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及其检测系统、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18455发布日期:2019-01-05 09:47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一种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及其检测系统、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元件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及其检测系统、方法。



背景技术:

集成电路(integratedcircuit)是一种微型电子器件或部件。采用一定的工艺,把一个电路中所需的晶体管、电阻、电容和电感等元件及布线互连一起,制作在一小块或几小块半导体晶片或介质基片上,然后封装在一个管壳内,成为具有所需电路功能的微型结构;其中所有元件在结构上已组成一个整体,使电子元件向着微小型化、低功耗、智能化和高可靠性方面迈进了一大步。它在电路中用字母“ic”表示。集成电路发明者为杰克·基尔比(基于锗(ge)的集成电路)和罗伯特·诺伊思(基于硅(si)的集成电路)。当今半导体工业大多数应用的是基于硅的集成电路。

集成电路板是载装集成电路的一个载体。但往往说集成电路板时也把集成电路带上。由于产品的结构以及集成电路的设计限制,一般会出现需要多层集成电路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集成电路板a1和a2组成了双层集成电路板,而一般多层集成电路板都会通过承接件b进行承接,以保证整个集成电路板结构承重性能,而本申请人设计了一款如图2所示的承接式电元件,承接式电元件一般由支撑壳体20、电元件本体10以及设置在电元件本体10两端的第一接触结构11以及第二接触结构12组成,为了保证承接件的接触效果,固定不能采用焊接的形式,位于下方的第一接触结构11采用螺纹连接才能保证固定效果,而图3所示,由于对整个电元件结构进行了改变,可以同时起到支撑和电元件的作用,而当需要对这种承接式电元件进行参数检测时,就较为繁琐,所以需要一种方便检测的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以及对应的检测系统。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目的是提供一种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第二目的是提供一种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的检测系统。

本发明第三目的是提供一种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的检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提供一种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包括安装件以及承接式电元件,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壳体以及安装连接结构,所述安装连接结构和所述安装壳体电连接,所述承接式电元件包括支撑壳体、电元件本体、第一接触结构以及第二接触结构,所述安装连接结构用于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第一接触结构螺纹连接,以使第一接触结构和所述安装壳体电连接。

为了解决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提供一种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的检测系统,用于对上述的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进行检测,包括组装装置、分离装置、基座以及检测装置;

所述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进料履带机构,所述进料履带机构包括进料驱动电机以及进料履带,所述进料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进料履带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进料履带上设置有安装件置料台以及电元件置料台,所述安装件置料台上设置有若干安装件置料槽,所述安装件置料槽用于放置安装件,所述电元件置料台上设置有若干电元件置料槽,每一电元件置料槽用于放置承接式电元件,所述安装件置料槽和所述电元件置料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控制器配置有进料信号,当所述控制器输出进料信号时,所述进料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进料履带运动;

