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77303发布日期:2019-02-01 18:49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阻测量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导电线芯直流电阻的测试在电线电缆制造中占着及其重要的地位,该测试是各种类型电缆必不可少的例行试验之一。而且为了合理的利用原材料,在电线电缆的制造过程中也要随时被检测单位长度的电缆线芯直流电阻是否满足标准要求。现有的测量方法主要分为电桥法和数字法两大类,但无论哪种测量方法都要用到由电压夹具、电流夹具组成的四探头测量技术。

许多研究表明引线电阻及各种接触电阻是引起测量误差的主要原因,最典型的就是不同的夹具导致不同的测量结果。实心导体测量中,接触电阻主要由夹具与被测电缆之间的接触产生;绞合导体测量中,接触电阻主要包括夹具与电缆的接触电阻、绞合线芯中各单线间的接触电阻,且后者占主导。绞合线芯总接触电阻较大,主要是由于各单线表面氧化,且氧化层的电阻率远大于金属导体本身的电阻率(氧化铝尤其严重)。接触电阻的大小随氧化层的性质和厚度而变,也与接触面积和接触程度有关。各单线间接触电阻的数值是不稳定的,随夹紧位置和加紧力而变化。大截面绞线的电阻最难测准,一方面氧化铝的电阻率较高,截面越大单线根数越多,各单线间的总接触电阻也就越大;另一方面与小截面试样相比,大截面试样本身的电阻要小得多,甚至可能同接触电阻处于同一数量级,此时的相对影响显然很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装置,解决现有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的精度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

一种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装置,包括直流测试仪、测量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和两个电压测量夹具,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设置在测量台上的两端,且关于测量台的中心线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两个电压测量夹具设置在两个电流测量夹具之间,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和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均与直流测试仪连接;所述测量台上设置有测量台面,所述测量台面上设置有刻度,所述测量台面两端设置有移动槽,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和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均卡在移动槽内可移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均包括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电流测量夹电缆孔、电流测量夹具块、夹具块夹紧手把和移动装置,所述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设置在测量台面上,所述电流测量夹具块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上,所述电流测量夹电缆孔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块上,所述夹具块夹紧手把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块的侧边,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底部,且卡合在移动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电流测量夹具块包括两块夹块,所述两块夹块相对侧设置为梳齿结构,两块夹块的梳齿结构卡合设置,所述夹具块夹紧手把通过设置的螺纹旋杆贯穿两块夹块。

进一步地,所述两块夹块中的一块固定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上,另一块可活动设置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上,且随夹具块夹紧手把旋转移动。

进一步地,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前轮、链条、转动齿轮和移动后轮,所述移动前轮和移动后轮分别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底部的前端和后端,所述转动齿轮可转动的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底部,所述移动前轮、转动齿轮和移动后轮通过链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均包括电压测量夹具绝缘底座、电压测量夹具板、电压测量夹具移动转手把和电压测量夹具移动装置,所述电压测量夹具移动装置设置在电压测量夹具绝缘底座底部,所述电压测量夹具板设置在电压测量夹具绝缘底座上,所述电压测量夹具板上设置有电缆孔,所述电压测量夹具移动转手把设置在电压测量夹具板的一侧并与电压测量夹具移动装置通过齿轮连接。

进一步地,本发明还包括电缆支撑座,所述电缆支撑座设置在测量台面上,且卡合在移动槽可移动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缆支撑座设置在两个电压测量夹具之间,所述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包括支撑座底板、支撑座竖直板和支撑座绝缘接触板,所述支撑座竖直板设置在支撑座底板上,所述支撑座绝缘接触板设置在支撑座竖直板上,所述支撑座底板可滑动设置在测量台面上。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绝缘接触板的竖直高度与电流测量夹电缆孔的底部向平,所述两个电压测量夹具上的电缆孔与电流测量夹电缆孔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可以随时的移动,从而可以随时移动对电缆上的任意一端的电阻进行测量,同时测量的电阻直接显示在直流测试仪,从而使得测量的精度更加的准确,同时通过同一段电缆多次多段的测量,从而取平均值,可以更好的求出电缆的电阻,使得精准更高,更好的满足测量电阻的需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电流夹具移动结构示意图。

图中编号:1-直流测试仪、2-测量台面、3-刻度、4-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5-电流测量夹电缆孔、6-电流测量夹具块、7-夹合板、8-夹具块夹紧手把、9-电压测量夹具绝缘底座、10-电压测量夹具板、11-电压测量夹具移动转手把、12-支撑座底板、13-支撑座竖直板、14-支撑座绝缘接触板、15-测量台、16-移动前轮、17-链条、18-转动齿轮、19-移动后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出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然而,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列出的许多细节仅仅是为了使读者对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方面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即便没有这些特定的细节也可以实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

