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34605发布日期:2018-10-23 21:16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到一种通信的智能检测,尤其涉及到一种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



背景技术:

嵌入式测试(BIT)又称内置自测试,是指系统或设备内部提供的检测和隔离故障 的自动测试能力,换句话来说是系统或设备内部提供测试激励,同时观察和估计测试响应, 是电子设备可测性设计的主要技术手段和方法。为了满足电子设备的测试性需求,通过在电子设备中进行嵌入式测试单元的设计 来实现。对于电子设备的嵌入式测试单元设计简称BIT设计,需要从设计之初就开始对整个 电子设备进行测试性的分析,根据测试性分析的结果,分析电子设备测试性在设计要求的 故障覆盖率基础上需要什么测试向量与测点,并通过电路设计实现监测信号的引出,然后 根据采集的监测信号进行电子设备的状态监测等功能。] 随着国家对于电子设备测试性要求的提高,现今新型的电子设备嵌入式测试单元 设计,增加了可测性分析等环节,在装备设计之初就通过例如TEAMS等测试性分析软件对电 子装备进行测试性分析,然后通过测试性分析的结果,采用分离式器件搭建的形式,设计相 应的嵌入式测试功能电路。

但是测试过程中不同的产品需要不同的设备,且要进行不同的检测方式,检测出的结果也无法及时反馈,智能存贮在相应的终端设备中,同时无法进行相应的数据匹配,如果多工序操作后,产生的条码也只能是固定的产品条码,没有一定的可追溯性,无法准确的快速了解整体的性能和检测结果,实现快速的了解和处理;同时在生产过程中,人们手动操作的不确定因素比较大,严重影响了产品检测结果的稳定性,同时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也无法保证无尘环境的质量,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工段检测测试线,解决的上述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包括RF测试、功能检测、激光刻印、贴条码环形回流线、和产品回收,所述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还设有操作台面,在所述操作台面的前端,放置有环形回流线,在所述环形回流线的后面,按照工作流程依次设有RF测试、功能检测、激光刻印、贴条码和产品回收;所述环形流水线包括上料段、第一治具转弯段、静置段、检测段和产品回收段,所述产品回收段包括不合格品回收段和第二治具转弯段,在所述第二治具转弯段设有自动跌落回收装置;在所述贴条码之后,还设有人工检修台。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RF测试包括箱体、嵌入式测试单元装置和抽屉,所述抽屉设置在箱体的中上部,所述潜入式测试单元装置为适用于电子设备的专用装置,所述潜入式测试单元装置固定在所述箱体底座上,在抽屉内设有与潜入式测试单元装置匹配的测试潜入底座,所述底座通过两侧的滑轨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在所述抽屉的内端部设有数据转换芯片和装置;在所述抽屉的外端部,设有门体;在所述箱体底座的内端部,设有双轴伸缩气缸,所述双轴伸缩气缸固定在所述箱体底座上,所述双轴伸缩气缸的伸缩轴连接门体,所述伸缩气缸连接有智能处理器;在所述测试潜入底座两侧设有Z形金属弹片,所述Z形金属弹片的下端放置在固定卡槽内,所述固定卡槽内设有弹性件,在所述Z形金属弹片的外侧和底部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连接有智能处理器;在所述测试潜入底座上,设有四个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上设有柔性垫片,所述柔性垫片和所述测试潜入底座的平面水平,在所述金属片的下方连接有垂直弹性件,所述垂直弹性件下方设有第二电磁铁。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功能测试包括功率测试,天线测试和整体性能测试,所述功能测试设有射频测试座和射频测试电缆,对天线进形无源板测试和有源板测试,且数据相应匹配;所述功率测试通过微电流和微电压控制,实现全部功能的功率损耗计算,准确的了解整体性能,在功率测试的同时,实现功能测试。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激光刻印,包括信息读取、信息读入和信息核对。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贴条码为自动喷绘条码。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回流线上等间距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上设有光点对位系统,所述光点对位系统可以自动调整位置,在所述产品上对应位置设有金属点,所述金属点对应位置设有透光孔;在所述托盘下面上还设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中心位置设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对应托盘底部设有通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回流线上设有转移机械手,所述转移机械手的夹爪上设有柔性橡胶。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RF测试和功能检测设有录入系统,所述检测结果直接录入到设备系统中。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跌落回收装置上设有重力检测装置和高度检测装置,同时设有自动报警装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对于不合格产品拒绝贴条码,二次检测的结果同样输入到所述RF测试和功能检测,同时所述贴条码生成新的条码指令,对于多次检测的产品拒绝贴条码。

