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式连续波太赫兹人体隐藏物检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3161发布日期:2018-08-24 18:24阅读:53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安检领域,具体提供一种主动式连续波太赫兹人体隐藏物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太赫兹波是频率为0.1-1THZ范围的电磁波,其频率介于微波及红外线之间,其应用的领域包括:工业无损检测、材料、医学诊断、大气和环境监测、通讯等很多方面。由于太赫兹波能够穿透多数的非极性物质诸如:皮革、织物、纸张,因此,在进行人体隐藏物检测中无需搜身,便能检测人体的隐藏物,在人体隐藏物检测中应用广阔。现有太赫兹安检装置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不能对隐藏物的成分进行检测,炸药、毒品等违禁品不能及时检测出;二、采用时域光谱扫描技术,发射至人体的太赫兹辐射面为面积相对人体很小的矩形区域,要想对人体全身进行检测需要通过上述太赫兹辐射面扫描人体全身实现,这个扫描过程耗费时间,扫面完人体表面需要几个小时,难以满足安检的需求;三、太赫兹辐射的产生方式为量子级联激光器产生法、基于光混频的半导体光敏天线或太赫兹光电二极管,一方面,太赫兹辐射能量低,均在微瓦量级,另一方面,量子级联激光器产生太赫兹方法需要制冷过程,限制了太赫兹在现实中的应用;四,以金属反射镜收集人体反射回的太赫兹信号,造价高,安装精度高,不易于实际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造价低、检测效率高、性能稳定的主动式连续波太赫兹人体隐藏物检测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主动式连续波太赫兹人体隐藏物检测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太赫兹发射源、汇聚透镜、太赫兹探测器及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中内置有图像处理及显示模块,汇聚透镜和太赫兹探测器设置在待检测人体一侧,至少两个太赫兹发射源分布设置在待检测人体与汇聚透镜之间,且太赫兹发射源发射的太赫兹信号经待检测人体隐藏物的反射后,经汇聚透镜成像于太赫兹探测器表面,所述太赫兹探测器与图像处理及显示模块连接。

所述太赫兹探测器优选为高速实时太赫兹探测器,分辨率0.5-1mm,用于实时快速成像。

所述图像处理及显示模块中嵌入有物品太赫兹反射特性数据库。所述数据库是根据不同物质对太赫兹信号的反射吸收特性的不同建立的。图像处理及显示模块通过比对数据库和物质反射回的太赫兹信号,确定物品的成分,同时将物体的成分实时呈现。对于炸药、毒品等违禁品可实时报警,提示安检人员。

为了更好的实现待检测人体的全身扫描,上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旋转转台,所述旋转转台用于支撑并带动待检测人体旋转。

旋转转台可与控制系统电气连接,其旋转速度可由控制系统进行控制,并与图像处理及显示模块的处理速度同步,优选为120°/s。

作为优选,4-6个太赫兹发射源均匀分布在待检测人体与汇聚透镜之间,以确保均匀辐射面积可覆盖整个人体表面。例如,将4个太赫兹发射源设置在待检测人体与汇聚透镜之间的同一立面中,且分别位于汇聚透镜的上方、下方、左侧和右侧。

作为优选,可以在太赫兹发射源信号发射端设置波导管和发射透镜,太赫兹发射源发射的太赫兹信号经波导管和发射透镜整形均匀化后,均匀照射待检测人体。所述波导管为金属材质,用于实现太赫兹波的高反射率及发射出太赫兹波形的整形处理。所述发射透镜为聚四氟乙烯或高阻硅平凸透镜,用于对发射太赫兹信号进行均匀化处理,其焦点位置位于波导管信号输出端处。

作为优选,所述太赫兹发射源采用双路光外置腔表面发射激光。更具体地说,太赫兹发射源采用两路入射激光,分别为近红外激光、远红外激光,所述近红外激光波长优选为808nm,所述远红外激光波长优选为1080nm。两路激光连续激发非线性晶体产生连续波太赫兹辐射,产生的太赫兹波无时域延迟为连续波。通过极高的循环内电磁场将两种激光的模式限定在非线性晶体中,以此产生20-100毫瓦的出射太赫兹能量。

所述非线性晶体材质为掺MgO铌酸盐非线性晶体。

所述汇聚透镜为两片式消色差透镜,其材质为聚四氟乙烯或高阻硅,用于对太赫兹信号进行汇聚和消像差处理。

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式连续波太赫兹人体隐藏物检测装置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一、多个太赫兹发射源发射的太赫兹辐射面能够覆盖待检测人体整个表面,故无需进行对人体的逐行扫描,通过接收人体隐藏物反射的太赫兹信号即可实时快速成像,检测效率高;

二、以汇聚透镜实现太赫兹信号的高效汇聚收集,无需使用金属反射镜,造价低,防腐防尘能力强,有利于该装置的推广应用;

三、设置有旋转转台,便于实现对人体的全身检测,结构简单,且进一步提高了检测效率。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动式连续波太赫兹人体隐藏物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图1所示主动式连续波太赫兹人体隐藏物检测装置太赫兹信号源布的局示意图;

附图3是图1所示主动式连续波太赫兹人体隐藏物检测装置中太赫兹发射源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下面给出一个最佳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主动式连续波太赫兹人体隐藏物检测装置主要由太赫兹发射源1、波导管(金属材质)2、发射透镜(聚四氟乙烯平凸透镜)3、汇聚透镜(两片式消色差透镜,聚四氟乙烯材质)4、太赫兹探测器(分辨率0.5-1mm)5、控制系统6及旋转转台7构成。太赫兹发射源1、波导管2、发射透镜3、汇聚透镜4、太赫兹探测器5均装配在旋转转台7的一侧。控制系统6内置有图像处理及显示模块。太赫兹探测器5、旋转转台7均与控制系统6连接。

太赫兹发射源1、波导管2、发射透镜3构成一组太赫兹信号源A。其中,波导管2固定在太赫兹发射源1的信号发射端,发射透镜3的焦点位置位于波导管2的信号输出端。四组太赫兹信号源A装配在待检测人体8与汇聚透镜4之间的同一立面中,且分别位于汇聚透镜4的上方、下方、左侧和右侧(如附图2所示)。

旋转转台7与控制系统6电气连接,其旋转速度为120°/s,用于支撑并带动待检测人体8旋转。

如附图3所示,所述太赫兹发射源1,其硬件结构与现有技术中的太赫兹发射源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太赫兹发射源采用两路入射激光,分别是波长为808nm的近红外激光和波长为1080nm的远红外激光。两路激光经反射器11、表面反射芯片12、校准器13、布儒斯特窗14、反射器15到达非线性晶体16,连续激发非线性晶体16产生连续波太赫兹辐射,产生的太赫兹波无时域延迟为连续波。通过极高的循环内电磁场将两种激光的模式限定在非线性晶体16中,以此产生20-100毫瓦的出射太赫兹能量。所述非线性晶体16为掺MgO铌酸盐非线性晶体。

太赫兹源发射源1的太赫兹信号经过波导管2、发射透镜3的整形均匀化,对旋转转台7上的待检测人体8表面进行均匀照射。人体隐藏物反射的太赫兹信号经过汇聚透镜4的汇聚及消像差处理,实时成像在太赫兹探测器5表面上,采集的图像信息经过图像处理及显示模块实时成像,物体的图像能够清晰呈现。同时,图像处理及显示模块通过比对数据库和物质反射回的太赫兹信号,确定物品的成分,将物体的成分实时呈现。对于炸药、毒品等违禁品实时报警,提示安检人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