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纽扣电池循环检测防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87533发布日期:2018-07-20 21:3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纽扣电池检测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纽扣电池循环检测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纽扣电池也称扣式电池,是指外形尺寸象一颗小纽扣的电池,它因具有轻便、耐用、稳定性高、电力持久等优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微型电子产品中,为了保证使用的安全性,在纽扣电池的生产过程中,通常要对其进行循环检测,由于电池在高倍率充放电的情况下极易发生燃烧或爆炸,这样很有可能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受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得到一种纽扣电池循环检测防护装置,避免在循环检测中由电池燃爆引发安全事故,提高循环检测的安全性。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纽扣电池循环检测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可拆卸连接,所述上壳体内腔与所述下壳体内腔配合构成用于放置纽扣电池的放置槽,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纽扣电池正极连接的正极接线孔,所述下壳体的下端开设用于与所述纽扣电池负极连接的负极接线孔;所述上壳体内腔和所述下壳体内腔向内依次设置有防爆层和阻燃层。

这样,上下壳体的设置可以方便固定纽扣电池,以便进行循环检测。下壳体呈盆状,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其内腔构成一放置电池的放置槽。其上、下壳体上开设的正、负极接线孔便于循环检测时接线使用。上下壳体内还设置有阻燃层和防爆层,其中阻燃层可以隔绝燃烧,阻燃层外侧设置有防爆层,防止爆炸。该装置在用于纽扣电池的循环检测时,可以通过阻燃层和防爆层防止电池避免因为高倍率充放电引发燃爆,可以避免事故发生,提高了循环检测的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阻燃层与所述防爆层粘接。

这样,阻燃层与防爆层通过粘胶粘合连接,结实牢固,施工简单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的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所述下壳体开口处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通过螺纹连接。

这样,螺纹连接方便,可靠,且具有一定的强度,这样可以防止电池燃爆时上下壳体脱离,飞溅造成安全隐患,导致该检测防护装置失效。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与所述下壳体上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这样,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设置有若干个,便于及时将纽扣电池在检测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提高检测装置的散热效率,降低了纽扣电池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可能性。

作为优选,所述上壳体外侧设有可编程程序控制器,所述下壳体外侧设置有报警器,所述阻燃层内侧设置有烟雾传感器,所述可编程程序控制器与所述报警器和所述烟雾传感器电连接。

这样,当烟雾传感器监测到防止纽扣电池的放置槽内有烟雾时,便会将信号发送给可编程程序控制器,可编程程序控制器在接收到信号后会立即启动报警器工作,从而对工作人员起到提醒作用,这样可以在危险发生的初期就及时预警,以便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检测过程安全,杜绝危险发生。

作为优选,所述报警器为声报警器或光报警器。

这样,声光报警器可以发出警示,提醒远离不在装置处的实验人员,确保检测过程的安全。

作为优选,还包括干粉层与聚乙烯层,聚乙烯层位于所述阻燃层远离所述防爆层的一侧,所述阻燃层与所述聚乙烯层之间夹设有干粉层,所述聚乙烯层和所述干粉层上开设有烟雾管道,所述烟雾传感器与所述阻燃层连接且位于所述烟雾管道中。

这样,聚乙烯层绝缘,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避免循环检测过程中漏电。干粉可以灭火,一旦纽扣电池起火烧坏了聚乙烯层,那么干粉将会及时释放,用于扑灭火焰,阻止进一步的燃烧。烟雾管道的设置确保烟雾传感器检测及时有限,且避免了正常的检测时,干粉对烟雾传感器的干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纽扣电池循环检测防护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图1的剖视图;

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其中,1-下壳体、2-上壳体、3-可编程程序控制器、4-报警器、5-散热孔、6-正极接线孔、7-负极接线孔、8-放置槽、9-聚乙烯层、10-干粉、11-阻燃层、12-防爆层、13-烟雾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与图1至的图4,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纽扣电池循环检测防护装置的主视图,图2为图1的俯视图,图3为图1的剖视图,图4为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纽扣电池循环检测防护装置,包括上壳体2和下壳体1,上壳体2与下壳体1可拆卸连接,上壳体2内腔与下壳体1内腔配合构成用于放置纽扣电池的放置槽8,上壳体2上开设有用于与纽扣电池正极连接的正极接线孔6,下壳体1的下端开设用于与纽扣电池负极连接的负极接线孔7;上壳体2内腔和下壳体1内腔向内依次设置有防爆层12和阻燃层11。

这样,上下壳体的设置可以方便固定纽扣电池,以便进行循环检测。下壳体呈盆状,上壳体与下壳体配合,其内腔构成一放置电池的放置槽。其上、下壳体上开设的正、负极接线孔便于循环检测时接线使用。上下壳体内还设置有阻燃层和防爆层,其中阻燃层可以隔绝燃烧,阻燃层外侧设置有防爆层,防止爆炸。该装置在用于纽扣电池的循环检测时,可以通过阻燃层和防爆层防止电池避免因为高倍率充放电引发燃爆,可以避免事故发生,提高了循环检测的安全性。

在本实施例中,阻燃层11与防爆层12粘接。

这样,阻燃层与防爆层通过粘胶粘合连接,结实牢固,施工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的开口处设置有内螺纹,下壳体1开口处设置有外螺纹,上壳体2与下壳体1通过螺纹连接。

这样,螺纹连接方便,可靠,且具有一定的强度,这样可以防止电池燃爆时上下壳体脱离,飞溅造成安全隐患,导致该检测防护装置失效。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与下壳体1上均开设有若干散热孔5。

这样,上壳体和下壳体的表面设置有散热孔,散热孔设置有若干个,便于及时将纽扣电池在检测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散发出去,提高检测装置的散热效率,降低了纽扣电池发生燃烧或爆炸的可能性。

在本实施例中,上壳体2外侧设有可编程程序控制器3,下壳体1外侧设置有报警器4,阻燃层11内侧设置有烟雾传感器13,可编程程序控制器3与报警器4以及烟雾传感器13电连接。

这样,当烟雾传感器监测到防止纽扣电池的放置槽内有烟雾时,便会将信号发送给可编程程序控制器,可编程程序控制器在接收到信号后会立即启动报警器工作,从而对工作人员起到提醒作用,这样可以在危险发生的初期就及时预警,以便工作人员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确保检测过程安全,杜绝危险发生。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报警器4为声报警器或光报警器。

这样,声光报警器可以发出警示,提醒远离不在装置处的实验人员,确保检测过程的安全。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干粉层10与聚乙烯层9,聚乙烯层9位于阻燃层11远离防爆层12的一侧,阻燃层11与聚乙烯层9之间夹设有干粉层10,聚乙烯层9和干粉层10上开设有烟雾管道,烟雾传感器13与阻燃层11连接且位于烟雾管道中。

这样,聚乙烯层绝缘,具有良好的介电性能。避免循环检测过程中漏电。干粉可以灭火,一旦纽扣电池起火烧坏了聚乙烯层,那么干粉将会及时释放,用于扑灭火焰,阻止进一步的燃烧。烟雾管道的设置确保烟雾传感器检测及时有限,且避免了正常的检测时,干粉对烟雾传感器的干扰。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