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6542587发布日期:2019-01-08 20:33阅读:1153来源:国知局
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物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物流行业的兴盛,货物的运输和储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为了在物流时尽可能多的利用货物存储空间,需要一种方法合理确定包装箱的尺寸。

现有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一般根据货物的尺寸计算包装箱的整体大小,这种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普遍存在,在包装时,需要根据货物的尺寸逐个计算包装箱的尺寸,计算量大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用于解决现有包装箱在包装时,需要根据货物的尺寸逐个计算包装箱的尺寸,计算量大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包装箱包括:外壳和子包装,所述子包装包括至少两种种类的子包装;

所述外壳和所述子包装均为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的箱体,所述子包装位于所述外壳中;

所述确定方法包括:

根据货物的尺寸和预设的壁厚确定各种类型的所述子包装的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所述第一尺寸为各种类型的所述子包装的内缘尺寸,所述第二尺寸为各种类型的所述子包装的外缘尺寸;

根据所述第二尺寸确定第三尺寸,所述第三尺寸为所述外壳的内缘尺寸。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包装箱尺寸的确定装置,包装箱包括:外壳和子包装,所述子包装包括至少两种种类的子包装;

所述外壳和所述子包装均为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的箱体,所述子包装位于所述外壳中;

所述确定装置包括:

子包装尺寸确定模块,用于根据货物的尺寸和预设的壁厚确定各种类型的所述子包装的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所述第一尺寸为各种类型的所述子包装的内缘尺寸,所述第二尺寸为各种类型的所述子包装的外缘尺寸;

外壳尺寸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尺寸确定第三尺寸,所述第三尺寸为所述外壳的内缘尺寸。

在以上各实施例中,由于利用具有不同尺寸的子包装对货物进行包装,故无需在包装时,根据货物的尺寸逐个计算包装箱的尺寸,计算量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包装包括:外壳和子包装。

该外壳和该子包装均为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的箱体,该子包装位于该外壳中。

该确定方法包括:

101、根据货物的尺寸和预设的壁厚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该第一尺寸为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内缘尺寸,该第二尺寸为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外缘尺寸。

具体的,子包装具有不同的类型,不同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尺寸不同,根据不同的货物尺寸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尺寸。

可选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均具有预设的壁厚,根据该预设的壁厚和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尺寸可以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尺寸。例如,一种子包装的内部空间的形状为立方体,该子包装的内部空间的长为300毫米,宽为200毫米,高为100毫米,该子包装的壁厚为20毫米,则该子包装的第二子包装的外缘的形状为立方体,该外缘的长为340毫米,宽为220毫米,高为140毫米。

102、根据第二尺寸确定第三尺寸,该第三尺寸为外壳的内缘尺寸。

具体的,该第三尺寸使位于外壳中的子包装对该外壳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最大。

在实际应用中,一个外壳的内部空间中可以容纳一个子包装,也可以容纳多个子包装,通过一个外壳的内部空间容纳多个子包装。

第三尺寸使子包装对外壳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最大,是指将一个子包装存入外壳的内部空间后,该外壳的内部空间的体积和该子包装的体积之间的差值最小,或者是指,将多个子包装存入外壳的内部空间后,该外壳和该多个子包装组合成的组合体的体积之间的差值最小。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利用具有不同尺寸的子包装对货物进行包装,故无需在包装时,根据货物的尺寸逐个计算包装箱的尺寸,计算量小。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该确定方法包括:

201、获取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货物的三个最大外缘尺寸,并将该三个最大外缘尺寸中最小的一个最大外缘尺寸作为货物的标记尺寸。

具体的,通过测量分别得到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货物的三个最大外缘尺寸,不妨将这三个最大外缘尺寸称为该货物的长、宽和高,在该长、宽或高中最小的一个尺寸作为标记尺寸,例如,通过测量获取一个货物的长、宽和高,该货物的长为200毫米、宽为150毫米、高为300毫米,长是该货物的长、宽和高中最小最大外缘尺寸,故将该货物的长作为该货物的标记尺寸。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货物的形状并不一定是规则的,将各种形状的货物的尺寸标准化为三个方向上的尺寸,通过这三个方向上的尺寸可以描述各种形状的货物的尺寸。