所述组装装置包括组装推进机构、组装定位机构、组装转动机构,所述组装推进机构包括一第一推进驱动件以及第一推进杆,所述第一推进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推进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组装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驱动件以及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一定位杆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组装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夹持件以及第一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夹持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转动夹块,所述第一转动夹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接触结构的第一夹持空间;所述控制器配置有进料信号、组装推进信号、组装定位信号、组装转动信号,当所述控制器输出组装推进信号时,所述第一推进驱动件带动第一推进杆向所述安装件施加推动力以使所述安装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第二接触结构进入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当所述控制器输出组装定位信号时,所述第一定位驱动件带动第一定位杆以向所述安装件上施加压紧力以限制所述安装件周向转动,当所述控制器输出组装转动信号时,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通过转动第一夹持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转动以完成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螺纹连接;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设置有检测接口,所述检测接口包括第一检测触点和第二检测触点,所述检测接口设置于所述组装装置和分离装置上,当所述组装装置和分离装置固定所述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时,所述第一检测触点和所述安装件壳体接触,所述第二检测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结构接触,所述控制器配置有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当所述组装装置接收第一检测信号时,所述检测电路检测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电参数;当所述分离装置接收第二信号时,所述检测电路检测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电参数;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推进机构、分离定位机构、分离转动机构以及分离挤出机构,所述分离推进机构包括一第二推进驱动件以及第二推进杆,所述第二推进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推进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分离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定位驱动件以及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二定位杆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分离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夹持件以及第二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动夹持件转动,所述第二转动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转动夹块,所述第二转动夹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接触结构的第二夹持空间,所述分离挤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履带机构上的分离隔板,所述分离隔板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置料台和所述电元件置料台之间,所述分离隔板用于分离所述承接式电元件和所述安装件;所述控制器配置有分离推进信号、分离定位信号、分离转动信号以及分离挤出信号,当所述控制器输出分离推进信号时,所述第二推进驱动件带动第二推进杆向所述安装件施加推动力以使所述安装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第二接触结构进入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当所述控制器输出分离定位信号时,所述第二定位驱动件带动第二定位杆以向所述安装件上施加压紧力以限制所述安装件周向转动,当所述控制器输出分离转动信号时,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通过第二转动夹持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转动以使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之间的螺纹连接脱离,当所述控制器输出分离挤出信号时,控制所述分离隔板动作以使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分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压紧定位块,所述第一压紧定位块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安装壳体表面贴合的第一压紧槽,所述压第一紧槽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安装件沿其周向转动的第一竖向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压紧定位块,所述第二压紧定位块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安装壳体表面贴合的第二压紧槽,所述压第二紧槽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安装件沿其周向转动的第二竖向防滑纹。

进一步地,所述进料履带上还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包括若干支撑槽,所述安装件上设置有环形绝缘凸起,所述支撑槽用于容纳所述环形绝缘凸起。

进一步地,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安装件和承接式电元件的位置。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提供一种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的检测方法,提供包括组装装置、分离装置、基座以及检测装置;

所述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进料履带机构,所述进料履带机构包括进料驱动电机以及进料履带,所述进料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进料履带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进料履带上设置有安装件置料台以及电元件置料台,所述安装件置料台上设置有若干安装件置料槽,所述安装件置料槽用于放置安装件,所述电元件置料台上设置有若干电元件置料槽,每一电元件置料槽用于放置承接式电元件,所述安装件置料槽和所述电元件置料槽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组装装置包括组装推进机构、组装定位机构、组装转动机构,所述组装推进机构包括一第一推进驱动件以及第一推进杆,所述第一推进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推进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组装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驱动件以及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一定位杆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组装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夹持件以及第一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夹持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转动夹块,所述第一转动夹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接触结构的第一夹持空间;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设置有检测接口,所述检测接口包括第一检测触点和第二检测触点,所述检测接口设置于所述组装装置和分离装置上,当所述组装装置和分离装置固定所述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时,所述第一检测触点和所述安装件壳体接触,所述第二检测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结构接触;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推进机构、分离定位机构、分离转动机构以及分离挤出机构,所述分离推进机构包括一第二推进驱动件以及第二推进杆,所述第二推进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推进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分离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定位驱动件以及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二定位杆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分离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夹持件以及第二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动夹持件转动,所述第二转动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转动夹块,所述第二转动夹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接触结构的第二夹持空间,所述分离挤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履带机构上的分离隔板,所述分离隔板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置料台和所述电元件置料台之间,所述分离隔板用于分离所述承接式电元件和所述安装件;

具体包括依次执行组装策略,检测策略以及分离策略,

所述组装策略包括进料步骤,通过进料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进料履带运动以使所述安装件以及承接式电元件进入预设位置;推进步骤,通过第一推进驱动件带动第一推进杆向所述安装件施加推动力以使所述安装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第二接触结构进入所述夹持空间;定位步骤,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驱动件带动第一定位杆以向所述安装件上施加压紧力以限制所述安装件周向转动;组装步骤,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通过第一转动夹持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转动以完成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螺纹连接;

所述检测策略包括检测步骤,通过检测电路检测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电参数;

