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天线阵面测试平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26737发布日期:2018-11-02 23:50阅读:1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机械领域,特别是一种天线阵面测试平台。

背景技术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需求的日益提高,雷达天线的自动精确对接要求也越来越高,这要求能够快速实现固定天线阵面与移动天线阵面空间相对位姿的精确测量、移动天线空间位姿精确调整、天线阵面自动对接锁紧与脱离。

在雷达天线在出厂的时候需要对雷达的各方面性能进行测试,就需要雷达天线测试装置,现有的测试装置较少,而且一般是现存在实验室中对雷达天线进行测试,本发明公开一种雷达天线测试装置,本装置能便捷的进行移动,且能够高精度的对测试角度和测试方位进行调节。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天线阵面测试平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天线阵面测试平台,包括上平台、上框架、下平台、下框架和测试面;所述上平台设置在上框架上,上平台与上框架固定连接,所述下平台设置在下框架上,下平台与下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测试面固定设置在上平台与上框架构成的整体上,所述上框架与下平台齿轮连接,上框架可相对于下平台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上平台包括上平台面、上平台护栏;所述上平台面为长方形,在长方形上平台面的两长边上均设置有承接平台,所述承接平台为“l”形,“l”形承接平台的侧边与平台面底部和上平台护栏螺栓连接,“l”形承接平台的底边上固定连接有侧平面,所述侧平面与上平台面在同一平面内;所述上平台护栏设置在上平台面上,上平台护栏包括左侧护栏、右侧护栏、后侧护栏;所述左侧护栏包括两根竖直的立柱和横杆,所述立柱底部与上平台面固定连接,顶部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两竖直立柱的距离与侧平面的长度相同,所述承接平台的侧边与立柱螺栓连接,左侧护栏靠近后侧护栏处设置有上平台入口;所述右侧护栏与左侧护栏相似,其对应的上平台入口处设置为两根横杆,横杆与右侧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后侧护栏包括3根立柱和两根横杆,所述立柱均匀设置在上平台面长边上,后侧立柱底部与上平台面固定连接,所述2根横杆固定设置在后侧立柱的顶部和中部位置。

优选的,所述上框架包括爬行梯、上框底面、上框框架;所述爬行梯设置在平台入口的下侧,爬行梯上端与上平台面固定连接,爬行梯下端与上框底面固定连接;所述上框框架包括多根上框支架,所述上框支架焊接为稳定的长方体的框架结构,所述上框框架所形成的长方体框架面积较大的第一平面与上平台面固定连接,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大面积第二平面与上框底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框底面包括第一转动面和固定板,所述固定板设置于后侧护栏的下方对应位置,所述第一转动面设置于固定板之后,所述第一转动面和固定板均与第二平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面与固定板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固定板为长方形结构,第一转动面为长方形结构,固定板的中轴线与第一转动面的中轴线共线;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滚动承接面和定位板,所述滚动承接面为圆弧形,所述滚动承接面的中轴线设置在固定板的中轴线处,滚动承接面与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滚动承接面的一侧,定位板包括定位底座和刻度板,所述定位底座与刻度板垂直设置,定位底座与固定板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面的中心设置有圆形的接触面,所述圆形接触面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齿轮。滚动承接面在外力的输入下能对转动面进行转动。

优选的,所述下平台包括下平台面和下平台护栏,所述下平台面为长方形,长方形的中心设置有与第一转动面相匹配的转动平台,所述转动平台包括第二转动面和短支撑柱,所述第二转动面固定设置在短支撑柱上,所述短支撑柱下端与下平台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面为长方形,所述第二转动面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第一转动面上的齿轮相匹配设置;所述转动平面的后侧位置设置有指针板和滚动器,所述指针板和滚动器与下平台面固定连接,所述指针板与上框底面上的刻度板匹配设置。

优选的,所述滚动器与上框底面上的滚动承接面匹配设置,滚动器包括滚动底盘、滚动本体和计数器,所述滚动底盘与下平台面固定连接,所述滚动本体设置在滚动底盘上,滚动底盘与滚动本体螺栓连接,所述滚动本体包括滚动圆柱、手动转盘、滚动转换器;滚动圆柱设置在滚动转换器上部,手动转盘设置于滚动转换器右侧,所述滚动圆柱的圆柱面与滚动承接面贴合。

优选的,所述计数器设置在滚动本体的左侧,计数器与滚动底盘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下框架包括升降调节杆、滚动轮、下框体和第二爬行架;所述下框体包括多根下支撑杆,下支撑杆横竖固定连接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所述升降调节杆分别设置于长方体4条短棱边上,所述升降调节杆的一端穿过下平台面,在穿过的下平台面的端面上设置有转动调节器,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底脚,所述滚动轮设置在支撑底脚边上。

