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星载AIS实时信息引导的星上自主成像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83058发布日期:2019-03-22 21:05阅读:695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星载AIS实时信息引导的星上自主成像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星载ais实时信息引导的星上自主成像方法,基于星上ais系统的实时解析信息计算成像区域和成像目标,自主控制sar成像功能,实时生成卫星姿态调整指令及sar载荷开机成像指令,完成对选定区域和选定目标的成像任务。该设计可应用于海洋态势感知、海面紧急搜救等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sar卫星的成像都是针对某一特定场景或者固定目标(建筑)而设计的,成像指令都是地面事先设计好的或者由地面上注指令,由于海面舰船位置事先不确定,尤其是众多的非合作海面舰船,对其进行sar成像任务时随机性较大,因此,对海上舰船的成像任务没有办法灵活设计。按照传统的星载sar系统,对舰船成像时,舰船位置信息由其他卫星的成像结果或者电子侦察的信息来指引,从获取舰船位置信息到sar卫星过境的时间间隔较长,在sar卫星具备成像条件时舰船可能已经驶离原来的位置,这时sar卫星要完成对海面舰船目标的成像任务规划的难度较大。这时,急需一种星上自主成像任务规划的方法,能够星上实时捕获舰船信息并进行星上成像任务自主设计,完成星载sar对舰船的实时成像任务。

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是一种海上无线电通信系统,该系统通过自动广播和接收船舶动态(位置、航速、航向等)和静态(船名、国籍、呼号、吃水等)信息,由于ais的强制加装和自报位特性,ais逐步推广应用于海域感知、海面监视等各个方面,其军用和民用价值日益突显。新一代星载船舶识别分系统(星载ais系统),可在星上实时接收、处理、提取船舶ais设备发射的ais信息,实现远海船舶监视及目标属性识别、监控;实时解析ais报文,监测观测区域内是否有感兴趣目标。基于这一信息,可在星上实时完成自主成像任务规划,实现星上ais实时引导sar载荷对特定舰船目标的成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星载ais实时信息引导的星上sar自主成像流程设计,利用星载ais信息实时对感兴趣的目标进行匹配筛选,并确定目标所在的区域,实现sar载荷成像所需要时间、姿态、成像参数等数据的实时解算,自动生成卫星姿态调整指令及sar载荷开机成像指令,完成对选定区域和选定目标的成像任务。ais信息和sar成像信息的综合利用,提高了海上舰船目标的识别确认效率,提高了舰船目标的成像准确率,提高了系统的观测效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基于星载ais实时信息引导的星上自主成像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捕获并确认需观测的舰船目标;

(2)确定卫星观测时刻和观测区域;

(3)计算卫星对船只的观测姿态;

(4)调整卫星姿态,确定sar载荷可进行成像工作。

所述步骤(1)的具体过程为:星载ais接收系统接收舰船的ais实时信息,实时提取ais报文数据里的舰船信息,包括舰船身份、舰船位置、舰船航向航速信息,利用舰船身份完成目标识别,识别完成时刻记为初始时刻t0。

所述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

由舰船当前位置坐标和卫星当前位置坐标,确定舰船目标相对于卫星的相对空间位置,同时结合卫星速度和舰船的速度,初步计算卫星飞临目标上空的时刻,该时刻记为t1;sar载荷在飞临目标之前的就进入观测区域开始工作,进入观测区域的时刻记为t2。

所述t1的计算方法如下:

卫星捕获识别舰船目标的t0时刻,此时舰船在地固系下的位置为(p0船)ecf,速度为(v0船)ecf;记卫星在地固系下的位置为(p0星)ecf,速度为(v0星)ecf;

41)选择[t0,t0+δ]作为数值预报时段,δ表示增量值,根据轨道特性选取;

42)选取足够小步长step,并将时段[t0,t0+δ]离散为时间点集,记为t={ti|i=1,…,n},其中n=floor(δ/step),floor(*)为实数取整运算;

43)根据t0时刻的卫星位置与速度,预报各时刻卫星位置与速度{(pi星)ecf|i=1,…,n};

44)根据t0时刻的船只位置与速度,预报各时刻船只的位置与速度{(pi船)ecf|i=1,…,n};船只按匀速运动处理,即

(pi船)ecf=(p0船)ecf+(v0船)ecf(ti-t0)

45)计算各时刻卫星与船只的相对距离,记为{di星船|i=1,…,n},di星船为ti时刻卫星与船只的距离,公式为

di星船=||(pi星)ecf-(pi船)ecf||

其中||*||为范数运算;

46)取{di星船|i=1,…,n}中的最小值,该最小值对应的时刻点即为t1。

所述t2的计算方法如下:t1时刻后舰船的位置即确定为观测场景的中心,目标沿x轴的前后20公里可确认为观测区域,即为观测区域s,由成像模式确定观测起始时刻,记为t2。

所述步骤(3)的具体过程为:根据卫星和目标的位置及速度信息,计算sar载荷成像姿态信息,获得卫星成像时的波束指向,并确定卫星的横滚、偏航、俯仰三轴观测姿态。

确定卫星的横滚、偏航、俯仰三轴观测姿态时,卫星相对轨道坐标系的姿态欧拉角的计算方法为:欧拉角按123转序定义;

31)计算船只相对卫星的矢量方向,并在地固系下表示,记为(r)ecf:

32)将(r)ecf转换到卫星轨道坐标系下,得到(r)orbit:

其中为惯性系至轨道系的坐标转换矩阵;为地固系至惯性系的坐标转换矩阵。

33)记(r)orbit的三个坐标分量分别为rx、ry、rz,则可计算卫星所需的姿态欧拉角为

β=arcsin(rx)

γ=0

其中α为滚动角,β为俯仰角,γ为偏航角。

所述步骤(4)的具体过程为:

按照α、β和γ三个姿态参数进行卫星姿态的调整,具备sar成像波束指向能力,确定sar载荷根据预先设计的成像程序进入sar成像工作模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星载ais实时信息引导星上sar自主成像流程设计的方法,与现有方法相比,解决了星载sar系统对海上舰船目标成像任务规划的时效性,从发现目标进行成像任务规划到得到sar图像在星上全自主实现,大大提高了星载sar系统对特定舰船目标的sar成像识别确认效率;

(2)本发明的星载ais子系统,星上实时获取装载了船舶ais信息,并实时解析获取精确的舰船大小、位置、航速航向等信息;星载sar系统对ais确认的目标进行精确成像,有效提高了对海面舰船目标识别的正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ais引导sar成像的工作流程。

图2是星载ais捕获船舶信号示意图。

图3是坐标系定义示意图。

图4是星载sar船舶成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文中使用的坐标系:地心惯性坐标系oe-xiyizi,地心固连坐标系oe-xfyfzf,卫星轨道坐标系os-xoyozo,卫星本体坐标系os-xbybzb以及天线坐标系oa-xayaza,如图3所示。

本文中天线固定在卫星本体正下方,oa-xayaza三轴与os-xbybzb对应坐标轴平行。由于天线质心oa与卫星质心os间距很短,因此后文使用卫星质心替代天线相位中心,卫星本体坐标系代替天线坐标系,其对波束投在地面的误差通常在米级,对20km以上的测绘带而言可以忽略不计。

卫星进入ais引导sar成像模式工作后,其工作流程为:

(1)捕获并确认需观测的舰船目标

星载ais接收系统接收舰船的ais实时信息,实时提取ais报文数据里的舰船信息,包括舰船身份、舰船位置、舰船航向航速信息,利用舰船身份完成目标识别,识别完成时刻记为初始时刻t0;

(2)确定卫星观测时刻和观测区域

由舰船当前位置坐标和卫星当前位置坐标,确定舰船目标相对于卫星的相对空间位置,同时结合卫星速度和舰船的速度,初步计算卫星飞临目标上空的时刻,该时刻记为t1,sar载荷在飞临目标之前的就进入观测区域开始工作,进入观测区域的时刻记为t2。

卫星捕获识别舰船目标的t0时刻,此时舰船在地固系下的位置为(p0船)ecf,速度为(v0船)ecf;记卫星在地固系下的位置为(p0星)ecf,速度为(v0星)ecf。卫星拟在t1时刻飞临舰船上空进行一次成像观测。

t1的计算方法如下:

1)选择[t0,t0+δ]作为数值预报时段,δ可根据轨道特性,选择一个足够大的数值;

2)选取足够小步长step,并将时段[t0,t0+δ]离散为时间点集,记为t={ti|i=1,…,n},其中n=floor(δ/step),floor(*)为实数取整运算。

3)根据t0时刻的卫星位置与速度,预报各时刻卫星位置与速度{(pi星)ecf|i=1,…,n};预报算法为轨道动力学积分,可参考轨道动力学相关专著,不再赘述。

4)根据t0时刻的船只位置与速度,预报各时刻船只的位置与速度{(pi船)ecf|i=1,…,n};船只按匀速运动处理,即

(pi船)ecf=(p0船)ecf+(v0船)ecf(ti-t0)(1)

5)计算各时刻卫星与船只的相对距离,记为{di星船|i=1,…,n},di星船为ti时刻卫星与船只的距离,公式为

di星船=||(pi星)ecf-(pi船)ecf||(2)

其中||*||为范数运算。

6)取{di星船|i=1,…,n}中的最小值,该最小值对应的时刻点即为t1。此时,进一步可确认该时刻卫星与船只的位置,分别记为(p1星)ecf、(p1船)ecf。

7)t1时刻后舰船的位置即可确定为观测场景的中心,目标沿x轴的前后20公里可确认为观测区域,即为观测区域s,由成像模式确定观测起始时刻,记为t2,如图4所示。

(3)计算卫星对船只的观测姿态

根据卫星和目标的位置及速度信息,计算sar载荷成像姿态信息,获得卫星成像时的波束指向,由此确定卫星的横滚、偏航、俯仰三轴观测姿态。

以下给出的算法给出了卫星相对轨道坐标系的姿态欧拉角,欧拉角按123转序定义。

1)计算船只相对卫星的矢量方向,并在地固系下表示,记为(r)ecf:

2)将(r)ecf转换到卫星轨道坐标系下,得到(r)orbit:

其中为惯性系至轨道系的坐标转换矩阵,可根据卫星位置与速度计算;为地固系至惯性系的坐标转换矩阵,可根据成像时刻t1根据星历计算。相关算法可参见轨道动力学专著。

3)记(r)orbit的三个坐标分量分别为rx、ry、rz,则可计算卫星所需的姿态欧拉角为

其中α为滚动角,β为俯仰角,γ为偏航角。

(4)调整卫星姿态,确定sar载荷可进行成像工作

按照α、β和γ三个姿态参数进行卫星姿态的调整,具备sar成像波束指向能力,确定sar载荷根据预先设计的成像程序进入sar成像工作模式。

经过上述(1)、(2)、(3)、(4)步即可完成星上ais引导sar自主成像设计。

本发明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