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曳式高频地震检测激震器与传感器排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48015发布日期:2018-08-10 20:41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高频地震无损检测装置,具体涉及一种拖曳式高频地震检测激震器与传感器排布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在混凝土无损检测领域的主要方法是超声波无损检测,使用该方法检测时,大多数情况下每一次激发接收超声波前均需要采用专门的耦合剂将传感器与检测对象一一的粘在一起进行耦合,以获取有效的信号,即使是少数采用干耦合的超声波传感器也需要采用一定的力度将传感器与检测对象表面紧紧的耦合在一起,因此检测速度很慢,效率较低,仅适用局部小范围的精细检测。同时,超声波本身具有主频高(一般大于20khz),能量弱的特征,因此对混凝土结构有效检测的深度往往小于50cm。而对于厚度更大混凝土结构探测则无能为力。

在城市硬质路面浅部无损检测领域常规的检测技术主要有低频(频率小于200hz)的地震映像法、瞬态面波法等,这些方法所采用激震及传感器的频率偏低,往往无法获取浅部高分辨的检测信息。而常规方法检测过程中,传感器常常是一个一个独立串接到连接电缆上的,每次激发采集周期都需要挨个放置传感器,一个周期结束以后又得挨个移动传感器到新的位置,因此同样存在检测效率低的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拖曳式高频地震检测激震器与传感器排布结构,该排布结构由检波器串以及设置于检波器串上的至少一个激震器组成,通过将其沿检测对象上的检测测线布置,从而实现不同激震和传感器在不同时刻对同一个检测点进行多次覆盖检测。

本实用新型目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一种拖曳式高频地震检测激震器与传感器排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布结构包括一呈直线排布的检波器串以及设置于所述检波器串上的至少一个激震器,所述检波器串由至少两个传感器经拖缆连接而成,各所述传感器之间等间距排布。

所述排布结构还包括用于牵引所述检波器串的牵引装置。

所述激震器设置于所述检波器串上的任意位置。

所述激震器布置于所述检波器串的首端、尾端的一处或多处位置。

所述检波器串以及所述激震器对应布置于检测对象的检测测线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该排布结构一次实现多次激震、多传感器同时接收,同时实现不同激震和传感器在不同时刻对同一个检测点进行多次覆盖密集检测,大大提高了对检测对象内部的震动覆盖,实现了精细化快速检测;在混凝土检测以及硬质路面浅层精细勘查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拖曳式高频地震检测激震器与传感器排布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单次激发震动记录剖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2,图中标记1-6分别为:检测对象1、检波器串2、牵引装置3、激震器4、传感器5、拖缆6。

实施例: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具体涉及一种拖曳式高频地震检测激震器与传感器排布结构,该排布结构的主体为检波器串2,检波器串2的首、尾两端分别连接有激震器4,且位于首端的激振器4上还连接有牵引装置3。

如图1所示,检波器串2呈直线排布,由若干等间距分布的传感器5经拖缆6串接而成,本实施例中,检波器串2具体是由10个宽频传感器所组成的,用于接收震动信号,相邻传感器5之间的间距为20cm;与此同时,采用两个激震器4作为震源,第一个激震器4设置于检波器串2的首部且距离第一个传感器5的距离为40cm,第二个激震器4设置于检波器串2的尾部且距离最后一个传感器5的距离为40cm,激震器4可以是自动化控制类的激震装置,例如是电磁锤,也可以是人工控制的激震装置,例如是震源锤。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各传感器5之间的连接是由拖缆6所实现的,可以是各个传感器5同时并联于单根拖缆6上,也可以是多根拖缆6通过专用的连接件将各个传感器5串联起来;且激振器4与检波器串2之间的连接也是由拖缆6所实现的。检波器串2中的各个传感器5以及拖缆6应具备耐磨抗拉性能。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中拖曳式高频地震检测激震器与传感器排布结构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在检测对象1的表面布置呈直线状的检测测线,将前述的排布结构沿检测测线进行布置,即,将检波器串2的中心位置布置于检测测线的起始位置;

(2)待排布结构整体就绪之后,位于检波器串2首端的激振器4激发震动信号,与此同时,检波器串2中的10个传感器5同步开始记录自检测对象1内部反射回来的震动信号,采集结束之后,形成单次激震获取的震动记录剖面,如图2所示;

保持检波器串2的位置不动,接下来,位于检波器串2尾端的激振器4激发震动信号,与此同时,检波器串2中的10个传感器5同步开始接收自检测对象1内部反射回来的震动信号,以获得第二个单次激震震动记录剖面;

(3)待起始位置处,两个激振器4的激震结束之后,启动牵引装置3牵拉检波器串2和激振器4沿检测测线向前移动40cm,待检波器串2就位以后再依次控制分别位于首、尾端的激振器4激发震动信号并通过传感器5接收保存,获得相应的激震震动记录剖面;

(4)重复步骤(2)和(3),利用牵引装置3牵拉检波器串2和激振器4沿检测测线移动至各个位置进行检测;

如上所述,检波器串2在第一个位置与在第二个位置时,第一个位置的前8个传感器5与第二个位置的后8个传感器的位置存在重合,随着激振器4与检波器串2的移动,位置重合的传感器5重合次数也将随之增加,如此便可实现对同一反射点的多次信号覆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