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测真菌的荧光染色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4634发布日期:2019-02-01 18:38阅读:4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检测真菌的荧光染色液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检测真菌的荧光染色液的配置方法。



背景技术:

真菌属于真核生物,没有质体,营养方式为吸收,无吞噬作用。细胞壁含有甲壳质和β-葡聚糖。可引起人类,动物的疾病,称为真菌病,还可引起植物的疾病、人类过敏性疾病和真菌毒素中毒症。真菌侵犯人体常继发于其他疾患,如恶性肿瘤、糖尿病等慢性消耗性疾病;大剤量x线照射;免疫抑制剂等导致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低下;大量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的病人,其炎症反应多受抑制,也容易感染真菌;另外器官移植、导管插管、放疗等应用引起局部组织损伤,为真菌的入侵提供了条件。近年来由于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者的不断出现,使原来不致病的真菌转为致病真菌。因此,真菌感染已经成为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

真菌分为浅部真菌和深部真菌。浅部真菌:主要侵犯机体皮肤,寄生和腐生于表皮,毛发和甲板的角质组织中,引起浅部真菌病,简称癣病。临床最多见的浅部真菌病有:体癣、股癣、手癣和足癣。

真菌感染在常用的检测方法包括:直接镜检法(如koh涂片或乳酸酚棉蓝涂片)及染色镜检法。其中,直接镜检法缺点在于阳性率较低,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诊断,背景杂乱,灵敏度低,漏检率高,对操作人员专业识别能力要求高。一般的染色镜检法包括:革兰染色、吉姆萨染色、pas法、六胺银法(gms)、银氨液浸染法(g-s)、gridley染色法、粘蛋白卡红(mayer’smucicarminstain)染色法、巴氏染色法等。这几种特殊染色法优点在于:在控制好染色细节的前提下,可染出漂亮的真菌形态,容易辨识。缺点在于:1.对操作人员专业技能要求比较高。2.操作繁琐,用时长(1小时左右)3.配套所需试剂多,贮存管理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真菌为真核生物,细胞壁中含较多的几丁质及纤维素等β-多糖类物质。而荧光增白剂可与人体各类组织或样本(包括皮屑、甲屑、毛发、尿液、体液以及阴道分泌物等)中可能存在的细胞壁β-多糖类物质特异性的结合,从而标记荧光进行检测。各种丝状真菌及酵母菌均可以被荧光染色,包括念珠菌属、毛癣菌属、表皮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组织胞浆菌属、曲霉属等。真菌菌丝的不同发育阶段均可被荧光染色,有助于病理诊断。荧光染色法亲和力高,反应时间只需数十秒钟即可完,大大提高临床真菌检测灵敏度和效率。在荧光显微镜特定的激发光波段下(340~400nm),菌丝或孢子发出明亮的蓝绿色荧光,真菌轮廓和黑暗背景可形成强烈对比反差,真菌形态结构较koh湿片法更为清晰,非常便于找寻和识别。而且真菌荧光染色液也含10%koh,溶解角质,使组织透化。值得注意的是,荧光染色法也能标记植物纤维素,空气和玻片上存在的少量纤维,在荧光显微镜下发荧光。但纤维形态一般不规则,大小、粗细、亮度等都与真菌有很大差异,没有典型的真菌横隔和出芽结构,凭经验一般可以避免假阳性情况的发生。本产品为单剂型染色液,不仅在操作上与koh法步骤一致,只需数十秒即可镜下观测(甲屑需延长1~2min)。而且标本中菌丝、孢子荧光标记后结构清晰,显著提高了菌体辨识度。

一种检测真菌的荧光染色液,荧光染色液由以下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荧光增白剂280.001-0.003%、氢氧化钾5-15%、二甲基亚砜3-6%、氯化钠2-5%、甘油5-15%、伊文思蓝0.01-0.03%,余量为纯化水。

一种检测真菌的荧光染色液,荧光染色液由以下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荧光增白剂280.001%、氢氧化钾10%、二甲基亚砜4%、甘油10%、伊文思蓝0.01%,余量为纯化水。

所述荧光染色液配置方法为:

(1)称取相应重量的氢氧化钾加入部分水进行充分搅拌溶解散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二甲基亚砜、氯化钠和甘油,搅拌均匀至无分层现象,此时会放热,冷却至室温备用,得到透明无色清澈液体,命名为甲液;

(2)称取相应重量的荧光增白剂28加入部分水中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应为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清澈液体,命名为乙液;

(3)称取相应重量的伊文思蓝加入部分水中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得到蓝紫色无析出物颗粒清澈液体,命名为丙液;

(4)将乙液加入至甲液充分混匀,确保容器内无固体沉淀或絮状物,得到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清澈液体,命名为丁液;

(5)最后将丙液与丁液混合,既得荧光染色液。

各配料的主要作用:

荧光增白剂:与真菌细胞壁β-多糖类物质特异性的结合,从而标记荧光进行检测,在荧光显微镜特定的激发光波段下(340~400nm),菌丝或孢子发出明亮的蓝绿色荧光。

氢氧化钾:溶解角质,使组织透化

二甲基亚砜:促进荧光增白剂在氢氧化钾溶液中溶解,同时帮助荧光增白剂渗透进入样本中。

氯化钠:提高荧光增白剂28与真菌细胞壁结构的结合强度,在紫外荧光激发的情况下,可以让菌体结构突显的更加清晰可见、立体,更方便识别真菌。

甘油:保湿,保持滴了染色液的样本一定时间的湿度,便于镜下观察。

伊文思蓝:弱化杂乱背景,使背景与真菌对比明显,便于识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操作简单便捷,只需数十秒,极大的降低了操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可实现大量样本的快速作业。

