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用体温检测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4128发布日期:2019-04-13 00:03阅读:12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用体温检测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儿科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儿科用体温检测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体温检测又称体温测量,是指对人体内部温度进行测试、测量从而对疾病诊治提供依据的方法。测温仪器包括玻璃内汞温度计(水银温度计)、电子温度计和红外线体温计等,传统的电子体温计为通过对病人体温的红外检测,并将反射信号处理后,通过显示屏实时显示体温。发烧是人体自身与疾病斗争的一种典型表现,宝宝也不例外,当宝宝发烧时,定期测量和观察宝宝体温的变化十分重要。

目前为止,在儿科临床上,给宝宝进行体温检测时,所使用的体温计跟成人使用的一样,由于宝宝好动,不能自己控制自己,在检测时,还需父母或者医护人员将其放入宝宝饿腋下,夹住宝宝的手臂,避免其运动,增加了难度,浪费精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用体温检测护理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科用体温检测护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控制箱,所述控制箱的左侧上方通过导线固定连接有体温检测装置。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设置为四个,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安装有脚轮,所述脚轮为万向轮,所述脚轮上设置有脚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的右侧向上倾斜平行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杆连接杆,两个所述推杆连接杆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杆。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体温检测装置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通过固定杆连接件固定连接在魔术贴上,所述固定杆的前端设置有体温计,所述体温计的底端尖端设置有体温计探头,所述体温计的顶端外侧固定套接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与固定杆的前端固定连接,所述导线通过导线连接座与固定杆的后端连接。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魔术贴位于固定杆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且位于固定环的后端。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杆的右端设置有手臂套环,所述手臂套环通过手臂套环连接件固定连接在固定杆上,所述手臂套环与固定杆垂直设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手臂套环远离手臂套环连接件一侧的连接处两端分别设置有子母扣子扣和子母扣母扣,所述子母扣母扣靠近子母扣子扣一侧连接有母扣扣卡。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所述控制面板的左侧设置有显示屏,所述显示屏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按钮。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推杆上包裹有橡胶套,所述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控制箱的顶端设置有体温检测装置放置槽,所述控制箱的左侧上方设置有裹线柱。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在体温检测装置中的体温计上连接固定杆,固定杆的左侧连接魔术贴,右侧连接手臂套环,将魔术贴贴在儿科患者腋下下方的皮肤或衣服上,使固定杆和体温计固定,手臂套环套于儿科患者的手臂上,具体通过将子母扣母扣的母扣卡扣扣于字母扣子扣中,从而将手臂套环套在儿科患者的手臂上,对其手臂进行固定,防止儿科患者的手臂乱动,不便于对腋下进行体温检测。

2.本发明通过推杆上包裹有橡胶套,橡胶套上设置有防滑纹,增加手握推杆的舒适度。

3.本发明通过在控制箱的顶端设置有体温检测装置放置槽,控制箱的左侧上方设置有裹线柱。不使用时,可将导线卷在裹线柱上,体温检测装置放入体温检测装置放置槽内进行收纳。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儿科用体温检测护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区域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一种儿科用体温检测护理装置中体温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儿科用体温检测护理装置中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装置主体、2导线、3体温检测装置、4支撑柱、5脚轮、6控制箱、7推杆连接杆、8推杆、9固定杆、10固定杆连接件、11魔术贴、12固定环、13体温计、14导线连接座、15手臂套环连接件、16手臂套环、17子母扣子扣、18子母扣母扣、19体温计探头、20控制面板、21显示屏、22控制按钮、23橡胶套、24体温检测装置放置槽、25母扣扣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地说明。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一种儿科用体温检测护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包括控制箱6,控制箱6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控制箱6的左侧上方通过导线2固定连接有体温检测装置3,体温检测装置3可对儿科患者进行体温检测。

控制箱6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设置为四个,支撑柱4对整个装置主体1起支撑作用,支撑柱4的底部安装有脚轮5,脚轮5为万向轮,便于移动到所需位置,脚轮5上设置有脚刹(图中未示出),到达所需位置时对其制动。

