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21278534发布日期:2020-06-26 23:26阅读:392来源:国知局
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地震勘探是一种通过分析波在地层中的传输情况,确定地下岩层的性质和形态的方法。其中,在对地层进行地震勘探时,可以首先向地层施加原始波,并从地层中接收该原始波激发的地震波。为了提高地震波的分辨率,通常还需要根据地震波在地层中的品质因子(英文:qualityfactor;简称:q),采用反q滤波法对地震波进行处理,且q值的准确程度直接影响反q滤波法处理后地震波的准确程度。

相关技术中求取q值的方法有两种。其中,在一种求取q值的方法中,需要在地层中设置多个垂直地震剖面(英文:verticalseismicprofiling;简称:vsp)井,并从每个vsp井内接收地震波,进而计算从每个vsp井内接收到的地震波的q值。但该方法只能得到vsp井内接收到的地震波的q值,而无法得到传输至地层中未设置有vsp井的位置的地震波的q值,即地层中存在q值盲区。

因此,相关技术中地层中存在q值盲区,根据相关技术中得到的q值对地震波进行处理,会使得处理后的地震波的准确度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及装置,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地层中存在q值盲区,根据相关技术中得到的q值对地震波进行处理,会使得处理后的地震波的准确度较低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在目标工区内的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中获取井中数据,所述目标工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垂直地震剖面井;

在所述目标工区内的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中获取地震数据;

根据所述井中数据和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目标因子场,所述目标因子场包括所述目标工区内的多个位置处的品质因子。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井中数据和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目标因子场,包括:

确定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所述品质因子曲线为:所述垂直地震剖面井中多个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与所述多个预设位置对应的多个时间深度的关系曲线,所述多个预设位置沿所述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深方向分布;

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初始因子场,所述初始因子场包括所述目标工区内多个位置处的初始品质因子;

根据每个所述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所述品质因子曲线,对所述初始因子场中的每个所述初始品质因子进行校正,以得到所述目标因子场;

其中,所述目标因子场中在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与目标品质因子曲线在所述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具有第一差异度,所述初始因子场中在所述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初始品质因子与所述目标品质因子曲线在所述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具有第二差异度,所述第一差异度小于所述第二差异度,所述目标品质因子曲线为任一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所述目标预设位置为所述任一垂直地震剖面井内的任一预设位置。

可选地,所述确定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包括:

采用对数谱比法对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在多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

根据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在所述多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内的的品质因子,拟合得到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

所述根据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初始因子场,包括:

根据所有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拟合主品质因子曲线;

根据所述主品质因子曲线,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所述主品质因子曲线在每个所述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二阶导数均小于预设导数阈值;

采用对数谱比法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地震数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

对所述地震数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进行空间插值处理,以得到所述初始因子场。

可选地,根据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对所述初始因子场中的每个品质因子进行校正,以得到所述目标因子场,包括:

对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所述品质因子曲线进行调整,以使在n个采样时间深度下,调整后的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中井中数据的合成地震记录与目标地震数据的互相关系数均大于预设系数阈值,所述目标地震数据为:与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距离最近的目标位置处的地震数据,n≥1;

确定所述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所述参考品质因子为:所述垂直地震剖面井中多个预设位置处任一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所述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为:所述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和与所述参考品质因子在同一预设位置处的第一品质因子的比值,所述第一品质因子为:调整后的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在任一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

对确定出的所述校正系数进行空间插值平滑处理,以得到所述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初始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

将所述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初始品质因子乘以所述初始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以得到所述目标因子场。

可选地,获取第一地震数据,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为所述地震数据中时间深度范围小于预设时间深度范围的地震数据;

对所述第一地震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第一地震数据对应的目标傅里叶频谱;

确定目标频率,所述目标频率为目标傅里叶频谱中最大振幅对应的频率;

根据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q(t)和所述目标频率,采用合成地震记录公式,确定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的合成地震记录fq(t);

其中,所述合成地震记录公式为ω表示角频率,h表示预设角频率阈值,表示对在ω=0至ω=h内求和,re表示对取实部,f(ω)表示f(t)的傅里叶变换,f(t)=r(t)*w(t),r(t)表示预设的反射系数序列,*表示褶积,w(t)表示主频为所述目标频率的雷克子波,exp(-jωt)表示自然常数e的-jωt次方,j2=-1,ω为角频率,t表示地震波的接收时间,表示e的次方。

