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应用技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7490发布日期:2019-01-02 23:45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波应用技术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波应用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微波在食品领域中的应用技术。
背景技术
:微波是平均波长在0.1m~1m之间的电磁波,它能够产生高频电磁场,而介质材料中的分子在这样的电磁场中会随着其频率的不断变化而出现不同的趋向,分子之间的不同趋向会产生热。传统的微波技术主要用在雷达、通讯等方面,而如今,微波技术已经被开发出更多的应用方向。国内香蕉采摘后,常用乙烯利催熟。乙烯利,分子式:c2h6clo3p,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加速成熟、脱落、衰老以及促进开花的生理效应。用来催熟时,将乙烯利溶液浸果或喷果,放于催熟房中待熟。乙烯利浓度参照催熟温度、时间及用法等,通常浸果、喷果使用的浓度不宜超过1000ppm。合理使用乙烯利等植物生长调节剂是可以的,但若超量、超标使用,对人体是有害的,如同食品添加剂一样,可以使用不等于可以过量使用。香蕉的果轴(或果柄)是香蕉与植株相连接的部位,也是整个香蕉最先成长发育的部位,其组织成分中纤维含量高,水分含量少;和果柄部分相对的香蕉末梢部也是早期成长发育的,其中的水含量也较少,纤维含量较高。除去果柄和末梢外的香蕉其它部分,成长发育的时间都相对上面两者短,含水量高。同样体积或者同样重量下,香蕉的果柄或者末梢部位相对于香蕉的其它部位的吸附能力更强,能更快、更多地完成吸附。因此,当完整的香蕉接触到乙烯利溶液后,吸附能力更好的果柄和末梢部位由于更快、更多地吸附了乙烯利溶液,将获得更好的催熟效果,而吸附能力差的香蕉其它部分吸附的乙烯利溶液少,获得的催熟效果也差些。这就形成了同一颗香蕉的不同部位在催熟过程中不同步的现象。具体说就是,果柄和末梢部位相对于香蕉的其它部位具有更优先和更深的催熟效果。并且这种不同步的程度一般随着所使用的乙烯利的浓度的增大而加剧。市场上有的商家为了加快香蕉上市的速度,往往使用高浓度的催熟剂,例如使用未经稀释或者稀释不足量的乙烯利溶液处理催熟香蕉。这样虽然可以起到快速催熟的效果(有时仅仅是表面看起来成熟了,因为当催熟条件控制不当,只会使表面显得成熟,而内部依然生涩),但会造成乙烯利的大量残留,残留的超标浓度的乙烯利对人体是有害的。判断香蕉上是否残留超标的乙烯利时可以采用多种检测方法手段,例如采用色谱检测,但这些方法往往需要专业的仪器,普通消费者没有机会接触到这些专业设备,也不具备这些专业技能,无法直接有效进行判断。本发明就是要提供一种普通消费者利用家用电器就可以检测香蕉是否使用了超标乙烯利的方法。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提供一种微波应用技术,利用该技术方法可以使普通消费者在家就可以检测购买的香蕉在催熟过程中是否使用了浓度超过1000ppm的乙烯利制剂。本发明利用香蕉的不同部位在催熟过程中成熟速度不同步的现象,结合微波加热的方法,通过微波加热后的同一根香蕉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值的大小范围,判断该香蕉是否使用了过浓的乙烯利。在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内容之前,首先通过实验,以未去皮的香蕉验证果柄和末梢部位的吸附能力强于香蕉的其它部位,按照图1的示意位置,分别取同一根香蕉的果柄部位(a)、末梢部位(b)和以中间部位(c)为代表的其它部位各2.50g(取样时不剥去香蕉皮,直接采用断面切割的方式取样),将这三份样品分别完全浸没于水中,10秒后取出,直接天平(灵敏度0.001g)称重,结果见表1;同样的上述三个部位的样品2.50g,分别完全浸没于水中,10秒后取出,抖动样品10次,去除表面附着水后天平称重,结果见表1;采用同样的方法取香蕉果柄、末梢和中间部位各2.50g,将三份样品完全浸没于水中,60秒后,直接或者抖去表面附着水后称重,结果见表1。从表1中的实验数据可以看出,所有实验中,香蕉不同部位的吸水能力都为:果柄部分>末梢部分>其它部分。表1香蕉不同部位的吸附增重实验数据本发明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取一根未剥皮的完整的香蕉放入微波炉中,设置微波炉功率和处理时间后,启动微波处理,处理完成后,取出香蕉,用红外测温仪测定香蕉三个部位的温度(这3个部位分别是果柄部位a,末梢部位b,中段部位c,具体位置如图1所示),分别记作ta,tb和tc,如果ta-tc≥35℃或者tb-tc≥25℃,则说明该香蕉经历了浓度超过1000ppm的乙烯利的处理,反之则说明该香蕉没有经过乙烯利处理或者使用的乙烯利浓度没有超过1000ppm。由于微波炉和红外测温仪对于普通家庭来说都是常见或易得的电子电器设备,所以本发明可以帮助普通消费者快速简洁地判断出香蕉是否使用了超标浓度的乙烯利的处理。