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束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0310发布日期:2018-10-16 20:30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传感与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线束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传感与检测技术的发展,各电子产品的线束的合格率得到了较大的提高,检测线束的通断是对电子产品的质量进行检查的关键步骤。

现有技术中检测线束的通断状态,一种是在有大量的线束生产时,一般是通过采购线束测试仪或者测试装备,但使用线束测试仪或者测试装置测试线束的价格较高。在生产的线束种类多且数量少时,若采购线束测试仪或者测试装置,线束测试仪或测试装置的利用率较低,资金浪费会更加严重。另一种是生产人员采用万用表的欧姆档对线束的每一根线缆进行通断测试,采用万用表对线束进行测试,虽然节约了装置的成本,但是测试效率低,浪费人力资源,人力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束测试装置,包括:

固定面板;

设于所述固定面板,待测线束被封装后的第一线头插入的第一线束接口;

设于所述固定面板,所述待测线束的第二线头接入的第二线束接口;

与所述第一线束接口及所述第二线束接口串联连接,当所述待测线束接入时,显示电路通断的显示组件;

与所述第一线束接口、所述第二线束接口及所述显示组件串联连接的电路保护组件;

为整个测试电路供电的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组件为发光二极管。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线束接口和所述发光二极管的数量相等,且均为预订数量个,

则对应的,还包括:

在所述固定面板设置的所述第二线束接口的第一孔位号标签和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孔位号标签;

其中,与所述第二线束接口对应的所述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孔位号标签与所述第二线束接口的第一孔位号标签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束接口、所述第二线束接口及所述显示组件设于所述固定面板的正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所述电路保护组件及用于电路连接的导线设于所述固定面板的背面。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设于所述固定面板的背面,支撑所述固定面板的支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源具体为3~9V的电源。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电路保护组件具体为30~200Ω的电阻。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束接口为数据线接口。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线束接口为网线接口。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测试装置,该线束测试装置包括固定面板,设于固定面板,待测线束被封装后的第一线头插入的第一线束接口,设于固定面板,待测线束的第二线头接入的第二线束接口,与第一线束接口及第二线束接口串联连接,当待测线束接入时,显示电路通断的显示组件,与第一线束接口、第二线束接口及显示组件串联连接的电路保护组件,为整个测试电路供电的电源。通过在固定面板上设置待测线束被封装后的第一线头插入的第一线束接口,在固定面板上设置待测线束的第二线头接入的第二接口,被封装后的第一线头插入第一接口后,第一线头可以与第一接口固定,不需要用户手扶第一线头,只需要将第二线头与第二接口接通,进而通过查看显示组件得到电路的通断和位置,从而确定待测线束的通断,提高了测试效率,价格较低,节省人力,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线束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线束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该线束测试装置可以包括:

固定面板100;

设于固定面板100,待测线束被封装后的第一线头插入的第一线束接口101;

设于固定面板100,待测线束的第二线头接入的第二线束接口102;

与第一线束接口101及第二线束接口102串联连接,当待测线束接入时,显示电路通断的显示组件103;

与第一线束接口101、第二线束接口102及显示组件103串联连接的电路保护组件104;

为整个测试电路供电的电源105。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测试装置,可以包括对承载整个测试电路的固定面板100,设置于固定面板100,待测线束被封装后的第一线头插入的第一线束接口101,设于固定面板100,待测线束的第二线头接入的第二线束接口102。可以预先对待测线束的第一线头进行封装,因为一条线束可能内部由多根线缆组成,无论哪一根线缆不能接通,该线束都不能正常使用,通过对待测线束的第一线头进行封装,通过将封装后的该线束的第一线头插入到第一线束接口101中,在这种情况下,只需要再通过将该线束另一端多根线缆的多个第二线头与第二线束接口102连接,就可以完成对待测线束通断的测试,测试方法简单。该线束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线束接口101及第二线束接口102串联连接,当待测线束接入时,显示电路通断的显示组件103,在待测线束接入电路时,通过该显示组件103显示电路的通断。该线束测试装置还可以包括与第一线束接口101、第二线束接口102及显示组件103串联连接的电路保护组件104,通过在电路中设置电路保护组件104,防止电路短路,烧坏电路,起到保护电路的作用。该线束测试装置还包括为整个测试电路供电的电源105。

