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检验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76502发布日期:2019-01-02 23:39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一种医学检验取样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医学检验取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医学检验取样时,大多使用针管,将需要检测的液体抽入针管内,针管上虽然有刻度,当定量取样时,则需要医护人员根据针管上的刻度进行抽取,熟练的医护人员,可以轻易的定量取样,但对于新手来说,无法直接定量取样,较为麻烦,若样液过多或过少,都会使检测误差增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且新颖,便于定量取样的医学检验取样装置。

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学检验取样装置,包括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底部包括筒体、刻度尺、第一通孔、连接环和进液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内壁与筒体的表面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筒体的表面与刻度尺靠近筒体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孔位于筒体的底部开设,所述筒体的底部与连接环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环的内壁与进液机构的表面螺纹连接,所述进液机构的表面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相互配合,所述限位机构的内部包括活塞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内壁活塞机构的表面套接,所述活塞机构的表面与筒体的内壁滑动连接。

所述限位机构包括支撑套筒、过滤套筒、固定环、第二通孔、螺纹管、弹簧、挡板、支撑杆、固定板、第一转盘、限位环和指示环,所述支撑套筒的底部与过滤套筒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过滤套筒的表面底部与固定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环的内壁与筒体的表面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通孔位于支撑套筒的上表面开设,所述支撑套筒的上表面并位于第二通孔的外部与螺纹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管的表面与弹簧的内壁套接,所述弹簧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支撑套筒的顶部和挡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挡板的内壁与螺纹管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螺纹管的底部与支撑杆的顶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底部贯穿支撑套筒并延伸至支撑套筒的内部,所述固定板的顶部与支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和螺纹管的内壁均与活塞机构的表面套接,所述螺纹管的表面并位于挡板的上方与第一转盘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管的表面并位于第一转盘的上方与限位环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表面与指示环的内壁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进液机构包括第一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支撑环、半圆槽、钢珠、导向杆、限位块、滑块和第二转盘,所述第一管道的内壁与第二管道的表面顶部螺纹连接,所述第二管道的表面底部与第三管道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管道的表面顶部与支撑环的内壁套接,所述半圆槽位于第三管道的表面顶部和支撑环的内壁开设,所述半圆槽的内壁与钢珠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环的顶部与导向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顶部与限位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导向杆的表面与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内壁与第一管道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表面顶部与第二转盘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表面与连接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管道的表面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相互配合。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机构包括活塞块、活塞杆和把手块,所述活塞块的表面与筒体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活塞块的内壁与活塞杆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壁和螺纹管的内壁均与活塞杆的表面套接,所述活塞杆的顶部与把手块的底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筒体为钢化透明玻璃筒,且筒体的厚度与过滤套筒的厚度相等。

进一步的,所述弹簧的弹力大于挡板对弹簧向下的压力。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套筒为环状不锈钢过滤网,且过滤套筒的目数为200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道的表面包括密封罩、防滑槽和防滑环,所述密封罩的内壁与第三管道的表面滑动连接,所述防滑槽位于密封罩的内壁顶部开设,所述防滑槽的内壁与防滑环的表面套接,所述防滑环的内壁与第三管道的表面滑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杆的表面包括密封环和密封槽,所述活塞杆的表面顶部与密封环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密封槽位于螺纹管的内壁顶部开设,所述密封环的表面与密封槽的内壁套接。

进一步的,所述指示环的中心与刻度尺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内。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医学检验取样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该医学检验取样装置,通过设置限位机构,固定板对活塞块起到限位作用,活塞块上升到指定位置后,在固定板的作用下,使活塞块无法继续向上移动,进而实现定量取料,同时,弹簧推动挡板,使挡板与转盘紧密接触,转动转盘,在螺纹管的作用下,使转盘上下移动,通过支撑杆,使固定板上下移动,进而调节固定板的位置,使该医学检验取样装置能定量抽取不同容积的样液。

2、该医学检验取样装置,通过设置刻度尺和指示环,指示环与刻度尺相互垂直,医护人员根据刻度尺与指示环之间交点,通过刻度尺上的刻度,判断出此时固定板的位置,进而,便于医护人员将固定板调节至指定位置。

3、该医学检验取样装置,通过设置固定环,固定环与筒体之间螺纹连接,便于作业人员将限位机构和筒体分离开,使活塞机构和筒体内壁暴露出来,进而便于作业人员对活塞机构和筒体内壁进行清理。