同时,不同的货物摆放姿势会导致该货物在该三个垂直的方向上的最大外缘尺寸不同,将该货物在这三个垂直方向的三个最大外缘尺寸中的最小的一个最大外缘尺寸做为该货物的标记尺寸,相当于限定了将货物的摆放姿态。

通过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的最大外缘尺寸表示各种形状的货物,并通过该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的最大外缘尺寸中的最小的一个最大外缘尺寸,限定货物的摆放姿态,减少了确定包装箱的尺寸的计算量。

202、根据货物的标记尺寸进行聚类分析,得到n个聚类,并将各聚类中的最大标记尺寸由小至大进行排列得到标记数列,该n不小于1。

在实际应用中,利用基于密度的聚类算法或x-means聚类算法等聚类算法,根据各货物的标记尺寸进行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聚类。

例如,经过聚类分析后得到5个聚类,每个聚类中最大的标记尺寸分别为:15、60、30、90和80。

将该五个聚类的最大的标记尺寸由小至大进行排列即可得到标记数列:

15,30,60,80,90。

203、根据标记数列确定目标数列,该目标数列为以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并根据该目标数列和预设的壁厚确定第一高尺寸和第二高尺寸。

具体的,目标数列使损失值最小,该损失值由损失值计算公式得到,该损失值计算公式为:

该损失值计算公式中,ε为损失值,αi为目标数列中第i项的数值,βi为标记数列中第i项的数值,d为预设的壁厚。

然后将目标数列的各项数值分别作为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再根据预设的壁厚确定第一高尺寸。

在实际应用中,各种类型的子包装均为立方箱体,该子包装的内部空间的形状为和外缘形状均为立方体,故第一尺寸包括:预设的第一长尺寸、预设的第一宽尺寸和该第一高尺寸,第二尺寸包括:第二长尺寸、第二宽尺寸和该第二高尺寸。该第二长尺寸根据第一长尺寸和该预设的壁厚确定,该第二宽尺寸根据第一宽尺寸和该预设的壁厚确定。

例如,标记数列为:

15,30,60,80,90。

根据该标记数列确定目标数列,该目标数列为以首项作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且目标数列的项数与该标记数列的项数相同。由于该目标数列为以首项作为公差的等差数列,且该目标数列的项数已知,故确定该目标数列的首项即可确定该目标数列。

利用穷举法、梯度下降法或智能算法等方法得到目标数列的首项,该目标数列的首项使损失值最小,经过搜索得到该目标数列的首项为20,以20为首项的目标数列为:

20,40,60,80,100。

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均为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的端的箱体,则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内部空间的形状和外缘形状均为立方体,第一尺寸包括:预设的第一长尺寸、预设的第一宽尺寸和第一高尺寸,第二尺寸包括:第二长尺寸、第二宽尺寸和第二高尺寸。

各种类型的子包装具有相同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且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均为预设的尺寸,再根据第一长尺寸和壁厚确定第二长尺寸,根据第一宽尺寸和壁厚确定第二宽尺寸。

例如,第一长尺寸为200毫米,第一宽尺寸为150毫米,壁厚为5毫米,则第二长尺寸为215,第二宽尺寸为160毫米。

将该目标数列的各项数值作为各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该子包装的类型的数量与目标数列的项数相同,不妨将该不同类型的子包装分别称为:第一子包装、第二子包装、第三子包装、第四子包装和第五子包装。

第一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20毫米,第二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40毫米,第三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60毫米,第四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80毫米,第五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100毫米。

再根据壁厚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第一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10毫米,第二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30毫米,第三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50毫米,第四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70毫米,第五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90毫米。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聚类结果,将距离相对较近的聚类作为一个聚类组,得到至少一个聚类组,每个聚类组包括至少一个聚类,每个聚类中包括至少一个货物的标记尺寸。将每个聚类组中的每个聚类的最大标记尺寸由小至大进行排列得到多组标记数列,并根据每组标记数列得到一个目标数列,每组目标数列均为一个以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子包装包括至少一个子包装组,每个子包装组包括至少两个种类的子包装,分别将每个目标数列的各项数值作为各组子包装中不同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需要说明的是,相同的子包装组中的不同类型的子包装具有相同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以及壁厚,不同的子包装组中的子包装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不同。

