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织网管耐磨测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2595发布日期:2018-08-24 18:16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检测设备,具体为一种针对编织网管的耐磨度的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编织网管是用环保PET材料编织而成的网管,具有良好的耐磨性、扩充性、平滑性、阻燃性和透气散热性能,产品广泛应用于电脑电源线、音响视频线、灯饰、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以及光缆、摩托车、汽车、飞机等线路的保养和美化作用。编织网管的耐磨性是其重要指标,但其检测较为繁琐,需要进行反复多次的刮磨测试并观察,目前的测试普遍采用人工测试,费时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提及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械自动化的编织网管耐磨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技术方案为:编织网管耐磨测试装置,包括机架和控制器,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一根水平设置的用于套设编织网管的辊轴,所述机架上还安装一个气泵,所述控制器电气控制连接所述气泵,所述气泵的活塞杆端安装有方向朝下的刮针,所述气泵驱动所述刮针在所述辊轴上的编织网管表面来回往复刮磨;所述机架上还安装一个记录所述气泵的活塞杆运动次数的电子计数器,所述电子计数器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器。通过气泵驱动刮针来回刮磨编织网管,再观察刮磨过程中编织网管的破损程度,最后由电子计数器计算刮磨的次数,得出编织网管的耐磨程度,如:超过6K次为E级(优),4K~6K次之间为D级(较优),4K以下次为C级(差)等等。

所述控制器包括有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刮针和所述辊轴均采用金属,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入回路分别连接所述刮针和所述辊轴,当所述刮针和所述辊轴接触通电时(即编织网管被刮磨击穿),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驱动所述气泵停止工作,并实时记录所述电子计数器的数据;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路实现自动化检测,测试效果准确可靠。

所述刮针通过持针器安装于所述气泵的活塞杆顶端,所述持针器上设有卡顶所述刮针的压缩弹簧,使得所述刮针保持与编织网管的接触。

所述气泵通过滑座上下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滑座上设有固定所述滑座位置的锁紧螺钉。

所述辊轴上至少安装有两个用于固定编织网管的压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设计的编织网管耐磨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由控制器自动化控制测试,节省人力物力,由于刮针的运动精度要求不大,采取经济实惠、干净节能的气泵,对操作环境影响不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编织网管耐磨测试装置,包括机架1和控制器2,所述机架上安装有一根水平设置的用于套设编织网管4的辊轴3,所述辊轴3上至少安装有两个用于固定编织网管4的压块31;所述机架1上还安装一个气泵5,所述控制器2电气控制连接所述气泵5,所述气泵5的活塞杆端安装有方向朝下的刮针6,所述气泵5驱动所述刮针6在所述辊轴3上的编织网管4表面来回往复刮磨;所述机架1上还安装一个记录所述气泵5的活塞杆运动次数的电子计数器8,所述电子计数器8数据连接所述控制器2。其中,刮针直径为0.45mm,所述气泵5的刮磨频率为55±5次/min,刮磨距离为20mm,有效位移为15.5mm,负载为7N。

所述控制器2包括有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刮针6和所述辊轴3均采用金属,所述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输入回路分别连接所述刮针和所述辊轴,如图2所示,当所述刮针和所述辊轴接触通电时(即编织网管被刮磨击穿),模拟图上开关S1,当S1关上,继电器的线圈接电,有电流流过时,线圈就会产生磁力,把开关S2吸下来,这时候S3就连通,S2断开;从而所述气泵停止工作,并实时记录所述电子计数器的数据;通过继电器控制电路实现自动化检测,测试效果准确可靠。

所述刮针6通过持针器7安装于所述气泵5的活塞杆顶端,所述持针器7上设有卡顶所述刮针6的压缩弹簧,使得所述刮针6保持与编织网管4的接触。

所述气泵5通过滑座11上下滑动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滑座11上设有固定所述滑座位置的锁紧螺钉12。

以上所述者,仅为本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以此限定本新型实施的范围,即大凡依本新型申请专利范围及新型说明内容所作的简单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仍属本新型专利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