据应包含如下表所示内容:发送报警信息的计数器,每发送一次计数器增加1;发送报警时间;发送报警时的地理位置;触发报警后的首个有效位置;触发报警后首个有效位置的定位时间;上次报警时的有效位置;上次报警时间;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的类型(预留);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触发报警的方式;标识是否收到中心回执。

合格判定条件为报警语句出现的顺序完全符合通信规约;北斗卫星有源定位请求的顺序完全符合通信规约;报警语句(长报文)和北斗卫星有源定位请求信号符合通信规约要求。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时间信息的通讯性能检测方法,如图2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210:在校准方分别设置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指挥机,以形成一套检测系统;

s220:开启所述的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指挥机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s230:手动启动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报警功能,记录当下时间,与第1条报警信息的发送时间戳作差,计算时间间隔,并设置其向指挥机发送报警信息;

s240:通过串口协议,将报警信息输送至测试计算机,记录从被校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手动启动报警开始至180min止的所有发送数据;

s250: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启动发出首次遇险报警信息后,将60min内发送短报文信息的发送时间戳依次作差,计算发送时间间隔;

s260:从第61min起,开始发送长报文,将61min至180min内发送长报文信息的发送时间戳依次作差,计算时间间隔;

s270:检验报警信息出现的顺序和时间间隔是否完全符合通信规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取消报警信息通讯性能的检测方法,如图3所示,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s310:在校准方分别设置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gnss模拟器、卫星通讯模拟器,以形成一套检测系统;

s320:开启所述的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gnss模拟器、卫星通讯模拟器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s330:手动启动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并设置其向指挥机发送取消报警;

s340:通过串口协议,将取消报警信息输送至测试计算机,检查数据格式,检验是否完全符合通信规约。

取消报警应包含如下表所示内容:发送报警信息的计数器,每发送一次计数器增加1;发送报警时间;发送报警时的地理位置。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回执信息通讯性能的检测方法,如图4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410:在校准方分别设置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gnss模拟器、卫星通讯模拟器,以形成一套检测系统;

s420:开启所述的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测试计算机、gnss模拟器、卫星通讯模拟器并保证其正常工作;

s430:控制指挥机,让其向送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发送回执;

s440:检查回执状态,检验是否完全符合通信规约。

回执应包含如下表所示内容:指令控制字;指令的序号;发送回执的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gnss模拟器型号为nss8000,所述卫星通讯模拟器型号为tss7000。所述卫星通讯模拟器伪距准确度:≤0.03m,所述gnss模拟器支持北斗信号。

通讯规约是为保证数据通信系统中通信双方能有效和可靠地通信而规定的双方应共同遵守的一系列约定,包括:数据的格式、内容、顺序等。

本发明通过指挥机检测应急无线电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讯性能。由于指挥机可以模拟收发通信信号,针对这一特性,利用指挥机可以接收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发出的报警信息,并将报警信息解析,检测应急无线电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讯性能,该方法简单可靠,通过与应急无线电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信规约的一致性比对试验证明,指挥机可以进行应急无线电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讯性能的检测。同时,本发明可以多角度全面检测北斗应急无线电示位标通讯性能;并且实施简易便捷,误差较小。

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发明的若干优选实施例,但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发明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