例如,经过聚类分析后得到十个聚类,为了便于说明,不妨将这十个聚类分别命名为聚类a、聚类b、聚类c、聚类d、聚类e、聚类f、聚类g、聚类h、聚类i和聚类j。

其中,聚类a、聚类b、聚类c、聚类d和聚类e中任意两个聚类之间的距离均远小于,聚类a、聚类b、聚类c、聚类d和聚类e中任意一个聚类与聚类f、聚类g、聚类h、聚类i和聚类j中任意一个聚类之间的距离;聚类f、聚类g、聚类h、聚类i和聚类j中任意两个聚类之间的距离均远小于,聚类f、聚类g、聚类h、聚类i和聚类j中任意一个聚类与聚类a、聚类b、聚类c、聚类d和聚类e中任意一个聚类之间的距离。

则将聚类a、聚类b、聚类c、聚类d和聚类e称为第一聚类组,将聚类聚类f、聚类g、聚类h、聚类i和聚类j称为第二聚类组。

聚类a、聚类b、聚类c、聚类d和聚类e中最大的标记尺寸分别为:90,30,60,80,15,将这些标记尺寸由小至大进行排序得到第一聚类组的标记数列,不妨将第一聚类组的标记数列称为第一标记数列。

聚类聚类f、聚类g、聚类h、聚类i和聚类j中最大的标记尺寸分别为:9000,3000,6000,8000,1500,将这些标记尺寸由小至大进行排列得到第二聚类组的标记数列,不妨将第二聚类组的标记数列称为第二标记数列。

再分别根据第一标记数列和第二标记数列确定第一目标数列和第二目标数列,该第一目标数列为:20,40,60,80,100;该第二目标数列为:2000,4000,6000,8000,10000。

子包装具有两组子包装组,每个子包装组包括五种子包装,第一组子包装均具有预设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第一组子包装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长尺寸均为200毫米、第一宽尺寸均为160毫米、壁厚均为5毫米。

第一组子包装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根据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计算得到,第一组子包装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均为210毫米,第一组子包装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宽尺寸均为165毫米。

第一组子包装包括:第一子包装、第二子包装、第三子包装、第四子包装和第五子包装,第一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20毫米,第二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40毫米,第三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60毫米,第四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80毫米,第五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100毫米。

第一子包装、第二子包装、第三子包装、第四子包装和第五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根据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和壁厚计算得到,第一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10毫米,第二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30毫米,第三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50毫米,第四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70毫米,第五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90毫米。

第二组子包装均具有预设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第一组子包装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长尺寸均为20000毫米、第一宽尺寸均为16000毫米、壁厚均为500毫米。

第二组子包装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根据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计算得到,第二组子包装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均为21000毫米,第二组子包装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宽尺寸均为16500毫米。

第二组子包装包括:第六子包装、第七子包装、第八子包装、第九子包装和第十子包装,第六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2000毫米,第七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4000毫米,第八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6000毫米,第九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8000毫米,第十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为10000毫米。

第六子包装、第七子包装、第八子包装、第九子包装和第十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根据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和壁厚计算得到,第六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1000毫米,第七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3000毫米,第八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5000毫米,第九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7000毫米,第十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为9000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聚类组,在不同的货物尺寸范围内分别设计多组不同类型的子包装,可以使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适用于包装更大尺寸范围的货物。

204、以子包装的最大的第二高尺寸作为第三高尺寸,并分别以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作为第三长尺寸和第三宽尺寸。

具体的,外壳为具有一个开口端的立方箱体,第三尺寸包括:第三长尺寸、第三宽尺寸和第三高尺寸。

以第二长尺寸作为第三长尺寸,以第二宽尺寸作为第三宽尺寸,将最大的第二高尺寸作为第三高尺寸。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将多个子包装装入同一个外壳中,该多个子包装的第二子包装的和为该外壳的第三高尺寸,又由于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子包装组成一个以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便于通过将多个子包装装入同一个外壳中,且使该多个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的和为该外壳的第三高尺寸。

