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47237发布日期:2018-10-12 22:43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围岩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装置。



背景技术:

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是人类利用地下空间的一种形式,由于隧道所处的位置,土层压力或地壳变化都能够引起隧道的变形;在隧道工程的后期,需要对施工完成的隧道进行变形监测,通过隧道设计尺寸与实际测绘尺寸相比较得出隧道内的变形参数。

例如,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号201620168148.0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组合测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激光发射器、反射棱镜和激光智能接收靶,所述激光发射器固定于隧道一侧的内壁上,所述激光智能接收靶固定于与所述激光发射器相对一侧的隧道内壁上,所述反射棱镜固定于隧道的拱形部分的最高点,其中,所述激光发射器、所述激光智能接收靶和所述反射棱镜的安装位置位于隧道的同一断面上;所述激光智能接收靶包括感光靶,所述感光靶通过连接线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连接有微处理器,所述感光靶上设有激光感光区,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地址发生装置、无线充电接收器、蓄电池和无线通讯装置,其中,所述地址发生装置和所述无线通讯装置相连接,所述蓄电池与所述无线充电接收器相连接。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组合测点装置,但是该现有技术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不便于监测点位置的调整,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差。

基于如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装置,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装置,所述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装置便于监测位置的调整,并且能够有效的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测距仪装置、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棱镜装置、棱镜移动装置和信息接收装置,所述测距仪装置能够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上,所述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能够移位的设置在隧道中,所述棱镜装置能够移动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棱镜移动装置上,所述棱镜移动装置能够拆卸的贴合在所述隧道的内壁面上,所述测距仪装置连接于所述信息接收装置以发送所述测距仪装置对所述棱镜装置的测量数据,所述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连接于所述信息接收装置以发送测距仪装置的位置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测距仪装置包括坐标标定杆、第一测距仪、第二测距仪和第三测距仪,所述坐标标定杆能够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上,所述第一测距仪、所述第二测距仪和所述第三测距仪均能够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坐标标定杆上,所述第一测距仪正对所述隧道的拱顶,所述第二测距仪和所述第三测距仪分别正对所述隧道的两侧壁,所述第一测距仪、所述第二测距仪和所述第三测距仪均连接于所述信息接收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包括三坐标仪和行走轮,所述行走轮安装在所述三坐标仪的底部以驱动所述三坐标仪移动,所述测距仪装置能够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三坐标仪的测量头上。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装置包括第一反射棱镜、第二反射棱镜和第三反射棱镜,所述第一反射棱镜、所述第二反射棱镜和所述第三反射棱镜均能够移动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棱镜移动装置上,其中,所述第一测距仪、所述第二测距仪和所述第三测距仪分别能够正对所述第一反射棱镜、所述第二反射棱镜和所述第三反射棱镜。

进一步地,所述棱镜移动装置包括第一棱镜移动装置、第二棱镜移动装置和第三棱镜移动装置,所述第一棱镜移动装置能够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隧道的拱顶上,所述第二棱镜移动装置和所述第三棱镜移动装置分别能够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隧道的两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一反射棱镜、所述第二反射棱镜和所述第三反射棱镜分别能够移动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移动装置、所述第二棱镜移动装置和所述第三棱镜移动装置上。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接收装置为计算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装置,通过配合设置测距仪装置、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棱镜装置、棱镜移动装置和信息接收装置,使所述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装置能够方便的进行监测点位置的调整,且能够方便的进行多点的监测,能够有效的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装置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如下:

1-测距仪装置、11-坐标标定杆、12-第一测距仪、13-第二测距仪、14-第三测距仪、2-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21-三坐标仪、22-行走轮、3-棱镜装置、31-第一反射棱镜、32-第二反射棱镜、33-第三反射棱镜、4-棱镜移动装置、41-第一棱镜移动装置、42-第二棱镜移动装置、43-第三棱镜移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如附图1所示,一种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装置,包括测距仪装置1、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2、棱镜装置3、棱镜移动装置4和信息接收装置(图中未示),所述测距仪装置1能够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2上,所述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2能够移位的设置在隧道中,所述棱镜装置3能够移动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棱镜移动装置4上,所述棱镜移动装置4能够拆卸的贴合在所述隧道的内壁面上,所述测距仪装置1连接于所述信息接收装置以发送所述测距仪装置1对所述棱镜装置3的测量数据,所述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2连接于所述信息接收装置以发送测距仪装置1的位置数据。

所述测距仪装置1包括坐标标定杆11、第一测距仪12、第二测距仪13和第三测距仪14,所述坐标标定杆11能够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2上,所述第一测距仪12、所述第二测距仪13和所述第三测距仪14均能够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坐标标定杆11上,所述第一测距仪12正对所述隧道的拱顶,所述第二测距仪13和所述第三测距仪14分别正对所述隧道的两侧壁,所述第一测距仪12、所述第二测距仪13和所述第三测距仪14均连接于所述信息接收装置。

在本实施例中,隧道底面的沉降或隆起的变形可以采用沉降监测装置进行监测和数据的收集。

所述测距仪坐标调整装置2包括三坐标仪21和行走轮22,所述行走轮22安装在所述三坐标仪21的底部以驱动所述三坐标仪21移动,所述测距仪装置1能够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三坐标仪21的测量头上。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三坐标仪21可以采用关节壁式三坐标测量装置。

所述棱镜装置3包括第一反射棱镜31、第二反射棱镜32和第三反射棱镜33,所述第一反射棱镜31、所述第二反射棱镜32和所述第三反射棱镜33均能够移动的固定设置在所述棱镜移动装置4上,其中,所述第一测距仪12、所述第二测距仪13和所述第三测距仪14分别能够正对所述第一反射棱镜31、所述第二反射棱镜32和所述第三反射棱镜33。

所述棱镜移动装置4包括第一棱镜移动装置41、第二棱镜移动装置42和第三棱镜移动装置43,所述第一棱镜移动装置41能够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隧道的拱顶上,所述第二棱镜移动装置42和所述第三棱镜移动装置43分别能够拆卸的固定设置在所述隧道的两侧壁上,其中,所述第一反射棱镜31、所述第二反射棱镜32和所述第三反射棱镜33分别能够移动的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棱镜移动装置41、所述第二棱镜移动装置42和所述第三棱镜移动装置43上。

所述信息接收装置为计算机。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信息接收装置作为接收棱镜装置3坐标数据的终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装置的使用过程如下:

隧道施工完成后,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隧道工程变形监测装置进行隧道壁面数据的收集,调整所述三坐标仪21的测量头,标定所述测量头、所述第一测距仪12、所述第二测距仪13和所述第三测距仪14的坐标信息,并将上述坐标信息发送至所述信息接收装置,所述第一测距仪12、所述第二测距仪13和所述第三测距仪14配合所述第一反射棱镜31、所述第二反射棱镜32和所述第三反射棱镜33进行隧道侧壁和拱顶的数据收集,并将上述数据发送至信息接收装置,可以根据隧道变形监测数据的精度要求设置数据采集点的数量,移动所述三坐标仪21完成整个隧道壁面的数据采集;经过一个变形监测周期,再次进行隧道壁面数据的收集,使所述测量头、所述第一测距仪12、所述第二测距仪13和所述第三测距仪14的坐标信息与第一次相同,使所述数据采集点与第一次相同,将此次收集的隧道壁面数据与第一次的对比,即得出在所述一个变形监测周期内,隧道壁面的变形数据,其中,所述数据采集点即所述第一反射棱镜31、所述第二反射棱镜32和所述第三反射棱镜33在隧道壁面上的相对位置。

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任何变形、改进、替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