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煤皮带综合自动取样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94739发布日期:2018-11-20 18:39阅读:36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原煤皮带综合自动取样器。



背景技术:

水泥厂原材料煤需要综合布料均匀化,并且进行煤质分析,以保证水泥质量,进行煤质分析就需要进行煤质取样,目前的取样方式都是采用定时、定点的取样,所取的煤样不具备代表性和片面性,容易造成所用原煤质量和热值的拨动,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原煤皮带综合自动取样器,煤质分析数值更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原煤化验的真实性,实用性更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卸料溜子、转盘、盛料勺、减速机、电机、减速机底座、支架、落料斗;卸料溜子的下端设置于位于地面上的落料斗的上方,卸料溜子的上端设置于转盘的外侧面,且与固定于转盘外侧面的盛料勺配合设置,卸料溜子通过支架固定在输煤传送线的底座上;所述的转盘的中部套接固定在减速机的输出轴上,减速机的输入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电机固定在减速机的右侧,减速机固定在减速机底座上,减速机底座通过支架固定在输煤传送线的底座上;所述的转盘架设于输煤传送线的输煤皮带的上方;电机和减速机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盛料勺由取料筒和出料斗构成;取料筒的左侧壁固定在转盘的外侧面,且取料筒上靠近转盘圆心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出料斗,该出料斗的出料口朝向转盘的外侧面设置;所述的取料筒的前侧壁开设有取料口。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电机动力输入带动减速机工作,从而带动转盘位于输煤皮带的上方旋转,旋转的同时,位于转盘底端的盛料勺将在输煤皮带上运输的原煤进行取样,取样后的盛料勺继续旋转至转盘的顶端,此时盛料勺内的原煤落入卸料溜子中,由卸料溜子传送至落料斗中,检验人员将落料斗中的煤样化验、分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原煤皮带综合自动取样器,煤质分析数值更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原煤化验的真实性,实用性更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盛料勺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卸料溜子1、转盘2、盛料勺3、取料筒3-1、出料斗3-2、取料口3-3、减速机4、电机5、减速机底座6、支架7、底座8、输煤皮带9、落料斗1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如图1-图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包含卸料溜子1、转盘2、盛料勺3、减速机4、电机5、减速机底座6、支架7、落料斗10;卸料溜子1的下端设置于位于地面上的落料斗10的上方,卸料溜子1的上端设置于转盘2的外侧面,且与固定于转盘2外侧面的盛料勺3配合设置,卸料溜子1通过焊接固定在其前后两侧的支架7固定在输煤传送线的底座8上,支架7的底端焊接固定在底座8上;所述的转盘2的中部过盈配合固定在减速机4的输出轴上,减速机4的输入端与电机5的输出端连接,电机5螺栓连接固定在减速机4的右侧,减速机4螺栓连接固定在减速机底座6上,减速机底座6通过焊接固定在其前后侧的支架7固定在输煤传送线的底座8上,支架7的底端焊接固定在底座8上;所述的转盘2架设于输煤传送线的输煤皮带9的上方;电机5和减速机4均与外部电源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盛料勺3由取料筒3-1和出料斗3-2构成;取料筒3-1的左侧壁焊接固定在转盘2的外侧面,且取料筒3-1上靠近转盘2圆心的一端焊接有出料斗3-2,该出料斗3-2的出料口朝向转盘2的外侧面设置;所述的取料筒3-1的前侧壁开设有取料口3-3。

进一步地,所述的减速机4为XWD5减速机。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机5为GV GH电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工作原理:电机5动力输入带动减速机4工作,从而带动转盘2位于输煤皮带9的上方旋转,旋转的同时,位于转盘2底端的盛料勺3将在输煤皮带9上运输的原煤进行取样,此时,原煤由取料口3-1进入取料筒3-1中,取样后的盛料勺3继续旋转至转盘2的顶端,此时盛料勺3内的原煤由出料口3-2落入卸料溜子1中,由卸料溜子1传送至落料斗10中,检验人员将落料斗10中的煤样化验、分析。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具体实施方式有益效果为: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原煤皮带综合自动取样器,煤质分析数值更具有代表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原煤化验的真实性,实用性更强,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