所述分离策略包括分离步骤,进料步骤,通过进料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进料履带运动以使所述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进入预设位置;推进步骤,通过第二推进驱动件带动第二推进杆向所述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施加推动力以使所述安装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第二接触结构进入所述夹持空间;定位步骤,通过所述第二定位驱动件带动第二定位杆以向所述安装件上施加压紧力以限制所述安装件周向转动;分离步骤,通过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通过第二转动夹持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转动以使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之间的螺纹连接脱离;挤出步骤,控制所述分离隔板动作以使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分离。

本发明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可以实现对承接式电元件的组装,使承接式电元件和安装件组成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这个组件由于两端都是凸出式结构,方便检测,而组装过程通过系统自动,无需人为干预,而自动组装完成后可以直接进行检测,检测完成后,可以自动对组件进行分离,这样一来,较为简单便利,提高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传统多层电路板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的承接式电元件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的具有承接式电元件结构的多层电路板示意图;

图4:本发明的具有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的电路原理图;

图6: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7:本发明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8:本发明的组装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9:本发明图6中a部放大图;

图10:本发明的分离装置原理示意图;

图11:本发明图7中b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10、电元件本体;11、第一接触结构;12、第二接触结构;20、支撑壳体;30、安装壳体;31、安装连接结构;32、环形支撑凸起;100、基座;110、进料履带机构;120、进料驱动电机;130、进料履带;140、安装件置料台;141、安装件置料槽;150、电元件置料台;151、电元件置料槽;160、支撑台;161、支撑槽;200、组装装置;210、组装推进机构;211、第一推进驱动件;212、第一推进杆;220、组装定位机构;221、第一定位驱动件;222、第一定位杆;230、组装转动机构;231、第一转动夹持件;232、第一转动驱动件;300、分离装置;310、分离推进机构;311、第二推进驱动件;312、第二推进杆;320、分离定位机构;321、第二定位驱动件;322、第二定位杆;330、分离转动机构;331、第二转动夹持件;332、第二转动驱动件;340、分离挤出机构;341、分离隔板;400、检测电路;410、检测接口;411、第一检测触点;412、第二检测触点;500、控制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

首先对一种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进行详述,参照图4所示,包括安装件以及承接式电元件,所述安装件包括安装壳体以及安装连接结构,所述安装连接结构和所述安装壳体电连接,所述承接式电元件包括支撑壳体、电元件本体、第一接触结构以及第二接触结构,所述安装连接结构用于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第一接触结构螺纹连接,以使第一接触结构和所述安装壳体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承接式电元件具有的第一接触结构和安装连接结构螺纹连接后,第二接触结构和整个安装壳体之间就构成了如图5的电路图,通过检测电路就可以进行检测,而电元件本体可以是电感、电容、电阻或是其他电元件,在此不做赘述,而检测电路可以检测电流、电压等参数,判断该电元件是否正常,而需要说明的是,检测电路与现有的检测电路相同,再此不做赘述。

其次为了实现对整个承接式电元件的自动检测,所以提供一种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的检测系统,用于上述的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进行检测,包括组装装置、分离装置、基座以及检测装置;首先承接式电元件正常状态未组装成组件的,所以在检测时,就需要对其进行组装,然后再进行检测、最后再进行分离。

参照图6和图7所示,所述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进料履带机构,所述进料履带机构包括进料驱动电机以及进料履带,所述进料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进料履带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进料履带上设置有安装件置料台以及电元件置料台,所述安装件置料台上设置有若干安装件置料槽,所述安装件置料槽用于放置安装件,所述电元件置料台上设置有若干电元件置料槽,每一电元件置料槽用于放置承接式电元件,所述安装件置料槽和所述电元件置料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控制器配置有进料信号,当所述控制器输出进料信号时,所述进料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进料履带运动;所述进料履带上还设置有支撑台,所述支撑台包括若干支撑槽,所述安装件上设置有环形绝缘凸起,所述支撑槽用于容纳所述环形绝缘凸起。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保证在转动过程中,中间收到的转矩可以在支撑槽起到支撑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基座上的安装件置料台、电元件置料台、支撑台均是设置在进料履带上,所以进料履带运动时,每个槽都是同步运动的,起到一个传动的效果,而分体设置为多个槽体,可以起到支撑的效果。