可选的,外壳具有预设的壁厚,根据第三尺寸和外壳的壁厚确定第四尺寸,该第四尺寸为外壳的外缘尺寸,外壳的外缘形状为立方体,该第四尺寸包括:第四长尺寸、第四宽尺寸和第四高尺寸。

例如,外壳的第三长尺寸为215毫米,第三宽尺寸为160毫米,第三高尺寸为100毫米,外壳的第四长尺寸为220毫米,第四宽尺寸为170毫米,第四高尺寸为110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聚类分析,根据各种货物的标记尺寸分为至少一个聚类,并根据每个聚类确定一种类型的子包装的尺寸,减少了确定子包装尺寸的计算量。

因为将一个以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的各项数值作为各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故无需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而仅需要确定等差数列的首项即可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进一步减少了确定子包装尺寸的计算量。

在实际应用中,根据不同的货物尺寸范围将子包装分为至少一组,每组子包装包括至少两种不同类型的子包装,对应的,外壳也包括至少一种外壳。分别以各组子包装中最大的第二高尺寸作为各外壳的第三高尺寸,以每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作为各外壳的第三长尺寸,以每组子包装的第二宽尺寸作为各外壳的第三宽尺寸。

例如,子包装包括第一子包装组合第二子包装组,第一子包装组中最大的第二高尺寸为100毫米,第一子包装组的第二长尺寸和第一宽尺寸分别为210毫米和165毫米,则第一外壳的第三长尺寸、第三宽尺寸和第三高尺寸分别为210毫米、165毫米和100毫米。

则第一外壳的第四尺寸为第一外壳的外缘尺寸,该第一外壳的形状为立方体,则该第一外壳的第四尺寸包括:第四长尺寸、第四宽尺寸和第四高尺寸。第一外壳的壁厚为5毫米,则第一外壳的第四长尺寸、第四宽尺寸和第四高尺寸分别为:220毫米、170毫米和110毫米。

第二子包装组中最大的第二高尺寸为10000毫米,第二子包装组的第二长尺寸和第一宽尺寸分别为21000毫米和16500毫米,则第二外壳的第三长尺寸、第三宽尺寸和第三高尺寸分别为21000毫米、16500毫米和10000毫米。

则第二外壳的第四尺寸为第二外壳的外缘尺寸,该第二外壳的形状为立方体,则该第二外壳的第四尺寸包括:第四长尺寸、第四宽尺寸和第四高尺寸。第二外壳的壁厚为500毫米,则第二外壳的第四长尺寸、第四宽尺寸和第四高尺寸分别为:22000毫米、17000毫米和11000毫米。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不同的聚类组确定不同类型的外壳,可以使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适用于包装更大尺寸范围的货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面,由于利用具有不同尺寸的子包装对货物进行包装,故无需在包装时,根据货物的尺寸逐个计算包装箱的尺寸,计算量小。第二方面,由于根据不同形状和不同摆放姿态的货物标记尺寸,故统一了针对不同货物的包装箱尺寸的设计依据,进而减小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第三方面,由于通过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聚类,并将各聚类中的最大的标记尺寸作为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的计算依据,进一步减小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第四方面,由于各种类型的子包装具有相同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第二长尺寸、第二宽尺寸和壁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仅有第一高尺寸和第二高尺寸不同,故进一步减少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第五方面,由于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组成一个以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仅需要确定该等差数列的首项,即可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进而进一步减少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

请参阅图3,图3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确定方法包括:

301、获取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货物的三个外缘尺寸,并将该三个外缘尺寸中最小的一个外缘尺寸作为货物的标记尺寸。

302、根据各货物的标记尺寸确定目标数列,并根据该目标数列和预设的壁厚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和第二高尺寸。

具体的,该目标数列为以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利用智能算法,确定目标数列的首项和项数,进而确定该目标数列,该目标数列使损失值最小。该智能算法例如可以是粒子群算法,还可以是遗传算法或神经网络算法。

