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色母粒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88120发布日期:2019-04-13 00:18阅读:203来源:国知局
一种色母粒检测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的设备,尤其涉及一种色母粒检测设备。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中,色母粒也会用于薄膜的生产,为了便于在光线比较弱的地方或者夜间检测薄膜的透明度,用以辨别薄膜的质量,厂家一般会自行设计一个散光源设备来实现检测需求,但是由于现有技术的散光源设备设计比较简单,一般都是采用白炽灯管来作为灯源,但是这种白炽灯的灯光并不稳定,受电压影响非常大,而且使用寿命也比较短,再加上灯管发热,使得检测数据偏差较大,而且设备也无法推广使用,并且没有报警装置预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色母粒产品的检测设备。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用于母粒产品检测的设备,包括风干灯箱、设置在风干灯箱上的散热系统和设置在风干灯箱内的照明系统,所述风干灯箱一侧还设有电源开关,所述散热系统和照明系统均通过电源开关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左侧设置有报警装置,所述电源开关右侧设有定时装置;所述照明系统包括若干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包括若干led灯管,各照明组件的led灯管相互平行,所述led灯管有且只有一个端部固定在灯箱的一个侧面上,两个相邻的led灯管分别与两个相对的风干灯箱侧面固定连接;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风干灯箱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的两个风扇,所述风扇的气流方向与led灯管垂直。

相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报警装置有红色的灯,绿色的灯,橙色的灯。

相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两个风扇的扇叶旋转方向相反。

相比上述方案更进一步的,所述两个风扇分别位于风干灯箱的两个相对的角落处。

相比上述方案更近一步的,所述照明系统的正上方设有钢化玻璃,所述钢化玻璃固定在风干灯箱上。

有益效果:该用于色母粒产品的检测设备结构设计精巧,采用若干个led灯管作为点光源,使得照明更加均匀,通过交错设置的两个风扇配合交错设置的led灯管,使得内部散热气流呈s状,提高散热效率和提升散热效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且设有报警装置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便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局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色母粒检测设备,现结合附图说明对本发明进行详细的说明: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色母粒检测的设备,包括风干灯箱1、设置在风干灯箱1上的散热系统和设置在风干灯箱1内的照明系统,所述风干灯箱1一侧还设有电源开关2,所述散热系统和照明系统均通过电源开关2与外部电源电连接,所述电源开关2左侧设置有报警装置3,所述电源开关2右侧设有定时装置4;

所述照明组件包括若干led灯管5,所述led灯管5均匀分布,各照明组件的led灯管5相互平行,所述led灯管5有且只有一个端部固定在风干灯箱1的一个侧面上,两个相邻的led灯管5分别与两个相对的风干灯箱1侧面固定连接;

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风干灯箱1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的两个风扇6,所述风扇6的气流方向与led灯管5垂直。

所述报警装置3有三种颜色的灯,分别为红色,绿色和橙色,红色灯亮表示运行故障,绿色灯亮表示正常运行中,橙色灯亮表示等待运行中。

所述定时装置4可以在无工作人员的时候进行使用,可以设置开机,关机的时间,及其的方便。

两个风扇6的扇叶旋转方向相反,这样是为了方便气流进出,并且提高气流的流通速度。

两个风扇6分别位于风干灯箱1的两个相对的角落处,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配合内部的led灯管5的结构分布,这样就能使得气流呈s形在灯箱内部流通,等走更多的热量,有利于风干灯箱1内部的散热。

所述照明系统的正上方设有钢化玻璃7,所述钢化玻璃7固定在风干灯箱1上,设置钢化玻璃主要是为了使得光源更加均匀,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用于色母粒产品的检测设备结构设计精巧,采用若干个led灯管5作为光源,使得照明更加均匀,通过交错设置的两个风扇6配合交错设置的led灯管5,使得内部散热气流呈s状,提高散热效率和提升散热效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且设有报警装置3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便于推广。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色母粒检测设备,包括灯箱、设置在灯箱上的散热系统和设置在风干灯箱内的照明系统,所述灯箱一侧还设有电源开关,所述照明系统包括若干照明组件,所述照明组件包括若干LED灯管,所述散热系统包括分别设置在风干灯箱的两个相对的侧面上的两个风扇,所述风扇的气流方向与LED灯管垂直。该用于色母粒产品的检测设备结构设计精巧,采用若干个LED灯管作为光源,使得照明更加均匀,通过交错设置的两个风扇配合交错设置的LED灯管,使得内部散热气流呈S状,提高散热效率和提升散热效果,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并且设有报警装置提高了设备使用的安全性,便于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张春琦;凌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宁波优禾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2.12
技术公布日:2019.04.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