2、菌丝和孢子结构清晰可见,易于识别真菌,灵敏度高,提高了染色结果判读的准确率和效率。

3、检出率高,适用范围广。

4、创造性的加入了氯化钠可提高荧光增白剂28与真菌细胞壁结构的结合强度,在紫外荧光激发的情况下,可以让菌体结构突显的更加清晰可见、立体,更方便识别真菌。

说明书附图

图1.足部皮屑(×10);

图2.手部皮屑(×10);

图3.指甲屑(×40);

图4.阴道分泌物(×40);

图5.阴道分泌物(×10);

图6.腹股沟皮屑(×10);

图7.阴道分泌物(×10);

图8.阴道分泌物(×10);

图9.手部皮屑(×10);

图10.甲屑(×10)。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荧光染色液由以下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荧光增白剂280.001%、氢氧化钾10%、二甲基亚砜4%、氯化钠3.6%、甘油10%、伊文思蓝0.01%,余量为纯化水;所述荧光染色液配置方法为:

(1)称取相应重量的氢氧化钾加入部分水进行充分搅拌溶解散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二甲基亚砜、氯化钠和甘油,搅拌均匀至无分层现象,此时会放热,冷却至室温备用,得到透明无色清澈液体,命名为甲液;

(2)称取相应重量的荧光增白剂28加入部分水中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应为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清澈液体,命名为乙液;

(3)称取相应重量的伊文思蓝加入部分水中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得到蓝紫色无析出物颗粒清澈液体,命名为丙液;

(4)将乙液加入至甲液充分混匀,确保容器内无固体沉淀或絮状物,得到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清澈液体,命名为丁液;

(5)最后将丙液与丁液混合,既得荧光染色液。

对皮屑、甲屑、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其检测效果见说明书附图1-5。从附图上可以看出菌丝和孢子结构清晰可见,易于识别真菌。

实施例2

未添加氯化钠的荧光染色液由以下配方按照重量百分比混合而成:荧光增白剂280.001%、氢氧化钾10%、二甲基亚砜4%、甘油10%、伊文思蓝0.01%,余量为纯化水;所述荧光染色液配置方法为:

(1)称取相应重量的氢氧化钾加入部分水进行充分搅拌溶解散热,待冷却至室温后,加入二甲基亚砜和甘油,搅拌均匀至无分层现象,此时会放热,冷却至室温备用,得到透明无色清澈液体,命名为甲液;

(2)称取相应重量的荧光增白剂28加入部分水中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应为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清澈液体,命名为乙液;

(3)称取相应重量的伊文思蓝加入部分水中进行充分搅拌溶解,得到蓝紫色无析出物颗粒清澈液体,命名为丙液;

(4)将乙液加入至甲液充分混匀,确保容器内无固体沉淀或絮状物,得到透明无色或淡黄色清澈液体,命名为丁液;

(5)最后将丙液与丁液混合,既得荧光染色液。

对皮屑、甲屑、阴道分泌物进行检测,其检测效果见说明书附图6-10。从附图上可以看出能够识别真菌,但菌丝和孢子结构清晰度较实施例1中要差,菌丝结构不清晰,荧光强度也较弱。

实施例3

从医院获取197例已经有koh湿片法镜检结果的阴道分泌物样本,同时进行“金标准”真菌培养法、真菌荧光染色镜检法和未添加氯化钠荧光染色液镜检法,具体操作步骤为:

一、真菌培养法

1.提前半小时打开超净工作台紫外灯消毒灭菌,操作者的衣着和手,进行清洁和消毒。

2.拿出配置好的培养基,与妇科样本相对应进行编号。

3.按照对应编号,打开平板先在其上滴一滴已灭菌的生理盐水,将采样拭子蘸上生理盐水后均匀涂布在平板上,盖上培养皿盖,将采样拭子放回原管中。

4.倒置培养皿于33℃生化培养箱中培养24~72h,期间观察培养皿内菌落生长情况。

二、真菌荧光染色镜检法

1.将样本转圈均匀涂至载玻片中间,

2.滴加真菌荧光染色液,盖上盖玻片,镜检。

三、未添加氯化钠的真菌荧光染色液镜检法

1.将样本转圈均匀涂至载玻片中间,

2.滴加未添加氯化钠的真菌荧光染色液,盖上盖玻片,镜检。结果如下:

表1

表2

以上数据表明真菌荧光染色镜检法灵敏度(70.18%)远高于koh湿片法(47.37%),同时较未添加氯化钠的真菌荧光染色镜检法的灵敏度(61.4%)也高出近10%。

临床现用传统的方法(koh湿片法)的漏检率为17.75%,未添加氯化钠的真菌荧光染色液镜检法漏检率为(13.66%),而真菌荧光染色镜检法将漏检率降至10.9%。准确度真菌荧光染色液镜检法最高(90.86%)。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