该损失值由损失值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该损失值计算公式为:

该损失值计算公式中,ε为损失值,n为目标数列的项数,εi为第i项子损失值,n不小于1。

该第i项子损失值εi根据子损失值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该子损失值计算公式为:

该子损失值计算公式中,y1为目标数列的第一项的数值,yn为该目标数列的第n项的数值,nn为标记数列的项数,d为预设的壁厚。

在实际应用中,各种类型的子包装均为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的箱体,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内部空间的形状和外缘形状均为立方体,第一尺寸包括: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第一高尺寸,第二尺寸包括:第二长尺寸、第二宽尺寸和第二高尺寸。

将目标数列的各项数值分别作为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并根据预设的壁厚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各种类型的子包装均具有相同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且该第一长尺寸、该第一宽尺寸和该壁厚均为预设的尺寸。各种类型的子包装均具有相同的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且该第二长尺寸由第一长尺寸和壁厚确定,该第二宽尺寸由第一宽尺寸和壁厚确定。

例如,现有五个货物,这五个货物的标记尺寸分别为:30毫米、80毫米、150毫米、200毫米和250毫米。

下面粒子群算法为例说明确定目标数列的过程,并非对确定目标数列的方法进行任何限定,由于目标数列为以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利用粒子群算法确定该目标数列的首项和项数,即可确定该目标数列。

首先,在预设的范围内随机生成第一代粒子群,设定每代粒子群具有三组粒子,每组粒子包括两个变量,该两个变量分别为待定的目标数列的首项和项数。

该三组初始粒子分别为:[60,5]、[80,4]和[100,3]。

根据该三组初始粒子分别确定三组数列:

60,120,180,240,300

80,160,240,320

100,200,300

再将这三组数组分别带入损失值计算公式中,计算各数组的损失值,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壁厚均为5毫米。

上述三组数列的损失值分别为:

(60-30-10)+(120-80-10)+(180-150-10)+(240-200-10)+(300-250-10)=140

(80-30-10)+(160-80-10)+(160-150-10)+(240-200-10)+(320-250-10)=200

(100-30-10)+(100-80-10)+(200-150-10)+(300-200-10)+(300-250-10)=240

该三组数列中,第一组的损失值最小,故将粒子[60,5]作为本代粒子的最佳粒子和当前最佳粒子,再根据该粒子跟新粒子迁移速度,并根据粒子迁移速度得到新的粒子。

然后根据新的粒子生成新的数列,并把新的数列带入损失值计算公式中,计算各数组的损失值,并将这些粒子中具有最小损失值的粒子作为本代最佳粒子。若该本代最佳粒子的损失值小于目前最佳粒子的损失值,则将该本代最佳粒子作为覆盖当前最佳粒子,若该本代最佳粒子的损失值不小于当前最佳粒子的损失值,则保持当前最佳粒子不变。

根据本代最佳粒子和当前最佳粒子跟新粒子群的迁移速度,并根据粒子群的迁移速度跟新粒子群位置,得到新的粒子。重复上述根据新的粒子得到新的数列,并计算各数列的损失值,根据各粒子的损失值跟新当前最佳粒子和粒子迁移速度,再根据粒子迁移速度得到新的粒子的过程,直至满足结束条件,该结束条件为当前最佳的粒子的损失值小于预设的数值或者迭代的次数超过预设的次数。

当计算满足结束条件后得到的当前最佳粒子生成的数列即为目标数列。

计算得到该目标数列为:

60,120,180,240,300

将该目标数列的各项数值作为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子包装的种类的数目与该目标数列的项数相同,即,子包装的种类的数目为5。

该五种子包装的第一长尺寸均为200毫米,第一宽尺寸均为150,壁厚均为5毫米,则,该五种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均为210毫米,第二宽尺寸均为160毫米。

该五种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分别为:60毫米、120毫米、180毫米、240毫米和300毫米,则,该五种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分别为:50毫米、110毫米、170毫米、230毫米和290毫米。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的尺寸确定方法适用于更大尺寸范围的货物的包装,在利用智能算法搜索目标数列前,需要将各货物的标记尺寸分为至少一个尺寸区间,并在各尺寸区间内通过智能算法搜索目标数列。

