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滑动式测斜仪测量定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25274发布日期:2018-11-30 23:41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安全监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滑动式测斜仪测量定位结构。

背景技术

滑动式测斜仪是一种监测岩土体水平位移的原位监测仪器,可用于观测各类工程不同深度的岩土体水平位移。

现有的滑动式测斜仪包括电缆以及与电缆连接的位移传感器,在电缆的外皮上每隔0.5m或1m设置一个长度标识;现场使用时,将位移传感器放入测斜管内,通过人力手持电缆,并逐级提拉位移传感器。每一级测量时需要依赖长度标识确定并稳定传感器的位置。为了稳定传感器的位置,现有做法是通过人手将电缆标识按压在测斜管管口导槽位置(如图1)。鉴于此,现有测斜工作需要两个人开展,一个人负责提拉滑动式测斜仪,另一个人负责读数仪的计数。

可见,现有的滑动式测斜仪的缺点包括:长度标识长时间使用并与管口摩擦容易磨损,且长度标识都具有一定的宽度,遮阳在测量时参考标识的标准难以保持一致,也就很难保证两次测量的位置的一致性。此外,长度标识按压在测斜管管口位置,此时电缆对位移传感器产生的是斜向拉力,在斜向拉力的水平分力的作用下,位移传感器会产生偏转进而影响测量精度(如图2所示)。再者,测斜时两人配合测量,一方面容易因为默契不足而返工,另一方面是人力成本的极大浪费。

综上,现有的滑动式测斜仪急需一种定位方便、准确,减少人力成本的测量定位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式测斜仪测量定位结构,其具有定位方便、准确,有效减少了人力成本。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滑动式测斜仪测量定位结构的使用方法。

为达第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动式测斜仪测量定位结构,包括定位盖和电缆;

所述定位盖包括空心圆柱形本体和本体顶部向外延伸的盖沿,所述本体和盖沿一体成型,所述本体插设在测斜管的管口,所述本体和盖沿在同一位置设置有贯穿内外壁的缺口,所述本体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伸缩卡紧装置,所述伸缩卡紧装置前端面设置有滚轮;

所述电缆的第一端连接位移传感器,第二端连接读数仪,所述电缆沿第一端向第二端等间距设置有定位槽,所述定位槽靠第一端的侧壁为导向壁,靠第二端的侧壁为限位壁;

所述电缆通过所述缺口置入所述定位盖的中部,所述伸缩卡紧装置的滚轮顶压在所述电缆外壁;当电缆的定位槽正对所述伸缩卡紧装置时,所述伸缩卡紧装置伸出卡入所述定位槽内,并由所述限位壁限位固定电缆位置;继续提拉所述电缆时,所述伸缩卡紧装置的滚轮沿着所述导向壁滑出所述定位槽。

优选的,所述伸缩卡紧装置包括滑杆、滑块、弹簧,所述滑杆垂直固定在所述定位盖的内壁,所述滑块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滑杆上,所述弹簧也穿设在所述滑杆上,一端连接所述滑块,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盖内壁上;所述滑块的前端面上下对称设置有所述滚轮。

优选的,所述定位盖的内壁设置有沉孔,所述滑杆和弹簧均固定在所述沉孔的底侧壁。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还包括底壁,所述底壁长度大于上下侧滚轮的外边沿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壁包括限位凹槽和凸起,所述限位凹槽一侧与底壁平齐,所述限位凹槽槽深小于所述滚轮的半径,所述限位凹槽的宽度小于所述滚轮的直径,所述凸起的外沿为过渡圆弧;所述导向壁为所述底壁与电缆外壁之间的过渡圆弧。

优选的,所述电缆上还对称设置有沿长度方向贯通所述电缆的滑槽,所述滑槽的深度与所述定位槽的深度相等;所述滑杆前端伸入所述滑槽中。

优选的,所述定位槽之间的间距为50cm或1m。

优选的,所述电缆在所述定位槽的位置还设置有补强层,所述补强层为钢丝网或纤维网。

优选的,所述盖沿的直径大于测斜管的外径,所述定位盖采用高强塑料或金属材质制成。

为达到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滑动式测斜仪测量定位结构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带有前述电缆的滑动式测斜仪和前述的定位盖;

(2)打开测斜管的防护盖,通过电缆将位移传感器慢慢放入测斜管管底;

(3)将所述电缆通过所述缺口置入所述定位盖的中部,并将两侧伸缩卡紧装置的滑杆置入电缆的滑槽内,然后,将所述定位盖插设在测斜管的管口,并确保测斜管顶部与所述盖沿底部贴合;

