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激光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97851发布日期:2018-12-08 06:19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激光校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校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激光校准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生产中,一般带有激光指示的电子成像产品需要将激光光斑与电子产品屏幕上的十字光标重合,但由于组装和加工误差,往往激光装配后无法与十字光标重合,因此需要有激光调节结构在装配后进行微调。

为实现激光与十字光标重合的目的,目前市面上常用的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为在激光的装配面增加止螺,在组装后通过调整止螺锁付使激光在装配角度上进行微调,然而止螺调节的操作较为复杂,为保证调节角度和稳定性,一般需要两个止螺同时锁付,且调节精度相对较低,校准耗费的工时较长。

第二种方式激光组装后不进行结构调整,而是通过软件移动屏幕上的十字光标,使十字光标与激光位置重合。

但是,通过软件移动十字光标使其与激光重合的方法对于激光装配位置要求高,且调整后会导致十字光标一般不在屏幕中心位置。

综上所述,如何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校准快速的激光校准装置,是目前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校准快速的激光校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校准装置,包括:筒体,所述筒体上套装有可转动的调节环,所述调节环包括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所述第一调节环和所述第二调节环之间设置有间隔,所述调节环的外环与所述筒体同心设置,所述调节环的内环相对其外环圆心偏心设置,所述第一调节环和所述第二调节环的内环偏心程度相同;

所述调节环的内环与内置于所述筒体的圆柱状的激光部件的外周相接触,所述激光部件随所述调节环的转动而转动。

优选的,所述筒体为分体式筒体,分成三段,所述第一调节环和所述第二调节环的两侧外缘设置有插件,所述筒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与所述插件对应的接件,所述第一调节环和所述第二调节环设置在各段筒体之间,通过所述插件和所述接件的配合实现所述调节环与所述筒体的连接。

优选的,所述内环的横截面为半圆形,所述内环为弹性部件,所述内环的直径小于所述激光部件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内环的硬度为60~70度。

优选的,所述内环为硅胶部件。

优选的,所述筒体外壁设置有用于夹紧所述调节环的固定部件。

优选的,所述筒体还套装有可转动的第三调节环,第三调节环的外环与所述筒体同心设置,且第三调节环内环的偏心程度与所述第一调节环和所述第二调节环内环的偏心程度相同。

优选的,所述调节环的外缘设置有手控凸缘部件。

本发明提供的激光校准装置的筒体套装有可转动的调节环,调节环的内环匹配有随调节环转动的圆柱状的激光部件,且调节环的内环相对其外环圆心偏心设置,转动偏心设置的调节环时,能够带动激光部件进行环形转动,因存在前后两个调节环(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所以在调节环转动时可以将激光部件调整到合适的角度,达到校准激光的目的,此时并不需要复杂的操作,只需转动调节环,即可快速方便实现激光部件的校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激光校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激光校准装置的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激光校准装置的调节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激光校准装置的剖视图。

其中:1-筒体、2-调节环、3-激光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校准快速的激光校准装置。

请参考图1、图2、图3、图4,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激光校准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激光校准装置的爆炸图;图3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激光校准装置的调节环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所提供的激光校准装置的剖视图。

本发明所提供的激光校准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1上套装有可转动的调节环2,调节环2包括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之间设置有间隔,调节环2的外环与筒体1同心设置,调节环2的内环相对其外环圆心偏心设置,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的内环偏心程度相同。

调节环2的内环与内置于筒体1的圆柱状的激光部件3的外周相接触,激光部件3随调节环2的转动而转动。

需要说明的是,筒体1的前端设置有开孔,激光部件3的发射头能够从开孔处伸出,向屏幕发射激光,开孔可以是圆形,也可以是方形,只要是能够使激光部件3的发射头从开孔处伸出的形状都能应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

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的形状结构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不同,只要两者的内环具有相同的偏心程度即可,此处的第一与第二仅仅表达两者设置在不同的位置。

调节环2的外环与筒体1同心设置,即调节环2外环的圆心位于筒体1的中心轴线上,并且,调节环2的内环相对其外环圆心偏心设置,其目的在于,当调节环2转动时,激光部件3也能够随调节环2进行转动,调整激光光斑的位置,由于设置有两个调节环2(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且两者之间具有间隔,使激光部件3的转动的范围为一个圆形及其内部所有点的合集。

其中,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的内环具有相同的偏心程度,此时,能够将激光部件3的中轴线调整至与筒体1的中轴线平行的位置,当然,也可以使第一调节环的内环的偏心程度大于第二调节环内环的偏心程度,只是,所能实现的激光部件3的可调整范围并不包括激光部件3的中轴线与筒体1的中轴线平行的状态,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筒体1为分体式筒体,分成三段,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的两侧外缘设置有插件,筒体1的壁体上设置有与插件对应的接件,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设置在各段筒体之间,通过插件和接件的配合实现连接。

其中,筒体1一般均分为三段筒体,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之间的筒体不能太长,否则会使激光部件3的可调整范围很小,不能实现激光光斑的校准。

在筒体1的壁体上设置的接件可以是卡槽,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的两侧外缘设置的插件是和卡槽相匹配的插头,两侧插头分别插入两段筒体的卡槽后,实现了各段筒体之间的连接,即两段筒体之间通过调节环2来连接,且在插入卡槽后,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可以转动。当然也可以是其他连接方式,例如轴承,只要能够实现调节环2可转动的连接在各段筒体之间的连接方式均可应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

并且,筒体1设置为分体式结构,能够更加方便、快捷的对调节环2或者激光部件3进行更换或维护。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为了更好地实现激光部件3的转动,内环的横截面为半圆形,且内环为弹性部件,内环的直径小于激光部件3的直径。

需要说明的是,内环的横截面为半圆形,即调节环2与激光部件3接触的部分是半圆面,不会是平面接触,所以在激光部件3倾斜时,接触面也是一个个点所构成的圆环,可以起到固定的作用。必要时,内环的横截面也可以是其他形状,例如三角形,只要能够对激光部件3起到固定作用的形状都可以应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

其中,内环为弹性部件,具有一定的过盈量,内环的直径小于激光部件3的直径,通过弹性部件的过盈量来实现激光部件3的固定,但过盈量不能太大,过大会影响转动。

一般内环的硬度为60~70度,在这个硬度范围内,内环所具有的过盈量能够很好的固定激光部件3,并且不影响激光部件3的转动。

从生产成本和实用角度来说,内环一般为硅胶部件,当然也可以其他弹性部件,例如橡胶。

在将激光部件3校准至理想位置后,为了固定调节环2,避免激光部件3再次转动,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筒体1外壁设置有用于夹紧调节环2的固定部件。

固定部件可以是螺母,也可以是定位销,必要时,还可以采用粘结剂固定调节环2,只要是在激光部件3校准至理想位置后,能够防止调节环2转动的的部件均可应用于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中。

为了进一步提高激光部件3校准的准确度,筒体1还套装有可转动的第三调节环,第三调节环的外环与筒体1同心设置,且第三调节环内环的偏心程度与第一调节环和第二调节环内环的偏心程度相同。

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增设了第三调节环,相对两个调节环2的情况,转动调节环时,激光部件3的转动幅度会减小,因而,校准的准确度会有所提高。

为了方便用户使用调节环2进行转动,调节环2的外缘设置有手控凸缘部件。其中,在使用使手控凸缘部件具有较大的摩擦力,方便用户准确、快速的调整调节环2。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激光校准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