控制箱6的右侧向上倾斜平行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杆连接杆7,两个推杆连接杆7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杆8,通过推杆8推动装置主体1,便于装置主体1的移动。

体温检测装置3包括固定杆9,固定杆9通过固定杆连接件10固定连接在魔术贴11上,固定杆9的前端设置有体温计13,体温计13的底端尖端设置有体温计探头19,体温计13的顶端外侧固定套接有固定环12,固定环12与固定杆9的前端固定连接,导线2通过导线连接座14与固定杆9的后端连接,导线连接座14防止导线2与固定杆9连接处漏电,导线2为硅胶软导线。

魔术贴11位于固定杆9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且位于固定环12的后端,魔术贴11可贴于儿科患者的胳肢窝下方部位皮肤上,也可贴于衣服上,此时可对固定杆9进行固定。

固定杆9的右端设置有手臂套环16,手臂套环16通过手臂套环连接件15固定连接在固定杆9上,手臂套环16与固定杆9垂直设置。手臂套环16具有微弹性,手臂套环16用于套在儿科患者的手臂上,对其手臂进行固定,防止儿科患者的手臂乱动,不便于对腋下进行体温检测。

手臂套环16远离手臂套环连接件15一侧的连接处两端分别设置有子母扣子扣17和子母扣母扣18,子母扣母扣18靠近子母扣子扣17一侧连接有母扣扣卡25。通过将子母扣母扣18的母扣卡扣25扣于字母扣子扣17中,从而将手臂套环16套在儿科患者的手臂上。

控制箱6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0,控制面板20的左侧设置有显示屏21,显示屏21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按钮22。体温计13通过导线2与控制箱6连接,体温计13检测出的温度实时显示在显示屏21上,通过控制按钮22可将温度记录在系统内,便于后期进行体温对比。

实施例二

为了增加手握推杆8的舒适度,对此进行以下优化。

请参阅图1-4,一种儿科用体温检测护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包括控制箱6,控制箱6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控制箱6的左侧上方通过导线2固定连接有体温检测装置3,体温检测装置3可对儿科患者进行体温检测。

控制箱6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设置为四个,支撑柱4对整个装置主体1起支撑作用,支撑柱4的底部安装有脚轮5,脚轮5为万向轮,便于移动到所需位置,脚轮5上设置有脚刹(图中未示出),到达所需位置时对其制动。

控制箱6的右侧向上倾斜平行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杆连接杆7,两个推杆连接杆7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杆8,通过推杆8推动装置主体1,便于装置主体1的移动。

体温检测装置3包括固定杆9,固定杆9通过固定杆连接件10固定连接在魔术贴11上,固定杆9的前端设置有体温计13,体温计13的底端尖端设置有体温计探头19,体温计13的顶端外侧固定套接有固定环12,固定环12与固定杆9的前端固定连接,导线2通过导线连接座14与固定杆9的后端连接,导线连接座14防止导线2与固定杆9连接处漏电,导线2为硅胶软导线。

魔术贴11位于固定杆9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且位于固定环12的后端,魔术贴11可贴于儿科患者的胳肢窝下方部位皮肤上,也可贴于衣服上,此时可对固定杆9进行固定。

固定杆9的右端设置有手臂套环16,手臂套环16通过手臂套环连接件15固定连接在固定杆9上,手臂套环16与固定杆9垂直设置。手臂套环16具有微弹性,手臂套环16用于套在儿科患者的手臂上,对其手臂进行固定,防止儿科患者的手臂乱动,不便于对腋下进行体温检测。

手臂套环16远离手臂套环连接件15一侧的连接处两端分别设置有子母扣子扣17和子母扣母扣18,子母扣母扣18靠近子母扣子扣17一侧连接有母扣扣卡25。通过将子母扣母扣18的母扣卡扣25扣于字母扣子扣17中,从而将手臂套环16套在儿科患者的手臂上。

