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4544发布日期:2018-11-20 18:36阅读:11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

背景技术

超声应力测量分析仪是一款用于测量材料、结构件中残余应力(包括拉应力和压应力)和内应力的精密仪器,定量测量被检对象中的应力对于早期预测构件的变形和损坏具有重大的意义,超声波能灵敏地反映被测件内部的信息,利用超声可无损测定被测对象积聚的应力。基于超声波声弹性理论的应力测量方法是利用了受应力材料中声双折射现象的原理,在各向同性材料中,由纵波声弹性关系可得到主应力和,横波声弹性关系可得到主应力差;在正交异性材料中,每种波都与主应力和主应力差有关,被测对象中超声波速与应力之间的存在固有的关系,且这种关系在同一温度下具有较好的线性度,超声应力仪正是将这种物理特性转为现实应用的典型力学定量检测产品。

超声波穿透能力比较强,在一些金属材料中穿透能力可达数米,并且超声应力仪非常便携,便于在各种环境检测作业,与其他应力检测方法相比:1对被测对象零损伤;2测量快速,单点测试不超过5s,可实现实时检测,也可用于系统集成实现自动化或半自动化应力检测;3测量深度较大,近表面应力检测深度2mm以内,体应力检测深度10mm以上;4操作安全,无需任何防护;5既可测量应力,也可检测试件内部的缺陷,还可用于高精度测厚;6适用各类金属和非金属的表面和内部应力检测。

但是现有的超声应力测量分析仪体积较大,质量较重,在携带时往往比较费力,不够方便,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



技术实现要素: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通过底板底部的移动装置方便移动,解决了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因体积大质量重不便携带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方便便携的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所述限位套的内部插接有液压缸,所述液压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连接座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所述放置台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设备箱,所述设备箱顶部的一侧通过合页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把。

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有第一螺纹套,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底部与底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套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第二螺纹杆的底端连接板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

优选的,所述限位装置包括有侧板,所述侧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一侧贯穿侧板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握把的外侧套接有防滑套,且防滑套为海绵套。

优选的,所述拉把的外侧套接有保护套,且保护套为橡胶皮套。

优选的,所述第二螺纹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扭块,且扭块为不锈钢金属块。

优选的,所述移动装置包括有伸缩柱,且伸缩柱的顶部与底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柱的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所述伸缩柱的底部插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

优选的,所述支座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且防滑纹的形状为人字形。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通过底板底部的移动装置方便移动,通过伸缩柱外侧套接的减震弹簧方便配合套管上下伸缩减震,分散竖直方向的力,通过支撑柱底部的滚轮方便移动位置,通过底板一侧的固定杆方便工作人员手持握把,控制移动方向,从而达到方便便携的目的。

(2)、该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通过底板顶部的第一螺纹套,方便安装第二螺纹杆,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扭块调节第二螺纹杆的高度,在移动时将支座上调,远离地面,在需要固定时将支座与地面接触,固定底板底部的位置,避免位移,从而到达方便固定的目的。

(3)、该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通过侧板一侧的电动推杆配合连接杆和吸盘,将液压缸固定限位,通过液压缸顶部的升降杆控制放置台的高度,通过放置箱的内部放置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通过合页铰接盖板方便打开关闭,该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图1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结构图2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中:1底板、2固定杆、3握把、4移动装置、41伸缩柱、42减震弹簧、43套管、44支撑柱、45滚轮、5固定装置、51第一螺纹套、52第二螺纹杆、53连接板、54支杆、55支座、6连接座、7限位套、8液压缸、9升降杆、10限位装置、101侧板、102安装座、103电动推杆、104连接杆、105吸盘、11放置台、12设备箱、13合页、14盖板、15固定板、16拉把。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杆2,固定杆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握把3,握把3的外侧套接有防滑套,且防滑套为海绵套,方便工作人员握持,保护工作人员的双手,底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移动装置4,移动装置4包括有伸缩柱41,且伸缩柱41的顶部与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伸缩柱41的外侧套接有减震弹簧42,伸缩柱41的底部插接有套管43,套管4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4,支撑柱4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滚轮45,通过底板1底部的移动装置4方便移动,通过伸缩柱41外侧套接的减震弹簧42方便配合套管43上下伸缩减震,分散竖直方向的力,通过支撑柱44底部的滚轮45方便移动位置,通过底板1一侧的固定杆2方便工作人员手持握把3,控制移动方向,从而达到方便便携的目的,底板1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固定装置5,固定装置5包括有第一螺纹套51,第一螺纹套51的底部与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第一螺纹套51的内部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52,第二螺纹杆5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扭块,且扭块为不锈钢金属块,不锈钢金属块避免锈蚀,使用寿命长,底板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53,第二螺纹杆52的底端连接板53的底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杆54,支杆5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座55,支座55的底部开设有防滑纹,且防滑纹的形状为人字形,通过底板1顶部的第一螺纹套51,方便安装第二螺纹杆52,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扭块调节第二螺纹杆52的高度,在移动时将支座55上调,远离地面,在需要固定时将支座55与地面接触,固定底板1底部的位置,避免位移,从而到达方便固定的目的,底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6,连接座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套7,限位套7的内部插接有液压缸8,液压缸8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9,连接座6顶部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装置10,限位装置10包括有侧板101,侧板10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座102,安装座102的一侧贯穿侧板101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03,电动推杆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04,连接杆1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吸盘105,升降杆9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放置台11,放置台11的顶部活动连接有设备箱12,设备箱12顶部的一侧通过合页13铰接有盖板14,盖板14顶部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拉把16,拉把16的外侧套接有保护套,且保护套为橡胶皮套,通过拉把16方便工作人员打开关闭盖板14,通过侧板101一侧的电动推杆103配合连接杆104和吸盘105,将液压缸8固定限位,通过液压缸8顶部的升降杆9控制放置台11的高度,通过放置箱的内部放置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通过合页13铰接盖板14方便打开关闭,该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效果好。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通过底板1底部的移动装置4方便移动,通过伸缩柱41外侧套接的减震弹簧42方便配合套管43上下伸缩减震,分散竖直方向的力,通过支撑柱44底部的滚轮45方便移动位置,通过底板1一侧的固定杆2方便工作人员手持握把3,控制移动方向,通过底板1顶部的第一螺纹套51,方便安装第二螺纹杆52,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扭块调节第二螺纹杆52的高度,在移动时将支座55上调,远离地面,在需要固定时将支座55与地面接触,固定底板1底部的位置,避免位移,从而方向携带。

综上所述,该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通过底板1底部的移动装置4方便移动,通过伸缩柱41外侧套接的减震弹簧42方便配合套管43上下伸缩减震,分散竖直方向的力,通过支撑柱44底部的滚轮45方便移动位置,通过底板1一侧的固定杆2方便工作人员手持握把3,控制移动方向,从而达到方便便携的目的,通过底板1顶部的第一螺纹套51,方便安装第二螺纹杆52,方便工作人员通过扭块调节第二螺纹杆52的高度,在移动时将支座55上调,远离地面,在需要固定时将支座55与地面接触,固定底板1底部的位置,避免位移,从而到达方便固定的目的,通过侧板101一侧的电动推杆103配合连接杆104和吸盘105,将液压缸固定限位,通过液压缸顶部的升降杆9控制放置台11的高度,通过放置箱的内部放置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通过合页13铰接盖板14方便打开关闭,该用于陶瓷应力的便携型超声应力检测分析仪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实用效果好。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