而后是组装的工作,首先,所述组装装置包括组装推进机构、组装定位机构、组装转动机构,所述组装推进机构包括一第一推进驱动件以及第一推进杆,所述第一推进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推进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组装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驱动件以及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一定位杆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组装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夹持件以及第一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夹持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转动夹块,所述第一转动夹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接触结构的第一夹持空间;所述控制器配置有进料信号、组装推进信号、组装定位信号、组装转动信号,当所述控制器输出组装推进信号时,所述第一推进驱动件带动第一推进杆向所述安装件施加推动力以使所述安装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第二接触结构进入所述第一夹持空间,当所述控制器输出组装定位信号时,所述第一定位驱动件带动第一定位杆以向所述安装件上施加压紧力以限制所述安装件周向转动,当所述控制器输出组装转动信号时,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通过转动第一夹持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转动以完成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螺纹连接;参照图8和图9所示,组装工作如图所示,首先推进驱动件可以设置为电机或电动执行器,目的是为推进杆提供推力,一来保证转动夹持件可以夹持住承接式电元件,二来可以保证螺纹连接固定的过程中,承接式电元件和安装件始终有相向力,保证成功螺纹连接。而为了避免在电元件转动时带动安装件转动,所以通过压紧机构对电元件进行定位,第一定位驱动件可以是气缸,而第一定位杆如图所示,提供配合进行压紧,保证安装件不会转动,所述第一定位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一压紧定位块,所述第一压紧定位块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安装壳体表面贴合的第一压紧槽,所述压第一紧槽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安装件沿其周向转动的第一竖向防滑纹;而转动机构是通过夹块夹紧,通过电机带动夹块从而带动承接式电元件的转动,而具体优选设置为定心夹紧机构,电机带动整个定心夹紧机构进行转动,保证转动平稳,在此不做赘述。

参照图5所示,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设置有检测接口,所述检测接口包括第一检测触点和第二检测触点,所述检测接口设置于所述组装装置和分离装置上,当所述组装装置和分离装置固定所述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时,所述第一检测触点和所述安装件壳体接触,所述第二检测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结构接触,所述控制器配置有第一检测信号和第二检测信号,当所述组装装置接收第一检测信号时,所述检测电路检测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电参数;当所述分离装置接收第二信号时,所述检测电路检测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电参数;第一检测接触点和第二检测接触点的设置位置可以较多,第二检测接触点设置在转动机构上,而第一检测点可以设置在推进机构、安装件置料台、定位机构,在此不做局限。

参照图10和图11所示,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推进机构、分离定位机构、分离转动机构以及分离挤出机构,所述分离推进机构包括一第二推进驱动件以及第二推进杆,所述第二推进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推进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分离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定位驱动件以及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二定位杆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分离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夹持件以及第二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动夹持件转动,所述第二转动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转动夹块,所述第二转动夹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接触结构的第二夹持空间,所述分离挤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履带机构上的分离隔板,所述分离隔板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置料台和所述电元件置料台之间,所述分离隔板用于分离所述承接式电元件和所述安装件;所述控制器配置有分离推进信号、分离定位信号、分离转动信号以及分离挤出信号,当所述控制器输出分离推进信号时,所述第二推进驱动件带动第二推进杆向所述安装件施加推动力以使所述安装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第二接触结构进入所述第二夹持空间,当所述控制器输出分离定位信号时,所述第二定位驱动件带动第二定位杆以向所述安装件上施加压紧力以限制所述安装件周向转动,当所述控制器输出分离转动信号时,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通过第二转动夹持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转动以使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之间的螺纹连接脱离,当所述控制器输出分离挤出信号时,控制所述分离隔板动作以使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分离。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压紧定位块,所述第二压紧定位块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安装壳体表面贴合的第二压紧槽,所述压第二紧槽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安装件沿其周向转动的第二竖向防滑纹。首先推进驱动件可以设置为电机或电动执行器,目的是为推进杆提供推力,保证转动夹持件可以夹持住承接式电元件,保证成功螺纹连接。而为了避免在电元件转动时带动安装件转动,所以通过压紧机构对电元件进行定位,第二定位驱动件可以是气缸,而第二定位杆如图所示,提供配合进行压紧,保证安装件不会转动,所述第二定位杆的下端设置有第二压紧定位块,所述第二压紧定位块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安装壳体表面贴合的第二压紧槽,所述压第二紧槽内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安装件沿其周向转动的第二竖向防滑纹;而转动机构是通过夹块夹紧,通过电机带动夹块从而带动承接式电元件的转动,而具体优选设置为定心夹紧机构,电机带动整个定心夹紧机构进行转动,保证转动平稳,在此不做赘述。而分离机构可以是通过气缸带动挡板,挡板挡板通过摩擦力或推力带动安装件与承接式电元件分离。