控制箱6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0,控制面板20的左侧设置有显示屏21,显示屏21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按钮22。体温计13通过导线2与控制箱6连接,体温计13检测出的温度实时显示在显示屏21上,通过控制按钮22可将温度记录在系统内,便于后期进行体温对比。

推杆8上包裹有橡胶套23,橡胶套23上设置有防滑纹,增加手握推杆8的舒适度。

实施例三

为了对导线2和体温检测装置3进行收纳,对此进行以下优化。

请参阅图1-4,一种儿科用体温检测护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包括控制箱6,控制箱6通过导线与外接电源连接,控制箱6的左侧上方通过导线2固定连接有体温检测装置3,体温检测装置3可对儿科患者进行体温检测。

控制箱6的底端均匀固定连接有支撑柱4,支撑柱4设置为四个,支撑柱4对整个装置主体1起支撑作用,支撑柱4的底部安装有脚轮5,脚轮5为万向轮,便于移动到所需位置,脚轮5上设置有脚刹(图中未示出),到达所需位置时对其制动。

控制箱6的右侧向上倾斜平行固定连接有两个推杆连接杆7,两个推杆连接杆7的另一端之间固定连接有推杆8,通过推杆8推动装置主体1,便于装置主体1的移动。

体温检测装置3包括固定杆9,固定杆9通过固定杆连接件10固定连接在魔术贴11上,固定杆9的前端设置有体温计13,体温计13的底端尖端设置有体温计探头19,体温计13的顶端外侧固定套接有固定环12,固定环12与固定杆9的前端固定连接,导线2通过导线连接座14与固定杆9的后端连接,导线连接座14防止导线2与固定杆9连接处漏电,导线2为硅胶软导线。

魔术贴11位于固定杆9的上下两侧对称设置,且位于固定环12的后端,魔术贴11可贴于儿科患者的胳肢窝下方部位皮肤上,也可贴于衣服上,此时可对固定杆9进行固定。

固定杆9的右端设置有手臂套环16,手臂套环16通过手臂套环连接件15固定连接在固定杆9上,手臂套环16与固定杆9垂直设置。手臂套环16具有微弹性,手臂套环16用于套在儿科患者的手臂上,对其手臂进行固定,防止儿科患者的手臂乱动,不便于对腋下进行体温检测。

手臂套环16远离手臂套环连接件15一侧的连接处两端分别设置有子母扣子扣17和子母扣母扣18,子母扣母扣18靠近子母扣子扣17一侧连接有母扣扣卡25。通过将子母扣母扣18的母扣卡扣25扣于字母扣子扣17中,从而将手臂套环16套在儿科患者的手臂上。

控制箱6的正面设置有控制面板20,控制面板20的左侧设置有显示屏21,显示屏21的右侧设置有控制按钮22。体温计13通过导线2与控制箱6连接,体温计13检测出的温度实时显示在显示屏21上,通过控制按钮22可将温度记录在系统内,便于后期进行体温对比。

推杆8上包裹有橡胶套23,橡胶套23上设置有防滑纹,增加手握推杆8的舒适度。

控制箱6的顶端设置有体温检测装置放置槽24,控制箱6的左侧上方设置有裹线柱26。不使用时,可将导线2卷在裹线柱26上,体温检测装置3放入体温检测装置放置槽24内进行收纳。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使用时,将体温检测装置3的体温计13置于儿科患者的腋下,将魔术贴11贴在儿科患者腋下下方的皮肤或衣服上,使固定杆9和体温计13固定,手臂套环16套于儿科患者的手臂上,具体通过将子母扣母扣18的母扣卡扣25扣于字母扣子扣17中,从而将手臂套环16套在儿科患者的手臂上,对其手臂进行固定,防止儿科患者的手臂乱动,不便于对腋下进行体温检测。体温计13检测出的体温实时显示在显示屏21上,通过控制按钮22还可将温度记录在系统内,便于后期进行体温对比。不使用时,可将导线2卷在裹线柱26上,体温检测装置3放入体温检测装置放置槽24内进行收纳。

上面对本专利的较佳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专利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