4、该医学检验取样装置,通过设置进液机构,半圆槽为环形槽,通过钢珠将第三管道和支撑环之间连接在一起,同时,第三管道能在支撑环内自由转动,转动第三管道,在第二管道的作用下,使第一管道与第三管道之间距离增长,调节第三管道底部与筒体底部之间距离,便于该医学检验取样装置对不同深度的样液进行抽取。

5、该医学检验取样装置,通过设置密封罩、防滑槽和防滑环,将密封罩套在第三管道上,使第三管道密封住,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通过第三管道与样液接触,导致样液污染,同时,通过设置防滑环,增加密封罩与第三管道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密封罩从第三管道上脱落。

6、该医学检验取样装置,通过设置密封环和密封槽,密封环对螺纹管与活塞杆之间间隙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通过螺纹管与活塞杆之间间隙进入螺纹管内部,导致活塞杆卡死。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结构的正视图;

图5为本发明图4中c处放大图。

其中,1限位机构、101支撑套筒、102过滤套筒、103固定环、104第二通孔、105螺纹管、106弹簧、107挡板、108支撑杆、109固定板、110第一转盘、111限位环、112指示环、2筒体、3刻度尺、4第一通孔、5连接环、6进液机构、601第一管道、602第二管道、603第三管道、604支撑环、605半圆槽、606钢珠、607导向杆、608限位块、609滑块、610第二转盘、7活塞机构、701活塞块、702活塞杆、703把手块、8密封罩、9防滑槽、10防滑环、11密封环、12密封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医学检验取样装置,包括限位机构1,限位机构1的底部包括筒体2、刻度尺3、第一通孔4、连接环5和进液机构6,限位机构1的内壁与筒体2的表面顶部螺纹连接,筒体2为钢化透明玻璃筒,且筒体2的厚度与过滤套筒102的厚度相等,便于观察筒体2内部样液量和指示环112的位置,筒体2的表面与刻度尺3靠近筒体2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第一通孔4位于筒体2的底部开设,筒体2的底部与连接环5的顶部固定连接,连接环5的内壁与进液机构6的表面螺纹连接,连接环5与进液机构6螺纹连接在一起,便于医护人员将进液机构6从筒体2上拆卸下来,进而能对进液机构6进行更换,进液机构6的表面与第一通孔4的内壁相互配合,限位机构1的内部包括活塞机构7,限位机构1的内壁活塞机构7的表面套接,活塞机构7的表面与筒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

