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弹测区板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153398发布日期:2019-03-19 23:41阅读:13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回弹测区板及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回弹测区板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在采用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时,相关规范对测区位置、测点的间距等均有较严格要求。

实际检测工作中,通常的做法是先在待检测的混凝土面手工绘出满足规范要求的4x4的检测区域,然后使用回弹仪检测,将检测的数据记录到专用表格。

这种通常的做法有诸多缺点,如:在混凝土表面绘制测区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

手工绘制测区耗时、耗力,且每次绘制的测区不尽相同;

若某结构物上测区较多,时间一久,记录的测区位置容易混淆不易区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弹测区板及使用方法,其解决了混凝土表面绘制测区会影响混凝土的外观的问题,通过本测区板具有可以确定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时选择的测区位置、明确回弹测点位置,可使用相机对所得数据拍照作为检测影像资料便于存档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回弹测区板,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表面设置有水准器、测板定位点以及16个回弹测点;

所述测板定位点、水准器、16个回弹测点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本体上;

所述16个回弹测点镂空均匀分布在本体上。

进一步:所述16个回弹点设置成4x4均匀间隔分布在本体上。

进一步:所述16个回弹测点均为圆形。

进一步:所述16个回弹测点下方分别设置有16个测点号和16个数码器,所述16个测点号和16个数码器分别粘结在本体上,所述一个回弹测点对应一个测点号和一个数码器。

进一步:所述16个测点号能够明确指示出所标识的对应的回弹测点,并依次从1标注至16。

进一步:所述测板定位点一侧设置有书写区,所述书写区的表面上设置有高光白板。

进一步:所述本体背面的四角各粘结有一个黏贴点,所述黏贴点凸起于本体。

进一步:所述本体两块测板,所述两块测板通过设置在本体两侧的连接片连接,所述两块测板的连接处形成折叠缝。

进一步:所述本体上设置有标线,所述标线以测板定位点为基准正面绘制正交的两条标线,所述标线上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指示的是各回弹测点至测板定位点的横纵距离。

一种回弹测区板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用回弹法对某混凝土桥墩进行抗压强度检测,首先将要检测区域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

2)将测板的背面靠近混凝土表面,调整左右高低使水准器的气泡居中;

3)测板黏贴完成后,使用全站仪测量测板定位点,获得其空间位置;

4)用易擦除且书写清晰的笔在书写区填写该测区的信息;

5)使用混凝土回弹仪在各回弹测点进行回弹检测,每测完一个回弹测点就在对应的数码器上调出相应的检测数值;

6)最后使用相机对测板拍照,将影像资料存档,便于日后查询;

7)使用平铲或其它适当工具解除测板背面与混凝土面的粘结,取下回弹测区板用同样的方法对下一测区进行检测。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本体以及本体上的水准器测、板定位点、16个回弹测点,使得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时选择的测区位置、明确回弹测点位置、标注检测数据,可使用相机对所得数据拍照作为检测影像资料便于存档。

2)通过16个回弹点设置成4x4均匀间隔分布在本体上,16个测点的覆盖区域满足规范要求;

3)通过16个回弹测点下方分别设置有16个测点号和16个数码器,16个测点号和16个数码器分别粘结在本体上,一个回弹测点对应一个测点号和一个数码器,数码器能够通过手动操作,显示所需数值;

4)通过将每个测点设置成圆形,可以配合回弹仪正常操作;

5)通过16个测点号依次从1标至16,能够明确指示出所标识的对应的回弹测点;

6)通过设置书写区,用于标注检测数据,书写区的表面设置的高光白板易于书写和易于擦除使得书写区可以重复使用;

7)通过设置黏贴点,方便将本体黏在待测的混凝土上,通过黏贴点凸起本体,方便将本体调节平衡。

8)通过在本体上设置折叠缝,黏贴和摘除本体背面黏贴点与混凝土面的黏贴时,减小测板受到的弯折力,保护测板不被折断;

闲置时,可将其背对背折叠,减小储存空间,便于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本体的正面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本体的背面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本体的侧面面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图1中的回弹测点、测点号以及数码器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图1中的折叠缝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图1中本体折叠后的示意图。

图中,1、本体;2、书写区;3、水准器;4、测板定位点;5、回弹测点;6、测点号;7、数码器;8、折叠缝;9、黏贴点;10、标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回弹测区板,它包括本体1,本体1上表面设置有水准器3、测板定位点4以及16个回弹测点5。

测板定位点4、水准器3、16个回弹测点5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在本体1上。

16个回弹测点5镂空均匀分布在本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用回弹法对某混凝土桥墩进行抗压强度检测,首先将要检测区域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将本体1的背面靠近混凝土表面,调整左右高低使水准器3的气泡居中,测量用全站仪反光贴或全站仪反射棱镜测板安装在定位点测板正面的适当位置,通过标线10确定其与回弹测点5的相对位置,再通过回弹仪插入到镂空的回弹测点5中进行检测。

该测区板具有可以确定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时选择的测区位置、明确回弹测点5位置,可使用相机对所得数据拍照作为检测影像资料便于存档的优点。

实施例2

参照图1,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16个回弹点设置成4x4均匀间隔分布在本体1上。