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方案,本发明在实现了对智能终端的智能检测,同时实现检测结果的直接记录和各个检测结果的直接匹配,避免了认为原因造成的错误,同时减少人工,提升了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稳定性,使产品性能具有稳定的可比性,对于后期产品问题的追溯,有很好的可追溯性,同时能够准确的追溯到问题的源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介绍,显而易见的,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的激光刻印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的RF测试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

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是:

一种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包括RF测试1、功能检测2、激光刻印3、贴条码4环形回流线6、和产品回收,所述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还设有操作台面,在所述操作台面的前端,放置有环形回流线6,在所述环形回流线6的后面,按照工作流程依次设有RF测试1、功能检测2、激光刻印3、贴条码4和产品回收;所述环形流水线包括上料段7、第一治具转弯段8、静置段9、检测段和产品回收段,所述产品回收段包括不合格品回收段和第二治具转弯段10,在所述第二治具转弯段10设有自动跌落回收装置;在所述贴条码4之后,还设有人工检修台5。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RF测试1包括箱体、嵌入式测试单元装置和抽屉,所述抽屉设置在箱体的中上部,所述潜入式测试单元装置为适用于电子设备的专用装置,所述潜入式测试单元装置固定在所述箱体底座上,在抽屉内设有与潜入式测试单元装置匹配的测试潜入底座,所述底座通过两侧的滑轨固定在所述箱体内,在所述抽屉的内端部设有数据转换芯片和装置;在所述抽屉的外端部,设有门体;在所述箱体底座的内端部,设有双轴伸缩气缸,所述双轴伸缩气缸固定在所述箱体底座上,所述双轴伸缩气缸的伸缩轴连接门体,所述伸缩气缸连接有智能处理器;在所述测试潜入底座两侧设有Z形金属弹片,所述Z形金属弹片的下端放置在固定卡槽内,所述固定卡槽内设有弹性件,在所述Z形金属弹片的外侧和底部设有第一电磁铁,所述第一电磁铁连接有智能处理器;在所述测试潜入底座上,设有四个金属片,所述金属片上设有柔性垫片,所述柔性垫片和所述测试潜入底座的平面水平,在所述金属片的下方连接有垂直弹性件,所述垂直弹性件下方设有第二电磁铁。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功能测试包括功率测试,天线测试和整体性能测试,所述功能测试设有射频测试座和射频测试电缆,对天线进形无源板测试和有源板测试,且数据相应匹配;所述功率测试通过微电流和微电压控制,实现全部功能的功率损耗计算,准确的了解整体性能,在功率测试的同时,实现功能测试。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激光刻印3,包括信息读取、信息读入和信息核对。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贴条码4为自动喷绘条码。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回流线6上等间距设有托盘,所述托盘上设有光点对位系统,所述光点对位系统可以自动调整位置,在所述产品上对应位置设有金属点,所述金属点对应位置设有透光孔;在所述托盘下面上还设有十字架,所述十字架中心位置设有定位针,所述定位针对应托盘底部设有通孔。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环形回流线6上设有转移机械手,所述转移机械手的夹爪上设有柔性橡胶。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RF测试1和功能检测2设有录入系统,所述检测结果直接录入到设备系统中。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自动跌落回收装置上设有重力检测装置和高度检测装置,同时设有自动报警装置。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对于不合格产品拒绝贴条码4,二次检测的结果同样输入到所述RF测试1和功能检测2,同时所述贴条码4生成新的条码指令,对于多次检测的产品拒绝贴条码4。

工作过程:

在环形回流线6的上料段7部分人们放置待检产品到台下或者放置台上,通过机械手抓取放置,在一些特定的场所,对于产能不足或者量不大,可以人工放置;

机械手抓取,在机械手上设置对位系统,所述对位系统为光学对位系统和图像识别系统相结合的识别系统,在待检测产品上选取适合的金属产品器件、金属点或者孔,光学对位系统对金属产品器件和金属点进行识别定位,图像识别系统对待检测产品的外形进形扫面识别;人们在所设计的图纸中找到区别点,所述区别点为非对称或者镜像结构,所述图像识别系统识别却别点,并生成坐标,同时光学对位系统中的对应点也设置在图像识别系统中;在光学对位系统和图像识别系统生成的位置坐标进行匹配,数据匹配成功进形抓取,匹配失败,放弃抓取,同时报警系统发出警报;

所述图像识别系统还具有检测是否存在待检产品,当待检产品没有放置在相应区域,视为抓取完成,机械手自动停止工作。

机械手抓取放置到上料段7后,待检车产品随流水线运行到第一治具转弯段8,在第一治具转弯段8的起始端,设有定时伸缩气缸,同时在第一治具转弯端两端连接端设有隔离板,隔离板上设有感应装置,正确感应进入或者出去的待检测产品数量,使第一治具转弯段8每次通过一个待检测产品。

为了更好的检测产品, 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剧烈碰撞或者产生的静电问题,在环形回流线6上设有静置段9,静置段9为一个环形回流线6的一部分,同时也是独立的个体。

静置后进入RF测试1,第一转移机械手根据设置的定位系统,实施准确抓取,在第一转移机械手抓取过程中,位置坐标和测试潜入底座的位置坐标相匹配,第一转移机械手通过移动实现待检测产品的准确放置;在放置过程中,首先Z形金属弹片打开,同时双轴伸缩气缸带动测试潜入底座到达指定坐标位置;当准确放置后,第一电磁铁在智能处理器的控制下动作,实现压紧和锁扣,同时双轴伸缩气缸在智能处理器的控制下回到箱体内部实现通电检测,检测结果出现在屏幕上时,双轴伸缩气缸动作,实现检测产品外送,到达指定位置时,第一电磁铁和第二电磁铁断电,释放Z形金属弹片和垂直弹性件,检测产品被弹出,方便第二转移机械手抓取。

在RF测试1过程中,测试完成使,潜入式测试单元装置连接设定的写入管脚,写入测试的结构,同时生成检测的相应条形编码序号。

在功能检测2中实时检测并且收集各种相应信息,同时在检测完成后同样输入检测结果和生成相应的条形编码序号。

在激光刻印3过程中,首先通过信息读取方式读取检测结果,同时读取生成的条形编码序号;同时根据读取的信息和检测过程中传输到激光刻印3的信息相比较,出现异常的信息发出警报,进行重新检测或者纠正错误。

激光刻印3还包括在产品上通过激光雕刻相关产品的一下必要信息,所述信息为人们设置好的信息,通过触屏控制终端进行输入,根据预定的模板进行处理。

贴条码4为根据激光刻印3核对过的信息生成条码序号,条码序号通过转换自动转为条形码喷绘到产品上。

贴条码4过后,检测后的产品到达第二治具转弯段10,第二治具转弯段10和第一治具转弯段8结构相同,在第二治具转弯段10设有斜坡跌落结构,通过检测的产品跌入指定位置的产品回收装置,不合格产品则通过第二治具转弯段10重新进入上料段7。

对于RF检测不合格产品,RF检测同样输入检测结果,对于功能检测2和激光刻印3等均会进行操作,但是无法生成合格的调相编码序号,贴条码4不执行操作,进而进入人工检修台5,操作人员根据检修的结果进形判断和维修,能够及时维修的则进入第二治具转弯段10,实现第二次检测,如果第二次无法检测合格,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无法再次检测,无法贴条码4。

在智能终端检测测试线的检测过程中,各个工序的设备均有计数功能,实现合格率的当站计算和记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各技术特征继续相互组合,形成未在上面列举的各种实施例,均视为本发明说明书记载的范围;并且,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而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