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透明土的振动台模型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51792发布日期:2019-02-12 22:48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基于透明土的振动台模型箱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试验模型箱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透明土的振动台模型箱装置。



背景技术:

在地震作用下,土体受到动荷载的作用,土的状态会发生变化进而引发地质灾害的发生。地震波的传递,使得土体存在多方向的振动。我国是多震国家,深入研究地震条件下的稳定性规律具有理论指导意义。振动台试验是研究地震响应的重要手段,模型箱能够将振动作用传递到实验土体,用来模拟地震对实验对象的相互作用,从而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土体在振动作用下的响应。然而仅仅靠常规土工实验和现场原位实验无法深入研究破坏模式和失稳机理。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用于振动台试验用模型箱,实现经济可行的地震作用下土体中基础结构和土体运动可视化的模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透明土的振动台模型箱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为实现本发明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基于透明土的振动台模型箱装置,包括包括布置在光学平台上的透明模型箱、激光光源和ccd相机。

所述透明模型箱包括外箱和内箱。所述外箱整体为一个带有顶盖的矩形箱体。所述外箱的内腔中放置有振动台。所述内箱为上端敞口的矩形箱体。所述内箱放置在振动台上。所述内箱中布置有透明土试样。

所述激光光源和ccd相机布置在外箱和内箱之间的空腔中。

进一步,所述内箱的壁厚为4mm。

进一步,所述内箱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点。

进一步,所述外箱的底部设置有若干排水孔。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1.降低了试验耗费,提高了试验效率;

2.降低了实现土体变形可视化的难度,方便推广使用;

3.实现了地震条件下土体和结构变形的可视化,从而直观获得变形场以及结构和土体的破坏规律。

附图说明

图1为模型箱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模型箱装置俯视图。

图中:透明模型箱1、外箱101、排水孔1011、内箱102、激光光源2、ccd相机3、振动台4、透明土试样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应该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范围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上述技术思想的情况下,根据本领域普通技术知识和惯用手段,做出各种替换和变更,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参见图1,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基于透明土的振动台模型箱装置,包括布置在光学平台上的透明模型箱1、激光光源2和ccd相机3。

所述透明模型箱包括外箱101和内箱102。所述外箱101整体为一个带有顶盖的矩形箱体。参见图2,所述外箱101的底部设置有排水孔1011。所述外箱101的内腔中放置有振动台4。所述内箱102为上端敞口的矩形箱体。所述内箱102的壁厚为4mm。所述内箱102放置在振动台4上。所述内箱102中布置有透明土试样5。所述内箱102的外壁上设置有控制点。

所述激光光源2和ccd相机3布置在外箱101和内箱102之间的空腔中。所述ccd相机3采集的散斑图像经过图像处理,可得到透明土试样5的变形和位移。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发明提供一种基于透明土的振动台模型箱装置。该装置包括包括布置在光学平台上的透明模型箱、激光光源和CCD相机。所述透明模型箱包括外箱和内箱。所述外箱整体为一个带有顶盖的矩形箱体。所述外箱的内腔中放置有振动台。所述内箱为上端敞口的矩形箱体。所述内箱放置在振动台上。所述内箱中布置有透明土试样。所述激光光源和CCD相机布置在外箱和内箱之间的空腔中。该装置降低了试验耗费,提高了试验效率,降低了实现土体变形可视化的难度,方便推广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周航;刘汉龙;肖杨;丁选明;孔纲强;仉文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重庆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8.11.06
技术公布日:2019.02.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