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所述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目标工区内的垂直地震剖面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中获取井中数据,所述目标工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所述垂直地震剖面井;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在所述目标工区内的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中获取地震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井中数据和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目标因子场,所述目标因子场包括所述目标工区内的多个位置处的品质因子。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所述品质因子曲线为:所述垂直地震剖面井中多个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与所述多个预设位置对应的多个时间深度的关系曲线,所述多个预设位置沿所述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深方向分布;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地震数据,确定所述目标工区内的初始因子场,所述初始因子场包括所述目标工区内多个位置处的初始品质因子;

校正模块,用于根据每个所述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所述品质因子曲线,对所述初始因子场中的每个所述初始品质因子进行校正,以得到所述目标因子场;

其中,所述目标因子场中在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与目标品质因子曲线在所述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具有第一差异度,所述初始因子场中在所述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初始品质因子与所述目标品质因子曲线在所述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具有第二差异度,所述第一差异度小于所述第二差异度,所述目标品质因子曲线为任一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所述目标预设位置为所述任一垂直地震剖面井内的任一预设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用于采用对数谱比法对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在多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

第二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在所述多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内的的品质因子,拟合得到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

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包括:

第三处理子模块,用于根据所有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拟合主品质因子曲线;

第一确定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品质因子曲线,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所述主品质因子曲线在每个所述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二阶导数均小于预设导数阈值;

第四处理子模块,用于采用对数谱比法对所述地震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所述地震数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

第五处理子模块,用于对所述地震数据在所述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进行空间插值处理,以得到所述初始因子场。

可选地,所述校正模块包括:

调整子模块,用于对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所述品质因子曲线进行调整,以使在n个采样时间深度下,调整后的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中井中数据的合成地震记录与目标地震数据的互相关系数均大于预设系数阈值,所述目标地震数据为:与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距离最近的目标位置处的地震数据,n≥1;

第二确定子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所述参考品质因子为:垂直地震剖面井中多个预设位置处任一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所述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为:所述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和与所述参考品质因子在同一预设位置处的第一品质因子的比值,所述第一品质因子为:调整后的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在任一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

第六处理子模块,用于对确定出的所述校正系数进行空间插值平滑处理,以得到所述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初始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

第七处理子模块,用于将所述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初始品质因子乘以所述初始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以得到所述目标因子场。

可选地,所述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还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地震数据,所述第一地震数据为所述地震数据中时间深度范围小于预设时间深度范围的地震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一地震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所述第一地震数据对应的目标傅里叶频谱;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确定目标频率,所述目标频率为目标傅里叶频谱中最大振幅对应的频率;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q(t)和所述目标频率,采用合成地震记录公式,确定所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的合成地震记录fq(t);

其中,所述合成地震记录公式为ω表示角频率,h表示预设角频率阈值,表示对在ω=0至ω=h内求和,re表示对取实部,f(ω)表示f(t)的傅里叶变换,f(t)=r(t)*w(t)r(t)表示预设的反射系数序列,*表示褶积,w(t)表示主频为所述目标频率的雷克子波,exp(-jωt)表示自然常数e的-jωt次方,j2=-1,ω为角频率,t表示地震波的接收时间,表示e的次方。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中,先从目标工区的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获取井中数据,再从目标工区的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中获取地震数据,然后根据井中数据和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工区内多个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即确定目标因子场。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品质因子是由井中数据和地震数据共同确定的。在得到确定目标因子场后,根据目标因子场对目标工区内接收到的地震波进行处理。由于目标工区内具有多个预设位置,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即可以得到垂直地震剖面井内品质因子,还可以得到地层中未设置有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位置的品质因子,因此,经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和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共同确定的品质因子不存在盲区。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的局部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的局部流程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条主品质因子曲线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的局部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的局部流程图;

图8是根据相关技术提供的品质因子场对地震波处理得到的地震波图;

图9是根据目标因子场对地震波处理得到的地震波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确定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确定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校正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由于相关技术中地层中存在q值盲区,使得根据相关技术中得到的q值对地震波进行处理时,得到的地震波的准确度较低,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地震波的其他处理方法。

示例地,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由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执行。如图1所示,该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01、在目标工区内的垂直地震剖面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中获取井中数据,该目标工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地震剖面井。

