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低慢小飞行器监视、预警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文档序号:16690734发布日期:2019-01-22 18:48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用于低慢小飞行器监视、预警的方法及系统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交通管控技术领域,尤其设置一种用于低慢小飞行器监视、预警的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民用无人机以每年数量倍增的速度发展。其飞行的合法性以及相关信息的掌控手段缺失,增加了不明空情判断的难度,除了军民航管制部门面临巨大的空防安全压力,公安部门也同样面临着公共安全管理挑战。

例如,无人机以及风筝等飞行物(或称飞行器)因受控手段有限,有可能与飞机(包括民用飞机或军用飞机)发生碰撞,造成航空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低慢小飞行器监视、预警的方法及系统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低慢小飞行器监视、预警的方法,所述飞行器包括第一类飞行器和第二类飞行器,所述方法包括:

判断空中是否存在第一类飞行器,若存在,获取第一类飞行器的空间位置;

判断空中是否存在第二类飞行器,若存在,获取第二类飞行器的空间位置

基于第一类飞行器和第二类飞行器的空间位置获取第二类飞行器相对于第一类飞行器的相对距离,并与预设安全距离进行比较;

若所述相对距离小于预设安全距离,发出报警信息;

根据报警信息阻扰第二类飞行器。

优选地,所述第一类飞行器搭载有第一类飞控平台,所述第一类飞控平台用于发送第一数据,其中:

基于第一数据判断空中是否存在第一类飞行器。

优选地,所述第二类飞行器包括第一分类飞行器和第二分类飞行器;所述第二分类飞行器搭载有第二类飞控平台,所述第二类飞控平台用于发送第二数据,其中:

基于所述第二数据判断空中是否存在第二分类飞行器。

优选地,基于低空雷达监控的第一分类飞行器所发送的第三数据来判断是否存在第一分类飞行器。

优选地,在获取第二类飞行器相对于第一类飞行器的相对距离,并与预设安全距离进行比较之前,对第一数据、第二数据以及第三数据进行解析,使三者数据适配成通用数据。

优选地,若第二分类飞行器与第一类飞行器的相对距离小于预设安全距离,通过电磁信号干扰第二类飞控平台以解除第二类飞控平台对第二分类飞行器的控制。

优选地,若第一分类飞行器与第一类飞行器的相对距离小于预设安全距离,通过人工控制第一分类飞行器的飞行。

优选地,所述第一数据相比于所述第二数据至少存在id数据,基于所述id数据判断空中是否存在第一类飞行器。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慢小飞行器监视、预警的系统,包括:

第一飞控平台,其搭载于第一类飞行器;

第一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第一飞控平台所发送的第一数据;

第二飞控平台,其搭载于第二分类飞行器;

第二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第二分类飞行器所发送的第二数据;

低空雷达,其用于发送对第一分类飞行器的监控结果的第三数据;

第三接收模块,其用于接收低空雷达所发送的第三数据;

解析模块,其用于解析第一数据、第二数据以及第三数据,并对三者数据进行标记,且使三者数据适配成通用数据;

处理器,根据通用数据计算出第一分类飞行器和/或第二分类分析器相对于第一类飞行器的相对距离是否小于预设安全距离;

报警模块,当小于安全距离时,所述报警模块进行报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用于飞行器监视、预警的方法及系统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本方法能够有效监控空中飞行器,并能够对空中可能产生的对民用飞机之类的飞行器的威胁及时报警。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而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飞行器监视、预警的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对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示范目的,而绝不是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

本发明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低慢小飞行器监视、预警的方法以及具有该方法的系统。如图1所示,该方法和系统用于监视飞行器的状态以及对可能危机控制安全的情况作出预警。该飞行器包括第一类飞行器、第二类飞行器,该第一类飞行器可以为民用航空所用的民用飞机(但不限于此类飞行器,下文仅以该类飞机为例进行说明),该民用飞机搭载了ads-b监控平台(即前文所述的第一飞控平台),该平台实时向地面发生空间位置、速度以及航班号等第一数据(其中,航班号作为id标识数据中的一种)。第二类飞行器包括第一分类飞行器和第二分类飞行器。其中,第一类飞行器可以为如人工控制的风筝之类的飞行物(但不限于此类飞行器,下文仅以该类飞行物进行说明),通常地,利用低空雷达对该类飞行物进行监控,低空雷达对监控结果发送第三数据,该第三数据包括该飞行物的空间位置、速度。第二分类飞行器可以为无人机(但不限于此类飞行器,下面仅以该类无人机为了进行说明),该无人机搭载了空中控制平台(即前文所述的第二飞控平台),该空中控制平台实际上是通过无人机与地面系统进行数据传输而进行飞行,该空中控制平台用于发送第二数据,该第二数据包括无人机的空间位置、飞行速度等。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并借助于描述方法而说明本发明所公开的系统中各模块的作用。

利用第一接收模块、第二接收模块、第三接收模块分别不断搜索控制的数据信号,如果第一接收模块接收到了第一数据,因该第一数据中具有代表航班号的id识别数据,说明空中存在民用飞机。

当判断出空中存在民用飞机时,观察第二接收模块和第三接收模块是否接收到了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如果第二接收模块接收到了第二数据,这说明空中存在无人机,此时,需要获取第二数据所代表的无人机的空间位置与第一数据所代表的民用飞机的空间位置,并利用处理器进行计算以获取无人机与民用飞机之间的相对距离,若该相对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说明此时无人机不会影响民用飞机的飞行安全,报警模块不需要报警,且无需对无人机采取控制措施,若该相对距离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说明此时无人机可能对民用飞机的飞行构成威胁,此时,报警模块以声音或警戒色的方式进行报警,并发射电磁干扰信号以干扰空中控制平台,即,干扰无人机与地面系统的通信,进而使无人机保持在所飞行的控制位置,从而有效防止无人机与民用飞机发生碰撞现象。如果第三接收模块受到了第三数据,这说明空中存在如风筝之类的由人采用机械方式控制的飞行物,此时,需要获取第三数据所代表的无人机的空间位置与第一数据所代表的民用飞机的空间位置,并利用处理器进行计算以获取飞行物与民用飞机之间的相对距离,若该相对距离大于预设安全距离,说明此时飞行物不会影响民用飞机的飞行安全,报警模块不需要报警,且无需对飞行物采取控制措施,若该相对距离小于预设安全距离,说明此时飞行物可能对民用飞机的飞行构成威胁,此时,报警模块以声音或警戒色的方式进行报警。同时,采用人工方式使飞行物迫降。

应该说明:在接收到第一数据、第二数据和第三数据后,利用解析模块对三种数据进行解析,以适配成通用数据,并对三种数据进行融合及标记,以便处理器对三种数据进行计算分析。

虽然参照示例性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示例性实施方式做出各种改变。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