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波器串的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03058发布日期:2018-12-08 06:48阅读:504来源:国知局
用于检波器串的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地震勘探检波器现场施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检波器串的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

背景技术

在野外勘探时,地震勘探检波器需安装在专用的封装护壳系统内,并且通过专用的物探电缆线连接,为了提高信噪比,达到较高的勘探精度,提升勘探的准确性,通常是将几只甚至十几只检波器通过串联或并联的方式进行组合,从而达到良好的勘探效果。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地质结构,不同的勘探区域,其所用的检波器串的串并联形式往往要发生变化,例如,有的区域可能用6串2并方式(6只串联构成第一组,6只串联构成第二组,第一组和第二组并联)效果较好,而有的区域可能采用12只串联的效果较好。

当遇到由于施工地域地质结构变化而需要调整检波器的串、并组合形式时,往往只能重新购买按新的串并形式组装的新检波器串,这就增加了勘探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就是要解决现有检波器串只能满足一种工况条件,勘探施工成本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转换检波器串的串并形式,降低勘探施工成本的用于检波器串的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用于检波器串的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包括单片机、模拟开关和电源模块,电源模块与单片机连接,模拟开关与单片机连接。

优选地,用于检波器串的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还包括无线接收模块和无线遥控器,无线接收模块与单片机连接,无线遥控器与无线接收模块进行无线通讯。

优选地,用于检波器串的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还包括干簧开关,所述干簧开关与单片机连接。

优选地,模拟开关的输出端通过电缆连接有检波器串插头。

优选地,模拟开关为cd4052芯片。

优选地,第一串联组的一端与cd4052芯片u2的第3引脚连接,第一串联组的一端的另一端与cd4052芯片u2的第2引脚连接;

第二串联组50的一端与cd4052芯片u2的第12引脚连接,第二串联组50的另一端与cd4052芯片u2的第4引脚连接。

优选地,cd4052芯片u2的第3引脚与第14引脚连接,cd4052芯片u2的第4引脚与第15引脚连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快速地进行串并联转换,自动转换,智能化程度高。电子转换方式,灵敏度高,可靠性高。功耗低,此外还可以进行无线远程遥控操作。

提供了一种全新设计理念,检波器串在组装过程中,串并形式的变化往往只是在发生并联点的地方焊接方式不同,串联点的焊接方式都是一样的,这样我们就可以在并联点安装一只串、并方式自动转换装置,从而可以实现串并形式的转换,如从6串2并可以调整为12只串联,可大大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的安装示意图;

图2是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的原理框图;

图3是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将第一串联组和第二串联组并联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4是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将第一串联组和第二串联组串联在一起的示意图;

图5是单片机采用c8051f330芯片时与其他模块相连的电路原理图;

图6是模拟开关工作的具体接线原理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11.单片机,12.模拟开关,13.无线接收模块,14.电源模块,15.干簧开关,16.无线遥控器;20.检波器串插头,30.电缆,31.红色线,32.蓝色线,40.第一串联组,50.第二串联组,41.第1只检波器,42.第2只检波器,43.第3只检波器,44.第4只检波器,45.第5只检波器,46.第6只检波器,51.第7只检波器,52.第8只检波器,53.第9只检波器,54.第10只检波器,55.第11只检波器,56.第12只检波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2所示,串并联自动转换装置10包括单片机11、模拟开关12、无线接收模块13、电源模块14、干簧开关15和无线遥控器16,电源模块14与单片机11连接,干簧开关15与单片机11连接,无线接收模块13与单片机11连接,无线遥控器16与无线接收模块13进行无线通讯。模拟开关12与单片机11的控制指令端口连接。

无线遥控器16发出指令,无线接收模块13在单片机11的控制下对无线遥控器16发出的指令进行接收,单片机11将无线接收模块13接收的信息进行解码,并根据解码结果,对无触点的模拟开关12进行控制,使第一串联组40和第二串联组50处于所要求的串联方式或并联方式。

电源模块14优选采用电池,为了节约电池的电量,单片机11平时一直处于休眠状态,在需要改变检波器串的串、并形式时,首先用磁铁触发干簧开关15,单片机11接收到干簧开关15的触发信号后,从休眠状态恢复到正常工作状态,无线接收模块13加电,准备接收无线遥控器16的信号,单片机11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控制无触点的模拟开关12工作。如果在特定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无线遥控器16的信号,单片机11重新再次进入低功耗休眠状态。