可选的,将货物的标记尺寸范围划分为至少一个尺寸区间的方法可以是等步长划分,将货物的标记尺寸范围均分为至少一个尺寸区间。

可选的,将货物的标记尺寸范围划分为至少一个尺寸区间的方法还可以是变步长划分,根据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理,当货物的数量足够多时,各货物的标记尺寸符合高斯分布。根据各货物的标记尺寸计算该高斯分布的期望,在靠近期望的尺寸范围时,以小步长划分尺寸区间,在远离期望的尺寸范围时,以大步长划分尺寸区间。

可选的,将货物的标记尺寸范围划分为至少一个尺寸区间的方法还可以是变步长划分,标记尺寸的绝对尺寸越大,划分尺寸范围时的步长越大。

例如,各货物的标记尺寸分布在10毫米至10000毫米之间,将该尺寸范围划分为三个尺寸区间,第一区间为10毫米至100毫米,第二区间为100毫米至1000毫米和第三区间为1000毫米至10000毫米。

利用智能算法分别在三个尺寸区间内确定三个目标数列,第一目标数列为:20、40、60、80、100,第二目标数列为:250、500、750、1000,第三目标数列为:3000、6000、9000。

分别根据该三个目标数列确定三个子包装组中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第一子包装组包括:第一子包装、第二子包装、第三子包装、第四子包装和第五子包装,第一子包装组中的各种类的子包装均具有预设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第一子包装组中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分别为:200毫米、150毫米和5毫米。

第一子包装组中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第二宽尺寸根据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计算确定,第一子包装组中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均为210毫米和155毫米。

第一子包装、第二子包装、第三子包装、第四子包装和第五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分别为:20毫米、40毫米、60毫米、80毫米和100毫米。

第一子包装、第二子包装、第三子包装、第四子包装和第五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根据第二高尺寸和壁厚确定,第一子包装、第二子包装、第三子包装、第四子包装和第五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分别为:10毫米、30毫米、50毫米、70毫米和90毫米。

第二子包装组包括:第六子包装、第七子包装、第八子包装和第九子包装,第二子包装组中的各种类的子包装均具有预设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第二子包装组中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分别为:2000毫米、1500毫米和50毫米。

第二子包装组中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第二宽尺寸根据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计算确定,第二子包装组中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均为2100毫米和1550毫米。

第六子包装、第七子包装、第八子包装和第九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分别为:250毫米、500毫米、750毫米和1000毫米。

第六子包装、第七子包装、第八子包装和第九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根据第二高尺寸和壁厚确定,第六子包装、第七子包装、第八子包装和第九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分别为:150毫米、400毫米、650毫米和900毫米。

第三子包装组包括:第十子包装、第十一子包装和第十二子包装,第三子包装组中的各种类的子包装均具有预设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第三子包装组中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分别为:20000毫米、15000毫米和500毫米。

第三子包装组中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第二宽尺寸根据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和壁厚计算确定,第三子包装组中的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均为21000毫米和15500毫米。

第十子包装、第十一子包装和第十二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分别为:3000毫米、6000毫米和9000毫米。

第十子包装、第十一子包装和第十二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根据第二高尺寸和壁厚确定,第六子包装、第七子包装、第八子包装和第九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分别为:2000毫米、5000毫米和8000毫米。

303、以子包装的最大的第二高尺寸作为第三高尺寸,并分别以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作为第三长尺寸和第三宽尺寸。

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中,步骤301和步骤303分别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中的步骤201和步骤204相同。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通过智能算法搜索目标数列,而无需设置聚类分析的参数,搜索得到的目标数列为全局最优解,将该目标数列作为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可使货物对子包装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最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使本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的尺寸确定方法适用于更大尺寸范围的货物的包装,需要根据货物的标记尺寸所在的尺寸范围确定不同的外壳的尺寸。

例如,根据货物的标记尺寸将货物的标记尺寸分为三个尺寸范围,在每个尺寸范围确定一个子包装组,得到三个子包装组,不妨将这三个子包装称为第一子包装组,第二子包装组合第三子包装组。

