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散式动力电池状态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45785发布日期:2019-01-08 20:50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集散式动力电池状态监控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池监控领域,涉及一种动力电池,具体是一种集散式动力电池状态监控系统。



背景技术:

当前,对于动力电池回收、梯次利用业务的发展,是需要对回收电池状态进行全面了解的。动力电池随着使用过程中的充放电循环次数的增加,很多特性是不断改变的,准确描述电池特性,不仅需要当时检测数据,更要参照电池出厂初始数据和电池使用的过程数据。

现有获得回收电池状态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通过电池检测,该方法是通过对电池进行一次或数次充放电操作,通过测量充放电数据获得电池状态,该方法耗时耗能,且获得数据是一次性的当下静态数据,对电池的标定比较片面。第二种方法是通过电池厂或主机厂的云平台的过程监控数据,由各家自行结合自己的电池模型得出电池的当下状态,该方法从技术角度来说数据可能比较全面,但由于数据由产品制造者掌握,各家数据记录方式和关注重点不一样,各家标定标准也不一样,加上生产者和评定者双重身份,由此方法公开的数据的公信力有待提升。

为解决上述缺陷,现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散式动力电池状态监控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集散式动力电池状态监控系统,包括由若干个充电设备构成的充电设备网络,整机控制器、云平台、控制器、数据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

其中,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模块、分控制器、通讯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充电设备为给可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装置;

其中,所述整机控制器为新能源运载工具的整机控制器;所述整机控制器内还有配套的bms模块,用于对电池的实时状态和充放电进行监控;

所述若干个充电设备之间通过通讯模块通信联接,构成分布式电池充电网络;若干个所述充电设备还通过通讯模块与云平台通信联接;

当新能源运载工具在充电时,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将每一次的充放电数据传输到分控制器;

所述bms模块与电池控制连接,所述bms模块用于对电池进行管理监控并实时获取电池的最新状态信息,所述bms还用于获取电池每一次的充放电数据,所述bms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分控制器通讯连接;在充电过程中,所述bms模块用于将电池的最新状态消息和充放电数据传输到充电设备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到bms模块传输的电池的最新状态消息和充放电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分控制器;所述分控制器将电池的最新状态消息和充放电数据糅合形成电池基本信息;

所述分控制器用于对电池基本信息进行指定处理,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接收到电池基本信息进行标记,每一个电池都有不同的相应识别标记;

步骤二:将接收到的电池基本信息打上时间戳,并利用分控制器将时间戳与电池基本信息捆绑并生成唯一的密码签名形成不可更改的电池状态信息;

步骤三:将电池状态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存储;

步骤四:分控制器将电池状态信息标记为第一电池状态信息,分控制器将第一电池状态信息与存储模块存储的电池状态信息进行比对;

步骤五:通过第一电池状态信息和电池状态信息内的时间戳判定出最新的电池状态信息并将其标记为电池状态信息;

步骤六:利用存储模块对电池状态信息进行存储;

所述通讯模块与云平台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相联,所述云平台接收到通讯模块传输的电池状态信息并对电池过程信息进行下述处理,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接收到电池过程信息之后读取其识别标记;

步骤二:创建存储记录,按照识别标记对电池过程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同一识别标记存储在同一存储记录中;

步骤三:读取电池过程信息中的时间戳,按照时间戳将电池过程信息存储在文件夹中,便于查看。

进一步地,所述bms模块还用于实时获取每一次的电池维修记录,所述bms模块用于通过通讯模块将电池维修记录传输到分控制器,所述分控制器将电池维修记录也打上时间戳之后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存储,所述bms模块可以在下一次充电时将打上时间戳的电池维修记录传输到云平台,也可在维修结束通过认证的电池信息更新接口直接上传到云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基本信息包括电池出厂标定数据、主机电池每一次充放电数据结合电池材料、工艺等数据和行业普遍共识性的数据或经研究得出的电池模型。

进一步地,新能源运载工具内部的电池与充电设备之间通过接口充电线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用于给电池充电,所述充电模块与电池通过充电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用于用户输入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为所需查询的某一电池过程信息的对应标记,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用于向控制器传输查询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查询信息自动从云平台内获取电池过程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将电池过程信息传输到显示模块进行实时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云平台和网络分布式充电设备,对电池的每一次状态信息和电池的基本信息进行实时记录,并将其存储;