第一串联组40包括依次串联在一起的第1只检波器41、第2只检波器42、第3只检波器43、第4只检波器44、第5只检波器45、第6只检波器46。第1只检波器41的负极通过信号线与模拟开关12的第一输入端连接,第6只检波器46的正极通过信号线与模拟开关12的第二输入端连接。

第二串联组50包括依次串联在一起的第7只检波器51、第8只检波器52、第9只检波器53、第10只检波器54、第11只检波器55、第12只检波器56。第7只检波器51的负极通过信号线与模拟开关12的第三输入端连接,第12只检波器56的正极通过信号线与模拟开关12的第四输入端连接。

模拟开关12的两个输出端分别通过电缆30的红色线31和蓝色线32与检波器串插头20连接,通常情况下,红色线31代表正极,蓝色线32代表负极。红色线31与第6只检波器46的正极连接,蓝色线32与第7只检波器51的负极连接。

如图3所示,单片机11控制模拟开关12工作,使第一串联组40和第二串联组50处于所要求的并联方式,第1只检波器41的负极与第7只检波器51的负极连接,第6只检波器46的正极与第12只检波器56的正极连接。

如图4所示,单片机11控制模拟开关12工作,使第一串联组40和第二串联组50处于所要求的串联方式,第1只检波器41的负极与第12只检波器56的正极连接。

如图5所示,单片机11可以采用c8051f330芯片,模拟开关12可以采用cd4052芯片u2。图5中,k是表示干簧开关,当将磁铁靠近干簧开关k,干簧开关k接通,唤醒c8051f330芯片u1进入信号接收状态。bt1是电池,可用于给c8051f330芯片u1、无线接收模块u3和cd4052芯片u2供电。无线接收模块u3与c8051f330芯片u1连接通讯。u4是发射模块,它和串联按钮ks,并联按钮kp以及电池bt2共同组成无线遥控器,其发射的编码信号被无线接收模块u3接收,无线接收模块u3的解码信号传送到c8051f330芯片u1进行识别和处理。

c8051f330芯片u1的第14引脚与cd4052芯片u2的第11引脚连接,c8051f330芯片u1的第15引脚与cd4052芯片u2的第10引脚连接,cd4052芯片u2的第9引脚与其第10引脚连接;cd4052芯片u2的第16引脚接电源vcc,第6、7、8引脚接地。

如图5和6所示,r1、r2、r3、r4、r5、r6表示图2、3和4中的第1只检波器41、第2只检波器42、第3只检波器43、第4只检波器44、第5只检波器45、第6只检波器46,r7、r8、r9、r10、r11、r12表示第7只检波器51、第8只检波器52、第9只检波器53、第10只检波器54、第11只检波器55、第12只检波器56。

如图5所示,第6只检波器46(r6)的正极与cd4052芯片u2的第2引脚连接,第1只检波器41(r1)的负极与cd4052芯片u2的第3引脚连接,cd4052芯片u2的第3引脚与第14引脚连接。第7只检波器51(r7)的负极与cd4052芯片u2的第12引脚连接。第12只检波器56(r12)的正极与cd4052芯片u2的第4引脚连接,cd4052芯片u2的第4引脚与第15引脚连接。

cd4052芯片u2的第2引脚作为输出端与图2中的红色线31连接,cd4052芯片u2的第12引脚作为输出端与图2中的蓝色线32连接。

结合图6所示的cd4052芯片u2的工作原理图,在图6的状态时,开关js接通,开关jp-1断开,开关jp-2断开,第一串联组40和第二串联组50串联在一起,r7的负极作为整个回路的负极,与蓝色线32相连,r6的正极作为整个回路的正极,与红色线31相连。当转换后,开关js断开,开关jp-1接通,开关jp-2接通,第一串联组40和第二串联组50并联在一起,第6只检波器46的正极和第12只检波器56的正极连接在一起后引出整个回路的正极(此时的正极还是与红色线31相连),第1只检波器41的负极和第7只检波器51的负极连接在一起后作为整个回路的负极(此时的负极还是与蓝色线32相连)。

结合图6可知,c8051f330芯片u1根据无线遥控器发来的串、并命令,对cd4052芯片u2进行控制,使其能够处于所需的开、闭状态,从而实现检波器串r1~r6与r7~r12处于所需的串联或并联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第一串联组40由6只检波器组成,第二串联组50由6只检波器组成,只是举例而已,并不限于6只产品,可以是2只检波器组成一组,也可以是3只、4只、5只或更多只检波器组成一组。

以上所述仅对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