优选的,所述测试面设置在上平台具有侧平面的一侧,测试面与上平台面垂直设置,测试面与上平台面、上平台护栏、上框框架和上框地面固定连接,测试面包括连接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杆相互焊接为盾形的框架结构,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盾形结构的顶部位置和中部位置,通过连接板与天线阵面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滚动轮设置可以很方便的对测试平台进行移动,同时发明的支撑底脚设置可以使本测试装置更加平稳的对天线进行测试,通过调节四个支撑底脚的伸缩量,可以使本测试平台在不平整的底面上进行测试,增加了本测试平台的通用性。

2.本发明的转动器设置可以精准的天线阵面进行转动,本测试平台的最小调整精度为0.01°,使天线测试的数据更加的精准。

3.本发明整体为框架结构,节省了材料,减轻了整体质量,且稳定性更加的优良,对于天线的数据采集更加的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天线阵面测试平台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上平台和上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下平台和下框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下平台的俯视图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转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上平台;2、上框架;3、下平台;4、下框架;5、测试面;11、上平台面;12、上平台护栏;111、承接平台;112、侧平面;121、左侧护栏;122、右侧护栏;123、后侧护栏;124、上平台入口;21、爬行梯;22、上框底面;23、上框框架;221、第一转动面;222、固定板;2221、滚动承接面;2222、定位板;31、下平台面;32、下平台护栏;33、滚动器;311、转动平台;3111、第二转动面;3112、指针板;331、滚动底盘;332、滚动本体;333、计数器;3321、滚动圆柱;3322、手动转盘;3323、动转换器;41、升降调节杆;42、滚动轮;43、下框体;44、第二爬行架;411、转动调节器;412、支撑底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的一种天线阵面测试平台,包括上平台1、上框架2、下平台3、下框架4和测试面5;所述上平台1设置在上框架2上,上平台1与上框架2固定连接,所述下平台3设置在下框架4上,下平台3与下框架4固定连接,所述测试面5固定设置在上平台1与上框架2构成的整体上,所述上框架2与下平台3齿轮连接,上框架2可相对于下平台3进行转动。

所述上平台1包括上平台面11、上平台护栏12;所述上平台面11为长方形,在长方形上平台面11的两长边上均设置有承接平台111,所述承接平台111为“l”形,“l”形承接平台111的侧边与上平台面11底部和上平台护栏12螺栓连接,“l”形承接平台111的底边上固定连接有侧平面112,所述侧平面112与上平台面11在同一平面内;所述上平台护栏12设置在上平台面11上,上平台护栏12包括左侧护栏121、右侧护栏122、后侧护栏123;所述左侧护栏121包括两根竖直的立柱和横杆,所述立柱底部与上平台面固定连接,顶部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两竖直立柱的距离与侧平面的长度相同,所述承接平台111的侧边与立柱螺栓连接,左侧护栏121靠近后侧护栏123处设置有上平台入口124;所述右侧护栏122与左侧护栏121相似,其对应的上平台入口124处设置为两根横杆,横杆与右侧立柱固定连接,所述后侧护栏123包括3根立柱和两根横杆,所述立柱均匀设置在上平台面长边上,后侧立柱底部与上平台面11固定连接,所述2根横杆固定设置在后侧立柱的顶部和中部位置。测试人员可以通过平台入口124进入上平台面11,上平台护栏12保护了测试人员的安全。侧平面112可以在对安装测试天线时提供安装作业平台。

所述上框架2包括爬行梯21、上框底面22、上框框架23;所述爬行梯21设置在平台入口124的下侧,爬行梯21上端与上平台面11固定连接,爬行梯21下端与上框底面22固定连接,测试人员通过爬行梯21进入上平台面;所述上框框架23包括多根上框支架,所述上框支架焊接为稳定的长方体的框架结构,所述上框框架23所形成的长方体框架面积较大的第一平面与上平台面11固定连接,与之相对的另一个大面积第二平面与上框底面22固定连接;所述上框底面22包括第一转动面221和固定板222,所述固定板222设置于后侧护栏123的下方对应位置,所述第一转动面221设置于固定板222之后,所述第一转动面221和固定板222均与第二平面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面221与固定板222在同一平面内,所述固定板222为长方形结构,第一转动面221为长方形结构,固定板222的中轴线与第一转动面221的中轴线共线;所述固定板222上设置有滚动承接面2221和定位板2222,所述滚动承接2221面为圆弧形,所述滚动承接面2221的中轴线设置在固定板222的中轴线处,滚动承接面2221与固定板222螺栓连接,具体为滚动承接面2221通过5个螺钉与固定板222连接,滚动承接面2221的中轴线处设置有1个螺钉,滚动承接面2221中轴线的两边各通过2根螺钉与固定板222连接,所述定位板2222设置于滚动承接面2221的一侧,定位板2222包括定位底座和刻度板,所述定位底座与刻度板垂直设置,定位底座与固定板222螺栓连接;所述第一转动面221的中心设置有圆形的接触面,所述圆形接触面的圆周上均匀设置有齿轮。滚动承接面在外力的输入下能对转动面进行转动。