还包括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用于检测所述安装件和承接式电元件的位置。监测装置可以设置为红外传感器,图像传感器,用于分析位置,在此不做赘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的检测方法,提供包括组装装置、分离装置、基座以及检测装置;

所述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有进料履带机构,所述进料履带机构包括进料驱动电机以及进料履带,所述进料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进料履带沿第一方向运动,所述进料履带上设置有安装件置料台以及电元件置料台,所述安装件置料台上设置有若干安装件置料槽,所述安装件置料槽用于放置安装件,所述电元件置料台上设置有若干电元件置料槽,每一电元件置料槽用于放置承接式电元件,所述安装件置料槽和所述电元件置料槽一一对应设置;

所述组装装置包括组装推进机构、组装定位机构、组装转动机构,所述组装推进机构包括一第一推进驱动件以及第一推进杆,所述第一推进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推进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组装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驱动件以及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一定位杆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的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以及第三方向相互垂直;所述组装转动机构包括第一转动夹持件以及第一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一转动夹持件转动,所述第一转动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转动夹块,所述第一转动夹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接触结构的第一夹持空间;

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设置有检测接口,所述检测接口包括第一检测触点和第二检测触点,所述检测接口设置于所述组装装置和分离装置上,当所述组装装置和分离装置固定所述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时,所述第一检测触点和所述安装件壳体接触,所述第二检测触点和所述第二接触结构接触;

所述分离装置包括分离推进机构、分离定位机构、分离转动机构以及分离挤出机构,所述分离推进机构包括一第二推进驱动件以及第二推进杆,所述第二推进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推进杆沿第二方向运动,所述分离定位结构包括第二定位驱动件以及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驱动件用于带动第二定位杆沿第三方向运动;所述分离转动机构包括第二转动夹持件以及第二转动驱动件,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第二转动夹持件转动,所述第二转动夹持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二转动夹块,所述第二转动夹块之间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二接触结构的第二夹持空间,所述分离挤出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进料履带机构上的分离隔板,所述分离隔板设置于所述安装件置料台和所述电元件置料台之间,所述分离隔板用于分离所述承接式电元件和所述安装件;

具体包括依次执行组装策略,检测策略以及分离策略,

所述组装策略包括进料步骤,通过进料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进料履带运动以使所述安装件以及承接式电元件进入预设位置;推进步骤,通过第一推进驱动件带动第一推进杆向所述安装件施加推动力以使所述安装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第二接触结构进入所述夹持空间;定位步骤,通过所述第一定位驱动件带动第一定位杆以向所述安装件上施加压紧力以限制所述安装件周向转动;组装步骤,通过所述第一转动驱动件通过第一转动夹持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转动以完成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螺纹连接;

所述检测策略包括检测步骤,通过检测电路检测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电参数;

所述分离策略包括分离步骤,进料步骤,通过进料驱动电机带动所述进料履带运动以使所述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进入预设位置;推进步骤,通过第二推进驱动件带动第二推进杆向所述承接式电元件检测组件施加推动力以使所述安装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的第二接触结构进入所述夹持空间;定位步骤,通过所述第二定位驱动件带动第二定位杆以向所述安装件上施加压紧力以限制所述安装件周向转动;分离步骤,通过所述第二转动驱动件通过第二转动夹持件带动所述承接式电元件转动以使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之间的螺纹连接脱离;挤出步骤,控制所述分离隔板动作以使所述安装件和所述承接式电元件分离。

当然,以上只是本发明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