(4)提拉电缆,使得所述伸缩卡紧装置伸出卡入第一个所述定位槽中后松掉电缆,等待读数仪数据稳定后,按读数仪数据记录键记录第一次传感器数据;

(5)缓慢提拉电缆,使得所述伸缩卡紧装置的滚轮沿着所述导向壁滑出第一个所述定位槽;

(6)继续提拉电缆,使得所述伸缩卡紧装置伸出卡入第二个所述定位槽中后松掉电缆,等待读数仪数据稳定后,按读数仪数据记录键记录第二次传感器数据;

(7)重复步骤(5)‐(6)完成所有测斜数据的采集;

(8)卸掉所述定位盖,并盖上测斜管防护盖;从缺口中取出电缆,并放置好位移传感器和定位盖,完成整个测斜工作。

本发明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有:

(1)本发明通过特定结构的定位盖和电缆上的定位槽进行定位测量,省去了长度标识,极大地方便了定位,且可以保证同一测点多次测量位置完全一致,消除了位置细微差异对测斜数据的影响,此外,在定位盖伸缩卡紧装置的作用下,可以保证电缆始终处于测斜管的中部,不会对位移传感器施加斜向拉力,进而,避免了斜向拉力引起的位移传感器的偏转,使得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2)本发明在定位槽上设置了限位壁和导向壁,限位壁限制了电缆和位移传感器的下滑,提拉到位后完全可以松掉电缆,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测量定位结构,一个人即可完成测斜工作,减少了人力成本;导向壁的设置可以使得伸缩卡紧装置轻松地滑出定位槽,此外,配合伸缩卡紧装置,大大地降低了测斜提拉难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3)本发明巧妙地设置了滑杆,滑杆既可以作为滑块的滑道,弹簧的导向杆,又可以在测量时作为支撑件平衡电缆和位移传感器的重量;同时,配合滑槽,可以对电缆的提拉进行导向,可谓是一举多得;

(4)本发明在限位壁上设置有限位凹槽,限位凹槽配合滚轮,可以完全将电缆和位移传感器的位置加以卡死,防止出现打滑现象,进一步保证了测量的精度;

(5)本发明在定位槽的位置设置有补强层,补强层可以提高定位槽处的强度,有效平衡了定位槽处和电缆其他处的强度差,防止电缆在定位槽处被拉断;

(6)通过设置直径大于测斜管外径的盖沿,大大地方便了定位盖插入或拔出测斜管。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测斜管的截面示意图;

图2是现有的滑动式测斜仪测量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在滑动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3的俯视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定位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5在定位槽处的截面图;

图7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5中b处放大图;

图8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3中a处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定位盖1、盖沿11、本体12、缺口13、伸缩卡紧装置1‐1、沉孔1‐1‐1、滑杆1‐1‐2、弹簧1‐1‐3、滑块1‐1‐4、滚轮1‐1‐5、电缆2、定位槽21、滑槽22、凸起2‐1‐1、限位凹槽2‐1‐2、底壁2‐1‐3、导向壁2‐1‐4、测斜管3、位移传感器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

如图3‐8所示,一种滑动式测斜仪测量定位结构,包括定位盖1和电缆2;

所述定位盖1包括空心圆柱形本体12和本体12顶部向外延伸的盖沿11,所述本体12和盖沿11一体成型,所述本体11插设在测斜管3的管口,所述本体12和盖沿11在同一位置设置有贯穿内外壁的缺口13,所述本体12的内壁上对称设置有伸缩卡紧装置1‐1,所述伸缩卡紧装置1‐1前端面设置有滚轮1‐1‐5;

所述电缆2的第一端连接位移传感器4,第二端连接读数仪,所述电缆2沿第一端向第二端等间距设置有定位槽21,所述定位槽21靠第一端的侧壁为导向壁,靠第二端的侧壁为限位壁;限位壁限制了电缆和位移传感器4的下滑,提拉到位后完全可以松掉电缆,因此,通过使用本发明的测量定位结构,一个人即可完成测斜工作,减少了人力成本;导向壁的设置可以使得伸缩卡紧装置轻松地滑出定位槽,此外,配合伸缩卡紧装置,大大地降低了测斜提拉难度,降低了劳动强度;

所述电缆2通过所述缺口13置入所述定位盖1的中部,所述伸缩卡紧装置1‐1的滚轮1‐1‐5顶压在所述电缆2外壁;当电缆2的定位槽21正对所述伸缩卡紧装置1‐1时,所述伸缩卡紧装置1‐1伸出卡入所述定位槽21内,并由所述限位壁限位固定电缆2位置;继续提拉所述电缆2时,所述伸缩卡紧装置1‐1的滚轮1‐1‐5沿着所述导向壁滑出所述定位槽21。

