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携式电缆相位核对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3805发布日期:2019-01-16 07:57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便携式电缆相位核对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电缆相位核对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现有网络等越来越普及化,大大小小的城市甚至农村也开始配网,大多数以10kv三芯电缆为主,而因为10kv三芯电缆内部存在中间接头、分支箱导致电缆两端相位可能不对应的问题,在电力设施改造施工过程中都要再次进行相位核对。

传统的相位核对方法主要分为绝缘电阻表检测和万用表检测两种。使用绝缘电阻表检测相位核对需要依次对各相进行绝缘电阻测试,此方法测试步骤繁琐、测试次数多,电缆两端人员需要反复沟通,耗时长,且由于绝缘电阻表测试电压高,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使用万用表检测相位核对要在电缆对侧短接,依次对各相进行连接性测试,此方法测试步骤繁琐、测试步骤多,电缆两端人员需要反复核对,耗时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出便携式电缆相位核对系统,以提高测试效率。

便携式电缆相位核对系统,包括信号发生装置以及信号检测装置,

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电源以及连接在电源输出端的信号发生模块,所述信号发生模块用于向待测电缆三相输入端依次分别发送高压电平信号;

所述信号检测装置包括与待测电缆三相输出端分别连接的三个检测电路;

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检测头、显示模块,所述检测头连接待测电缆一相输出端,用于接收高压电平信号,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高压电平信号进行相位核对显示。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包括发光电路,所述发光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检测头,输出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发光电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极连接检测头,所述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接地。

优选的,所述发光电路包括开关,所述开关的一端连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极,另一端接地。

优选的,所述显示模块包括与发光电路并联的光控电路,所述光控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第四电阻、可变电阻、第一三极管、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以及蜂鸣器,所述光敏二极管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的一端,光敏二极管的负极连接第一三极管的基极,所述第一电阻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的一端以及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所述第二电阻的一端连接可变电阻的调节端,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可变电阻的一端以及第三三极管的基极,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接地,所述可变电阻的剩余端连接第三电阻的一端,所述第三电阻的另一端连接发光电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蜂鸣器的一端,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连接发光电路,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的一端,所述第四电阻的另一端接地。

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实现以下效果:

只需要判断显示模块显示的顺序,实现一次操作即可确定测试结果,解决了电缆相位测试重复沟通、接线的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信号检测装置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便携式电缆相位核对系统采用分体式,包括信号发生装置以及信号检测装置。信号发生装置包括电源以及连接在电源输出端的信号发生模块,信号发生模块用于向待测电缆a、b、c三相输入端依次分别发送高压电平信号;信号检测装置包括与待测电缆三相输出端分别连接的三个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包括检测头、显示模块,检测头连接待测电缆一相输出端,用于接收高压电平信号,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高压电平信号进行相位核对显示。

信号发生模块向待测电缆三相输入端依次分别发送高压电平信号,在待测电缆三相输出端,通过检测头分别接受到高压电平信号,由于发送的高压电平信号是有时序的,所以根据显示模块的显示顺序即可对待测电缆进行核相。例如,按照先后顺序依次向a、b、c相发送高压电平信号,则第一个显示的显示模块所对应的为a相,第二个显示的显示模块所对应的是b相,第三个显示的显示模块所对应的是c相。本发明只需要判断显示模块显示的顺序,实现一次操作即可确定测试结果,解决了电缆相位测试重复沟通、接线的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包括发光电路,发光电路的输入端连接检测头,输出端接地。发光电路发光工作,则说明该相导通,接收到高压电平信号。同理,显示模块还可以采用蜂鸣器等。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包括发光电路以及与发光电路并联的光控电路。

结合附图2,发光电路包括依次串接的第一发光二极管d1、第二发光二极管d2、开关k1,第一发光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检测头j,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负极连接开关k1的一端,开关k1的另一端接地。其中,第一发光二极管d1用于显示,第二发光二极管d2用于传输光信号,开关k1用于实现显示模块的开和关。

光控电路包括光敏二极管d3、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可变电阻r5、第一三极管bg1、第二三极管bg2、第三三极管bg3以及蜂鸣器m,光敏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第一电阻r1的一端,光敏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第一三极管bg1的基极,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第二电阻r2的一端以及第一三极管bg1的集电极,第二电阻r2的一端连接可变电阻r5的调节端,第一三极管bg1的发射极连接第二三极管bg2的基极,第二三极管bg2的集电极连接可变电阻r5的一端以及第三三极管bg3的基极,第二三极管bg2的集电极接地,可变电阻r5的剩余端连接第三电阻r3的一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发光电路,第三三极管bg3的集电极连接蜂鸣器m的一端,蜂鸣器m的另一端连接发光电路,第三三极管bg3的发射极连接第四电阻r4的一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接地。

其中,光敏二极管d3用于感应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光信号,当光敏二极管d3感应到第二发光二极管d2的光信号时,第一三极管bg1、第二三极管bg2、第三三极管bg3均实现导通,此时蜂鸣器m导通发出蜂鸣声,根据蜂鸣声的先后顺序也可实现待测电缆相位的核对。通过第一发光二极管d1和蜂鸣器m两种显示方式,使得本发明的使用更加方便,适用环境更加广泛。

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电力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便携式电缆相位核对系统,包括信号发生装置以及信号检测装置,所述信号发生装置包括电源以及连接在电源输出端的信号发生模块,所述信号发生模块用于向待测电缆三相输入端依次分别发送高压电平信号;所述信号检测装置包括与待测电缆三相输出端分别连接的三个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检测头、显示模块,所述检测头连接待测电缆一相输出端,用于接收高压电平信号,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根据收到的高压电平信号进行相位核对显示。通过使用本发明,可以实现以下效果:只需要判断显示模块显示的顺序,实现一次操作即可确定测试结果,解决了电缆相位测试重复沟通、接线的问题,提高了测试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华;周仁才;姜春莹;何春光;唐昕;叶宇峰;朱树云;王小亮;邢锦锋;尚雨辰;李文达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宁波供电公司;宁波齐帆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9.25
技术公布日:2019.01.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