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紫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相融合的燃弧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85121发布日期:2018-08-28 23:59阅读:107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紫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相融合的燃弧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由于地铁中的封闭状态,指派工作人员进行现场检测,费时费力,并且带来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风险,这样就需要有监测的设备对地铁进行实时数据采集,但是现有的燃弧检测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两种问题:

一种是基于牵引电流的燃弧检测分析,问题主要在于安装较为繁琐,且对高压的防护要求高;

一种是基于专用紫外探测器/相机的燃弧检测分析,此方法不仅成本高,而且准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特别创新地提出了一种基于紫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相融合的燃弧检测装置。

为了实现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紫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相融合的燃弧检测装置,包括:紫外探测器信号发送端连接控制板紫外信号接收端,红外热像仪信号发送端连接控制板红外信号接收端,光学相机信号发送端连接控制板摄像信号接收端,控制板信号输出端连接PC信号接收端。通过紫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采集之后,获取燃弧检测数据。

所述的基于紫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相融合的燃弧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紫外探测器电源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供电端,所述红外热像仪电源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供电端,所述光学相机电源端连接第三电源模块供电端。

所述的基于紫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相融合的燃弧检测装置,优选的,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三电源模块包括:

交流电源端正负极分别连接第一电容两端,第一电容两端还连接互感器一端,互感器另一端连接整流桥,整流桥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正极,整流桥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正极,整流桥第三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一端和第一电感一端,第一电感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电容一端和第四二极管正极,第二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另一端后接地,第一二极管负极分别连接第二二极管负极和第二电阻一端,第二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一端,第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稳压器高压输入端,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栅极,第一晶体管漏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一端和稳压器电流输入端,第一晶体管源极分别连接变压器输入一端和第三二极管正极,第三二极管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负极,第七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一端还连接稳压器输出驱动端,稳压器输出驱动端还连接第五二极管正极,第五二极管负极连接第四电阻一端,第四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六电阻一端、第五电阻一端和稳压器反馈传输端,稳压器电压端分别连接第六二极管负极和第五电容一端,第五电容另一端接地,第六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六二极管正极和变压器第二输入端,变压器第三输入端连接第四二极管正极,变压器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七二极管正极,变压器第二输出端连接第八电阻一端后接地,第八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七二极管负极和第四电容一端,第四电容另一端连接第八电阻一端后接地,第四电容还连接电流表。

所述的基于紫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相融合的燃弧检测装置,优选的,电源接口包括:紫外探测器的电源接口为24V DC,红外热像仪的电源接口为24V DC,光学相机的电源接口为24V DC。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结构由探测、控制、PC端三部分组成。其中探测部分由紫外探测器、红外热像仪、光学相机构成;PC端用于最终的显示工作。该电路布局合理,运行稳定,通过紫外、红外、可见光图像三层检测,本结构能够低成本、高准确度的检测燃弧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路细节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源电路细节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如图1和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于紫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相融合的燃弧检测装置,包括:紫外探测器信号发送端连接控制板紫外信号接收端,红外热像仪信号发送端连接控制板红外信号接收端,光学相机信号发送端连接控制板摄像信号接收端,控制板信号输出端连接PC信号接收端。通过紫外、红外和可见光图像的采集之后,获取燃弧检测数据。

该装置包括:所述紫外探测器电源端连接第一电源模块供电端,所述红外热像仪电源端连接第二电源模块供电端,光学相机电源端连接第三电源模块供电端。其中紫外探测器通过连接控制板的第一触发器和第二触发器的信号输入端,红外热像仪信号发送端连接第二触发器的信号输出端,光学相机发送信号端连接第一触发器信号输出端。通过触发器触发红外热像仪和光学相机工作。

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电源模块、第二电源模块和第三电源模块包括:

交流电源端正负极分别连接第一电容两端,第一电容两端还连接互感器一端,互感器另一端连接整流桥X1,整流桥第一端连接第一二极管正极,整流桥第二端连接第二二极管正极,整流桥第三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一端和第一电感一端,第一电感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电容一端和第四二极管正极,第二电容另一端连接第三电容另一端后接地,第一二极管负极分别连接第二二极管负极和第二电阻一端,第二电阻另一端连接第三电阻一端,第三电阻另一端连接稳压器高压输入端,第一电阻一端连接第一晶体管栅极,第一晶体管漏极分别连接第七电阻一端和稳压器电流输入端,第一晶体管源极分别连接变压器输入一端和第三二极管正极,第三二极管负极连接第四二极管负极,其作用用于防止电压过大对电路造成损坏,第七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一电阻一端还连接稳压器输出驱动端,稳压器输出驱动端还连接第五二极管正极,第五二极管负极连接第四电阻一端,第四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六电阻一端、第五电阻一端和稳压器反馈传输端,稳压器电压端分别连接第六二极管负极和第五电容一端,第五电容另一端接地,第六电阻另一端接地,第五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六二极管正极和变压器第二输入端,变压器第三输入端连接第四二极管正极,变压器第一输出端连接第七二极管正极,变压器第二输出端连接第八电阻一端后接地,第八电阻另一端分别连接第七二极管负极和第四电容一端,第四电容另一端连接第八电阻一端后接地,第四电容还连接电流表。

所述控制板是通过MCU为S3C2440的芯片进行数据处理。

工作原理为:由高频紫外探测器获取燃弧接收的240~260nm波段的紫外信号,记录探测结果;红外热像仪、光学相机,进行燃弧现象捕获;然后将采集的图像经控制板传给计算机。

数据接口为:紫外探测器的数据通信接口为RS485(M12的航插),红外热像仪的数据通信接口为网口(带螺栓紧固的RJ45),光学相机的数据通信接口为网口(带螺栓紧固的RJ45)。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