通过上述结构,省去了长度标识,极大地方便了定位,且可以保证同一测点多次测量位置完全一致,消除了位置细微差异对测斜数据的影响,此外,在定位盖1的伸缩卡紧装置1‐1的作用下,可以保证电缆始终处于测斜管的中部,不会对位移传感器4施加斜向拉力,进而,避免了斜向拉力引起的位移传感器4的偏转,使得测量结果更为准确。

如图6所示,所述伸缩卡紧装置1‐1包括滑杆1‐1‐2、滑块1‐1‐4、弹簧1‐1‐3,所述滑杆1‐1‐2垂直固定在所述定位盖1的内壁,所述滑块1‐1‐4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滑杆1‐1‐2上,所述弹簧1‐1‐3也穿设在所述滑杆1‐1‐2上,一端连接所述滑块1‐1‐4,另一端固定在所述定位盖1内壁上;所述滑块1‐1‐4的前端面上下对称设置有所述滚轮1‐1‐5。这里的滑杆1‐1‐2既可以作为滑块1‐1‐4的滑道,弹簧1‐1‐3的导向杆,又可以在测量时作为支撑件平衡电缆2和位移传感的重量;同时,配合定位槽21,可以对电缆2的提拉进行导向,一举多得。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盖1的内壁设置有沉孔1‐1‐1,所述滑杆1‐1‐2和弹簧1‐1‐3均固定在所述沉孔1‐1‐1的底侧壁,这样减少了伸缩卡紧装置1‐1的占用面积,便于电缆2置入定位盖中;

如图7所示,所述定位槽21还包括底壁,所述底壁长度大于上下侧滚轮1‐1‐5的外边沿之间的距离;所述限位壁包括限位凹槽2‐1‐2和凸起2‐1‐1,所述限位凹槽2‐1‐2一侧与底壁平齐,所述限位凹槽2‐1‐2槽深小于所述滚轮的半径,所述限位凹槽2‐1‐2的宽度小于所述滚轮1‐1‐5的直径,所述凸起2‐1‐1的外沿为过渡圆弧;所述导向壁为所述底壁与电缆外壁之间的过渡圆弧。限位凹槽2‐1‐2配合滚轮,可以完全将电缆和位移传感器4的位置加以卡死,防止出现打滑现象,进一步保证了测量的精度;

如图9所示,所述电缆2上还对称设置有沿长度方向贯通所述电缆的滑槽22,所述滑槽22的深度与所述定位槽21的深度相等;所述滑杆1‐1‐2前端伸入所述滑槽22中。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21之间的间距为50cm或1m。

所述电缆2在所述定位槽21的位置还设置有补强层,所述补强层为钢丝网或纤维网(未图示)。补强层可以提高定位槽处的强度,有效平衡了定位槽21处和电缆2其他处的强度差,防止电缆在定位槽21处被拉断;

进一步地,参见图3,5所述盖沿11的直径大于测斜管3的外径,这样,大大地方便了定位盖插入或拔出测斜管。所述定位盖采用高强塑料或金属材质制成。

实施例2:

参见附图3‐9,实施例2为实施例1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提供带有前述电缆2的滑动式测斜仪和前述的定位盖1;

(2)打开测斜管的防护盖,通过电缆2将位移传感器4慢慢放入测斜管3管底;

(3)将所述电缆通过所述缺口13置入所述定位盖1的中部,并将两侧伸缩卡紧装置1‐1的滑杆1‐1‐2置入电缆2的滑槽22内,然后,将所述定位盖1插设在测斜管3的管口,并确保测斜管3顶部与所述盖沿11底部贴合;

(4)提拉电缆2,使得所述伸缩卡紧装置1‐1伸出卡入第一个所述定位槽21中后松掉电缆2,等待读数仪数据稳定后,按读数仪数据记录键记录第一次传感器数据;

(5)缓慢提拉电缆2,使得所述伸缩卡紧装置1‐1的滚轮1‐1‐5沿着所述导向壁滑出第一个所述定位槽21;

(6)继续提拉电缆2,使得所述伸缩卡紧装置1‐1伸出卡入第二个所述定位槽21中后松掉电缆,等待读数仪数据稳定后,按读数仪数据记录键记录第二次传感器数据;

(7)重复步骤(5)‐(6)完成所有测斜数据的采集;

(8)卸掉所述定位盖1,并盖上测斜管防护盖;从缺口13中取出电缆2,并放置好位移传感器4和定位盖1,完成整个测斜工作。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