在本实施例中,16个测点的覆盖区域满足规范要求。

实施例3

参照图1,在实施例1或2的基础上,16个回弹测点5均为圆形。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配合回弹仪正常操作。

实施例4

参照图1和图4,在实施例1或2或3的基础上,16个回弹测点5下方分别设置有16个测点号6和16个数码器7,16个测点号6和16个数码器7分别粘结在本体1上,一个回弹测点5对应一个测点号6和一个数码器7。

16个测点号6能够明确指示出所标识的对应的回弹测点5,不会混淆,数码器7能够通过手动操作,显示所需数值。

实施例5

参照图1和图4,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的基础上,16个测点号6能够明确指示出所标识的对应的回弹测点5,并依次从1标注至16。

在本实施例中,能够明确指示出所标识的对应的回弹测点5。

实施例6

参照图1,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的基础上,测板定位点4一侧设置有书写区2,书写区2为易于书写且易于擦除的高光白板。

在本实施例中,书写区2用于标注检测数据,书写区2的表面易于书写和易于擦除使得书写区2可以重复使用。

实施例7

参照图1和2,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6的基础上,本体1背面的四角各粘结有一个黏贴点9,黏贴点9凸起于本体1。

在本实施例中,方便将本体1黏在待测的混凝土上,通过黏贴点9凸起本体1,方便将本体1调节平衡。

实施例8

参照图1、图3以及图5,,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的基础上,本体1包括两块测板,两块测板通过设置在本体1两侧的连接片连接,两块测板的连接处形成折叠缝8。

参照图6,在本实施例中,黏贴和摘除本体1背面黏贴点9与混凝土面的黏贴时,减小测板受到的弯折力,保护测板不被折断。

闲置时,可将其背对背折叠,减小储存空间,便于携带。

实施例9

参照图1,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的基础上,本体1上画有标线10,标线10以测板定位点4为基准正面绘制正交的两条标线10,标线10上画有刻度,刻度指示的是各回弹测点5至测板定位点4的横纵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确定测板定位点4与回弹测点5的相对位置。

实施例10

在实施例1或2或3或4或5或6或7或8或9的基础上,一种回弹测区板的使用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用回弹法对某混凝土桥墩进行抗压强度检测,首先将要检测区域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

2)将测板的背面靠近混凝土表面,调整左右高低使水准器3的气泡居中。

3)测板黏贴完成后,使用全站仪测量测板定位点4,获得其空间位置。

4)用易擦除且书写清晰的笔在书写区2填写该测区的信息。

5)使用混凝土回弹仪在各回弹测点5进行回弹检测,每测完一个回弹测点5就在对应的数码器7上调出相应的检测数值。

6)最后使用相机对测板拍照,将影像资料存档,便于日后查询。

7)使用平铲或其它适当工具解除测板背面与混凝土面的粘结,取下回弹测区板用同样的方法对下一测区进行检测。

实施例11

参照图1,一种回弹测区板,包括本体1,本体1上表面上黏结有书写区2,书写区2的表面上黏结有易于书写且易于擦除的高光白板。

书写区2一侧刻有用于配合全站仪测量的测板定位点4,测板定位点4用于安装全站仪反射棱镜。

书写区2下方黏结有水准器3,水准器3下方镂空设置有有16个圆形回弹测点5,16个回弹点呈4x4均匀间隔分布在本体1上。

每个回弹测点5下方黏结有一个测号点和一个数码器7,测号点与数码器7设置为一排且与回弹测点5一一对应。

测号点上一次从1标注至16.

以测板定位点4为基准正面绘制正交的两条标线10,标线10上设置有刻度,刻度指示的是各回弹测点5至测板定位点4的横纵距离。

参照图6,本体1包括两块测板,两块测板通过黏结在本体1两侧的连接片连接,两块测板的连接处形成折叠缝8。

本体1本面背面的四角各粘结有一个黏贴点9,黏贴点9凸起于弹性测板。

使用方法:1)用回弹法对某混凝土桥墩进行抗压强度检测,首先将要检测区域的混凝土表面进行清理,然后在黏贴点9上涂抹胶水或直接使用双面胶。

2)将本体1的背面靠近混凝土表面,调整左右高低使水准器3的气泡居中,此时按压本体1正面与黏贴点9对应的位置,使本体1黏贴在混凝土面上。

3)本体1黏贴完成后,使用全站仪测量测板定位点4,获得其空间位置。

4)用易擦除且书写清晰的笔在书写区2填写该测区的信息,如:所检测的桥墩号或用全站仪测得的测板定位点4空间位置坐标或检测人员信息。

5)使用混凝土回弹仪在各回弹测点5进行回弹检测,每测完一个回弹测点5就在对应的数码器7上调出相应的检测数值,最后使16个数码器7上均显示检测所得数值。

6)最后使用相机对测板拍照,将影像资料存档,便于日后查询。

7)该检测区检测结束,并拍照留档后,可使用平铲或其它适当工具解除黏贴点9与混凝土面的粘结,取下回弹测区板用同样的方法对下一测区进行检测。

通过本实施例,可以确定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时选择的测区位置、明确回弹测点5位置、标注检测数据,可使用相机对所得数据拍照作为检测影像资料便于存档。

需要说明,本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