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凝胶制备及其性能测试的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63489发布日期:2020-03-06 08:13阅读:8127来源:国知局
水凝胶制备及其性能测试的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化学领域,特别涉及水凝胶制备及其性能测试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氧化纤维素是一种储量丰富的可再生,可生物降解的绿色资源。目前纤维素的各种衍生物已被广泛地应用在造纸、食品、医药卫生、化妆品和石油工业等领域。水凝胶作为一种具有交联的三维网络结构的生物材料,在溶剂中只溶胀而不溶解,可以应用在药物释放载体,伤口敷裹以及农林育种等诸多领域,而以天然高分子材料制备功能性水凝胶具有重要的环保意义和经济意义。

化锂/n,n'-二甲基乙酰胺(licl/dmac)是目前公认的非常有效、对纤维降解较少且环保的绿色溶剂,其主要的缺陷在于较高的反应温度(110℃)和较长的反应时间(4~5h)。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水凝胶制备及其性能测试的方法,本发明的反应时间短,效率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水凝胶制备及其性能测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

(2)取2.5g纤维素粉末加入到50ml的85%浓磷酸中,在0℃下机械搅拌直到混合物变成均匀的半透明胶状物;

(3)入氮气吹扫30min后彻底排出体系内的空气;

(4)在纤维素溶液中加入100mgaps(作为引发剂)和50mgmba(作为交联剂),将混合物在0℃下充分搅拌至均匀;

(5)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不同量的单体aa(约30min滴完),连续搅拌2h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直径为6mm的玻璃管中(作为微型反应器),在0℃下继续聚合反应24h;

(6)得到圆柱形状的条状水凝胶,将新鲜的水凝胶切成2~3mm厚度的圆片,用大量去离子水洗去残留原料和副产物,然后在5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备用;

(7)将干燥后的水凝胶进行性能测试,将测试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sem分析、ftir分析、羧基含量的电导滴定测定、不同溶剂介质中c-g-aa凝胶溶胀行为的测定和c-g-aa凝胶阳离子染料吸附测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sem分析具体的为:

(1)将事先溶胀平衡的c-g-aa水凝胶圆片在-45℃的条件下冷冻干燥两天,直到所有的水分升华;

(2)将凝胶圆片在液氮中迅速冷冻,并破裂成碎片,在断裂表面喷金;

(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quanta200,feicompany)记录断裂样品的表面形态图像,电镜工作电压为3kv,分辨率为10nm,每个样品选择五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扫描,选择具有重复特征的图片进行分析。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ftir分析具体的为:

(1)将充分干燥后的c-g-aa水凝胶研磨成粉末状,在玛瑙研钵中与光谱级的溴化钾(kbr)粉末充分混合;

(2)在压片机中将此粉末混合物压成透明薄片;

(3)通过brukervector33红外光谱仪记录测得凝胶的ftir谱图,测量波长范围为4000~500cm-1

(4)以纯的纤维素与kbr混合压片作为实验的对照组。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羧基含量的电导滴定测定具体的为:

(1)将凝胶粉末充分分散在0.01mol/l的盐酸溶液中,与溶液中的h+

离子交换阳离子,充分交换6h后用去离子水将残余的h+离子洗去直至溶液呈中性;

(2)通过慢速的酸碱滴定来确保水相和胶相之间的完全平衡,并获得定量数据;

(3)将纤维素粉末经过上述同样处理可得到空白滴定曲线;

(4)每个样品滴定三次,并取其算术平均值。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不同溶剂介质中c-g-aa凝胶溶胀行为的测定具体的为:

(1)将充分干燥后的c-g-aa水凝胶圆片置于不同的溶液,包括去离子水,ph缓冲溶液(ph:2.0~11.0,离子强度:i=0.2m),以及盐溶液(nacl或cacl2,0.01~2.5mol/l)中充分溶胀;

(2)每隔一定时间将溶胀中的凝胶取出,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并称重,然后将水凝胶再次浸入到原先溶液中溶胀,预定时间间隔后再次取出进行如上操作并称重。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c-g-aa凝胶阳离子染料吸附测定具体的为:

(1)将准确称重的干凝胶置于去离子水中24h,直至溶胀平衡,然后将溶胀平衡的凝胶浸入mb溶液中,并置于旋转摇床(30℃,85rpm)中充分接触36h;

(2)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itachiz-5000,japan)测定664nm处的mb吸光度,以此作为吸附定量数据。

附图说明

图1为水凝胶合成机理图。

图2为原料棉短绒和c-g-aa水凝胶的ftir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水凝胶制备及其性能测试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准备实验材料,实验原料如表1所示;

(2)取2.5g纤维素粉末加入到50ml的85%浓磷酸中,在0℃下机械搅拌直到混合物变成均匀的半透明胶状物;

(3)入氮气吹扫30min后彻底排出体系内的空气;

(4)在纤维素溶液中加入100mgaps(作为引发剂)和50mgmba(作为交联剂),将混合物在0℃下充分搅拌至均匀;

(5)用恒压滴液漏斗缓慢滴加不同量的单体aa(约30min滴完),连续搅拌2h后,将反应混合物转移至直径为6mm的玻璃管中(作为微型反应器),在0℃下继续聚合反应24h;

