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91429发布日期:2019-02-15 23:06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检测系统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



背景技术:

dty,又称拉伸变形丝,是在加弹机器上进行连续或同时拉伸、经过加捻器变形加工后的成品丝。目前的纺织业内无法做到系统上对线盘进行转动检测,dty的侧面检测都只能通过人工转动线盘来实现,劳动力消耗大,生产不便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该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能够将带有dty的线盘沿着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一定角度,便于对dty进行整个侧面的检测。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包括系统支架、模组安装盒底板、水平滑轨、水平滑块、承重板、第一电机、旋转头底托、托盘旋转头、驱动气缸和旋转尼龙头,所述模组安装盒底板固定在所述系统支架上,所述水平滑轨固定在所述模组安装盒底板上,所述水平滑块安装在所述承重板的下方,所述水平滑轨与所述水平滑块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固定端与所述承重板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头底托位于所述第一电机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驱动轴,所述旋转驱动轴贯穿所述旋转头底托后与所述托盘旋转头卡接,所述驱动气缸位于所述托盘旋转头的上方,所述驱动气缸的固定端与所述系统支架连接,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旋转尼龙头连接,所述托盘旋转头的轴线与所述旋转尼龙头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共线。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主动轮座、从动轮座、主动齿带轮、从动齿带轮、同步带和第二电机,所述主动轮座与所述从动轮座分别固定在所述模组安装盒底板的两端,所述主动齿带轮安装在所述主动轮座上,所述从动齿带轮安装在所述从动轮座上,所述主动轮座上固定有减速安装板,所述第二电机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减速安装板上,所述第二电机的活动端与所述主动齿带轮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带轮和所述从动齿带轮通过所述同步带传动,所述承重板的下端固定有皮带动子,所述皮带动子与所述同步带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承重板上固定有托盘支撑架,所述第一电机位于所述托盘支撑架的内部,所述旋转头底托固定在所述托盘支撑架的顶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系统支架的顶部固定有模组安装顶板,所述驱动气缸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模组安装顶板上,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动端连接有所述旋转推力杆,所述模组安装顶板上还设置有轴承座,所述旋转推力杆贯穿所述轴承座并与所述轴承座轴承连接,所述旋转推力杆与所述旋转尼龙头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竖直滑轨和竖直滑块,所述竖直滑轨固定在所述模组安装顶板上,所述竖直滑块固定在所述轴承座上,所述竖直滑轨与所述竖直滑块滑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动端与所述旋转推力杆之间设置有矩形弹簧,所述驱动气缸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气缸连接板,所述矩形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缸连接板和所述轴承座。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包括弹簧拉紧螺钉,所述弹簧拉紧螺钉贯穿所述气缸连接板后与所述轴承座螺纹连接,所述弹簧拉紧螺钉与所述气缸连接板滑动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系统支架的顶部固定有碗灯。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系统支架上固定有若干个拍摄相机。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系统支架的下端还固定有环形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该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能够将带有dty的线盘沿着竖直方向的轴线转动一定角度,便于对dty进行整个侧面的检测。

附图说明

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的第一局部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的第二局部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的第三局部示意图。

图1至图4中:

1、系统支架;2、模组安装盒底板;3、水平滑轨;4、水平滑块;5、承重板;6、第一电机;7、旋转头底托;8、托盘旋转头;9、驱动气缸;10、旋转尼龙头;11、旋转驱动轴;12、主动轮座;13、从动轮座;14、主动齿带轮;15、从动齿带轮;16、同步带;17、第二电机;18、减速安装板;19、皮带动子;20、托盘支撑架;21、模组安装顶板;22、旋转推力杆;23、轴承座;24、竖直滑轨;25、竖直滑块;26、矩形弹簧;27、气缸连接板;28、弹簧拉紧螺钉;29、碗灯;30、拍摄相机;31、环形灯;32、线盘;33、dty。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4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静态dty纺织丝智能检测系统,包括系统支架1、模组安装盒底板2、水平滑轨3、水平滑块4、承重板5、第一电机6、旋转头底托7、托盘旋转头8、驱动气缸9和旋转尼龙头10,所述模组安装盒底板2固定在所述系统支架1上,所述水平滑轨3固定在所述模组安装盒底板2上,所述水平滑块4安装在所述承重板5的下方,所述水平滑轨3与所述水平滑块4滑动连接,所述第一电机6的固定端与所述承重板5固定连接,所述旋转头底托7位于所述第一电机6的上方,所述第一电机6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旋转驱动轴11,所述旋转驱动轴11贯穿所述旋转头底托7后与所述托盘旋转头8卡接,所述驱动气缸9位于所述托盘旋转头8的上方,所述驱动气缸9的固定端与所述系统支架1连接,所述驱动气缸9的活动端与所述旋转尼龙头10连接,所述托盘旋转头8的轴线与所述旋转尼龙头10的轴线在竖直方向上共线。

