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接地装置冲击响应测试用抗干扰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80295发布日期:2018-10-16 20:29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接地装置现场测试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接地装置冲击响应测试用抗干扰装置。



背景技术:

接地装置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运行的重要措施,一般的方法是敷设接地网,接地网不仅为各种电气设备提供一个公共参考地,而且在电力系统故障时能迅速排泄故障电流,并降低地电位的升高。因而接地装置接地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电力系统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各种电气设备的安全及正常运行。

敷设接地网所用的材料主要扁钢,施工时焊接不良、土壤腐蚀、接地短路电流的电动力作用等原因,导致扁钢及接地扁钢的腐蚀、断裂,使接地性能下降。因此,发展接地装置的故障诊断技术,特别是通过现场试验方法和技术进行应用评估,及时了解接地装置的状态,可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大大减少了停役时间和开挖维修的工作量。

目前,国家电力行业已颁布了包括《DL_T_475-2006接地装置特性参数测量导则》、《DL_T_887-2004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DLT 266-2012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导则》和《DLT 253-2012直流接地极接地电阻、地电位分布、跨步电压和分流的测量方法》等标准,内容包括工频阻抗测试、冲击阻抗测试、接地导通、电位分布和电压等测试,而涉及现场测试抗干扰的方法描述较少。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接地装置冲击响应测试用抗干扰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接地装置冲击响应测试用抗干扰装置,该装置包括参数可调的冲击电流源第一模块、接地装置第二模块、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和计算机,所述的参数可调的冲击电流源第一模块与接地装置第二模块连接,所述的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分别与参数可调的冲击电流源第一模块、接地装置第二模块连接,所述的计算机与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为双通道或多通道同步采集和存储模块。

优选地,所述的参数可调的冲击电流源第一模块为冲击电流信号发生器。

优选地,所述的参数可调的冲击电流源第一模块通过罗氏线圈分别与接地装置第二模块、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罗氏线圈设有两个,所述的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两路冲击电流采集端、两路响应电压采集端和输出端,所述的两路冲击电流采集端分别与两个罗氏线圈连接,所述的两路响应电压采集端与接地装置第二模块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输出端为USB接口,该USB接口通过USB数据线与计算机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参数可调的冲击电流源第一模块通过导线与电流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通过导线与电压极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计算机包括电流电压波形显示电路和时频域阻抗分析电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用于处理接地装置冲击测试用的独立成分分析的算法模型,可以基于同一种信号源的双通道或多通道同步采集数据,实现信号源之外噪声等干扰数据的剔除。

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够同时对接地装置注入冲击电流和暂态响应电压进行抗干扰处理的方法,在此基础上,能够获取准确的时频阻抗曲线分布,从而用于接地装置状态的准确评估。

3、本实用新型符合现行大力推行的智能运检体系建设中智能检测技术发展需求,具有简单、准确和不受现场运行条件的限制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a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现场双通道采集冲击电流波形图;

图2b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现场双通道采集暂态响应电压波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处理后的冲击电流和暂态响应电压波形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经过时频阻抗分析后的时域阻抗分布曲线图;

图4b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经过时频阻抗分析后的频域阻抗分布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一种接地装置冲击响应测试用抗干扰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参数可调的冲击电流源第一模块1、接地装置第二模块2、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3和计算机4,所述的参数可调的冲击电流源第一模块1与接地装置第二模块2连接,所述的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3分别与参数可调的冲击电流源第一模块1、接地装置第二模块2连接,所述的计算机4与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3连接。

所述的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3为双通道或多通道同步采集和存储模块。所述的参数可调的冲击电流源第一模块1为冲击电流信号发生器。

所述的参数可调的冲击电流源第一模块1通过罗氏线圈5分别与接地装置第二模块2、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3连接。所述的罗氏线圈5设有两个,所述的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3包括处理器以及分别与处理器连接的两路冲击电流采集端、两路响应电压采集端和输出端,所述的两路冲击电流采集端分别与两个罗氏线圈连接,所述的两路响应电压采集端与接地装置第二模块2连接,其中处理器为CPU。

所述的输出端为USB接口,该USB接口通过USB数据线6与计算机4连接。

所述的参数可调的冲击电流源第一模块1通过导线与电流极7连接。所述的同步采集和存储第三模块3通过导线与电压极8连接。所述的计算机4包括电流电压波形显示电路和时频域阻抗分析电路。

本实用新型力图从实际应用出发,客服已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针对接地装置冲击特性参数测试,提出一种接地装置冲击响应测试用抗干扰装置,可在不停电和不对接地装置开挖的情况下,按照现场行业规范标准布置电气测试回路,基于双通道同步采集注入接地装置的冲击电流信号I和接地装置的响应输出暂态电压信号U,对I和U进行处理,消除现场的干扰背景信号,再利用时频阻抗分析电路处理获得可以用于评价接地装置准确的时频域阻抗分布曲线,其中时频阻抗分析电路采用现有的电路。该技术符合现行大力推行的智能运检体系建设中智能检测技术发展需求,具有简单、准确和不受现场运行条件的限制等优点。

对某一1000kV输电杆塔接地装置进行雷电冲击测试。选定其中一塔腿接地处作为雷电冲击电流输入端,根据杆塔工频接地电阻测量导则放电压测试线100m、电流测试线80m,并布置电流极和电压极。

连接现场雷电8/20μs冲击电流信号发生器输出一冲击电流波形作为输入信号,基于高频罗氏线圈进行双通道同步采集注入的雷电冲击电流信号波形I1和I2,同时双通道同步采集该接地处的暂态响应输出电压信号U1和U2,两路信号数据均接入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装置(采样率设置为5MS/s)。现场测试数据如图2a和2b所示。

多通道高速数据采集装置与便携式计算机采用USB数据通讯,进行参数设定和数据传输。利用便携式计算机对电流和电压数据分别进行处理,得到滤除背景噪声后的注入冲击电流波形Io和暂态响应电压波形Uo,如图3所示;基于时频阻抗分析电路处理Io和Uo给出可以用于评价接地装置准确的时频域阻抗分布曲线,如图4a和4b所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