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页岩油资源快速评价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438720发布日期:2019-04-17 04:28阅读:1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页岩油资源快速评价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页岩油评价方法,具体为一种页岩油资源快速评价方法,属于石油勘探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页岩油是赋存在泥页岩中的重要的非常规油气资源,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攀升,以及非常规油气在全球范围内的兴起,国内外学者对页岩油资源评价方法的研究不断加强。目标研究区沧东凹陷孔二段是渤海湾盆地页岩油主要发育区之一,页岩油不同于常规油气,烃类生成后主要是在原地或经过短距离运移聚集成藏,分布面积连续,受页岩油发育特点及非均质等因素影响,传统的资源评价方法已不能完全适应于非常规油气资源。针对以上问题,本发明旨在总结一套页岩油资源快速评价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页岩油资源快速评价方法,为选取有效合理的页岩油资源评价参数,建立合适的评价方法,特别是为页岩油分布预测研究、高效增储目标的实现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体系。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页岩油资源快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通过开展干酪根热模拟和溶胀实验,建立烃源岩生、排及残留的演化图版,计算凹陷总生油量、残留烃量及排烃量;

步骤b,选取泥页岩面积、有效厚度、密度、热解s1轻烃恢复系数和氯仿沥青“a”吸附系数等有效参数,采用质量含油率的方法计算页岩油资源量。

优选的,为了建立烃源岩生、排及残留的演化图版,所述步骤a中,开展干酪根热模拟和溶胀实验,根据ro与产烃率关系,建立起产烃率模板,计算地层孔隙热压模拟滞留烃类与干酪根溶胀滞留烃量的差值是页岩油最大可采量,作为页岩油资源评价的依据。

优选的,为了便于计算页岩油资源量,所述步骤b中,采用质量含油率的方法计算页岩油资源量:q=s×h×ρ×k。

其中,q为页岩油资源量;s为泥页岩面积;h为泥页岩有效厚度;ρ为泥页岩密度;k为含油率。

优选的,为了建立合适的资源评价方法,所述含油率的求取方法:开展热解实验测得s1残留烃量,由于岩心静置、样品粉碎等过程中造成轻烃损失,因此需要对s1进行轻烃系数校正,又因页岩油资源量计算的主要是游离部分,因此还需进行干酪根吸附系数校正:

①轻烃系数校正:利用液氮冷冻条件下的样品与常温放置下的样品进行对比,求得ks轻=新鲜冷冻s1/常规s1;

②干酪根吸附系数校正:通过模拟实验来看,“a”/toc在达到生烃门限之前,变回缓慢,达到生烃门限之后,快速增加,将达到排烃门限时的“a”/toc作为页岩油最大吸附能力,建立“a”/toc与深度关系图版,求得页岩油吸附系数k吸附,即可求得页岩油最大吸附量。

则k=s1×ks轻-toc×k吸附

q=s×h×ρ×k=s×h×ρ×(s1×ks轻-toc×k吸附)

=s×h×ρ×(s1×新鲜冷冻s1/常规s1-toc×k吸附)

其中,q为页岩油资源量;s为泥页岩面积;h为泥页岩有效厚度;ρ为泥页岩密度;k为含油率;s1为热解实验残留烃量,ks轻为轻烃校正系数,k吸附为干酪根吸附系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页岩油资源快速评价方法设计合理,开展干酪根热模拟和溶胀实验,根据ro与产烃率关系,建立起产烃率模板,计算地层孔隙热压模拟滞留烃类与干酪根溶胀滞留烃量的差值是页岩油最大可采量,作为页岩油资源评价的依据,建立烃源岩生、排及残留的演化图版,初步得出页岩油最大资源量,为合理评价页岩油资源量提供依据,采用质量含油率的方法计算页岩油资源量:q=s×h×ρ×k,采用质量含油率的方法计算页岩油资源量,选取了有效参数,建立了合适的资源评价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干酪根滞留油气、烃源岩滞留油、总生气率、总生油率与产烃率关系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a/toc与深度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一种页岩油资源快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建立烃源岩生、排及残留的演化图版,计算凹陷总生油量、残留烃量及排烃量及分布情况;

步骤b,求取不同关键参数值,采用质量含油率的方法计算页岩油资源量:q油=s×h×ρ×k。

通过对比新鲜冷冻样品和常规样品,轻烃损失率平均值为0.5,通过计算新鲜冷冻s1/常规s1,求得研究区ks轻为2左右;根据a/toc与深度关系图版,取值k吸附为0.25左右。

所述步骤a中,开展干酪根热模拟和溶胀实验,根据ro与产烃率关系,建立起产烃率模板,计算地层孔隙热压模拟滞留烃类与干酪根溶胀滞留烃量的差值是页岩油最大可采量,作为页岩油资源评价的依据,建立烃源岩生、排及残留的演化图版,初步得出页岩油最大资源量,为合理评价页岩油资源量提供依据,所述步骤b中,采用质量含油率的方法计算页岩油资源量:q=s×h×ρ×k,采用质量含油率的方法计算页岩油资源量,选取了有效参数,建立了合适的资源评价方法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页岩油资源快速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A,通过干酪根溶胀实验模拟方法,建立烃源岩生、排及残留的演化图版,计算凹陷总生油量、残留烃量及排烃量;步骤B,选取泥页岩面积、有效厚度、密度、热解S1轻烃恢复系数和页岩油吸附系数等有效参数,采用质量含油率的方法计算页岩油资源量。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页岩油资源快速评价的方法,适用于页岩油资源量计算,为确定页岩油分布规律,确定页岩油分布范围,为提升勘探成效提供支撑,为更加客观、准确的评价页岩油资源,特别是为评价页岩油富集有利区,明确富集区有利地质条件提供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法。

技术研发人员:蒲秀刚;姜文亚;王娜;肖敦清;孙超囡;韩文中;林常梅;代昆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1
技术公布日:2019.04.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