步骤102、在目标工区内的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中获取地震数据。

步骤103、根据井中数据和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工区内的目标因子场,目标因子场包括目标工区内的多个位置处的品质因子。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中,先从目标工区的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获取井中数据,再从目标工区的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中获取地震数据,然后根据井中数据和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工区内多个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即确定目标因子场。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品质因子是由井中数据和地震数据共同确定的。在得到确定目标因子场后,根据目标因子场对目标工区内接收到的地震波进行处理。由于目标工区内具有多个预设位置,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即可以得到垂直地震剖面井内品质因子,还可以得到地层中未设置有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位置的品质因子,因此,经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和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共同确定的品质因子不存在盲区。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的流程图,该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可以用于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如图2所示,该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201、在目标工区内的垂直地震剖面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中获取井中数据。

可选地,步骤201中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中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垂直地震剖面井中的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在工区内的位置、深度等位置数据,以及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中的传输至第一接收单元的波的频率、振幅等井中数据。其中,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中可以具有多个第一接收单元,该多个第一接收单元可以放置在该垂直地震剖面井中内的深度方向上的不同位置。

步骤202、在目标工区内的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中获取地震数据。

可选地,地震数据可以包括:多个地震道。多个地震道中每个地震道可以包括:第二接收单元。可选地,多个第二接收单元在目标工区内呈阵列排布,且每两个接收单元之间的距离可以为25米。地震数据可以为放置在目标工区内的多个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地震波数据,该地震波数据可以包括波长、频率和振幅等数据。

步骤203、确定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品质因子曲线为:垂直地震剖面井中多个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与多个预设位置对应的多个时间深度的关系曲线,多个预设位置沿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深方向分布。

可选地,如图3所示,步骤203可以包括:

步骤2031、采用对数谱比法对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在多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

示例地,地震波处理装置根据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如波的频率、振幅等),可以采用对数谱比法对该井中数据在第m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tm内的品质因子qtm进行计算。且m=1和m>1的计算方式不同。

一方面,当m>1时,对数谱比法的计算公式为其中,π为圆周率,fm为第m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tm内的井中数据的频率的均值,am(f)为第m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tm内的井中数据的振幅的均值,am-1(f)第m-1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tm-1内的井中数据的振幅的均值。

另一方面,当m=1时,对数谱比法的计算公式为第1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t1中较先的部分第一时间深度范围内的井中数据的振幅的均值。示例地,若第1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t1为第0~4秒,则该部分第一时间深度范围可以为第0~4秒中的第0~2秒。

在执行完步骤2031后,可以得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在多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即可以得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在多个目标预设位置处的。

步骤2032、根据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在多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拟合得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

执行完步骤2031后,地震波处理装置得到了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在m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即m个品质因子),在步骤2032中,地震波处理装置可以采用曲线拟合的方法对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中的该m个品质因子进行拟合,以得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在每个时间深度的品质因子,即可得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q(t)。可选地,垂直地震剖面井中多个预设位置沿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深的方向部分,且该多个预设位置可以对应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的多个时间深度。该品质因子曲线q(t)为:垂直地震剖面井中多个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与该多个预设位置对应的多个时间深度的关系曲线。

步骤204、根据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工区内的初始因子场,初始因子场包括目标工区内多个位置处的初始品质因子,初始品质因子为根据地震数据得到的品质因子。

其中,如图4所示,步骤204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041、根据所有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拟合主品质因子曲线。

可选地,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可以为品质因子与时间深度的关系曲线,在得到所有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的品质因子曲线后,地震波处理装置先可以以品质因子为横坐标,以时间深度为纵坐标,将所有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的品质因子曲线放在同一个坐标系下,然后根据所有井中数据的品质因子曲线上的点,再拟合出主品质因子曲线。

步骤2042、根据主品质因子曲线,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且该主品质因子曲线在每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二阶导数均小于预设导数阈值。

在得到主品质因子曲线后,示例地,地震波处理装置可以根据主品质因子曲线在每个时间深度处的二阶导数(也即斜率的变化率),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可选地,第二时间深度范围的个数与第一时间深度范围的个数可以相同,或者第二时间深度范围的个数与第一时间深度范围的个数还可以不同,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条主品质因子曲线的示意图。横坐标表示品质因子q,纵坐标表示时间深度t,单位为秒(s)。示例地,图5中确定了五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分别是第二时间深度范围r1(0~1.9s)、第二时间深度范围r2(1.9~2.5s)、第二时间深度范围r3(2.5~2.7s)、第二时间深度范围r4(2.7~3.2s)和第二时间深度范围r5(3.2~4.1s)。