所述承重板5依靠所述水平滑轨3与所述水平滑块4之间的连接,移动在所述模组安装盒底板2上,将人工放置在所述旋转头底托7上的线盘32从系统外侧移动至系统内侧,所述托盘旋转头8插入在线盘32的底部孔中,所述旋转头底托7起到支撑线盘32的作用,所述驱动气缸9驱动所述旋转尼龙头10向下移动,插入线盘32的顶部孔中,上下对线盘32定位作用,然后所述第一电机6工作,对线盘32进行转动,以便检测dty33的侧面情况。

于本实施例中,包括主动轮座12、从动轮座13、主动齿带轮14、从动齿带轮15、同步带16和第二电机17,所述主动轮座12与所述从动轮座13分别固定在所述模组安装盒底板2的两端,所述主动齿带轮14安装在所述主动轮座12上,所述从动齿带轮15安装在所述从动轮座13上,所述主动轮座12上固定有减速安装板18,所述第二电机17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减速安装板18上,所述第二电机17的活动端与所述主动齿带轮14传动连接,所述主动齿带轮14和所述从动齿带轮15通过所述同步带16传动,所述承重板5的下端固定有皮带动子19,所述皮带动子19与所述同步带16固定连接。

在线盘32移动时,所述第二电机17启动,将动力传输到所述主动齿带轮14上,在经过所述同步带16的作用下与所述从动齿带轮15共同转动,所述同步带16带动所述皮带动子19在水平方向上移动,进而使得所述承重板5移动起来。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承重板5上固定有托盘支撑架20,所述第一电机6位于所述托盘支撑架20的内部,所述旋转头底托7固定在所述托盘支撑架20的顶部。

利用所述托盘支撑架20保护所述第一电机6,并且结构更加稳定,其中,所述托盘支撑架20的侧壁上设置有透气孔位。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支架1的顶部固定有模组安装顶板21,所述驱动气缸9的固定端固定在所述模组安装顶板21上,所述驱动气缸9的活动端连接有所述旋转推力杆22,所述模组安装顶板21上还设置有轴承座23,所述旋转推力杆22贯穿所述轴承座23并与所述轴承座23轴承连接,所述旋转推力杆22与所述旋转尼龙头10固定连接。

将所述旋转尼龙头10通过所述驱动气缸9与所述旋转推力杆22推进到线盘32中,由于所述轴承座23的存在,所述旋转尼龙头10被线盘32带动旋转的时候,不会影响到所述驱动气缸9。

于本实施例中,包括竖直滑轨24和竖直滑块25,所述竖直滑轨24固定在所述模组安装顶板21上,所述竖直滑块25固定在所述轴承座23上,所述竖直滑轨24与所述竖直滑块25滑动连接。

在所述轴承座23带动所述旋转尼龙头10上下移动的时候,因为增设了所述竖直滑轨24和所述竖直滑块25而减少了与所述模组安装顶板21的摩擦,移动过程更加顺畅。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气缸9的活动端与所述旋转推力杆22之间设置有矩形弹簧26,所述驱动气缸9的活动端固定连接有气缸连接板27,所述矩形弹簧26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气缸连接板27和所述轴承座23。

为了防止所述旋转尼龙头10下移时直接撞击线盘32,利用所述矩形弹簧26缓冲所述驱动气缸9的推力,保护线盘32。

于本实施例中,包括弹簧拉紧螺钉28,所述弹簧拉紧螺钉28贯穿所述气缸连接板27后与所述轴承座23螺纹连接,所述弹簧拉紧螺钉28与所述气缸连接板27滑动连接。

所述弹簧拉紧螺钉28起到导向的作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系统支架1的顶部固定有碗灯29,所述系统支架1上固定有若干个拍摄相机30,所述系统支架1的下端还固定有环形灯31。

利用所述碗灯29对dty33的顶部进行光照,所述环形灯31对dty33的底部进行光照,在光照的时候,所述拍摄相机30从顶部、底部以及侧面进行一个全方位的检测。

所述系统支架1上还设置有用于实时观测的显示屏、用于自行调节的触摸屏和用于输入控制的键盘。

需要声明的是,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仅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在本发明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内,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容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