根据这三个子包装组的尺寸确定三种不同尺寸的外壳,不妨将这三种外壳称为第一外壳,第二外壳和第三外壳。

第一外壳的第三尺寸包括:第三长尺寸、第三宽尺寸和第三高尺寸。

第一子包装组中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分别为210毫米和155毫米,第一子包装组中各种类型的子包装中最大的第二高尺寸为100毫米,第三高尺寸为100毫米。

第一外壳的壁厚为5毫米,第四尺寸外壳的外缘尺寸,第一外壳的外缘形状为立方体,第四尺寸包括:第四长尺寸、第四宽尺寸和第四高尺寸,第一外壳的第四长尺寸、第四宽尺寸和第四高尺寸分别为220毫米、160毫米和110毫米。

第二外壳的第三尺寸包括:第三长尺寸、第三宽尺寸和第三高尺寸。

第二子包装组中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分别为2100毫米和1550毫米,第二子包装组中各种类型的子包装中最大的第二高尺寸为1000毫米,第三高尺寸为1000毫米。

第二外壳的壁厚为50毫米,第四尺寸外壳的外缘尺寸,第二外壳的外缘形状为立方体,第四尺寸包括:第四长尺寸、第四宽尺寸和第四高尺寸,第二外壳的第四长尺寸、第四宽尺寸和第四高尺寸分别为2200毫米、1600毫米和1100毫米。

第三外壳的第三尺寸包括:第三长尺寸、第三宽尺寸和第三高尺寸。

第三子包装组中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分别为21000毫米和15500毫米,第三子包装组中各种类型的子包装中最大的第二高尺寸为9000毫米,第三高尺寸为9000毫米。

第三外壳的壁厚为500毫米,第四尺寸外壳的外缘尺寸,第三外壳的外缘形状为立方体,第四尺寸包括:第四长尺寸、第四宽尺寸和第四高尺寸,第三外壳的第四长尺寸、第四宽尺寸和第四高尺寸分别为22000毫米、16000毫米和10000毫米。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面,由于利用具有不同尺寸的子包装对货物进行包装,故无需在包装时,根据货物的尺寸逐个计算包装箱的尺寸,计算量小。第二方面,由于根据不同形状和不同摆放姿态的货物标记尺寸,故统一了针对不同货物的包装箱尺寸的设计依据,进而减小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第三方面,由于利用智能算法搜索目标数列,并将目标数列的各项数值作为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故该第二高尺寸可以使货物对子包装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最大。第四方面,由于各种类型的子包装具有相同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第二长尺寸、第二宽尺寸和壁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仅有第一高尺寸和第二高尺寸不同,故进一步减少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第五方面,由于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组成一个以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仅需要确定该等差数列的首项,即可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进而进一步减少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

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装箱包括:外壳和子包装,该子包装包括至少两种种类的子包装。

该外壳和子包装均为具有至少一个开口端的箱体,该子包装位于该外壳中。

如图4所示,该确定装置包括:

子包装尺寸确定模块410,用于根据货物的尺寸和预设的壁厚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尺寸和第二尺寸,该第一尺寸为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内缘尺寸,该第二尺寸为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外缘尺寸。

外壳尺寸确定模块420,用于根据第二尺寸确定第三尺寸,该第三尺寸为外壳的内缘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利用具有不同尺寸的子包装对货物进行包装,故无需在包装时,根据货物的尺寸逐个计算包装箱的尺寸,计算量小。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与图4所示的确定装置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

进一步地,子包装尺寸确定模块410包括:

获取模块411a,用于获取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货物的三个最大外缘尺寸,并将该三个最大外缘尺寸中最小的一个最大外缘尺寸作为货物的标记尺寸。

聚类模块412a,用于根据各货物的标记尺寸进行聚类分析,得到n个聚类,并将各聚类中的最大的标记尺寸由小至大进行排列得到标记数列,该n不小于1。

高尺寸确定模块413a,用于根据标记数列确定目标数列,该目标数列为以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并根据该目标数列的预设的壁厚确定第一高尺寸和第二高尺寸。