应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线束测试装置,该线束测试装置包括固定面板,设于固定面板,待测线束被封装后的第一线头插入的第一线束接口,设于固定面板,待测线束的第二线头接入的第二线束接口,与第一线束接口及第二线束接口串联连接,当待测线束接入时,显示电路通断的显示组件,与第一线束接口、第二线束接口及显示组件串联连接的电路保护组件,为整个测试电路供电的电源。通过在固定面板上设置待测线束被封装后的第一线头插入的第一线束接口,在固定面板上设置待测线束的第二线头接入的第二接口,被封装后的第一线头插入第一接口后,第一线头可以与第一接口固定,不需要用户手扶第一线头,只需要将第二线头与第二接口接通,进而通过查看显示组件得到电路的通断和位置,从而确定待测线束的通断,提高了测试效率,价格较低,节省人力,降低了成本。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显示组件103为发光二极管。

显示电路通断的显示组件103具体的可以设置为发光二极管,通过将发光二极管串联到电路中,在待测电路接入线束测试装置时,通过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亮灭状态来直观地显示待测线束的通断,简单易行,成本低。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二线束接口102和发光二极管的数量相等,且均为预订数量个,

则对应的,还包括:

在固定面板100设置的第二线束接口102的第一孔位号标签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孔位号标签;

其中,与第二线束接口102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孔位号标签与第二线束接口102的第一孔位号标签相同。

如前所述,一条待测线束可能内部由多根线缆组成,在这种情况下,待测线束的第一线头插入到第一线束接口101,该待测线束的第二线头为多个,可以在固定面板100上设置多个第二线束接口102,对该线束中的多根线缆同时进行测试,针对每个第二线束接口102,设置有用于显示接入该第二线束接口102的线缆的通断状态的发光二极管。由于该发光二极管可能不与第二线束接口102相邻设置,因此为了更清楚的了解发光二极管与第二线束接口102的对应关系,可以设置第二线束接口102的第一孔位号标签和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孔位号标签,第二线束接口102对应的发光二极管的第二孔位号标签与该第二线束接口102的第一孔位号标签相同。从而通过观察发光二极管标有的第二孔位号标签和发光二极管的亮灭状态,得知插入到设置有与该第二孔位号标签的号码相同的第一孔位号标签的第二线束接口102中的线束的通断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孔位号标签和第二孔位号标签可以是通过贴纸的方式贴到固定面板100上,也可以是雕刻在固定面板100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以能显示发光二极管与第二线束接口102的对应关系为准。

需要说明的是,预订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和调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束接口101、第二线束接口102及显示组件103设于固定面板100的正面。

第一线束接口101、第二线束接口102及显示组件103可以设置在固定面板100的正面,这样更方便用户将线束插入到第一线束接口101和第二线束接口102,并且可以方便地看到显示组件103的显示情况,进而快速地对线束的通断进行判断。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源105、电路保护组件104及用于电路连接的导线设于固定面板100的背面。

电源105、电路保护组件104及用于电路连接的导线等可以设置于固定面板100的背面,这样可以使固定面板100的正面的电路走线更少,可以有效减少由于连线过多造成线路短路的现象,更加方便用户对待测线束的测试。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还包括:

设于固定面板100的背面,支撑固定面板100的支柱。

在固定面板100的背面还可以设置有支撑固定面板100的支柱,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固定面板100的背面设置有电源105、电路保护组件104及用于电路连接的导线等部件,可以避免由于固定面板100对这些部件的挤压,损坏这些部件,为保证支柱的稳定性,可以选择将该支柱与固定面板100焊接连接,或者通过强力胶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电源105具体为3~9V的电源105。

由于对线束的通断进行测试不需要很强的电压就可以得到验证,因此为整个测试电路供电的电源105具体的可以设置为3~9V的电源105。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电路保护组件104具体为30~200Ω的电阻。

在线束测试装置采用3~9V的电源时,电路保护组件104具体的可以为30~200Ω的电阻,在这种情况下,电路中的电流大体为0.015~0.3A,如在显示组件103为发光二极管时,在实现对线束的通断检测的同时,能耗又比较低。

需要说明的是,电路保护组件104的电阻的阻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和调整,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不做限定。如可以根据显示组件103的工作状态进行调整,当按照某一设定的电路保护组件104的阻值执行了多次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发现显示组件103对电路通断的显示现象并不明显时,可以适当减小该电路保护组件104的阻值。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束接口101为数据线接口。

待测线束被封装的第一线头可以是数据线插头形状的插头,第一线束接口101对应的可以设置为数据线接口,数据线接口较为通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线束接口101为网线接口。

第一线束接口101可以设置有多种类型,除如上所述数据线接口,还可以设置为网线接口,网线接口也较为通用。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它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或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专业人员还可以进一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