所述下平台3包括下平台面31和下平台护栏32,所述下平台面31为长方形,长方形的中心设置有与第一转动面221相匹配的转动平台311,所述转动平台311包括第二转动面3111和短支撑柱,所述第二转动面3111固定设置在短支撑柱上,所述短支撑柱下端与下平台面31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面3111为长方形,所述短支撑柱为8个,其中4个设置在第二转动面3111的四个角上,另外四个设置在第二转动面3111四边的中心位置,转动平台311要承受上框架2和上平台1的重量,所以需要对短支撑柱进行强化处理,所述设置在四个角上的短支撑柱均连接有四根斜向设置的强化柱,强化柱一端与下平台面31固定连接,一端与短支撑柱固定连接,强化柱分散了短支撑柱的承受力。使转动平台更加稳定;所述第二转动面3111上设置有齿条,所述齿条与第一转动面221上的齿轮相匹配设置,齿轮与齿条保证上平台回转时能灵活运动、无卡滞、无异常噪音,并在齿轮与齿条出涂7011低温极压脂;所述转动平台311的后侧位置设置有指针板3112和滚动器33,所述指针板3112和滚动器33与下平台面31固定连接,所述指针板3112与上框底面22上的刻度板匹配设置,所述刻度盘的精度为0.01°,通过指针板3112和刻度板配合能精确显示所上平台所转动的角度,所述滚动器33与上框底面22上的滚动承接面2221匹配设置,滚动器33包括滚动底盘331、滚动本体332和计数器333,所述滚动底盘331与下平台面31固定连接,所述滚动本体332设置在滚动底盘331上,滚动底盘331与滚动本体332螺栓连接,所述滚动本体332包括滚动圆柱3321、手动转盘3322、滚动转换器3323;滚动圆柱3321设置在滚动转换器3323上部,手动转盘3322设置于滚动转换器3323右侧,所述滚动圆柱3321的圆柱面与滚动承接面2221贴合,手动转盘3322竖直方向上转动,手动转盘3322通过滚动转换器3323内部啮合将滚动圆柱3321水平方向上进行转动,从而精准带动上平台面11进行转动;所述计数器333设置在滚动本体332的左侧,计数器333与滚动底盘331固定连接,所述计数器333用于记录转动的角度。所述下平台护栏32包括左护栏和右护栏,所述左护栏与右护栏对称设置,左护栏与右护栏均与下平台面固定连接,所述左护栏为“l”形,所述左护栏连接于下平台面31的短边和部分的长边;所述下平台面31的一侧设置有拖拉面,通过拖拉面对装置进行移动。

所述下框架4包括升降调节杆41、滚动轮42、下框体43和第二爬行架44;所述下架体43包括多根下支撑杆,下支撑杆横竖固定连接为长方体的框架结构,所述升降调节杆41分别设置于长方体4条短棱边上,所述升降调节杆41的一端穿过下平台面31,在穿过的下平台面31的端面上设置有转动调节器411,另一端设置有支撑底脚412,通过调节4个转动调节器411则可调节整个装置的高度和水平度,所述滚动轮42设置在支撑底脚412边上,滚动轮42设置为4个,滚动轮42上设置有尼龙层,通过推动滚动轮42,这可移动整个装置,所述下爬行梯44设置在在靠近滚动器33的框架边上。当在进行阵面测试时,调整支撑底脚412,使滚动轮42均脱离地面后,才能进行测试作业。

所述测试面5设置在上平台具有侧平面112的一侧,测试面5与上平台面11垂直设置,测试面5与上平台面11、上平台护栏12、上框框架23和上框底面22固定连接,测试面5包括连接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杆相互焊接为盾形的框架结构,所述连接板设置在盾形结构的顶部位置和中部位置,通过连接板与天线阵面连接。

测试方式:将整个平台吊装组合好后,通过机械拉动拖拉面,使测试平台在滚动轮42的带动下进行移动,当移动到指定位置后,调节支撑底脚412,使4个滚动轮均偏离地面,并调节水平度使测试平台整体水平,再调节滚动器33,将阵面调节到合适的角度,就可以对阵面进行测试作业。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