步骤2043、采用对数谱比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该地震数据在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

示例地,地震波处理装置根据地震数据中的数据(如地震波的频率、振幅等),可以采用对数谱比法对该地震数据在第k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tk内的品质因子qtk进行计算。且k=1和k>1的计算方式不同。

一方面,当k>1时,对数谱比法的计算公式为其中,fk为第k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tk内的地震数据的频率的均值,ak(f)为第k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tk内的地震数据的振幅的均值,ak-1(f)第k-1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tk-1内的地震数据的振幅的均值。

另一方面,当k=1时,对数谱比法的计算公式为第1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t1中较先的部分时间深度范围内接收到的地震数据的振幅的均值。示例地,若第1个时间深度范围t1为第0~4秒,则该部分时间深度范围可以为第0~4秒中的第0~2秒。

可选地,当地震数据包括多个地震道时,地震波处理装置可以采用对数谱比法对该每个地震道在第k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tk内的品质因子qtk进行计算,以得到每个地震道在k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

在执行完步骤2043后,可以得到地震数据在每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

步骤2044、对地震数据在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进行空间插值处理,以得到初始因子场。

示例地,若目标工区的地震数据包括x个地震道,且在步骤2043后,每个地震道在k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已知,则目标工区内的kx个品质因子均为已知的品质因子。此时,地震波处理装置可以采用空间三维插值方法对目标工区内的该kx个已知的品质因子进行空间插值,得到目标工区内多个位置处的多个品质因子,从而得到目标工区内的初始因子场qc。

步骤205、根据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对初始因子场中的每个初始品质因子进行校正,以得到所述目标因子场。

可选地,如图6所示,步骤205可以包括:

步骤2051、对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进行调整,以使在n个采样时间深度下,调整后的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中井中数据的合成地震记录与目标地震数据的互相关系数均大于预设系数阈值,其中,目标地震数据为:与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距离最近的目标位置处的地震数据,n≥1。

执行步骤2051时,地震波处理装置先选取与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距离最近的第二接收单元接收到的地震波数据作为目标地震数据,即目标地震数据的个数与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个数相同。然后,对步骤2032中得到的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q(t)进行调整,使得在n个采样时间下,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的合成地震记录与目标地震数据的互相关系数均大于预设系数阈值。示例地,该预设系数阈值可以为0.93。这样一来,根据井中数据得到的品质因子与根据地震数据得到的品质因子的相关度较高。

可选地,如图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确定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的合成地震记录的过程可以包括:

步骤20511、获取第一地震数据,该第一地震数据为地震数据中时间深度范围小于预设时间深度的地震数据。

可选地,第一地震数据可以为地震数据中时间深度范围在0.2秒~0.8秒内的地震数据。另外,目标工区内时间深度范围在0.2秒~0.8秒的地层可以称为浅层。

步骤20512、对第一地震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地震数据对应的目标傅里叶频谱。

在步骤20512中,得到第一地震数据后,地震波处理装置可以对该第一地震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处理,以得到目标傅里叶频谱。

步骤20513、确定目标频率,目标频率为目标傅里叶频谱中最大振幅对应的频率。

在步骤20513中,得到目标傅里叶频谱后,地震波处理装置可以在目标傅里叶频谱中选取振幅最大时对应的频率作为目标频率。

步骤20514、根据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q(t)和目标频率,采用合成地震记录公式,确定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的合成地震记录fq(t)。

在步骤20514中,得到目标频率后,地震波处理装置可以根据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和目标频率,采用合成地震记录公式,确定每个vso井的警钟数据的合成地震记录。其中,合成地震记录公式可以为:ω表示角频率,h表示预设角频率阈值,示例地,该角频率阈值可以为120赫兹,表示对在ω=0至ω=h内求和,re表示对取实部,f(ω)表示f(t)的傅里叶变换,f(t)=r(t)*w(t),r(t)表示预设的反射系数序列,*表示褶积,w(t)表示主频为目标频率的雷克子波,exp(-jωt)表示自然常数e的-jωt次方,j2=-1,ω为角频率,t表示地震波的接收时间,表示e的次方。