(6)得到圆柱形状的条状水凝胶,将新鲜的水凝胶切成2~3mm厚度的圆片,用大量去离子水洗去残留原料和副产物,然后在50℃的烘箱中干燥至恒重备用;

(7)将干燥后的水凝胶进行性能测试,将测试得到的结果进行分析,包括sem分析、ftir分析、羧基含量的电导滴定测定、不同溶剂介质中c-g-aa凝胶溶胀行为的测定和c-g-aa凝胶阳离子染料吸附测定。

sem分析具体的为:

(1)将事先溶胀平衡的c-g-aa水凝胶圆片在-45℃的条件下冷冻干燥两天,直到所有的水分升华;

(2)将凝胶圆片在液氮中迅速冷冻,并破裂成碎片,在断裂表面喷金;

(3)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quanta200,feicompany)记录断裂样品的表面形态图像,电镜工作电压为3kv,分辨率为10nm,每个样品选择五个不同的位置进行扫描,选择具有重复特征的图片进行分析。

ftir分析具体的为:

(1)将充分干燥后的c-g-aa水凝胶研磨成粉末状,在玛瑙研钵中与光谱级的溴化钾(kbr)粉末充分混合;

(2)在压片机中将此粉末混合物压成透明薄片;

(3)通过brukervector33红外光谱仪记录测得凝胶的ftir谱图,测量波长范围为4000~500cm-1

(4)以纯的纤维素与kbr混合压片作为实验的对照组。

羧基含量的电导滴定测定具体的为:

(1)将凝胶粉末充分分散在0.01mol/l的盐酸溶液中,与溶液中的h+

离子交换阳离子,充分交换6h后用去离子水将残余的h+离子洗去直至溶液呈中性;

(2)通过慢速的酸碱滴定来确保水相和胶相之间的完全平衡,并获得定量数据;

(3)将纤维素粉末经过上述同样处理可得到空白滴定曲线;

(4)每个样品滴定三次,并取其算术平均值。

不同溶剂介质中c-g-aa凝胶溶胀行为的测定具体的为:

(1)将充分干燥后的c-g-aa水凝胶圆片置于不同的溶液,包括去离子水,ph缓冲溶液(ph:2.0~11.0,离子强度:i=0.2m),以及盐溶液(nacl或cacl2,0.01~2.5mol/l)中充分溶胀;

(2)每隔一定时间将溶胀中的凝胶取出,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分并称重,然后将水凝胶再次浸入到原先溶液中溶胀,预定时间间隔后再次取出进行如上操作并称重。

c-g-aa凝胶阳离子染料吸附测定具体的为:

(1)将准确称重的干凝胶置于去离子水中24h,直至溶胀平衡,然后将溶胀平衡的凝胶浸入mb溶液中,并置于旋转摇床(30℃,85rpm)中充分接触36h;

(2)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hitachiz-5000,japan)测定664nm处的mb吸光度,以此作为吸附定量数据。

表1制备凝胶的原料用量

实验成功制备了c-g-aa水凝胶样品,ca10,ca15和ca20,其纤维素/aa摩尔比分别为1:2,1:4和1:6,水凝胶外观呈半透明状,表面光滑,柔软有弹性,对凝胶断裂面进行了sem分析,结果表明该水凝胶具有高度多孔的网络结构,该结构有利于水分子的扩散和后续染料离子和金属离子的吸附;另外实验表明当水凝胶中aa含量过高,例如纤维素/aa摩尔比达到1:8时,形成的凝胶强度较差以致很难成形。

图2中显示两种样品在3355cm−1和3448cm−1处都有明显的吸收峰,这是纤维素中参与氢键键合的–oh基团的特征峰。同样在2900cm-1处两者都显示有特征峰,这是纤维素–ch2oh基团中–ch2–的非对称伸缩所致;c-g-aa水凝胶在1710~1569cm−1范围内有一宽峰,这是由于接枝的丙烯酸支链上–cooh基团中c=o的伸缩振动而产生;而1411cm-1处尖锐的特征峰则归因于–coo–基团的对称伸缩振动;710~1569cm-1和1411cm-1处的吸收峰证明聚合反应后水凝胶结构中羧基基团的存在。此外与原料棉短绒在1060cm-1的吸收峰相比,c-g-aa水凝胶在1069cm-1处吸收峰的强度明显降低,此处为–ch2oh基团中c–o的伸缩振动峰,表明接枝聚合反应主要发生在纤维素的伯羟基位,此处反应使羟基的数量发生减少。

然而羧基基团的存在也可能是由于aa单体的混入或是丙烯酸均聚物的存在,而不是接枝在纤维素水凝胶上。为了证明这一点,将水凝胶放入0.01mol/l的naoh溶液中彻底浸泡洗涤48h,随后冷冻干燥,研成粉末用于ftir观察。结果表明无论是否用稀碱溶液洗涤,水凝胶均表现出完全相同的ftir谱图。这进一步证明了aa单体成功的接枝在了纤维素骨架上,反应合成了一种全新的聚合物。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技术内容,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