2、同时能够利用云平台记录电池的每一次充电信息,通过分布式的充电设备,能够同时共享存储每一类电池的最新状态信息;

3、通过充电设备读取并记录电池每一次充电过程状态数据,能够方便后续工作人员根据云平台数据库里该电池历史数据与充电过程状态数据比对,从而可以标定电池当下状态和电池后续态势,便于对电池状态的准确判断。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集散式动力电池状态监控系统,包括由若干个充电设备构成的充电设备网络,整机控制器、云平台、控制器、数据输入模块和显示模块;

其中,所述充电设备包括充电模块、分控制器、通讯模块和存储模块;所述充电设备为给可充电设备进行充电的装置;

其中,所述整机控制器为新能源运载工具的整机控制器;所述整机控制器内还内置有bms模块,用于对电池的实时状态和充放电进行监控;

所述若干个充电设备之间通过通讯模块通信联接,构成分布式电池充电网络;若干个所述充电设备还通过通讯模块与云平台通信联接;

当新能源运载工具在充电时,所述充电模块用于将每一次的充放电数据传输到分控制器;

所述bms模块与电池控制连接,所述bms模块用于对电池进行管理监控并实时获取电池的最新状态信息,所述bms还用于获取电池每一次的充放电数据,所述bms模块通过通讯模块与分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整机控制器也可以用于获取电池的最新状态信息和电池的充放电数据,所述整机控制器也可将电池的最新状态信息和充放电数据传输到充电设备的通讯模块;在充电过程中,所述bms模块用于将电池的最新状态消息和充放电数据传输到充电设备的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接收到bms模块传输的电池的最新状态消息和充放电数据并将其传输到分控制器;所述分控制器将电池的最新状态消息和充放电数据糅合形成电池基本信息;

所述分控制器用于对电池基本信息进行指定处理,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对接收到电池基本信息进行标记,每一个电池都有不同的相应识别标记;

步骤二:将接收到的电池基本信息打上时间戳,并利用分控制器将时间戳与电池基本信息捆绑并生成唯一的密码签名形成不可更改的电池状态信息;

步骤三:将电池状态信息通过通讯模块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存储;

步骤四:分控制器将电池状态信息标记为第一电池状态信息,分控制器将第一电池状态信息与存储模块存储的电池状态信息进行比对;

步骤五:通过第一电池状态信息和电池状态信息内的时间戳判定出最新的电池状态信息并将其标记为电池状态信息;

步骤六:利用存储模块对电池状态信息进行存储;

所述通讯模块与云平台之间通过无线通信相联,所述云平台接收到通讯模块传输的电池状态信息并对电池过程信息进行下述处理,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步骤一:接收到电池过程信息之后读取其识别标记;

步骤二:创建存储记录,按照识别标记对电池过程信息进行分类存储,同一识别标记存储在同一存储记录中;

步骤三:读取电池过程信息中的时间戳,按照时间戳将电池过程信息存储在文件夹中,便于查看。

进一步地,所述bms模块还用于实时获取每一次的电池维修记录,所述bms模块用于通过通讯模块将电池维修记录传输到分控制器,所述分控制器将电池维修记录也打上时间戳之后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存储,所述bms模块可以在下一次充电时将打上时间戳的电池维修记录传输到云平台,也可在维修结束通过认证的电池信息更新接口直接上传到云平台。

进一步地,所述电池基本信息包括电池出厂标定数据、主机电池每一次充放电数据结合电池材料、工艺等数据和行业普遍共识性的数据或经研究得出的电池模型。

进一步地,新能源运载工具内部的电池与充电设备之间通过接口充电线连接,所述充电模块用于给电池充电,所述充电模块与电池通过充电线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用于用户输入查询信息,所述查询信息为所需查询的某一电池过程信息的对应标记,所述数据输入模块用于向控制器传输查询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查询信息自动从云平台内获取电池过程信息,所述控制器用于将电池过程信息传输到显示模块进行实时显示。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云平台和网络分布式充电设备,对电池的每一次状态信息和电池的基本信息进行实时记录,并将其存储;

2、同时能够利用云平台记录电池的每一次充电信息,通过分布式的充电设备,能够同时共享存储每一类电池的最新状态信息;

3、通过充电设备读取并记录电池每一次充电过程状态数据,能够方便后续工作人员根据云平台数据库里该电池历史数据与充电过程状态数据比对,从而可以标定电池当下状态和电池后续态势,便于对电池状态的准确判断。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