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44591发布日期:2018-12-28 22:01阅读:149来源:国知局
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直流偏磁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因其运行的经济性、稳定性和调度的灵活性在电网中得到了迅速地应用和发展,目前主要以交直流混联电网的形式存在,但在运行中,高压直流输电网有时运行在单极大地回线运行方式下,这种运行方式会对周边区域交流变电站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产生直流偏磁影响。直流偏磁是变压器的一种非正常工作状态,流经变压器绕组的直流电流在铁芯中形成直流磁通,使变压器铁芯的磁密工作点发生偏移,导致励磁曲线发生半周饱和的现象。直流偏磁过大会导致铁心磁饱和、损耗增加,局部过热、绝缘破坏、损坏变压器及继保装置的误动、拒动,对电网安全运行有着重大影响。

目前,在交直流混联电网中,直流偏磁的检测方法主要是在交流变电站中性点接地铜排上利用霍尔效应钳形电流表检测中性点的直流电流,从而确定直流偏磁的影响程度,具体过程是:通过人工手持霍尔效应钳形电流表,将其卡接在被测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排上,测试接地铜排上的直流电流,若该直流电流超标,说明直流偏磁严重,需要在变压器中性点加装直流偏磁抑制装置,以保证变压器安全运行。

而传统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结构较为简单,在检测时不便于进行简单的安装检测,使得检测较为繁琐。

为此,我们提出了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结构较为简单,在检测时不便于进行简单的安装检测,使得检测较为繁琐的问题,而提出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水平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两个所述转轴上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块,且每个转动块远离转轴的上端均延伸至箱体的上方,所述箱体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检测环与第二检测环,且每个第一检测环均与第二检测环均相对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检测环与第二检测环均固定在转动块上,每个所述第二检测环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机构,且每个第二检测环均通过检测机构与第一检测环连接,每个所述转动块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每个所述连接杆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蜗轮,所述箱体内设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与蜗轮连接。

在上述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箱体内对称转动连接的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且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分别与蜗轮啮合,所述箱体内转动连接有驱动杆,且驱动杆的一端延伸至箱体的外侧,所述驱动杆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且第一锥齿轮与第三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啮合,所述箱体的外侧壁上设有转钮,且转钮固定在驱动杆上。

在上述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中,每个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每个第二检测环上固定连接的固定块,每个所述第一检测环的一端均开设有固定槽,且每个固定块远离第二检测环的一端均位于固定槽内,每个所述固定槽的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每个所述凹槽内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位于同一个凹槽内的两个所述弹簧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抵块,每个所述固定块的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槽,且每个抵块均位于卡槽内且与卡槽卡合。

在上述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中,所述箱体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移动槽,且两个转轴上同一端的两个转动块均位于同一个移动槽内。

在上述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中,两个所述第一检测环与第二检测环上均共同固定连接有防干扰罩。

在上述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中,每个所述转动块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导线,所述箱体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孔,且每个导线均通过滑孔延伸至箱体内。

在上述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中,所述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上均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块,且每个支撑块远离第一蜗杆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箱体的内底壁上。

在上述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中,所述箱体的内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稳定块,且每个稳定块均固定在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之间,所述稳定块套设在驱动杆上并与驱动杆转动连接。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气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的优点在于:

(1)通过设置转钮、驱动杆、第一蜗杆、第二蜗杆、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第三锥齿轮与第四锥齿轮、第一蜗轮、第二蜗轮、蜗轮、第一检测环与第二检测环,由转钮带动驱动杆通过第一锥齿轮与第二锥齿轮带动第一蜗杆与第二蜗杆进行转动,可以更加方便的驱动第一检测环与第二检测环对物体进行检测;

(2)通过设置支撑块与稳定块,可以使得第一蜗杆、第二蜗杆、驱动杆进行更加稳定的进行转动,使其驱动第一检测环与第二检测环对物体更加方便的进行检测。

(3)通过设置防干扰罩可以更好的可克服交流磁场的干扰;

综上所述,本发明结构稳定,操作简单,设计科学合理,生产周期短,在检测时便于进行简单的安装检测,使得检测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的箱体外表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箱体、2转钮、3支撑块、4第一蜗杆、5驱动杆、6第三锥齿轮、7导线、8转动块、9第一锥齿轮、10转轴、11稳定块、12第四锥齿轮、13连接杆、14蜗轮、15第二锥齿轮、16第二蜗杆、17第一检测环、18防干扰罩、19第二检测环、20固定块、21弹簧、22凹槽、23抵块、24滑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仅处于说明性目的,而不是想要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