限位机构1包括支撑套筒101、过滤套筒102、固定环103、第二通孔104、螺纹管105、弹簧106、挡板107、支撑杆108、固定板109、第一转盘110、限位环111和指示环112,支撑套筒101的底部与过滤套筒102的顶部固定连接,过滤套筒102的表面底部与固定环103的内壁固定连接,过滤套筒102为环状不锈钢过滤网,且过滤套筒102的目数200为目,活塞块701上方的空气通过过滤套环流通,防止活塞块701上方的气体无法排出,导致活塞块701无法移动,同时,过滤套筒102对空气中的灰尘起到过滤作用,防止灰尘进入筒体2内部,吸附在筒体2内壁上,导致活塞块701卡死,固定环103的内壁与筒体2的表面顶部螺纹连接,通过设置固定环103,固定环103与筒体2之间螺纹连接,便于作业人员将限位机构1和筒体2分离开,使活塞机构7和筒体2内壁暴露出来,进而便于作业人员对活塞机构7和筒体2内壁进行清理,第二通孔104位于支撑套筒101的上表面开设,支撑套筒101的上表面并位于第二通孔104的外部与螺纹管105的底部固定连接,螺纹管105的表面与弹簧106的内壁套接,弹簧106的上下两侧分别与支撑套筒101的顶部和挡板107的底部固定连接,弹簧106的弹力大于挡板107对弹簧106向下的压力,弹簧106对挡板107起到推动作用,使挡板107与转盘紧密接触,挡板107的内壁与螺纹管105的表面滑动连接,螺纹管105的底部与支撑杆108的顶部固定连接,支撑杆108的底部贯穿支撑套筒101并延伸至支撑套筒101的内部,固定板109的顶部与支撑杆108的底部固定连接,固定板109对活塞块701起到限位作用,活塞块701上升到指定位置后,在固定板109的作用下,使活塞块701无法继续向上移动,挡板107上下移动,通过支撑杆108使固定板109跟随挡板107一起移动,固定板109的内壁和螺纹管105的内壁均与活塞机构7的表面套接,螺纹管105的表面并位于挡板107的上方与第一转盘110的内壁螺纹连接,转动第一转盘110,在螺纹管105的作用下,使第一转盘110上下移动,螺纹管105的表面并位于第一转盘110的上方与限位环111的内壁固定连接,限位环111对第一转盘110,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一转盘110移出螺纹管105表面,固定板109的表面与指示环112的内壁固定连接,指示环112的中心与刻度尺3的顶部在同一水平面内,通过设置刻度尺3和指示环112,指示环112与刻度尺3相互垂直,医护人员根据刻度尺3与指示环112之间交点,通过刻度尺3上的刻度,判断出此时固定板109的位置,进而,便于医护人员将固定板109调节至指定位置,进液机构6包括第一管道601、第二管道602、第三管道603、支撑环604、半圆槽605、钢珠606、导向杆607、限位块608、滑块609和第二转盘610,第一管道601的内壁与第二管道602的表面顶部螺纹连接,第二管道602的表面底部与第三管道603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第三管道603,在第二管道602的作用下,使第一管道601与第三管道603之间距离增长,调节第三管道603底部与筒体2底部之间距离,便于该医学检验取样装置对不同深度的样液进行抽取,第三管道603的表面顶部与支撑环604的内壁套接,半圆槽605位于第三管道603的表面顶部和支撑环604的内壁开设,半圆槽605的内壁与钢珠606的表面滑动连接,半圆槽605为环形槽,通过钢珠606将第三管道603和支撑环604之间连接在一起,同时,第三管道603能在支撑环604内自由转动,支撑环604的顶部与导向杆607的底部固定连接,导向杆607的顶部与限位块608的底部固定连接,导向杆607的表面与滑块609的内壁滑动连接,导向杆607对滑块609起到导向作用,限位块608对滑块609起到限位作用,防止第二管道602移出第一管道601内部,滑块609的内壁与第一管道601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第一管道601的表面顶部与第二转盘610的内壁固定连接,通过第二转盘610,便于转动第一管道601,第一管道601的表面与连接环5的内壁滑动连接,第一管道601的表面与第一通孔4的内壁相互配合,第三管道603的表面包括密封罩8、防滑槽9和防滑环10,密封罩8的内壁与第三管道603的表面滑动连接,将密封罩8套在第三管道603上,使第三管道603密封住,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通过第三管道603与样液接触,导致样液污染,防滑槽9位于密封罩8的内壁顶部开设,防滑槽9的内壁与防滑环10的表面套接,防滑环10的内壁与第三管道603的表面滑动连接,通过设置防滑环10,增加密封罩8与第三管道603之间的摩擦力,防止密封罩8从第三管道603上脱落,活塞机构7包括活塞块701、活塞杆702和把手块703,活塞块701的表面与筒体2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塞块701的内壁与活塞杆702的表面底部固定连接,拉动把手块703,通过活塞杆702使活塞块701向上移动,在活塞块701的作用下,将样液抽入筒体2内,固定板109的内壁和螺纹管105的内壁均与活塞杆702的表面套接,活塞杆702的顶部与把手块703的底部固定连接,活塞杆702的表面包括密封环11和密封槽12,活塞杆702的表面顶部与密封环11的内壁滑动连接,密封槽12位于螺纹管105的内壁顶部开设,密封环11的表面与密封槽12的内壁套接,密封槽12对密封环11起到固定作用,密封环11对螺纹管105与活塞杆702之间间隙起到密封作用,防止空气中的灰尘通过螺纹管105与活塞杆702之间间隙进入螺纹管105内部,导致活塞杆702卡死。

转动转盘,在螺纹管105的作用下,使转盘上下移动,通过支撑杆108,使固定板109上下移动,根据需要调节固定板109的位置,转动第三管道603,在第二管道602的作用下,使第一管道601与第三管道603之间距离增长,调节第三管道603底部与筒体2底部之间距离,将第三管道603插入样液中,拉动把手块703,通过活塞杆702使活塞块701向上移动,在活塞块701的作用下,将样液抽入筒体2内,固定板109对活塞块701起到限位作用,活塞块701上升到指定位置后,在固定板109的作用下,使活塞块701无法继续向上移动,实现定量取料,将密封罩8套在第三管道603上,使第三管道603密封住,清洗筒体2时,转动筒体2,将固定环103从筒体2上拧下来,使筒体2与限位机构1分离开,便于作业人员对活塞机构7和筒体2内壁进行清理,更换进液机构6时,转动第一管道601,将第一管道601从连接环5上拧下来,使进液机构6与筒体2分离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