如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电缆的直流电阻测量装置结构示意图,包括直流测试仪1、测量台15、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和两个电压测量夹具,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设置在测量台15上的两端,且关于测量台15的中心线镜像对称设置,所述两个电压测量夹具设置在两个电流测量夹具之间,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和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均与直流测试仪1连接;所述测量台15上设置有测量台面2,所述测量台面2上设置有刻度3,所述测量台面2两端设置有移动槽,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和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均卡在移动槽内可移动设置。

通过使用两个电流测量夹具进行通电处理,然后通过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对通电的电缆进行多段移动测量,同时把测量的数据直接传输到直流测试仪1上,从而自动显示出电阻的值,然后经过多段测量和多次测量求出平均的电阻值。直流测试仪1使用型号为pc36的直流测试仪。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均包括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4、电流测量夹电缆孔5、电流测量夹具块6、夹具块夹紧手把8和移动装置,所述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4设置在测量台面2上,所述电流测量夹具块6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4上,所述电流测量夹电缆孔5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块6上,所述夹具块夹紧手把8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块6的侧边,所述移动装置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4底部,且卡合在移动槽内。所述电流测量夹具块6包括两块夹块,所述两块夹块相对侧设置为梳齿结构,两块夹块的梳齿结构卡合设置,所述夹具块夹紧手把8通过设置的螺纹旋杆贯穿两块夹块。所述两块夹块中的一块固定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4上,另一块可活动设置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4上,且随夹具块夹紧手把8旋转移动。

两个电流测量夹具主要是用于夹紧电缆,同时把电缆拉直,并通过电流测量夹具块6把电缆夹紧,然后通入电流实现测量的电流通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前轮16、链条17、转动齿轮18和移动后轮19,所述移动前轮16和移动后轮19分别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4底部的前端和后端,所述转动齿轮18可转动的设置在电流测量夹具绝缘底座4底部,所述移动前轮16、转动齿轮18和移动后轮19通过链条17连接。移动装置主要是用于带动两个电流测量夹具进行移动,方便对不同的电缆长度进行测量。移动装置外面设置一个移动手把,移动手把与电压测量夹具移动转手把11的结构相同。绕转手把,通过转动齿轮18带动移动装置进一步带动电流测量夹具移动。

所述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均包括电压测量夹具绝缘底座9、电压测量夹具板10、电压测量夹具移动转手把11和电压测量夹具移动装置,所述电压测量夹具移动装置设置在电压测量夹具绝缘底座9底部,所述电压测量夹具板10设置在电压测量夹具绝缘底座9上,所述电压测量夹具板10上设置有电缆孔,所述电压测量夹具移动转手把11设置在电压测量夹具板10的一侧并与电压测量夹具移动装置通过齿轮连接。两个电压测量夹具相互的移动,从而完成对同一电缆多次不同段的测量,然后取平均值。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包括电缆支撑座,所述电缆支撑座设置在测量台面2上,且卡合在移动槽可移动设置。所述电缆支撑座设置在两个电压测量夹具之间,所述两个电压测量夹具包括支撑座底板12、支撑座竖直板13和支撑座绝缘接触板14,所述支撑座竖直板13设置在支撑座底板12上,所述支撑座绝缘接触板14设置在支撑座竖直板13上,所述支撑座底板12可滑动设置在测量台面2上。所述支撑座绝缘接触板14的竖直高度与电流测量夹电缆孔5的底部向平,所述两个电压测量夹具上的电缆孔与电流测量夹电缆孔5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电缆支撑座主要是起到支撑的作用,防止电缆由于重力的作用使得中间往下垂,使得测量的精度不准确。

通过测量出电阻后,然后通过刻度3登记出电缆的具体长度,然后计算出电缆的电阻率。

工作原理:

把电缆通过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和两个电压测量夹具上的电流测量夹电缆孔5和电缆孔,然后通过把直流测试仪1连接两个电流测量夹具和两个电压测量夹具,然后往两个电流测量夹具上通电,读取直流测试仪1的电阻值,同时登记出两个电压测量夹具直接的电缆的长度,同理移动两个电压测量夹具使得测量的电缆的长度改变,位置改变,多次测量,然后换算出电阻率,租后区平均值,得到测量的数据。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