步骤2052、确定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

其中,参考品质因子为:垂直地震剖面井中多个预设位置处任一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为:每个第一品质因子与每个参考品质因子的比值,第一品质因子为:调整后的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在任一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

在步骤2052中,得到调整后的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中数据的品质因子曲线后,地震波处理装置先获取多个第一品质因子,然后获取参考品质因子,最后将该每个第一品质因子和与该第一品质因子在同一预设位置处的参考品质因子的比值作为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执行完步骤2052后,可以得到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η1。

步骤2053、对确定出的校正系数进行空间插值平滑处理,以得到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

在步骤2053中,确定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后,地震波处理装置可以对校正系数进行空间插值平滑处理,以得到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初始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η2。

步骤2054、将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初始品质因子乘以该初始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以得到目标因子场。

在步骤2054中,得到每个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η2后,地震波处理装置可以将步骤2043中得到的初始因子场qc中的每个初始品质因子乘以其对应的校正系数η2,即可得到目标因子场qs。其中,目标因子场qs中在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与目标品质因子曲线在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具有第一差异度,初始因子场qc中在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初始品质因子与目标品质因子曲线在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具有第二差异度,第一差异度小于第二差异度,目标预设位置为多个预设位置中的任意一个预设位置,目标预设位置为任一垂直地震剖面井内的任一预设位置。

由于根据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计算得到的品质因子的准确度较高,而目标品质因子曲线为多个垂直地震剖面井中任一垂直地震剖面井中的井中数据的品质因子曲线,且第一差异度小于第二差异度,因此,目标因子场中的品质因子的准确度高于初始因子场中的初始品质因子的准确度。

得到目标因子场后,地震波处理装置可以利用反q滤波公式对目标工区内接收到的地震波进行处理。其中,反q滤波公式为:其中,gg(t)表示处理后的地震波,表示的傅里叶逆变换,f(g(t))表示g(t)的傅里叶变换,g(t)表示处理前的地震波,ω为角频率,qs(t)表示目标因子场qs中t时刻的品质因子。

示例地,图8为根据相关技术提供的品质因子场对地震波处理得到的地震波图,图9为根据目标因子场对地震波处理得到的地震波图。需要说明的是,图8和图9中的横轴表示横向距离l,单位为千米,纵轴表示接收时间t,单位为s。对比图8和图9可以看出,应用本申请后,地震波的分辨率明显提高,原先叠合的同相轴被更好的分离开来,同相轴横向连续性变好。其中,同相轴是指地震波中每个地震波振动相位相同的极值(俗称波峰或波谷)的连线。可见,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品质因子处理后的地震波的准确度较高。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品质因子的确定方法中,先从目标工区的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获取井中数据,再从目标工区的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中获取地震数据,然后根据井中数据和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工区内多个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即确定目标因子场。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品质因子是由井中数据和地震数据共同确定的。在得到确定目标因子场后,根据目标因子场对目标工区内接收到的地震波进行处理。由于目标工区内具有多个预设位置,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即可以得到垂直地震剖面井内品质因子,还可以得到地层中未设置有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位置的品质因子,因此,经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和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共同确定的品质因子不存在盲区。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90可以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901,用于在目标工区内的垂直地震剖面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中获取井中数据,目标工区内设置有至少一个垂直地震剖面井。

第二获取单元902,用于在目标工区内的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中获取地震数据。

第一确定单元903,用于根据井中数据和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工区内的目标因子场,目标因子场包括目标工区内的多个位置处的品质因子。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中,第一获取单元先从目标工区的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获取井中数据,第二获取单元从目标工区的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中获取地震数据,然后,第一确定单元根据井中数据和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工区内多个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即确定目标因子场。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品质因子是由井中数据和地震数据共同确定的。第一确定单元在得到确定目标因子场后,第一处理单元根据目标因子场对目标工区内接收到的地震波进行处理。由于目标工区内具有多个预设位置,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即可以得到垂直地震剖面井内品质因子,还可以得到地层中未设置有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位置的品质因子,因此,经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和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共同确定的品质因子不存在盲区。