同时,该技术方法也可以为工商、卫生检验检疫等管理部门提供便捷的判断依据,从而实现便捷有效的市场监督管理。本发明的一种微波应用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判断香蕉是否经过了过浓的乙烯利的处理,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可以有效发挥作用。附图说明图1果蔬及测温部位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以下实施例仅仅是众多实验数据中的几组,仅用于详细解释本发明,并不以任何方式限定本发明。实施例1用5g市售的40%浓度水剂的乙烯利(上海华谊集团华原化工有限公司),不经稀释,直接喷涂于外表青绿,果肉硬实的生香蕉表面。将喷涂乙烯利溶液后的香蕉放入14℃的恒温的催熟箱中,24小时后取出,室温10℃下放入微波炉(三洋em-l520p),设定功率700瓦,处理时间10秒,启动微波炉。处理结束后,立即取出香蕉,用红外测温仪(flukemt4max型点温枪)测定a、b、c三处的温度(ta,tb和tc),结果见表2,由于ta-tc=46℃,符合ta-tc≥35℃或者tb-tc≥25℃的判断条件,可以认定该香蕉使用了浓度超过1000ppm的乙烯利进行催熟。实施例2市售的40%浓度水剂的乙烯利,用水稀释到10倍的原体积,形成4%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将此溶液5g喷涂于外表青绿,果肉硬实的生香蕉表面。将喷涂乙烯利溶液后的香蕉放入14℃的恒温的催熟箱中,48小时后取出,室温11℃下放入微波炉,设定功率700瓦,处理时间10秒,启动微波炉。处理结束后,立即取出香蕉,用红外测温仪测定a、b、c三处的温度,结果见表2,由于ta-tc=41℃,tb-tc=27℃,符合ta-tc≥35℃或者tb-tc≥25℃的判断条件,可以认定该香蕉使用了浓度超过1000ppm的乙烯利进行催熟。实施例3市售的40%浓度水剂的乙烯利,用水稀释到1000倍的原体积,形成400ppm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将此溶液5g喷涂于外表青绿,果肉硬实的生香蕉表面。将喷涂乙烯利溶液后的香蕉放入14℃的恒温的催熟箱中,120小时后取出,室温13℃下放入微波炉,设定功率700瓦,处理时间10秒,启动微波炉。处理结束后,立即取出香蕉,用红外测温仪测定a、b、c三处的温度,结果见表2,由于ta-tc=31℃,tb-tc=18℃,不符合ta-tc≥35℃或者tb-tc≥25℃的判断条件,认定未使用浓度超过1000ppm的乙烯利进行催熟。实施例4将外表青绿,果肉硬实的生香蕉,室温10℃下放入微波炉,设定功率700瓦,处理时间10秒,启动微波炉。处理结束后,立即取出香蕉,用红外测温仪测定a、b、c三处的温度,结果见表2,由于ta-tc=25℃,tb-tc=21℃,不符合ta-tc≥35℃或者tb-tc≥25℃的判断条件,认定未使用浓度超过1000ppm的乙烯利进行催熟。实施例5市售的40%浓度水剂的乙烯利,用水稀释到500倍的原体积,形成800ppm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将此溶液5g喷涂于外表青绿,果肉硬实的生香蕉表面。将喷涂乙烯利溶液后的香蕉放入14℃的恒温的催熟箱中,96小时后取出,室温13℃下放入微波炉,设定功率700瓦,处理时间10秒,启动微波炉。处理结束后,立即取出香蕉,用红外测温仪测定a、b、c三处的温度,结果见表2,由于ta-tc=30℃,tb-tc=24℃,不符合ta-tc≥35℃或者tb-tc≥25℃的判断条件,认定未使用浓度超过1000ppm的乙烯利进行催熟。实施例6市售的40%浓度水剂的乙烯利,用水稀释到333倍的原体积,形成1200ppm浓度的乙烯利溶液,将此溶液5g喷涂于外表青绿,果肉硬实的生香蕉表面。将喷涂乙烯利溶液后的香蕉放入14℃的恒温的催熟箱中,72小时后取出,室温12℃下放入微波炉,设定功率700瓦,处理时间10秒,启动微波炉。处理结束后,立即取出香蕉,用红外测温仪测定a、b、c三处的温度,结果见表2,由于tb-tc=26℃,符合ta-tc≥35℃或者tb-tc≥25℃的判断条件,可以认定该香蕉使用了浓度超过1000ppm的乙烯利进行催熟。表2实施例中相关设定和测定数据乙烯利浓度香蕉原始状态催熟处理条件ta/℃tb/℃tc/℃ta-tc/℃tb-tc/℃实施例140%生喷洒乙烯利后放入恒温箱中24小时6340174623实施例24%生喷洒乙烯利后放入恒温箱中48小时5541144127实施例3400ppm生喷洒乙烯利后放入恒温箱中120小时5037193118实施例40生未经催熟处理3834132521实施例5800ppm生喷洒乙烯利后放入恒温箱中96小时4842183024实施例61200ppm生喷洒乙烯利后放入恒温箱中72小时4741153226通过上述实施例中的验证实验,可以看出本发明提供的这种微波应用技术,可以十分简单有效地判断出香蕉是否被超过1000ppm浓度的乙烯利催熟。当前第1页1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