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式自保护的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4072发布日期:2019-04-13 00:0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置式自保护的温度传感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传感器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内置式自保护的温度传感器。



背景技术:

温度传感器是指能感受温度并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的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是温度测量仪表的核心部分,品种繁多。按测量方式可分为接触式和非接触式两大类,按照传感器材料及电子元件特性分为热电阻和热电偶两类。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热电阻类传感器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热电阻传感器是利用导体的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对温度和湿度有关的参数进行检测的装置。热电阻传感器主要是利用电阻值随温度变化而变化这一特性来测量温度及与温度有关的参数。在温度检测精度要求比较高的场合,这种传感器比较适用。较为广泛的热电阻材料为铂、铜、镍等,它们具有电阻温度系数大、线性好、性能稳定、使用温度范围宽、加工容易等特点。

热电阻类传感器通常为接触式测温装置,其热敏电阻直接与热源接触,一旦热源异常时,易造成传感器的损坏,并且,目前的热电阻类传感器通常不具备自保护功能。因此,需要一种间接接触热源且具有自保护功能的便于内置的温度传感器,旨在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式自保护的温度传感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内置式自保护的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头、固定壳和输出线,所述固定壳前端安装有传感器头;

所述传感器头包括翅片、金属端封板、导热柱、连接柱、固定套、导热板和导热硅脂片,金属端封板前端外侧面焊接有若干翅片,金属端封板内侧面连接有若干根导热柱,导热柱另一端穿过固定套连接导热板;

金属端封板和固定座之间的导热柱外部设有连接柱,固定壳内设有安装腔,安装腔内安装有线路板,线路板前端安装有热敏组件;

热敏组件包括热敏电阻、压接板和铜带回路,热敏电阻与导热硅脂片相抵,导热硅脂片连接导热板,热敏电阻的电路上串联有热熔断器。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套上开设有若干限位孔,限位孔均匀分布,限位孔的孔径与导热柱的直径相等。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翅片、金属端封板、导热柱和导热板为一体式连接,且均为铜制作,翅片厚度为0.1-0.3cm,翅片呈“v”型结构、“w”型结构、“一”型结构或波浪形曲面结构,翅片环绕设置在金属端封板外侧面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线路板后端连接输出线,输出线由固定壳后端连接的固定座中部通孔穿出。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铜带回路包括第一铜带回路和第二铜带回路,第一铜带回路和第二铜带回路上均安装有热敏电阻,热敏电阻安装在热敏壳体内。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敏壳体连接压接块,压接块外侧设有压接板,压接板和压接块通过铆钉铆接在导热板上。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铆钉自外而内穿过压接板、压接块和导热硅脂片上的通孔与嵌入在导热板上的绝热套连接,铆钉与压接板之间设有垫片。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热敏电阻的电路连接热敏壳体上的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正极接线端和负极接线端接入铜带回路。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为abs塑料密封柱,固定座与连接柱材质相同。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柱为铝制或铜制实心网筒,固定座为abs塑料,导热柱嵌入在连接柱内并与导热柱相连接。

综上所述,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内置式自保护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将传感器头安装在固定壳顶部,利用传感器头上一体式连接的翅片、金属端封板、导热柱和导热板进行热量传递,并保证热量均匀分布在导热硅脂片上由热敏电阻进行检测,并在回路上安装热熔断器,对热敏电阻进行保护,内置式安装时,通过传感器头进行温度传递并检测,提高热敏电阻使用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既可以安装在加热区域内进行温度检测,又可以与加热器件相抵安装进行温度检测,其使用范围灵活广泛。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发明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中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发明中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发明中热敏电阻压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发明中热敏电阻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发明中固定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翅片、2-金属端封板、3-导热柱、4-连接柱、5-固定套、6-导热板、7-导热硅脂片、8-第一铜带回路、9-第二铜带回路、10-线路板、11-固定壳、12-装配脚、13-安装腔、14-输出线、15-固定座、16-热敏电阻、17-铆钉、18-绝热套、19-垫片、20-压接板、21-铜带回路、22-压接块、23-热敏壳体、24-热熔断器、25-正极接线端、26-负极接线端、27-限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3~图5,本实施例中,一种内置式自保护的温度传感器,包括传感器头、固定壳11和输出线14,所述固定壳11前端安装有传感器头,传感器头包括翅片1、金属端封板2、导热柱3、连接柱4、固定套5、导热板6和导热硅脂片7,金属端封板2前端外侧面焊接有若干翅片1,金属端封板2内侧面连接有若干根导热柱3,导热柱3另一端穿过固定套5连接导热板6,所述固定套5上开设有若干限位孔27,限位孔27均匀分布,限位孔27的孔径与导热柱3的直径相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翅片1、金属端封板2、导热柱3和导热板6为一体式连接,且均为导热率高的铜制作,所述翅片1厚度为0.1-0.3cm,翅片1呈“v”型结构、“w”型结构、“一”型结构或波浪形曲面结构,翅片1环绕设置在金属端封板2外侧面上。

所述金属端封板2和固定座15之间的导热柱3外部设有连接柱4,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4为abs塑料密封柱,固定座15与连接柱4材质相同,方便对导热柱3固定的同时,对导热柱3保温,提高温度检测的准确性,适用于加热器件的温度检测。

所述固定壳11内设有安装腔13,安装腔13内安装有线路板10,线路板10前端安装有热敏组件,线路板10后端连接输出线14,输出线14由固定壳11后端连接的固定座15中部通孔穿出。

所述热敏组件包括热敏电阻16、压接板20和铜带回路21,铜带回路21包括第一铜带回路8和第二铜带回路9,第一铜带回路8和第二铜带回路9上均安装有热敏电阻16,热敏电阻16安装在热敏壳体23内,热敏电阻16与导热硅脂片7相抵,导热硅脂片7连接导热板6。

所述热敏壳体23连接压接块22,压接块22外侧设有压接板20,压接板20和压接块22通过铆钉17铆接在导热板6上,具体操作为:铆钉17自外而内依次穿过压接板20、压接块22和导热硅脂片7上的通孔与嵌入在导热板6上的绝热套18连接,从而将压接板20、压接块22固定,铆钉17与压接板20之间设有垫片19,整个铆钉17不与压接板20、压接块22、导热硅脂片7或导热板6相接触,提高热敏壳体23安装牢固性的同时,避免铆钉对热量传导造成影响。

所述热敏电阻16的电路上串联有热熔断器24,热敏电阻16的电路连接热敏壳体23上的正极接线端25和负极接线端26,正极接线端25和负极接线端26接入铜带回路21,热熔断器24对热敏电阻16进行保护,温度过高时,热熔断器24熔断保护热敏电阻16。

所述热熔断器24为可拆卸更换的,节省成本。

所述固定壳11外壁上连接装配脚12,方便固定壳11的安装固定。

实施例2

请参阅图2~图3,本实施例中,一种内置式自保护的温度传感器,金属端封板2和固定座15之间的导热柱3外部设有连接柱4,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连接柱4为铝制或铜制实心网筒,固定座15为abs塑料,导热柱3嵌入在连接柱4内并与导热柱3相连接,方便对导热柱3固定的同时,对导热柱3检测区热量进行传导,提高热敏电阻16检测的准确性,适用于内置于加热区域的温度检测。

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1中结构相同。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