可选地,如图11所示,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90中的第一确定单元903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9031,用于确定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品质因子曲线为:垂直地震剖面井中多个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与多个预设位置对应的多个时间深度的关系曲线,多个预设位置沿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深方向分布。

第二确定模块9032,用于根据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工区内的初始因子场,初始因子场包括目标工区内多个位置处的初始品质因子,初始品质因子为根据地震数据得到的品质因子。

校正模块9033,用于根据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对初始因子场中的每个初始品质因子进行校正,以得到目标因子场。

其中,目标因子场中在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与目标品质因子曲线在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具有第一差异度,初始因子场中在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初始品质因子与目标品质因子曲线在目标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具有第二差异度,第一差异度小于第二差异度,目标预设位置为多个预设位置中的任意一个预设位置,目标品质因子曲线为任一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

可选地,如图12所示,第一确定单元中903中的第一确定模块9031可以包括:

第一处理子模块9031,用于采用对数谱比法对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在多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

第二处理子模块90312,用于根据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在多个第一时间深度范围内的的品质因子,拟合得到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

如图13所示,第一确定单元903中的第二确定模块9032可以包括:

第三处理子模块90321,用于根据所有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拟合主品质因子曲线。

第一确定子模块90322,用于根据主品质因子曲线,确定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主品质因子曲线在每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二阶导数均小于预设导数阈值。

第四处理子模块90323,用于采用对数谱比法对地震数据进行处理,以得到地震数据在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

第五处理子模块90324,用于对地震数据在至少一个第二时间深度范围内的品质因子进行空间插值处理,以得到初始因子场。

可选地,如图14所示,第一确定单元903中的校正模块9033可以包括:

调整子模块90331,用于对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进行调整,以使在n个采样时间深度下,调整后的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中井中数据的合成地震记录与目标地震数据的互相关系数均大于预设系数阈值,目标地震数据为:与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距离最近的目标位置处的地震数据,n≥1。

第二确定子模块90332,用于确定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参考品质因子为:垂直地震剖面井中多个预设位置处任一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为:每个参考品质因子和与参考品质因子在同一预设位置处的第一品质因子的比值,第一品质因子为:调整后的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在任一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

第六处理子模块90333,用于对确定出的校正系数进行空间插值平滑处理,以得到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初始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

第七处理子模块,用于将初始因子场中每个初始品质因子乘以初始品质因子对应的校正系数90334,以得到目标因子场。

可选地,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4所示,在图10的基础上,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还可以包括:

第三获取单元904,用于获取第一地震数据,第一地震数据为地震数据中时间深度范围小于预设时间深度范围的地震数据。

第一处理单元905,用于对第一地震数据进行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地震数据对应的目标傅里叶频谱。

第二确定单元906,用于确定目标频率,目标频率为目标傅里叶频谱中最大振幅对应的频率。

第三确定单元907,用于根据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品质因子曲线q(t)和目标频率,采用合成地震记录公式,确定每个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井中数据的合成地震记录fq(t)。

其中,合成地震记录公式为ω表示角频率,h表示预设角频率阈值,表示对在ω=0至ω=h内求和,re表示对取实部,f(ω)表示f(t)的傅里叶变换,f(t)=r(t)*w(t),r(t)表示预设的反射系数序列,*表示褶积,w(t)表示主频为目标频率的雷克子波,exp(-jωt)表示自然常数e的-jωt次方,j2=-1,ω为角频率,t表示地震波的接收时间,表示e的次方。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品质因子的确定装置中,第一获取单元先从目标工区的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获取井中数据,第二获取单元从目标工区的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中获取地震数据,然后,第一确定单元根据井中数据和地震数据确定目标工区内多个预设位置处的品质因子,即确定目标因子场。可见,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品质因子是由井中数据和地震数据共同确定的。第一确定单元在得到确定目标因子场后,第一处理单元根据目标因子场对目标工区内接收到的地震波进行处理。由于目标工区内具有多个预设位置,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即可以得到垂直地震剖面井内品质因子,还可以得到地层中未设置有垂直地震剖面井的位置的品质因子,因此,经垂直地震剖面井的测井资料和原始叠后地震数据资料共同确定的品质因子不存在盲区。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能够与相应的装置实施例相互参考,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实施例步骤的先后顺序能够进行适当调整,步骤也能够根据情况进行相应增减,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的方法,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