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蚧虫玻片标本制作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680334发布日期:2018-10-16 20:30阅读:73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标本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蚧虫玻片标本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蚧虫,属半翅目、蚧总科。据蚧虫网资料统计报道,目前世界上已记录的蚧虫有8000多种;我国记录蚧虫有14科302属1155种。蚧虫大多体型微小、生活隐蔽,虫体上常覆被有介壳或蜡质分泌物进行保护,生命力和繁殖力极强,易于爆发成灾。蚧虫的绝大多数种类是重要的农林害虫,常群集于植物表面吸汁为害,造成枝叶枯萎,生长势衰退,甚至整株枯死,危害极大。蚧虫的排泄物诱发煤污病,枝叶表面布满黑色霉层,影响光合作用,降低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严重影响植株生长,影响景观。有些蚧虫重要种类已被列为全国检疫性有害生物。我国地域辽阔,气候多样,蚧虫种类繁多,准确识别和鉴定蚧虫种类对蚧虫的科学防控和综合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因为蚧虫形态奇特,结构细微,雌雄异型,虫体上常覆被有介壳或蜡质分泌物,不易直接观察鉴定,因此通常将蚧虫制作成玻片标本后在显微镜下进行研究。传统蚧虫玻片标本制作方法中,存在标本不易着色,制片成功率低的问题,且往往采用二甲苯作透明剂,二甲苯已被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列入3类致癌物清单之中,对人体毒害较大,不安全,不环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便、安全,蚧虫玻片标本清晰,完整,着色均匀,质量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蚧虫玻片标本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活蚧虫,-10~-5℃下存放,得待处理蚧虫;

s2,s1中待处理蚧虫在虫体表皮扎1~2个孔,然后浸于质量浓度为5%~8%的naoh溶液中1~6h,并挤压使蚧虫虫体内部物质溶出,得软化蚧虫;

s3,蒸馏水-醋酸溶液冲洗s2中软化蚧虫,冲洗时间≥1h,然后放入酸性品红溶液中浸泡2~24h,得染色蚧虫;

其中,蒸馏水-醋酸溶液按照以下方法配制:每10ml蒸馏水中滴加2~3滴醋酸;

s4,s3中染色蚧虫依次用体积浓度为50%、70%、100%的酒精溶液各浸泡15~20min,得脱水分色蚧虫;

s5,s4中脱水分色蚧虫浸于丁香油中,得透明蚧虫;

s6,载玻片中央滴1~2滴树胶,s5中透明蚧虫置于树胶中,盖上盖玻片,贴标签然后室温干燥,得蚧虫玻片标本。

优选的,s2中待处理蚧虫属于蜡蚧或盾蚧时,浸泡前先于45~50℃中金属浴0.5~1h。

优选的,s3中酸性品红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成:1g品红、体积浓度为96%酒精10ml、5ml冰醋酸、100ml蒸馏水,混匀,24h后过滤取滤液。

优选的,s4中脱水分色蚧虫在丁香油中的浸泡时间为15~25min。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蚧虫制作方法利用低温对活蚧虫进行杀死固定,使蚧虫保持完整、保鲜保色,防止蚧虫干缩、变色或损坏;naoh溶液软化可以清除蚧虫内含物、体表的分泌物、外来物质,软化中挤压虫体使虫体不被破坏的同时充分通透舒展开;醋酸有效中和蚧虫上多余的naoh溶液,利于后续着色,先染色再脱水虫体易着色;50%、70%、100%的酒精溶液依次浸泡,步骤简化且脱水分色同时进行,防止虫体皱缩和脆化;丁香油作透明剂安全无毒。本发明简便、安全,蚧虫玻片标本清晰,完整,着色均匀,质量高,便于在显微镜下清晰观察和鉴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蚧虫玻片在显微镜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蚧虫玻片标本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活蚧虫,-10℃下存放,得待处理蚧虫;

s2,s1中待处理蚧虫在虫体表皮扎1个孔,然后浸于质量浓度为5%的naoh溶液中1h,并挤压使蚧虫虫体内部物质溶出,保留蚧虫壳架,得软化蚧虫;

若s2中待处理蚧虫属于骨化程度较高的蜡蚧,则浸泡前先于45℃中金属浴0.5h;

s3,蒸馏水-醋酸溶液冲洗s2中软化蚧虫,冲洗时间≥1h,然后放入酸性品红溶液中浸泡2h,得染色蚧虫;

其中,蒸馏水-醋酸溶液按照以下方法配制:每10ml蒸馏水中滴加2~3滴醋酸;

酸性品红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成:1g品红、体积浓度为96%酒精10ml、5ml冰醋酸、100ml蒸馏水,混匀,24h后过滤取滤液;

s4,s3中染色蚧虫依次用体积浓度为50%、70%、100%的酒精溶液各浸泡15min,得脱水分色蚧虫;

s5,s4中脱水分色蚧虫浸于丁香油中15min,得透明蚧虫;

s6,载玻片中央滴1~2滴树胶,s5中透明蚧虫置于树胶中,盖上盖玻片,贴标签然后室温干燥,得蚧虫玻片标本。

制得的蚧虫玻片标本的显微图如图1所示,标本清晰,完整,着色均匀,质量高,便于清晰观察和鉴定。

实施例2

一种蚧虫玻片标本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活蚧虫,-5℃下存放,得待处理蚧虫;

s2,s1中待处理蚧虫在虫体表皮扎2个孔,然后浸于质量浓度为8%的naoh溶液中6h,并挤使蚧虫虫体内部物质溶出,保留蚧虫壳架,得软化蚧虫;

若s2中待处理蚧虫属于骨化程度较高的盾蚧,则浸泡前先于50℃中金属浴1h;

s3,蒸馏-醋酸溶液水冲洗s2中软化蚧虫,冲洗时间≥1h,然后放入酸性品红溶液24h,得染色蚧虫;

其中,蒸馏水-醋酸溶液按照以下方法配制:每10ml蒸馏水中滴加2~3滴醋酸;

酸性品红溶液按照以下方法制成:1g品红、体积浓度为96%酒精10ml、5ml冰醋酸、100ml蒸馏水,混匀,24h后过滤取滤液;

s4,s3中染色蚧虫依次用体积浓度为50%、70%、100%的酒精溶液各浸泡20min,得脱水分色蚧虫;

s5,s4中脱水分色蚧虫浸于丁香油中25min,得透明蚧虫;

s6,载玻片中央滴1~2滴树胶,s5中透明蚧虫置于树胶中,盖上盖玻片,贴标签然后室温干燥,得蚧虫玻片标本。

制得标本200个,每个标本均清晰、完整、着色均匀,为后续对蚧虫的研究提供了很好素材样本。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权利要求书中采用的步骤方法与上述实施例相同,为了防止赘述,本发明的描述了优选的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生物标本制作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蚧虫玻片标本制作方法,包括采集活蚧虫低温处理后浸于质量浓度为5%~8%的NaOH溶液中进行软化处理;冲洗后用酸性品红溶液染色,然后用依次用体积浓度为50%、70%、100%的酒精溶液浸泡,最后丁香油浸泡后制成标本干燥。本发明的制作方法简便、安全,蚧虫玻片标本清晰,完整,着色均匀,质量高。

技术研发人员:孙丹萍;刘玉卿;王朝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南林业职业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8.05.14
技术公布日:2018.10.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