其中,该第一尺寸包括:预设的第一长尺寸、预设的第一宽尺寸和该第一高尺寸,该第二尺寸包括:第二长尺寸、第二宽尺寸和该第二高尺寸。

高尺寸确定模块413a,具体用于确定该目标数列,该目标数列使损失值最小,该损失值由损失值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该损失值计算公式为:

该损失值计算公式中,ε为损失值,αi为目标数列中第i项的数值,βi为标记数列中第i项的数值,d为预设的壁厚。

高尺寸确定模块413a,具体用于将目标数列的各项数值分别作为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并根据第二高尺寸和预设的壁厚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

进一步地,外壳尺寸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以子包装的最大的第二高尺寸作为第三高尺寸,并分别以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作为第三长尺寸和第三宽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面,由于利用具有不同尺寸的子包装对货物进行包装,故无需在包装时,根据货物的尺寸逐个计算包装箱的尺寸,计算量小。第二方面,由于根据不同形状和不同摆放姿态的货物标记尺寸,故统一了针对不同货物的包装箱尺寸的设计依据,进而减小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第三方面,由于通过聚类分析得到至少一个聚类,并将各聚类中的最大的标记尺寸作为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的计算依据,进一步减小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第四方面,由于各种类型的子包装具有相同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第二长尺寸、第二宽尺寸和壁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仅有第一高尺寸和第二高尺寸不同,故进一步减少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第五方面,由于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组成一个以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仅需要确定该等差数列的首项,即可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进而进一步减少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

请参阅图6,图6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与图4所示的确定装置不同的是,在本实施例中:

进一步地,子包装尺寸确定模块410包括:

获取模块411b,用于获取在三个相互垂直的方向上各货物的三个外缘尺寸,并将三个外缘尺寸中最小的一个外缘尺寸作为货物的标记尺寸。

高尺寸确定模块412b,用于根据货物的标记尺寸确定目标尺寸,并根据目标数列和预设的壁厚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和第二高尺寸。

其中,该第一尺寸包括:预设的第一长尺寸、预设的第一宽尺寸和该第一高尺寸,该第二尺寸包括:第二长尺寸、第二宽尺寸和该第二高尺寸。

高尺寸确定模块412b,具体用于利用智能算法确定目标数列的首项和项数,该目标数列使损失值最小,该损失值由损失值计算公式得到,该损失值计算公式为:

该损失值计算公式中,ε为损失值,n为目标数列的项数,εi为第i项子损失值,n不小于1。

第i项子损失值εi根据子损失值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该子损失值计算公式为:

该子损失值计算公式中,y1为目标数列的第一项的数值,yn为目标数列的第n项的数值,n1为标记数列中不大于目标数列的第一项的数值y1的项数,nn为标记数列的项数,d为预设的壁厚。

高尺寸确定模块412b,具体用于将目标数列的各项数值分别作为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并根据该第二高尺寸和预设的壁厚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一高尺寸。

进一步地,外壳尺寸确定模块420,具体用于以子包装的最大的第二高尺寸作为第三高尺寸,并分别以第二长尺寸和第二宽尺寸作为第三长尺寸和第三宽尺寸。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面,由于利用具有不同尺寸的子包装对货物进行包装,故无需在包装时,根据货物的尺寸逐个计算包装箱的尺寸,计算量小。第二方面,由于根据不同形状和不同摆放姿态的货物标记尺寸,故统一了针对不同货物的包装箱尺寸的设计依据,进而减小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第三方面,由于利用智能算法搜索目标数列,并将目标数列的各项数值作为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故该第二高尺寸可以使货物对子包装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最大。第四方面,由于各种类型的子包装具有相同的第一长尺寸、第一宽尺寸、第二长尺寸、第二宽尺寸和壁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仅有第一高尺寸和第二高尺寸不同,故进一步减少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第五方面,由于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组成一个以首项为公差的等差数列,故仅需要确定该等差数列的首项,即可确定各种类型的子包装的第二高尺寸,进而进一步减少了确定包装箱尺寸的计算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包装箱尺寸的确定方法及确定装置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