参照图1-4,可克服交流磁场干扰的直流偏磁检测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内水平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轴10,两个转轴10上分别对称固定连接有转动块8,且每个转动块8远离转轴10的上端均延伸至箱体1的上方,箱体1的上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移动槽,且两个转轴10上同一端的两个转动块8均位于同一个移动槽内;箱体1的上端对称设有两个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的检测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阐述,且每个第一检测环17均与第二检测环19均相对设置;

每个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均固定在转动块8上,每个第二检测环19的一端均设有固定机构,且每个第二检测环19均通过检测机构与第一检测环17连接,两个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上均共同固定连接有防干扰罩18,防干扰罩18为导电橡胶衬垫制成,两个防干扰罩18在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的带动下在进行闭合,在需要检测的线体上形成一个密封的导电橡胶衬垫环,从而可以更好的阻挡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之间的电磁场连接,克服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在对线体进行检测使得的电磁干扰,其中导电橡胶衬垫的工作原理为成熟的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阐述,防干扰罩18可以使得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在检测时不受到影响;每个转动块8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杆13,每个连接杆13的下端均固定连接有蜗轮14,箱体1内设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与蜗轮14连接;

驱动机构包括箱体1内对称转动连接的第一蜗杆4与第二蜗杆16,且第一蜗杆4与第二蜗杆16分别与蜗轮14啮合,箱体1内转动连接有驱动杆5,且驱动杆5的一端延伸至箱体1的外侧,驱动杆5上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5,第一蜗杆4与第二蜗杆16上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三锥齿轮6与第四锥齿轮12,且第一锥齿轮9与第三锥齿轮6啮合,第二锥齿轮15与第四锥齿轮12啮合,箱体1的外侧壁上设有转钮2,且转钮2固定在驱动杆5上,可以通过转钮2驱动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进行打开与关闭,可以更加方便的进行检测;

每个固定机构包括每个第二检测环19上固定连接的固定块20,每个第一检测环17的一端均开设有固定槽,且每个固定块20远离第二检测环19的一端均位于固定槽内,每个固定槽的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22,每个凹槽22内均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弹簧21,位于同一个凹槽22内的两个弹簧21上共同固定连接有抵块23,每个固定块20的侧壁上均对称开设有两个卡槽,且每个抵块23均位于卡槽内且与卡槽卡合,通过滑孔21推动抵块23固定在卡槽内,可以使得第二检测环19通过固定块20与第一检测环17固定连接;

每个转动块8的侧壁上固定连通有导线7,箱体1的侧壁上对称开设有两个滑孔24,且每个导线7均通过滑孔24延伸至箱体1内,导线7与检测器进行连接,其中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通过导线7传送数据的工作原理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详细阐述;

第一蜗杆4与第二蜗杆16上均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支撑块3,且每个支撑块3远离第一蜗杆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在箱体1的内底壁上;箱体1的内侧壁上还固定连接有稳定块11,且每个稳定块11均固定在第一蜗杆4与第二蜗杆16之间,稳定块11套设在驱动杆5上并与驱动杆5转动连接,可以更好的对第一蜗杆4与第二蜗杆16、驱动杆5进行支撑,使得第一蜗杆4与第二蜗杆16、驱动杆5可以更好的进行转动。

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均与外界的主控器及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主控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本发明,当需要进行检测时,转动固定在驱动杆5上的转钮2,使得转钮2带动固定在驱动杆5上的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5在稳定块11上进行转动,第一锥齿轮9与第二锥齿轮15通过与第一蜗杆4与第二蜗杆16上第三锥齿轮6与第四锥齿轮12的啮合,使得第一蜗杆4与第二蜗杆16在支撑块3上进行转动,继而可以使得第一蜗杆4与第二蜗杆16在支撑块3上带动第一蜗杆4与第二蜗杆16上端的蜗轮14进行移动,然后蜗轮14通过连接杆13带动转动块8在转轴10上进行移动,进而可以带动转动块8上的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进行驱动防干扰罩18进行分开,接着把需要检测的物体放置到两个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之间,然后由转钮2驱动驱动杆5带动转动块8在转轴10进行转动,使得两个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带动防干扰罩18在物体上进行闭合,从而可以使得第一检测环17与第二检测环19进行检测。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箱体1、转钮2、支撑块3、第一蜗杆4、驱动杆5、第三锥齿轮6、导线7、转动块8、第一锥齿轮9、转轴10、稳定块11、第四锥齿轮12、连接杆13、蜗轮14、第二锥齿轮15、第二蜗杆16、第一检测环17、防干扰罩18、第二检测环19、固定块20、弹簧21、凹槽22、抵块23、滑孔24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